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曹操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于涛  页数:164  字数:1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引领我们到汉末的历史时空中去探寻他的家世出身,去见识他的年少轻狂,去了解他的戎马人生,去体味他的雄心壮志。曹操在中国是一个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誉之者谓之盖世英雄,毁之者谓之逆臣奸贼。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超凡的文学天赋,他时而残忍暴虐,时而真诚坦然,既英雄气概又儿女情长,他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多面形象的生动人物。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本书共分为七讲:青春梦想、残酷现实、关键一步、以奇制胜、功亏一篑、力不从心、壮志未酬。书后附有曹操简谱,以时间为线索,概括了曹操一生中的重要事件。

作者简介

于涛,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著有《三国前传》(中华书局,2006年)。

书籍目录

第一讲 青春梦想  曹氏三代 标志性称呼  少年“游侠”梦 惊人的预测 理想过山车第二讲 残酷现实  除残去秽 离京出走 独擎义旗第三讲 关键一步  随波逐流 兖州事变 迎驾许都 衣带密诏第四讲 以奇制胜  分道扬镳 未雨绸缪 决战官渡第五讲 功亏一篑  志在千里 放虎归山 兵败赤壁第六讲 力不从心 自明本志 弃守汉中 樊城解围第七讲 壮志未酬  烈士暮年 后继有人 临终嘱托尾声 曹操简谱 后记

章节摘录

  决战官渡  打仗,不是游戏,不是双方都准备好了,说开打,才开打。在曹操这边积极备战的时候,正如荀彧所讲的那样,袁绍顾不上他们,他还要和公孙瓒了断恩怨。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的春天,袁军才攻进易京,今天河北省雄县西北。公孙瓒引火自焚。  强敌已逝,袁绍腾出手来了。曹操,你准备好了吗?我来打你了。袁绍调集精兵十万,战马万匹,要南征许都。  战前,袁绍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要在会议上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可是,决策层的高官们,却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吵个不停。打,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是稳步推进,还是立刻就打,意见却不统一。  主张稳步推进的一方,我们权且称他们为稳健派,认为刚刚与公孙瓒打完一场恶战,士兵需要休整,经济需要恢复。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征伐曹操的口实,一定要师出有名,在政治上占据先机,然后逐步推进,不断袭扰,以逸待劳。  主张立刻就打的一方,我们权且称他们为激进派,认为己方实力已经很强大了,打个曹操,还不是易如反掌。说什么曹操奉迎天子,武王伐纣,那算不义吗?打曹操,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袁绍同意激进派的意见,速战,散会。可是,会开过了,十万大军是南下啊,还是休整啊,却没有了下文。速战成了不战。袁绍这次的决断力没有问题,可执行力出现了问题。  但袁绍要发兵南下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传到了曹营中。曹营大震动。虽然一直在忙活备战,可打不打,那还是没影儿的事。真看到了影儿,也都绷不住了,慌了,乱了,害怕了。袁绍,太强大了,打不过啊!打不过怎么办?偷偷写封信给袁绍,表达投诚的意愿。更有甚者,曹操的侍从徐他要谋杀曹操,被侍卫长许褚及时发现,杀了。  曹操一看,这不行啊!还没打呢,怎么就自己把自己打趴下了。我来说两句:  是你们了解袁绍,还是我了解袁绍啊?!我们可是儿时的伙伴。袁绍这个人,我太熟悉了。志大才疏,外强中干,刻薄得很,没什么威望。他兵是多,但他会用兵吗?不会。他手下那帮战将太目空一切了,骄兵必败。朝令夕改,乱了套了。他是粮多地多,这是好事啊!这可都是我们的啊。  打就打吧,谁怕谁啊!  曹操迅即排兵布阵,迎上去了。可都压到了黄河边上了,却没见袁军的影儿。  转眼已经是公元200年的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怎么还不打呢?  这时,前面提到的徐州出了岔子了,许都那儿还有一群人要搞暴动,曹操要去应付一下。  袁绍这边也得到了曹操离开前线的消息。稳健派中的一位成员田丰,立马见了袁绍,说赶紧打吧,一往而定。  袁绍却说,孩子病了,脱不开身。缓缓再说吧。  田丰哀叹道:完了。惜哉!事去矣!  等曹操忙完了,曹军进驻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后,袁绍说,那就打吧。田丰再度站出来,这次不是拥护,而是仍旧坚持当初的稳健做法:千万别发兵啊!悔无及也。袁绍大怒,乱我军心,拘了,以儆效尤。稳健派的另一位成员沮授,在临行之际,把自己的亲戚都叫来了,说:看看我们家有什么你们能用着的东西,尽管拿,都是你们的了。有权有势的时候,那是何等威风!待到权势没有了,自身都难保。哀哉!此战凶多吉少。  陈琳代为撰写了讨操檄文,宣告举兵。檄文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现在到了“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杀贼吧!  曹操要扶义征伐,袁绍要做忠臣,要杀贼,各自占据有利的舆论制高点,你一言我一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舆论层面上抵消为零。最终的裁判,是决战的结果。  曹袁两军终于可以见面了。  曹操率军一战白马,斩颜良;再战延津,诛文丑。袁军大惧,士气受到了挫伤。这可不是好兆头。沮授再次建言:打持久战。  这个建议很正确。曹军要比袁军斗志高,抵消了人数上的差距,力求速战取胜;袁军物资储备要比曹军好,那就应该和他们拼消耗,打持久战。  袁绍听不进去,强大的袁军要勇往直前,进攻,进攻,再  进攻。  袁军主力的进攻压制了曹军的锋芒,曹军在官渡转入防守。袁军这边架起箭楼,居高临下,箭射曹营;曹军这边就发明霹雳车,也就是投石机,击毁箭楼。袁军挖地道,要攻入曹营;曹军这边就挖壕沟,断其地道,予以抵御。在冷兵器时代,攻防战不好打。双方要拼实力,要拼定力,要拼意志。  曹操已经感觉到战场形势要发生变化,这哪儿有当初坐而论道、说败袁绍时那样的轻松啊!眼看着就要弹尽粮绝,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还能支持多久?  曹操这时候想后撤许都,打许都保卫战,并做好了“投死为国,以义灭身”的准备。就后撤的想法,他写信给坐镇许都的荀彧,征询意见。荀彧回信:我军以一当十,阻击袁军已经半年的时间了,先退者势屈。我估计战局很快就会有转机,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坚持,寻觅战机,以奇制胜,这是荀彧的意见。这一意见,不能小视,它可以揭示三个道理:  第一,在过程中,最可贵的就是坚持。没有坚持,再美好的设想,再可行的计划,也会付诸东流。  第二,执迷于攻防状态中的双方,作为当局者,容易陷入到攻防思维的模式中,你攻,我防,攻只为了攻,防只为了防。这时,需要的是换位思考。攻防是可以转换的,转换的关键就是用奇。兵家不是讲奇正相生嘛!  第三,做大事的人,也是人,也需要激励,也需要呵护。  曹操多次能转危为安,就是在他打退堂鼓的时候,有人能为他化解迷局、困局,前面讲到程昱打消了他归附袁绍的想法,让他今日可以与袁绍一决雌雄。人才难得,用好人才,是制胜的关键。  可如何用奇呢?  许攸来降。谁?许攸?那是故友啊!讨伐董卓的时候,他跟了袁绍,是袁绍的大谋士啊!这个人有个坏毛病,就是太贪。听说,前一段时间,他的家人犯法,被抓了;他还建议要出奇兵,拿下许都,这招儿够损的。还好,袁绍没采纳。他现在来我这儿,大概是受委屈了。荀彧也早就说了,他要叛变的。  这样的人,只是一时之用啊!  来了好,来了好。曹操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迎接自己的故友了。到底是佻易的秉性难改,他拍着巴掌大笑着说:  子远(许攸字子远),子远,你来了,我的事就成了。  许攸说:  袁氏兵强马壮的,你可怎么办啊?!你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一听就是明白人。打仗,拼杀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军需补给,没粮食,饿着肚子打什么仗?!  够一年吃的。  没有吧?说实话。  够半年吃的。  你难道不想破袁氏?怎么不说实话啊!  刚才逗你玩的。其实,还只剩下一个月的存粮。你有什么办法,快说呀!  你现在孤军独守,外无救援,粮草将尽,此危急之日也。现在袁氏一万多车辎重存放在故市、乌巢,那儿防备松散,现在前往奇袭,一把火烧了,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太好了。此即为用奇制胜啊!  曹操随即精选步骑,火烧乌巢得手,袁军大溃。  官渡之战,曹胜袁败。  袁绍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病逝。  官渡战后,曹操又花了七年的时间,平定河北,北征乌丸奏凯,他的政权中心也转移到邺城,他成了时代的最强者,成了时代潮流的引导者。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啊,这里面的艰辛痛苦,凄凉悲伤,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明白。话语已经苍白无力,就让我用诗歌来表达一下我的理想吧!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北征乌丸奏凯而归,那一年,他五十三岁,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强者,成为时代潮流的引导者,应该顺天应命,颐养天年了。但曹操说,性不信天命之事,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是什么让他依然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呢?

编辑推荐

  一、大众平台:《走近曹操》根据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走近曹操》讲座精心整理润色而成,内容更丰富,更全面。二、热点话题:《走近曹操》契合曹操墓考古发掘及新版《三国演义》播映等社会关注热点,以专业历史研究者的角度,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三、专业水准:畅销书作家李亚平曾这样评价作者于涛关于三国的另一本书《三国前传》:“如果你想不被误导地弄清三国时代是怎样形成的话,读这一本书就够了”。《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也把于涛看作三个有资格讲三国的人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近曹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时势造英雄”总觉得这句话很正确(其实本来就是正确的)。每个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人物。而曹操呢,就是在东汉末年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人家都认为曹操很奸诈,但我认为这却是他的聪明之处,令我佩服的。他在逃避追杀时住进了吕伯奢家里,听见了磨刀声,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因而起了自卫心理,杀了他全家,接着转移住所。以他当时的情况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个人在被追杀的情况下不得不有防备心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灭口离开,这是明智的做法,换成是我也会那样。至于他说了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之类的话,可能是当时太伤心时说的气话。也是啊,吕伯奢是他的好友啊! 再说说他的“望梅止渴”吧!在讨伐张锈的行军途中水源紧缺,将士们干渴难忍,一个个倒在了路边。他看到这种情况,知道硬是叫他们走越没用。于是他脑筋一转,大声说前方有片梅林,树上的梅子又大又甜,到了那儿大家就能解渴了。士兵们听了这话,来了精神,一直走到了有水源的地方。他用与士兵们打精神战的方式鼓励士兵们继续向前。他这么做,既不贻误军机,又鼓舞了将士们的势气,可谓是“一举两得”。这又体现了他的过人之处。 曹操非常爱惜人才,这点是没有多少人能比的。当时袁绍阵营里的一个谋士许攸来投奔曹操,他大喜过望,可能当时在干什么事情,连鞋子都没穿就冲出去迎接。依据当时的礼节,他这么做似乎也表示了尊敬。还有一次是在与袁绍作战时,袁绍的笔杆子陈琳写的檄文中骂了曹操祖宗八代。但曹操没有大怒,而是平静地说:“你骂我也就行了,干吗骂我父母呢,他们又没有得罪你。”陈琳解释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听了,很宽容地说:“算了算了,你也是个人才,以后还做你的笔杆子吧!”再后来陈琳就成了曹操的笔杆子了。有一段时间呢,曹操是很不顺利的,因此有很多人背叛了他。但是他还是很自信有一些人不会背叛他的,比如魏种。但意想不到的是魏种也背叛了他。后来在一次战役中,魏种被曹操俘虏了,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以为曹操会以严刑对待他。没想到曹操却说:“放了吧,魏种是个人才,该当什么官就还是什么官。”这又体现了曹操是非常宽容大度的。权势那么大还能做到那样,的确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曹操,不一般的人物。如此曹操,如此明智,如此爱才。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对曹操有了近一步的认识。
  •   读这本书,既可以愉悦放松,又可以回忆儿时看过的三国演义的部分章节,感觉很有趣。
  •   没读呢应该很好
  •   非常棒,很喜欢,内容也很正
  •   书已经收到了,看几页非常喜欢看,喜欢看书,也喜欢这本。
  •   精彩的三国永远不会少了曹操的光辉,无论从何种角度,曹操都是研究不完的时代英雄!
  •   随着曹操墓的发现又出了多少书啊
  •   东西不错 物流不行
  •   曹操是个很难说的人,不过功大于过
  •   感觉还好。内容不错。就是太白话了。感觉不太象是一本书。倒象是演讲的整理稿。
  •   个人比较喜欢曹操
  •   书的质量挺好,内容不多,书本来就挺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