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方东美 页数:232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人生哲学概要》,第二部分为作者英文原著《中国人的人生观》(The Chinese View of
Life)的中文译本。作者对中国先哲的人生哲学进行了系统阐释,内容涵盖宇宙观、人性论、生命精神、道德观念、艺术理想与政治信仰等诸方面。
书籍目录
例言
中国人生哲学概要
前言
第一章 甚么是中国先哲的人生哲学
第二章 中国先哲的宇宙观
第三章 中国先哲的人性论
第四章 中国先哲的生命精神
第五章 中国先哲的道德观念
第六章 中国先哲的艺术理想
第七章 中国先哲的政治信仰
第八章 现代中国青年所负的精神使命
附录参考书举要
中国人的人生观
前言
第一章 中国人的智慧
第二章 宇宙论的精义
第三章 人性的分析
第四章 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
第五章 道德观念
第六章 艺术理想
第七章 政治思想
章节摘录
于是,中国哲学的一贯精神在于“把宇宙与人生打成一气来看”。大人或圣人,则是“与天地合德,与大道周行,与兼爱同施的理想人格”。方先生后期讲学经常引用李白的一句诗,“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就是要吸取宇宙生生不已的造化力量,做为我精神活动的基础;或者说是,要以个人小我的努力,参赞化育,安顿人间; 因此,道德的极致是推己及人,再及于万物。艺术则是“从体贴生命之伟大处得来的”,因为生命总有其可观之处,而人类的创造力也不会终穷。然后,将这一切落实于政治上,则国家成为“一种悠久的道德场合”;于是,先哲的政治信仰“是以德治为最理想,礼治次之,再不得已而思其次,法治尚较术治高明百倍”。 以上所论皆有根据,但是方先生最后忍不住要问:“我们民族原是天才民族,我们的天才埋没到哪里去了?”省思之余,我们不觉得自己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吗? 二、西洋哲学的演变 方东美先生留学美国三年(一九二一一一九二四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开始教书,时年二十五岁。他于二十八岁时在中央政治学校兼任一门“近代西洋哲学”的课;后来又在中央大学讲授“科学哲学与人生”一科。他最早出版的一本书,名称就是《科学哲学与人生》(一九三七年出版);但是内容只包括计划中的前五章(尚有十七章未写),亦即他讲“近代西洋哲学”的部分。 首先,依例要简介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他以科学与哲学对照比较,指出四点:一,科学不尽是具体的;哲学不全属抽象的。只要是人类理性所开发的知识,皆有具体及抽象的双重性。二,科学的进步是由冲突中挣扎出来的;而哲学并非循环不已的私见。这两者皆有自我批判性,并且不断在改善之中。三,科学或失之武断;哲学常重视批评。四,真确的知识皆有实践性,科学如此,哲学亦然。 其次,人对于自身处境皆有认识的愿望,并且在人生饱经历练之后,会有情感的蕴发。这两者联系起来,获得完整的概念与系统的说明,即是哲学的起因。当然,由时代的发展看来,人类走出神话的天地,开始用理性来思索宇宙及人生的问题,就揭开哲学史的序幕了。 西洋哲学始于希腊,在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时,以经验所及的物资(如水、气、火等)来解释,由此摆脱了神话时代。方先生称此为“物格化的宇宙观”,“物格”表示与神格、人格不同,显然会侧重物质而忽略精神。自然科学依此大有进展,但是人生价值反而沦为疑惑。这种宇宙观引起两种反动:一是人本主义,亦即辩士学派所标举的:“人是万事万物的权衡。”但是,这里的“人”如果只是“个人”,而此一个人又依“感觉”为其依凭,则人类社会岂不难逃混乱?于是,经由苏格拉底的努力,推出第二种反动,就是:目的的唯神论。他的主张是:“神是造物主,是一切价值的保障者。惟其有神,所以世界上各种事象都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至善的归宿。” 接着上场的是柏拉图,他提出法相界(或称理型界),做为现象界的原始典型,使变化无已的万物获得起源与归宿,尤其是人生行止对价值的企求与向往,也找到了至善至美的统会。如此一来,出现了上层世界与下层世界之间的“分离”。到了亚里斯多德,虽然想以“形式与质料”,“潜能与实现”的双重角度,来解说上下层世界的联系,但是基本取向仍是重上轻下,无怪乎中世纪以宗教为主导的哲学会欣然接受亚氏的启发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