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4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李庆新 页数:398
Tag标签:无
前言
2005年的夏天我为庆新弟的《明代海外贸易制度》写序,在说明该书的学术创新之后,又苛求于他,希望他能在叙述贸易的主体一方(明代中国)之外,还能对贸易的另一方多作关照,以臻于至善,并且认为他一定能够做到,我是这样说的:“我知道庆新在进行新的追求,他参加海上丝绸之路的课题研究,又为做‘华人与东南亚社会研究’去年春节前夕去越南,不是旅游观光,而是踏踏实实地学术考察,就是走中外历史同时研究的路子。这样做下去,怎能不会有长足的进展,怎能不会有新的学术建树贡献给学术界。”他按照研究计划行事,2005年以后数次到雷州半岛做田野考察,收集到民间家谱、宗祠碑刻和口述资料。与此同时前往越南河仙调查鄚氏与河仙政权史事,得到一批珍贵的历史与文物史料。正是这种国内外的学术考察,理清广东雷州人鄚玖在越南河仙建立政权的历史,写出《鄚玖、鄚天赐与河仙政权(“港口国”)》、《“海上明朝”,鄚氏河仙政权(“港口国”)的中华特色》等文。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专题研究新作,对秦汉至六朝时期岭南与东南亚海上交通、唐朝市舶制度、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系、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考古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作者比较详尽掌握相关中外文献资料,并与田野考察、考古发现相结合,具有开拓性。如通过印尼印坦沉船考古发现,探讨以往未受注意的南汉贸易与外交问题;再如利用珍贵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荷兰吧达维亚日记、热兰遮城日志等外国文献,复原早期东西方接触与中荷关系开篇的历史等。
作者简介
李庆新,1962生,广东揭西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1984年),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2004年),2004-2007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广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会、广东华侨史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及华南区域史。著有《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海上丝绸之路》(中文版、英文版,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广东通史》(古代上、下册,副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2007年)、《广东历史人文资源调研报告》(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等,在海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书籍目录
“外向视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篇章 序 序 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外向视野(代自序) 从考古发现看南越国至六朝时期岭南与南海交通 一 南越国遗址出土波斯器物与非洲象牙 二 汉朝驿使航向黄支 三 遂溪南朝窖藏出土的波斯银币 四 余论:南方的海洋气息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一 广州贸易大势 二 朝贡与私商贸易 三 市舶使及其管理制度 四 岭南市阉珠玉使、押蕃舶使、结好使 五 蕃商、蕃坊与外侨管理 六 海上航线与贸易伙伴 七 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八 南海贸易与岭南社会经济变迁 九 海外交通与中外文化交流 南汉对外关系与海外贸易 一 “小南强”:南汉开国及其与五代各国的关系 二 南汉刘氏的祖籍与族属:汉人,阿拉伯人后裔,还是蛮夷? 三 笼络蕃商:南汉朝廷与南海贸易 四 印坦(Intan)沉船:水下考古重大发现 五 海外贸易的重要性及其长远意义 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系 一 明前期的朝贡体系 二 郑和远航与朝贡体系 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四 郑和远航的历史审视 在广东发现“郑和”——以地方文献与民间信仰为中心 一 方志所见郑和下西洋资料 二 走上神坛的“郑和”:广东民间的“郑和崇拜” 三 余论:值得重视的南海地区“郑和崇拜”现象 明代海道副使及其职能演变 一 “文武相制”与海道副使建制 二 海道副使职掌 三 明中期海道兼管夷务与带管市舶 四 明后期海道职权重构 明代屯门地区海防与贸易 一 南海卫、海道副使与南头参将 二 置民、海盗与屯门海战 三 “贸易岛”、“南头体制”与“广中事例” 17世纪广东与荷兰关系述论 一 中荷官方首次接触:范·内克(VanNeck)广东之行 二 荷兰对澳门的觊觎 三 清初中荷贸易与外交关系的重建 四 粤商在印尼群岛 五 余论 17世纪下半叶北部湾的中国“海盗” 一 北部湾形势 二 “西贼” 三 余沦 会安:17-18世纪远东新兴的海洋贸易中心 一 会安开埠及其对中国、日本等国的贸易 二 会安“交易会”及其管理体制 三 会安的外国人 四 海贸中心的转移 17-19世纪会安的华人,唐帮会馆与华风 一 从华商、“明香人”到“清商”:会安华人主体的演变 二 唐帮会馆与明乡萃先堂 三 会安华风 “海上明朝”:郑氏河仙政权(“港口国”)的中华特色 一 河仙“明香”与“十八英” 二 服物制度“仿佛前代”与“风俗重文学” 三 早期河仙华人的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 四 余论 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一 东西方濒海各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二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经济交往的重要渠道 三 海上丝绸之路是不同民族宗教、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 余论 海洋考古与海洋史研究 一 沉船考古见证海洋经济社会历史 二 海洋考古再现海国历史 三 海洋文化遗产:海洋考古与海洋史研究的 近亲资源与研究对象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外向视野除了要留心外国人留下的“中国资料”外,不能忽略唐宋以降不断增多的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和他们世代相传、自然累积下来的“中国资料”。从亚太、欧美到非洲,华侨在融人本地社会同时,不同程度地维持着中国的传统,根在中国,可以视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延伸。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在华人会馆、商社或祠堂很容易发现一个个具有中华特色、从传统到现代一脉相承的经济组织、宗族组织和文化现象。东南沿海是华侨的故乡,研究沿海地区传统社会经济,如能放长眼光,贴近海华社会,在海外发现历史,内外参照,必然大有收获。笔者近年也注意明清时期东南亚华侨问题,发现明清之际由于改朝换代和持续战乱,导致大批民众迁往海外,从东北亚的朝鲜、日本,到东南亚的安南、柬埔寨、暹罗,乃至马来半岛、印尼和菲律宾群岛,都有流亡华人的身影。那些不满清朝统治的中国人身处异域,心系故国,以维持并继承明朝香火为职志,于是在越南出现了华人聚居的明香社(后改明乡社)。明香人建祠立庙,奉祀香灯,保持明朝正朔衣冠,识华文,通粤语,系念宗邦,每个明香社俨然一个明朝村社。尽管明香社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许多变异,最终成为近世越南的基层社会组织,但研究明代传统农村及其经济生活,它仍然是很好的参照体。17世纪80年代,雷州海康人鄚玖(Mac Cuu)率部族进入真腊河仙(Ha Tien),招集流民,把该地区经营成繁荣的国际港埠,有“小广州”之称,后归附安南阮主,被封为都督。他的儿子鄚天赐(Mac Thien Tu)继位,以明朝制度与文化为榜样,建孔庙,立义学,习诗书,民居衣服皆依明制,同时兼容本土各民族文化和欧洲宗教文化,建构起一个文质彬彬、具有浓郁海国色彩的文化之邦,时称“港口国”(Can Cao,Cancar)。时至今日,越南河仙、金瓯等地仍然保留不少鄚氏活动的遗迹遗物。
后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区域史与社会经济史研究已经做出众多卓越的贡献,华南研究一直是中外学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对相关研究也保持长时间的热情和兴趣,沿着前贤的足迹,在对史学前沿与文献资料的勉力把持基础上,从区域史、经济史、海洋史、制度史、中外关系史等多学科相结合角度,以世界眼光与整体视野,探讨濒海地区社会历史发展轨迹,海洋贸易与地方社会变迁,国家制度、国际关系与区域体系互动,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洋考古与海洋史研究等等问题;同时尝试用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进行田野考察工作,采集史料,思辨问题,希望在区域史与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这些年来,笔者完成了多项专题研究,若干论著在国内外学术论坛或专业刊物发表,本书就是这一系列成果的结集。多年来,笔者得到众多师长和朋友的热情关爱和支持。业师冯尔康先生、周振鹤先生,还有叶显恩先生,一直关注我的学业与研究,开示学问理路,指点学海迷津,提供学术资讯,令我深受教益;本书完稿后,三先生欣然赐序,殷殷期许,对我是最好的鼓励和鞭策,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忱。
编辑推荐
《濒海之地:南海贸易与中外关系史研究》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