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徐敏 译注 页数:119
Tag标签:无
前言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加之,佛典有经律论、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经又有节译、别译等多种版本,因此,大藏经中所收录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种译本都非读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阅藏知津”一说,意谓阅读佛典,如同过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标,才能顺利抵达彼岸或避免走弯路;否则只好望河兴叹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经》编译的初衷类此。面对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经典应该先读,哪些论著可后读?哪部佛典是必读,哪种译本可选读?哪些经论最能体现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撰述是随机方便说?凡此等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读经的效率与效果。为此,我们精心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认为举凡欲学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从“十三经”人手,之后再循序渐进,对整个中国佛教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与研究。
内容概要
《圆觉经》是一部非常能够体现中国佛教注重“妙有”思想特色的佛经。该经主张一切众生都具足圆觉妙心,本当成佛,无奈为妄念、情欲等所覆盖,才于六道中生死轮回;如能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无须向外四处寻求。该经所明为大乘圆顿之理,故对华严宗、天台宗、禅宗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本套丛书主编赖永海先生在佛教界素有“北方(方立天)南赖(赖永海)”之称,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赖家军”的“领军人物”,在中国佛教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书籍目录
序分一 文殊师利菩萨二 普贤菩萨三 普眼菩萨四 金刚藏菩萨五 弥勒菩萨六 清净慧菩萨七 威德自在菩萨八 辩音菩萨九 净诸业障菩萨十 普觉菩萨十一 圆觉菩萨十二 贤善首菩萨
章节摘录
一文殊师利菩萨本章节为文殊师利菩萨所请教的问题,以及佛陀的回答。主要在于说明佛所观照的圆觉清净境界,此境界为修行的根本,认识此境界则能了知万法的虚空本性,免于产生邪见,堕入生死轮转。菩萨及众生发清净心,证入此境界,能够断除无明,获得正觉。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①,右绕三匝②,长跪叉手而白佛言③:“大悲世尊④,愿为此会诸来法众⑤,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⑥,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⑦,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⑧,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注释:①顶礼:印度最上之敬礼。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其义与“五体投地”同。②右绕:即以右向中央之尊像旋绕以表尊敬之意,尊像在行者之右手边,是表示礼敬的行道方式。③叉手:印度致敬方式的一种,也称“合十”、“合掌”。
编辑推荐
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和谐人文,清净人心。 1.与儒家“十三经”一样,“佛教十三经”所收入的是浩瀚佛经中最经典的十三部经书。 2.本套佛经是国内第一套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兼具的“佛教十三经”,适合广大喜爱阅读佛经的普通读者阅读。 3.本套丛书主编赖永海先生在佛教界素有“北方(方立天)南赖(赖永海)”之称,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赖家军”的“领军人物”,在中国佛教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14.“中华经典藏书”中的《金刚经?心经?坛经》、《地藏经?药师经》均有很好的销售量,本套佛经的系列推出,更将受到广大读??效率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