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年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扬之水  页数:4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86年到1996年是当代中国社会不同寻常的十年,也是中国思想学术界经历了兴奋、挫折与彷徨的十年。《读书》这份三十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文思想杂志,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历程,与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本书以《读书》编辑部的日常事务、编著往来为中心,记录了当时与《读书》发生往来的知识界的种种情况,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读书〉十年》系列的第二集(1991—1993)、第三集(1994—1996)将陆续出版。

作者简介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一九五四年生。浙江诸暨人,长在北京。初中毕业后插队,回城后为果品店司机。一九七九年调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一九八四年考入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九八六年调入《读书》编辑部。一九九六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专意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两卷);《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其中《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诗经别裁》等由中华书局出版。

书籍目录

序一(沈昌文)
序二(吴彬)
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0年
后记一
后记二

章节摘录

  续记老沈昨日之述:  凭着自己的聪敏,老沈很快就成为青年校对中的佼佼者,但是在不久以后开展的一次“忠诚坦白”运动中,他将自己的全部身世彻底坦白于众,未料想却由此被人“刮目相看”了:啊,原来是小学徒出身。老沈因此自觉矮人三分,遂咬牙要发奋图强,于是选定从俄文突破,并很快就出了成果,翻译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了。这一次,才真的被人刮目相看。随即调往办公室,做了王子野的秘书。  “那么,就没有恋爱了吗?”  “有啊,当然有的,不过这是一个悲剧。”  老沈谈兴未尽,又接着说下去。  当时同在校对室工作的,有一位胡女士,二人常在一起,便渐渐有了感情,而这位胡女士,则更是一往情深,偏又是个“恋爱至上”者,恨不得世界上只有我和你,至少在心中的世界只装着我和你。这位女子天生得一副娇柔之态,特别能会得细微的情和意,常是对花流泪,对月伤怀的(岂不又是一位林妹妹么)。  沈胡二人柔情蜜意地热恋了一阵,却遭到了四方的责难和反对。时值五十年代末,各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身为秘书的老沈,在革命熔炉中逐步提高了阶级斗争觉悟,当然,也就渐视胡女士为“政治觉悟太低”,两人之间难免生了裂痕,并不时伴以口角,且愈演愈烈。这一位柔情似水的女子以后果真辞了职,欲远离尘世,只裹进一个爱情的小小茧儿中,而老沈呢,却是决不愿只被这一根爱情之藤所缠绕,而一生碌碌无为的,但面对着情之所钟的姑娘,却又实实割舍不得,——情缘难断哪。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读书》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0条)

 
 

  •   以前我写过一篇“三件天方夜谭的事”,说的是几十年前发生过的事,今天看来竟像是天方夜谭样子。其中一件的主人就是扬之水先生,她以初中毕业的学历,下乡插队、果品店司机的经历,而进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而考进光明日报出版社,又以投稿获刊用等原因调入《读书》编辑部(一九八六年)。一九九六年离开《读书》,调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做研究工作。著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等书。天方夜谭似的事是怎么发生的?近读扬先生《十年》(三卷),或许可见其一斑。这部书,是她从十年中所写大量日记中选编出来的。除了日记,还有后记,还有朋友所写序言。所有这些,自然会透露一点天方夜谭似的事是怎么发生的消息。她说,“算起来我读过的书不是很少,这也是检点日记才发现的,而绝大部分已经忘记,因此日记中将近一半的篇幅是记哪天读了哪些书以及书中章句的抄录,现在发表出来的部分,这些内容已经大部删除。”这十年读了不少书,可以想见,十年之前(进《读书》编辑部之前),扬先生一定也是一样的读了不是很少的书。即使大部分已经忘了,有一句老话“所过者忘,所存者神”,忘了的是书中章句,而留存下来的则是其精神。开卷有益,此之谓也。扬先生说,读书的内容已经大部删除。但是删除的只是书中章句的抄录,书名还是留在那儿。随手翻到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可以见到这一个月买书44种,他人送9种,读9种,还有借2种,“掠”一批,“窃”一种(这买的、送的、借的、掠的、窃的和读的另列,是按原文所写分类大略统计的)。那一年,十年,更多年,要读多少书?读书有什么用?恐怕不是“带着问题学,急用先学”说的“用”。有一位学者说,读书的目标,一是培养情趣,二是提高境界(《历史与文化论丛》之《读书与做人》,钱穆)。有一句老话“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一个下乡知识青年,到一个知识分子,高级知识分子,情趣、境界、气质的变化,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读书吧。一件事能够发生,有其内因和外因。以上所说,或是从本人的努力着眼。要看外部条件,大,要说中国八十九十年代的文化界,小,要看当时的三联书店《读书》编辑部。沈昌文先生给扬先生这书写的序文说“扬之水这位卡车司机怎么能在《读书》杂志打工若干年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如此熟练地驰骋在文化学术的大道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文化界的谜。要知道谜底,请一读扬之水女士的这本日记。”。要知道谜底,需读完这部书。这里先“透露”其中线索之一二吧。扬先生“掠书”“窃书”到什么地方去实行?上面说的一九八七年的十二月的两次,都是从“老沈”那里弄来的。“十二月十四日,午间与吴、杨一起将老沈的办公室洗劫一番,大嚼面包,痛饮咖啡,又拐了一批港台的图书”“十二月十七日,从老沈的书架上窃得一册《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一辑”。这“老沈”是谁?就是他们编辑部的领导沈昌文先生。有领导如此,下面的青年进步恐怕不快就怪了(很容易使人联想,钱宾四先生十八岁出来到小学教书,第一个领导秦仲立先生要他“代读‘”共学“之事)。这可以算是寻找谜底的一个线索吧。这书三册,每册三年或四年,总有几十万字。恐怕字数虽多,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只是今天做什么,读书,买书,借书……还有见什么人,听什么话等等。但是平淡中有神奇。特别是青年人,初出茅庐,刚从学校出来进入社会,看一看这“前车之鉴”,或许会很有益吧。
  •   《读书》,三十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文思想杂志,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历程,与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
  •   扬之水老师在《读书》编辑部十年的历程,是她私人的记忆,更是个人记录一个时代的侧影。
  •   扬之水先生是近年比较活跃的学者,其书清雅可读。有着较大的读者群。读书十年,三本,记录了作者在读书编辑部做编辑时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很强的可读性,读后也有一定的收益,书籍印刷装帧俱佳,又适逢打折,可谓赚到了!
  •   作者扬之水是位奇女子,是我十分敬佩的人,她的读书、做学问生活是我一直艳羡的。这本书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读书至乐的年代。日记中有编务同仁的不少趣事;有与那些老作家之间的情谊;买书买唱片的快乐令我会心~比较遗憾的是,日记中关于作者读书的心得大多删去了。。。《读书》也曾是我很喜欢的一本杂志,那个年代中国经历的许许多多,是走过的人不会忘记的。《读书十年(二)》已经问世了,十分期待
  •   一开始以为是精选的读书期刊所载文章,翻阅了才知道是扬之水先生在读书编辑部的十年生活,以作者日记形式展现,并载有当代文人的亲笔文字以及影像资料,以为可以作为文学史料。
  •   从沈昌文先生的作品到扬之水先生,是从一位名师到另一位名师的阅读历程。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有附庸风雅的嫌疑,但自己觉着,很庆幸,能见到写真话的老前辈。按图索骥,其实真不错。读书十年,扬之水先生完成的其实是一种别致的口述历史,日记历史。点点滴滴间,让你对过去的感觉加以印证。
  •   《读书》杂志是一本不错的读书人的杂志,这十年是不同寻常的十年,杨之水女士记下了这十年中读书杂志的发展变化,她的文笔细腻、优美,很耐人读。她的书都比较畅销。
  •   读书十年(一)精:一九八六--一九九〇好书,想起了那个时候一本一本买这杂志的情景!
  •   这部书太火了,目前扬之水热已经初露端倪。但愿能够继续热下去,多一些文化气息总是好的。另外读书十年第二部也快出版了,正在关注,这是必收书。
  •   一部《读书》史,也是八十,九十年代读书人的历史!
    期待第二和第三册。
  •   忘记在怎样的书刊上,看到过扬之水“日记体”的记录,也分明记得了《读书》这本杂志书刊,于是,寻了机会,找了来,依旧亲切。
  •   《读书》自创刊以来,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内容的前沿性著称,在广大学人中影响甚深,而本书则为《读书》杂志提供了注脚,让我了解那些年,那些事,决定值得一读。
  •   曾经无书可读的日子,遇到一本便废寝忘食的一口气读完,如同夏日渴极而一口气饮下一瓶冰镇饮料一样过瘾。而今不停的购书,却难再有当年读书的感觉。《读书》十年让我再次找到了久违的当年,感动。
  •   十年回顾,十年成长。工作、读书、阅人,作者收益多多。
  •   扬之水,是才女,对古物的考证很是下了功夫,这本十年也反映了八十年代读书人的生活,期待下一本
  •   《读书》的编辑部故事。
  •   编书、买书、读书、交流贯穿全书,使人不忍释卷!
  •   非常的好,很深刻,读书笔记啊
  •   通过杨之水女士的点滴笔墨,真实地反映了《读书》这本知名刊物的历史,那些大师和那些名篇……
  •   与读书有关的人和事。
  •   读书我的最爱
  •   是对中国出版业的见证,而且参与者都是社会精英
  •   边读扬之水先生的书边回忆八十年代,那个时代是一个复醒的时代,大家多进入了正常发挥的状态,图书的质量很高,并且丛书的内容有系列性,便于选择和学习。
  •   作者十年间购书之多,看书之多,且涉猎之广,让人叹为观止,可惜提到的很多书基本都是绝版的。

    日记而已,很琐碎,偶尔也有精彩的描绘,总之她的生活方式是我少年时所期望得到
  •   通过扬之水的日记,可以重返80年代的文化环境,并时时看到一个时代的印记和侧影
  •   反映一代人的思想
  •   扬之水的书,一直期待
  •   扬之水的所有书,都是必须买的啊,再贵也要买
    为什么?随便翻开书读一两段,就会被她深深地吸引,为止叹服
  •   这是扬之水先生的日记 是带着猎奇的心理买的 想知道一位卓有成就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炼成的 这本书可以看到二十多年前知识届的面貌 文字氤氲 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扬之水 她不仅勤奋 智慧 执着 她也很柔情
  •   很好,滋养身心。从日记看扬之水先生的对于学术的坚持、学习的激情,深受鼓舞!
  •   好书是别有洞天,打开必有另一番广阔的天地,扬之水的文字是如此,她的人生更是如此。
  •   整个一个80年代后期的读书人的经历
  •   之前看过《梵澄先生》里的日记片段,这次得窥全貌(也许还是有删节,毕竟人事纠葛很麻烦啊)。不知何时能把后续的两本整理出版?
  •   9.60元买的,1986年我刚好读高中。现在回过来看,那个时代正式社会巨变的开始,重新读读那时的文章,回味过去
  •   重要的回顾和人文交往记录。
  •   中华书局出版的 不用说 很赞
  •   看到书评买的,已出第二本了。杨之水,今天是丰收年,出书不少。同样是在三联工作,杨之水就不一样,写日记很勤,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像世说新语一样的书,重温历史,缅怀逝去的人文风景,令人心动。
  •   工作人员一定要考虑周全,工作细致,读书人都爱惜书!遗憾的是每次接到的书都没有看相,平装的,硬壳的都折角,烦!
  •   很不错的一本书!标准《中华书局>>装帧.大气,美观!
  •   我不知道 中华书局出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是纪念还是为了赚钱?难以理解中华此举,有违中华的精神,大大打击读者对中华的信赖。
  •   这么厚的一本书,还是中华书局出的,这么便宜,作者寒心呀
  •   有出版史料与交游经历
  •   读此书了解了一个杂志的发展史,一个时代的学术原生态。
  •   最好三本都买,第三册最后有人名索引。
  •   这次购书等了整整一周,在当当的购书经历中真是史无前例的慢。书本身当然还不错。
    精装的书,太过庄重了
  •   时代的烙印还是有一些在书中反映。
  •   看了这本书,我准备凑齐另外两本
  •   和大师们交往的经历真叫人羡慕。
  •   很好,发货速度快,书很好,强烈推荐,值得一看
  •   蛮经典的,感觉那个时代的文艺
  •   是我之前预想的样子
  •   这本书,让人第一眼看去就是本好书,包装不错
  •   扬老师的书是第一次买了读。
  •   我觉得这本书是写给出版人的,但是能从日记中知道很多书,没觉得文采飞扬,沁人心脾,仅仅个人纪念而已
  •   已是第二次印刷了。。。
  •   书很好,当当网也很给力!
  •   一本越读越有味的书,发人深思
  •   书看上去挺好,快递也很给力,内容还没来得及看
  •   因为是购的成套的书,这一本是上海发来的货。不错的书。虽然还没有开始看,但是拿在手里,感觉还是很喜欢的。
  •   可以知道很多书,很多事
  •   很不错的书,内容很好,支持正版
  •   书是硬面的,质量很好!
  •   我很迷恋的书
  •   非常耐读的书,你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翻,但每一次都会有别有会心的地方,是别人的流年碎影,但你从中可以找到很多自己忽视的或者从来没明白的东西。
  •   必须一读之书
  •   就是喜欢看这一类的书
  •   很不错的书,从中学到书局
  •   在当当网买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希当当网保持良好势头。
  •   读过的人都说好
  •   日记写成一本书,看得我不亦乐乎
  •   这本书一直听说了,买了,确实很值得去读!
  •   挺好的,通过看这本书,全面的了解了下何新。有些事情值得思考。
  •   不错啊。。。。。。
  •   此套书值得一读,我还有一套毛边本
  •   bangre**aide
  •   朋友要的,很好,发货很快,包装很好,下次再来
  •   读书十年,十年读书。
  •   还没来得及读,不过应该不错
  •   很好,都有塑模包装。
  •   精品的书籍合集。
  •   太开心了,收藏!
  •   这套书三本一起都买了,很高兴
  •   十年读书
  •   买了这个系列的全套,喜欢
  •   很好!!!快递给力!!!
  •   好东西,少一本
  •   《读书》十年(1)(1986-1990)
  •   收到才知道買錯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