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刘婷婷 页数:336
Tag标签:无
前言
北宋名臣范仲淹于仁宗天圣三年(1025)《奏上时务书》中云:“臣闻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厚薄,见乎文章。是故观虞夏之书,足以明帝王之道;览南朝之文,足以知衰靡之化。”范仲淹鉴五代之弊,身居治世之初,他此处虽言“风化”与“文章”,但着眼点在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表现出宋初君臣踌躇满志焕新万象的典型心态。《文心雕龙·时序》开篇感叹云:“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范仲淹将“风化”与“文章”密切联系起来,是对这个古老文学命题的回应,也是在新时期到来时急欲振起文章、淳厚风俗的强烈呼吁。 “风化”一词起自先秦,本系指官方音乐的教化作用。但范仲淹所言之“风”早已不是指官方音乐《国风》,而是由此引申而来的民风、世风、士风。此中,士风的重要性勿庸置疑,“四人之业,士最关于风化”。
内容概要
宋季三朝以及二王时期的五十余年是宋代国家持续衰蔽终至不可收拾的时期,也是宋代文学史上创作停顿、沉淀、总结的一个时期。宋季虽然文学总体成就不高,也存在着问题,但出现了一些值得深究的文学现象,这与衰世中的士风密不可分。《宋季士风与文学》立足于宋季士风,探讨“国运之隆替,人才之高下,体制之因革”与学术之走向,在努力还原当时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来尽量重现宋季文人的生存状态、思想行为及由此形成的诗、词、文之风貌。
作者简介
刘婷婷,湖南湘乡人,1980年生。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曾与人合著《两宋科举与文学研究》,发表论文《周密著述补考》等,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宋社会变迁、士人心态文学走向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世风·士风第一节 多事之秋——宋季三朝社会主要特征第二节 末世情怀——宋季三朝士风第二章 宋季文学与士风第一节 江湖诗祸与宋季文学第二节 士风与文风的互动第三章 士人精神的失落:江湖文人的创作第一节 “行藏两无策”——江湖士人的缘起与生活第二节 “江湖倦游客,天地苦吟身”——江湖士风与江湖诗风第三节 江湖士风与江湖词风第四节 宋季诗坛晚唐风第四章 庙堂主流的变奏:道学士人的散文创作第一节 从思想到文学第二节 明理切用与儒者气象——以真德秀、魏了翁为中心第三节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第五章 闲适文人的落寞:西湖词人及其词第一节 酣玩与退避——西湖词人的双重心态第二节 曲终奏雅——西湖词人的词作艺术追求第六章 变徵之音:忠义士风与宋亡之际诗文新变第一节 “时穷节乃见”第二节 扫除衰敝之气——宋亡之际的诗文附录 简论《四库全书总目》对宋季文学的评价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除开寿词外,江湖词人词作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应酬词,如作为门客幕僚时的陪同应景之作,戴复古的《贺新郎·丰真州建江淮伟观楼》、《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满庭芳·楚州上巳万柳池应监丞领客》、《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锦帐春·淮东陈提举清明奉母夫人游徐仙翁庵》,吴文英的《夜飞鹊·黄钟商蔡司户席上南花》、《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垂丝钓近·夷则商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西河·中吕商陪鹤林登袁园》、《浪淘沙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等词皆是。伺宴陪游,点缀太平,本来就是江湖词人的日常生活情态之一,在此种情形下写出来的词作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在内容上则存在着不足,虽然也有如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中“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的苍凉深沉的感慨,但大多是殚精竭虑的应酬之作,无从感发人心。 从词体发展角度来说,江湖词人这些空洞无物的祝寿应酬词并非凭空出现,而是远承北宋徽宗年间大晟词人周邦彦、晁端礼、万俟咏等人谀颂词中歌颂盛世、点缀太平的词风,近袭南渡初年围绕在高宗、秦桧周围的文丐如康与之、周紫芝等人歌功颂德的词风。江湖词人与晁端礼、周紫芝等在身份地位上有所区别,晁端礼等人多伺颜魏阙、承笑圣前,而江湖词人却多奔走江湖、穷困潦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