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春秋]孙武 撰,[三国]曹操等 注,杨丙安 校理 页数:326 字数:310000 译者:曹操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是兵学史上最重要的典籍,《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传本。该书汇集曹操、杜牧、李筌、王皙、梅尧臣、贾林、张预等十一家注释,使《孙子兵法》一书的内容更为丰满。各家注释不仅解释文字、疏通文意,而且加入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历史故事,这样使对作战谋略的阐释不流于单纯的说理,如此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兵家策略。《十一家注孙子》所据底本为宋刊本。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孙武 校注:(三国)曹操
书籍目录
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及其流变(代序)
凡例
参引书目
十一家注孙子卷上
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篇
十一家注孙子卷中
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十一家注孙子卷下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附录
一、孙子本传
二、注孙子序
三、注孙子序
四、孙子后序
五、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
六、孙子集注序
七、孙子兵法序
八、孙子叙录
九、孙子集注序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孟氏曰:将,裨将也。听吾计画而胜,则留之;违吾计画而败,则除去之。梅尧臣曰:武以十三篇干吴王遇盟,故首篇以此辞动之,谓:王将听我计,而用战必胜,我当留此也;王将不听我计,而用战必败,我当去此也。王皙曰:将,行也;用,谓用兵耳。言行听吾此计,用兵则必胜,我当留;行不听吾此计,用兵则必败,我当去也。张预曰:将,辞也。孙子谓:今将听吾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胜,我乃留此矣;将不听吾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乃去之他国矣。以此辞激吴王而求用。 ⑤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萱操曰:常法之外也。李曰:计利既定,乃乘形势之变也[四一]。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杜牧曰:计算利害,是军事根本。利害已见听用,然后于常法之外更求兵势,以助佐其事也。贾林曰:计其利,听其谋,得敌之情,我乃设奇谲之势以动之。外者,或傍攻,或后蹑,以佐正陈。梅尧臣曰:定计于内,为势于外,以助成胜。王晳曰:吾计之利己听,复当知应变发,以佐其外。张预曰:孙子又谓:吾所计之利若已听从,则我当复为兵势,以佐助其事于外。盖兵之常法,即可明言于人;兵之利势,须因敌而为。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曹操曰:制由权也,权因事制也。李筌曰:谋因事制[四二]。杜牧曰:自此便言常法之外。势(四三],夫势者,不可先见,或因敌之害见我之利,或因敌之利见我之害,然后始可制机权而取胜也。梅蛊旦日:因利行权以制之。王晳曰:势者,乘其变者也。张预曰:所谓势者,须因事之利,制为权谋,以胜敢耳,故不能先言也。自此而后,略言权变。 ⑥兵者,诡道也。 曹操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奎筌曰:军不厌诈。梅曰:非谲不可以行权,非权不可以制敌。王晳曰:诡者,所以求胜敌;御众必以信也。张预曰:用兵虽本于仁义,然其取胜必在诡诈。故曳柴扬尘,栾枝之谲也;万弩齐发,孙送之奇也;千牛俱奔,旦望之权也;囊沙壅水,淮阴之诈也,此皆用诡道而制胜也。
编辑推荐
《中华国学文库: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传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