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叶建军 页数:340
Tag标签:无
前言
《祖堂集》是研究晚唐五代汉语的珍贵资料,备受治汉语史学者的重视。《祖堂集》中记录了众多禅僧在参禅修习过程中接机应对的口语,其中各种形式的疑问句及其蕴含的丰富语义、精彩纷呈的语用功能,尤其表现了《祖堂集》的语言特色。现代汉语疑问句系统里的一些构成要素如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疑问语气词“吗、呢”等都可以在《祖堂集》中找到源头;现代汉语疑问句的多种格式,如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测度问、反诘问等,也可以在《祖堂集》中发现踪影。而《祖堂集》由于其时代、地域、禅宗语录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后世流传不久或早已湮没的疑问句形式。如此种种,突现了《祖堂集》疑问句体系的特殊研究价值。 叶建军同志以睿智的学术眼光,选择了富有学术含量的“《祖堂集》疑问句研究”这个选题,而且完成得很好,这是值得庆贺的。 这部专著有不少优点,概括地说是做到了三个结合: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创新与继承的结合,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结合。 疑问句是一种语用类别,作者对疑问句的分类当然要顾及疑问句的语用特点,即根据疑问程度的有无和高低分为询问句、测度问句和反诘问句三大类;同时作者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根据句法结构和语义特点对这三类疑问句进行第二次分类,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正反问句和选择问句;对一些特殊的疑问句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分别列为设问句、招呼问句、附加问句和复句式疑问句等。这种分类法体现了分类的层级性和系统性,避免了结构、语义和语用标准的混淆,因此是可行的。在探讨“莫”系疑问副词“莫是、莫不、莫不是”的来源和演化时,作者运用语法化理论、韵律学理论进行分析阐释,指出“‘莫=莫是=莫不=莫不是’这种形式不同(肯定或否定)而语义、功能相同的不对称现象”的合理性。
内容概要
《祖堂集》在汉语史上上接中古汉语,下启近代汉语,是极其重要的语料。该书对《祖堂集》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材料丰富,逻辑性强,兼具理论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在近代汉语疑问句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书籍目录
序(孙锡信)第一章 绪论1.1 《祖堂集》概况1.2 《祖堂集》疑问句研究现状1.3 本书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1.4 《祖堂集》疑问句的分类第二章 《祖堂集》询问句之一:特指询问句2.1 “何”系特指询问句2.1.1 “何”询问句2.1.2 “如何”询问句2.1.3 “云何”询问句2.1.4 “若何”询问句2.1.5 “何物”询问句2.1.6 “何者”询问句2.1.7 “何等”询问句2.1.8 “何处”询问句2.1.9 “何方”询问句2.1.10 “何所”询问句2.1.11 “何在”询问句2.1.12 “何人”询问句2.1.13 “何故”询问句2.1.14 “何以故”询问句2.1.15 “因何”询问句2.1.16 “何以”询问句2.1.17 “以何”询问句2.1.18 “作何”询问句2.1.19 “何似(生)”询问句2.1.20 “何时”询问句2.1.21 小结2.2 “什摩”系特指询问句2.2.1 “什摩”询问句2.2.2 “什摩生”询问句2.2.3 “什摩处”询问句2.2.4 “什处”询问句2.2.5 “什摩人”询问句2.2.6 “什摩时/什摩时节”询问句2.2.7 “因什摩/为什摩/为什摩故”询问句2.2.8 “作什摩”询问句2.2.9 小结2.3 “作摩”系特指询问句2.3.1 “作摩”询问句2.3.2 “作摩生”询问句2.3.3 “作生”询问句2.3.4 小结2.4 “几”系特指询问句2.4.1 “几”询问句2.4.2 “第几”询问句2.4.3 “几何”询问句2.4.4 “多少”询问句2.4.5 “多小”询问句2.4.6 “大小”询问句2.4.7 “近远”询问句2.4.8 “早晚”询问句2.4.9 小结2.5 “那”系特指询问句2.5.1 “阿那”询问句2.5.2 “那个”询问句2.5.3 “阿那个”询问句2.5.4 “那里”询问句2.5.5 “阿那里”询问句2.5.6 小结2.6 “谁”系特指询问句2.6.1 “谁”询问句2.6.2 “阿谁”询问句2.6.3 “谁人”询问句2.6.4 小结2.7 “奚、安、若为、底”特指询问句2.7.1 “奚”询问句2.7.2 “安”询问句2.7.3 “若为”询问句2.7.4 “底”询问句2.7.5 小结2.8 “NP尼/你?”特指询问句2.9 小结第三章《祖堂集》询问句之二:是非询问句3.1 “还”字是非询问句及相关问题3.1.1 “还”字是非询问句及其他“还”字疑问句3.1.2 疑问副词“还”的来源3.2 “可”字是非询问句及相关问题3.2.1 “可”字是非询问句及其他“可”字疑问句3.2.2 “可VP?”的结构类型及“可”疑问语气的分化3.3 无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3.3.1 有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3.3.2 无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3.4 小结第四章《祖堂集》询问句之三:正反询问句4.1 正反询问句的类型4.1.1 “VP不VP?”4.1.2 “VP不?”4.1.3 “VP否?”4.1.4 “VP无?”4.1.5 “VP未?”4.1.6 小结4.2 “VPNeg?”句末Neg的虚化问题4.2.1 “S1?S2Neg?”句末的Neg4.2.2 “未/不VPNeg?”句末的Neg4.2.3 “讵/岂VPNeg?”句末的Neg4.2.4 “宁/可VPNeg?”旬末的Neg4.2.5 “莫VPNeg?”句末的Neg4.2.6 否定词“无”与疑问语气词的关系4.2.7 小结第五章《祖堂集》询问句之四:选择询问句5.1 有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5.1.1 “为复”连接的选择询问句5.1.2 “为当”连接的选择询问句5.1.3 “为”连接的选择询问句5.1.4 “是”连接的选择询问句5.2 无关联标记的选择询问句5.3 小结第六章《祖堂集》测度问句6.1 “莫”系测度问句6.1.1 “莫X?”6.1.2 “莫是X?”……第七章 《祖堂集》反诘问句第八章 《祖堂集》特殊疑问句第九章 《祖堂集》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第十章 《祖堂集》疑问句的语用功能第十一章 余论参考文献主要引书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夹山和尚对佛日在面前抛下的柱杖的来源很感兴趣,于是发问:“莫从天台采得来不?”认为柱杖极有可能是从天台采得的,但是这仅仅是自己的揣测,是否正确还需对方的证实。“非五岳之所生”一句答语否定了夹山的猜测。夹山和尚继续揣测发问:“莫从须弥顶上采得来不?”认为既然柱杖“非五岳之所生”,那么就极有可能是从须弥顶上采来的。这种猜测是否正确还需要对方予以证实。可是这种测度仍然被对方否定了。夹山的两次猜测均未得到对方的证实,于是语气很肯定地推断:“与摩则从人得也。”他认为自己的推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再需要对方予以证实,所以使用陈述句。事实上这种肯定的推断仍然被否定了。由此可以看到,测度问句具有某种主观倾向,它的语用功能是提出某种观点、看法以寻求对方的证实,希望得到的往往是肯定的回答。至于是否一定为肯定的回答则是另一回事。
编辑推荐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