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朱晓进 页数:4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鲁迅研究》是研究鲁迅的一部很有分量的书,作者朱晓进是研究鲁迅的著名专家。《鲁迅研究》全书除去绪论,共分九章,主要介绍和讨论了鲁迅的人生选择与创作道路、鲁迅的文化思想、鲁迅的文艺观、鲁迅小说世界的独特叙事、鲁迅杂文世界的文学意义、鲁迅散文世界的“生命痕迹”、鲁迅诗歌世界的“新与旧”、鲁迅的学术研究、百年鲁迅研究综述等,颇多新意。
书籍目录
绪论一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二 鲁迅的人格魅力三 鲁迅的当代意义第一章 鲁迅的人生选择与创作道路第一节 “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1881-1909)第二节 “新青年”的呐喊与彷徨(1909——1927)第三节 “横站”中的苦斗(1927一1936)第二章 鲁迅的文化思想第一节 鲁迅的文化哲学思想第二节 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第三节 鲁迅的伦理文化观第四节 鲁迅的宗教文化观第五节 鲁迅的民俗文化观第三章 鲁迅的文艺观第一节 鲁迅的文艺本质论第二节 鲁迅的文艺创作论第三节 鲁迅的文学文体论第四节 鲁迅的文学鉴赏论第五节 鲁迅的文学批评论第四章 鲁迅小说世界的独特叙事第一节 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第二节 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蕴第三节 鲁迅小说的形式特征第四节 鲁迅历史小说的演义与新编第五节 鲁迅小说精品举隅第五章 鲁迅杂文世界的文学意义第一节 鲁迅杂文的文体与时代“诗史”第二节 鲁迅杂文现代社会、思想、文化史的负载第三节 鲁迅杂文艺术的“独一无二”第四节 鲁迅杂文精品举隅第六章 鲁迅散文世界的“生命痕迹”第一节 记忆旧事的《朝花夕拾》第二节 “虚妄与希望”间生长的《野草》第三节 生命中难以忘却的纪念第四节 鲁迅散文精品举隅第七章 鲁迅诗歌世界的“新与旧”第一节 鲁迅诗歌创作的线索……第八章 鲁迅的学术研究第九章 百年鲁迅研究综述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鲁迅论述宋人说话的产生与讲述佛经故事的变文的流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与佛家色空观念的关系等,都具有特别的精到之处。佛学知识对鲁迅考证历史作品的真伪亦有很大帮助,如他曾经考证出六朝六种小说(《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洞溟记》、《西京杂记》)系后人所作而谬托汉人,其依据就在于一是与汉人“笔调不类”,再则“中间夹有佛家语——彼时佛教尚不盛行。且汉人从来不喜说佛语——可知也是假的”①。鲁迅的这种判断力,正是来自他对中国佛学不同时期特点的精到研究和准确把握。毫无疑问,鲁迅关注佛教,研究佛学,这是有积极意义的。这种意义不仅仅属于鲁迅,而且属于自近代到“五四”整整两代的文化先驱者。在近代到“五四”这段历史时期,佛教文化的受推崇,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只能是文化转折时期的必然现象:在文化转折中产生的失落感,使一些人从佛教中寻找精神依托;从反对旧文化传统的需要出发,使一些人从佛教中找寻思想武器;出于建立新的伦理文化的要求,使一些人从佛教中找寻有益的可供借鉴的道德内容;为了适应文化转换的需要,为了对付作为文化先驱者所必然面临的环境压力,有些人试图从佛教中汲取一些精神力量,以强化自己的心态,修炼自己的人格。而在鲁迅身上,这几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同时又不仅仅是这些,这也正是鲁迅的博大精深之处。在很多的情况下,鲁迅对佛教问题的评价,其目的其实往往与佛教自身无关,而只是以佛教为“窗口”,由此作文化的延伸,以达到文化批判的目的。例如鲁迅对“大乘、小乘”、“居士、佛子”的有关论述就是这样的。
编辑推荐
《鲁迅研究》:汉语言文学专题研究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