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王锦民 页数:4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目录之书”同时也是“学术之史”,通过目录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一个传统特质。《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大学用书)》的主旨即在通过分析从刘向、刘歆《七略》到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古典目录学,揭示中国传统学术的源流与格局。在我们使用古典目录学这个名称时,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古典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之间可以做出明确的区分。通常认为,所谓古典目录学,是指自汉代至清末的传统目录,有固有学术文献及佛藏、道藏三大系统,体制上则包括分类、序与提要诸项,重视书籍的内容;而现代目录学始于近代洋务运动中的西学书目以及清末公共图书馆的书目,体制上则引入了西式按学科或索引方式的分类法,与中国固有的分类法相糅杂,由重书籍的内容,渐转为重视书籍的外部标识与形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古典目录学与学术史
一、文献、学术与目录
二、古典目录学的体制与功用
三、古典目录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刘向、刘歆的功绩——文献传统的起源与目录学的奠基
一、文献传统的起源
二、秦汉之际的典籍聚散
三、刘向《别录》与刘歆《七略》
四、学术的源流与格局
第三章 《汉书·艺文志》(一)——《六艺略》与经学传统
一、班固与《汉书·艺文志》
二、<易》学的传统
三、《书》学的传统
四、《诗》学的传统
五、《礼》学的传统(附《乐记》)
六、《春秋》学的传统
第四章 《汉书·艺文志》(二)——诸子、诗赋及其他学术
一、诸子出于王官说
二、儒家诸子
三、道家诸子
四、阴阳、法、名、墨、杂
五、诗赋
六、兵书、数术、方技
第五章 《隋书·经籍志》(一)——四部分类与正史艺文志传统
一、魏晋六朝目录学的发展
二、《隋书·经籍志》的结构与主旨
三、四部分类与学术的分合
四、正史艺文志的传统
第六章 《隋书·经籍志》(二)——自东汉到六朝的四部学术演变
一、经部学术之演变
二、史部学术之演变
三、子部学术之演变
四、集部学术之演变
第七章 佛录传统的奠立——佛经翻译与晋唐佛典目录
一、佛经翻译小史
二、汉文佛典的自立
三、传统目录对于佛教文献的著录
四、佛典目录的创始与集大成
五、大乘经五大部
……
第八章 大藏经与佛藏提要目录——大藏经刊印、提要目录佛录的优长
第九章 道藏之广纳百川——道藏目录体系与道学源流
第十章 从《崇文总目》到两解题——宋代的目录与宋学流变
第十一章 会通与辨章——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
第十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一)——传统学术与文献的集大成工程
第十三章 《四库全书总目》(二)——儒藏与固有学术的格局与源流
第十四章 学中第一紧要事——清人治学目录举要
余论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汉末张陵所创的五斗米道,又称“正一盟威之道”,流传到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传授祛邪治病的符箓法术为主,又称正一法。至于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严格地说不是新创的教派,而是整顿北方流行的五斗米道而成的。这一整顿运动,非常成功地提升了道教的地位,使道教在北魏道武、太武两帝时成了官方宗教。 道教经典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一方面,早期的道教是土生土长的,道教经典也基本上是沿着本土的学术以及阴阳五行、术数、方技的源流而产生的,还没有掺入佛教的东西。而在魏晋之后,道教开始参照着佛教的样子发展,二教之间既有争竞,又有吸取。另一方面,道教经典的传授体制也从师弟之间或者教团内部的秘密传授,转变到南北朝时期的公开传授,很多道经突然从隐藏状态被公布出来,颇有些神秘色彩,也自然会引人惊疑。 东晋以后,道教经典开始大量出现,有教外与教内两个来源。教外的来源,主要是援用了《汉书·艺文志》著录过的道家类著作,这些著作并不专属道教,且在道教产生之前就存在了。教内的来源,即是道教自造的经典,又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原有的秘密流传的经典公开了,另一方面是针对佛经或者模仿佛经而新创作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