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金一南 页数:3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把党和军队的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解读的著作;这是一幅用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画卷。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为您揭示:什么才是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力量源泉?此刻,我们为什么特别需要回望历史?怎样避免走得太快太远忘掉当初出发的理由?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新近出版的著作《苦难辉煌》被评价为“一部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全方位描述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著作”,引发较大社会反响,2010年4月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同年,当选为“2010中华文化人物”。2011年,《苦难辉煌》获出版界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
书籍目录
第一讲 东方之梦
第二讲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上)
第三讲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下)
第四讲 对手:蒋介石与毛泽东(上)
第五讲 对手:蒋介石与毛泽东(中)
第六讲 对手:蒋介石与毛泽东(下)
第七讲 陈独秀、李立三的愿望与失误
第八讲 威震华夏的红军战将(上)
第九讲 威震华夏的红军战将(下)
第十讲 派系搏杀中的蒋军将领(上)
第十一讲 派系搏杀中的蒋军将领(下)
第十二讲 浴血湘江
第十三讲 真假共产国际军事顾问
第十四讲 长征——命运的抉择
第十五讲 嬗变:叛变者是怎样形成的
第十六讲 信念的力量:三位不能忘记的红军将领
第十七讲 从量变到质变:遵义会议
第十八讲 胜败交集的赤水河
第十九讲 鲁班场:毛泽东的街亭
第二十讲 抢渡金沙江:危局中的大智大勇
第二十一讲 大渡桥横铁索寒
第二十二讲 主力会师:张国焘是个实力派
第二十三讲 毛泽东的三个九月九
第二十四讲 弥合:长征胜利大结局
第二十五讲 尾声:狂飙为我从天落
本书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胜败交集的赤水河 大家都非常清楚,遵义会议奠定了毛泽东在工农红军中的地位,在中国共产党中的地位。实际上,遵义会议后的四渡赤水才真正奠定了毛泽东在中央红军的指挥权。尤其是,这种奠定不是从胜利走到胜利,而是从失败走向胜利。 1956年9月10日,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是我指挥的;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中,蒋介石因陈济棠反蒋而实行总退却,中央红军追歼蒋鼎文第九师和蔡廷锴第六十师、六十一师。 蒋鼎文师为蒋军嫡系,红军未集中主力便歼其一个旅,俘2000人枪;毛泽东集中红军主力(彭德怀的三军团、林彪的红四军及方面军直属红三十五军)打非嫡系的蔡廷锴,未料到竟打成了一场持续数日的血战。 战场在距离兴国40里的高兴圩。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再到黑夜,红军反复发起冲击,双方数十次用刺刀拼刺。放牛娃出身的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驱策战马,挥舞战刀,身先士卒,率队奋身冲击;医牛病出身的蒋军一军团代总指挥蔡廷锴手持双枪,声嘶力竭,亲率指挥部人员压在第一线督战。 高兴圩血战,成为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持续时间最长、战况最烈的一次战斗。特别是徒涉高兴圩以西河流时,红军遭受重大伤亡。红三军团四师师长邹平、红四军十一师师长曾始莪均不幸阵亡。 后来红军主动退出战斗。蔡军也因伤亡过大,未加追击。 国民党政府战史汇编在《关于第三次赣南围剿之经过情形》的作战总结中,称高兴圩战役“实为剿匪以来最胜利最激烈之血战”。 毛泽东1956年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坦承的四次败仗,第一个就在高兴圩。 南雄之战发生在1932年7月,乘蒋军围攻鄂豫皖苏区,中央红军进攻粤军余汉谋部,也是损失较大,未达到作战目的。 毛泽东所举的四次败仗,高兴圩战斗发生在第三次反“围剿”末期,南雄战斗发生在第四次反“围剿”开始之前。 其他两个,则都发生在四渡赤水之间。一个是一渡赤水前的土城战斗,另一个是三渡赤水前的鲁班场战斗。 《长征组歌》中唱道:“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两次败仗与用兵如神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弄透这个问题,才能知道一个领袖人物,其伟大是从哪里来的?长征的队伍之所以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溃散,最终夺取胜利,其生命力是从哪里来的? 遵义会议不但产生了红军新的领袖,而且产生了红军新的方向:经川南渡江转入川西北,协同四方面军实行总反攻,争取赤化四川。同时致电四方面军,指示其“向嘉陵江西进攻”,配合中央红军北上。 但是,新的方向一开始就潜伏着非常大的危机。此计划的重大缺陷,是严重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 当时中央红军对川军比较了解,因为刘伯承长期在川军中工作过,聂荣臻对川军也很了解,他们都是四川人。川军与红军交过手,尤其是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川军出川作战后,懒懒散散,拖拖拉拉,作战效能很差。这样,中央红军就产生了错误的估计。 长征之前,当川军田颂尧部对红四方面军的三路围攻失败后,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就称川军“全部瓦解”,“战斗力全无”;甚至一支妇女赤卫队也“缴了一团白军的枪”;川军各部“兵无斗志,纵令开到前线难保不以送枪送弹而终”;对川军极其轻视。 长征到贵州后,红军打了黔军王家烈的部队。红军称黔军叫“双枪兵”,双枪即枪杆子和烟杆子,觉得黔军战斗力太差。于是,又认为川军与黔军差不多,内部四分五裂,普遍吸食鸦片,纪律涣散,只会打家劫舍,奸淫妇女。对川军装备优良、注重训练、各级均设军官教导团或教导队的情况,以及四川从1912年到1933年470余次混战,刘湘部几乎无役不与,作战经验相当丰富的情况,中央红军的主要领导者基本不了解。 对川军的战斗经验和战斗力估计严重不足,所以赤化四川的计划一提出来就潜伏着失败。 1月25日,红一军团进占土城,并向赤水城推进。赤水城却被川军将领郭勋祺率领的两个旅先期占领。 有必要审视一下红军的对手--川军将领郭勋祺。此人与四川籍共产党人 、刘伯承、陈毅等人都有很深的交往。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川军也大肆搜捕共产党人,郭勋祺曾将几名共产党人安置在自己公馆,把他们装扮成弁兵,亲自护送上船去武汉。陈毅被困在重庆,找到郭勋祺。郭留陈毅住一夜,次日将陈毅化装,坐上郭的轿子,派亲信副官护送上船赴武汉。郭又得知杨闇公也要去武汉,转告千万不可外出活动。但杨去武汉心切,化装上船后不幸被捕遇难。 郭勋祺是共产党人的同情者,他的这一系列活动被人向刘湘告密,说这个人通共,跟共产党员联系密切。为了自己的利益,刘湘把郭勋祺留了下来,但是他做了防范。刘湘便撤其旅长之职升为副师长,不让他掌实权。刘湘之所以不把郭勋祺一撸到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郭与共产党有关系,日后也许有要用之处。这就是地方军阀用人的逻辑。郭勋祺通共,刘湘照样用他。为了生存,当时地方军阀需要和各方面协调关系,不能完全听从蒋介石的指挥,手中要有牌。 刘湘的思虑的确不浅。机会真的来了。 1935年1月,蒋介石命令刘湘派三个师入黔阻击红军。刘湘先派一个旅,但蒋不满意,要刘增派两个师。刘湘决定再派两个旅入黔,但这两个旅要既能在表面上积极行动以应付蒋介石,又能暗中保存自己,不主动攻击红军;如果红军果真要渡长江入川,则又要能打硬仗以阻止之。 刘湘选定了郭勋祺。刘湘专门把郭勋祺叫到自己的公馆,向郭交底,两人密谈了一晚上。他认为郭勋祺与共产党关系不错,跟共产党作战要保持弹性,没有必要拿川军的实力往上硬碰硬,而让老蒋从中渔翁得利。他深信郭勋祺绝对不会拿川军的老本和共军相拼,让他去执行“剿共”又“存共”的任务,可以放心。 刘湘把郭勋祺看准了。 1月26日,毛泽东到达土城。郭勋祺也尾追红军至土城以东地区。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研究后,决心在土城以东青杠坡与川敌决战。 提出“决战”,本身就是轻敌的产物。红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人生地不熟,在这个地方与敌军决战,本身就很不利。对这一仗,对川军的战斗力,红军主要指挥者思想准备不足。 1月27日,向北奔袭的林彪红一军团在赤水城南与川军激战,打算先占领赤水城。李聚奎的红一师被川军三面包围,伤亡较大;陈光的红二师战斗也不顺利。 在南面,1月28日,红三军团、五军团按预定计划,在土城东青杠坡与川军郭勋祺展开决战。三军团担任主攻。彭德怀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与川军反复争夺阵地,双方伤亡很大,战局极其艰苦、剧烈。指挥川军作战的郭勋祺不知道对面担任主攻的红军三军团政委杨尚昆就是杨闇公的弟弟;杨尚昆也不知道对面川敌首领曾经冒着危险掩护过他的哥哥。 红军不但对川军战斗力估计过低,而且对川军参战的实力侦察不确,以为四方面军在川北牵制了四川军阀的全部军队,川军“不可能及时地以优势兵力在沿岸各处封锁长江”。 事实证明青杠坡的川军郭勋祺部,不是红军原先估计的4个团6000余人,而是6个团1万余人;不是“战斗力全无”,而是战斗力甚强。原想围歼郭部,郭勋祺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步步进逼土城,局势危急。 本来是红军的进攻战,转成了郭勋祺的反攻;本来是红军要围歼郭勋祺的部队,反成郭勋祺的部队往上一压,红军变成了背水作战。局面非常危险。 土城之战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成败关系全军士气,对于树立毛泽东的威望影响很大。紧急时刻朱德提出上前线指挥作战。毛泽东连吸几口烟,没有答应。朱德把帽子一脱大声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朱德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