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论文选集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李运富 编  页数:573  

内容概要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建于2000年9月。其学术目标是将我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开创的民俗学,以著名文献学家启功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典籍文献学和由章黄学派重要继承人陆宗达先生创立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结合在一起,从上、下层文化和语言文字载体三方面整理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传承与演变的规律,继承、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论文选集(第1集)》是该中心第一本论文选集,李运富主编,收文四十篇。

书籍目录

谈《规范汉字表》的制定与应用
字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建立“信息交换用古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汉字的自然发展规律与人为规范
——兼谈《规范汉字表》研制的科学理念
试论地名标准化“语文标准”的原则问题
谈碑刻文献的语言文字学价值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前言
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
简论类推简化
汉字构件系统数学模型的创建与分析
汉字形体关联度模型及计算
论汉字结构的演变
汉字的理据缺失与重构
重新分析与汉字的发展
《房山石经》与《龙龛手鉴》字形比较研究
战国文字中的盐及相关资料研究
楚简“鼗”字及相关诸字考辨
鱼、渔、潜、湟、敝、傲关系考
——兼谈汉字字际关系研究方法及意义
论辞书的原创性及其认定原则
——兼论《现代汉语词典》的原创性和原创点
当代理论训诂学与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研究
语素的古义特征对双音词构词的影响
——从几个表“视觉动作”的语素谈起
《墨子间诂》城守诸篇对王氏父子注释的取舍
《毛诗故训传》直训类型的语义分析
谈传统上古音研究的观念和方法
传统古音研究方法论二则
——时地音互动观与归纳演绎二法
上古章、见交替反映的齐鲁、楚、吴越、中原方言历史层次浅论
汉语早期诗歌的句首韵、句中韵
——兼谈王引之《古诗随处有韵》
从历史语法角度看《国语》的语料价值
上古汉语的双音节连词“然而”
试论“程度副词+一般动词”形式
试论不与动态助词共现的动词
节水水利民俗
流动代理人:寺庙与铺保(1917—1956)
数字民俗学的个案方法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
——以当代中国节日为例
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纲
竹林七贤名义考辨
周初《大武》乐章新考
“往圣”的一段“绝学”
——论孟子“浩然之气”的宗教属性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说文·十一上·水部》:“沤,久渍也。从水,区声。”《说文·六上·木部》:“柔,木曲直也。从木,矛声。”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冥弱之称。”朱熹《集传》:“沤,渍也。治麻者必以水渍之。”“沤”的词义结构是:(久)(表义素)+(渍)(类义素);“柔”的词义结构是:(木)(表义素)+(冥弱)(类义素)。两者无论在区别义素还是中心义素上都没有交合处,前者表示的是一种动作,后者是一种状态属性。《毛传》何以要训“沤”为“柔”?孔颖达《正义》:“然则‘沤’是渐渍之名,此云‘沤,柔’者,谓渐渍使之柔韧也。”《说文·十一上·水部》王筠《句读》:“谓沤其麻而使之柔。‘柔’非‘沤’之正训。”麻的韧皮纤维中含有胶质,胶质存在使织物粗硬,不易上色和保暖,所以古人要通过反复漂洗杵击,使织物脱胶或脱去污物,使之柔软平整。可见,“柔麻”是“沤麻”这一动作的结果。而且在《小雅·白华》一章“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下传:“已沤为菅。”“沤”用在释义语段里,可见“沤”不是疑难词义,《毛传》无需作词义训释,此处只是进一步要点明“沤”这一动作的目的,用以补充文意。如《郑笺》云:“于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故“沤,柔也”这一训释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并非是这两个词义之间的单独关系,而是“沤麻,柔麻也。”

编辑推荐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论文选集(第1集)》为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丛刊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论文选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