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陈祖德  页数:3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读了祖德的《超越自我》,引出我一些感想。  我很佩服祖德那种精神。几年前,他生过一场使人提心吊胆的大病。按理说他应该退下来了,可是不。他不但未退,反而迎了上去,跨进一个他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新的拼搏。这部传记文学就是他从事写作的第一个成果。这个久经战斗的棋手又一次超越了原来的自我。  这部书具有多种意义。  这是一部近代的,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围棋发展史。  即使不懂围棋,我们也会关心这个历史:为什么围棋在他的故土反而衰落了;为什么近三十年来它又重新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为什么在这条路上它又不是一帆风顺,一切完满;是些什么因素使得近三十年来中国又出现了一大批围棋高手;在风云变幻的三十年里,这些高手的日子又是怎么度过的,等等。  这更是一部生动的文学作品。上面提到的那些曲曲折折,实际是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下围棋的人是人,支持围棋事业的是人。祖德善于描写人。他的热情陈述,一会儿让我们开心,一会儿又让我们揪心。  这部作品里包含了许多里程碑式的章节,是祖德专门为一些历史人物建立的独特的纪念碑。他们的形象被祖德再现出来,无论是工笔肖像,或是粗粗勾勒的侧影,好像都是活的,仍旧像祖德当年所见到的那样。祖德感激他们,让他们永生在自己的书里。  更可贵的是,这部书公布了一个围棋高手的内心。这颗心充满了喜悦,也体会了不少辛酸。祖德的思想在持续的战斗中不断升华,终于悟出了一个人生真谛。他在给我的一封信里写道:  “我认为无论一个围棋手,或任何一个运动员,要夺取桂冠就需要超越自我。比赛时什么杂念都不能有;作为一个棋手,要不断提高,不断突破,也必须超越自我;一个棋手在后起之秀要战胜自己时,同样需要超越自我,才能大度地欢迎别人战胜自己;人的一生也正是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弱点,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得以进步的;就是生死问题,也得有超越自我的精神,才能饱乐观主义的态度。”  说得多好呵!祖德道出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内涵,一个真正的斗士的精神。  没有这种精神,一个人即使一辈子打着各种辉煌的战旗,也变不成斗士,不配称为斗士。正如那些使“盘外招”来取胜的人一辈子变不成棋手,不配称为棋手一样。  祖德从扶持过他的前辈的经验里,加上他自己的亲身体会,深刻地悟出了人生的拼搏之道,首先是在于如何对待自我。他找到了并抓紧了这个主题。  我认为,这是个对很多人都有意义的主题。  “超越自我”是一种只有不倦追求才能触及的很高的精神境界,又是一个几乎没有止境的困难历程。无尽的矛盾中包含着自我的自相矛盾,可是还得以有尽之生,带着矛盾、迎着矛盾往前奔去。这就是真正的人所得到的人生真谛。读了祖德的书,我仿佛也有所省悟,但对于许多过程我还得像他一样,在奔走的路上继续探索和思考。  希望祖德继续写下去,他能写的书还会有许许多多。

作者简介

陈祖德,1944年生,上海人。历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
棋协会主席、国际围棋联盟副会长。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杰出运动员和教练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曾两次获得体育荣誉奖章。曾获1964年、1966年、1974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分先战胜日本九段的棋手。1982年被授予九段。著有《超越自我》、《当湖十局细解》、《无极谱》等书。其中,《超越自我》曾获“人民文学奖”。

书籍目录

探索人生真谛第一章  人生的阶梯第二章  启蒙老师第三章  陈毅和李立三第四章  冠军的摇篮第五章  初露头角第六章  2.5比32.5第七章  因为我年轻第八章  国耻第九章  初渡东瀛第十章  合肥鏖战第十一章  五战五胜第十二章  苦斗楣原第十三章  动荡中的棋赛第十四章  我多么希望第十五章  恩人与恋人第十六章  廖承志代表团第十七章  喜事和丧事第十八章  失败还是胜利第十九章  北京——巴黎第二十章  重新获得世界后记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三章 陈毅和李立三就在我十岁的那一年,一天顾水如先生高兴又有些神秘地跟我说:“祖德,今天有个人要找你下一盘呢。”经常有人找我下棋,这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但顾先生的神情却使我觉得有些好玩。“谁呀?”我问道。“是陈毅市长,他可是个大人物。”陈毅市长?虽说我还是小孩,但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和陈毅市长下棋,我感到新奇,不过,也有些害怕。“顾先生,他下得怎么样?”“下得不错,像他打仗一样有气魄。不过你跟他下不用像平时那样真刀真枪,要注意点分寸。”“噢,知道了。”顾先生还有些不放心,一路上再三叮嘱我跟市长下棋要讲礼貌,不能杀得太凶。我们来到了陈毅市长的家。会客室里已有不少人了,有好几位是上海市的领导同志,还有几位是我认识的围棋名手。陈毅市长实际上个子不算很高,但在我看来他非常高大,也许是因为他的气度不凡吧。他身上有着那么一种帅气,只有陈毅才有的帅气。陈毅市长见到我微笑着说:“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这个人本来就怕生,怕说话,见了陈毅市长更是畏缩不前,说不出话来了。顾先生马上替我说:“他叫陈祖德。”“陈祖德,我们先来较量较量。”陈毅市长说罢,爽朗地笑了起来,大厅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坐在棋盘旁我可不害怕了,一拿起棋子,顾先生的千叮万嘱都忘到九霄云外。我下棋可从来没客气过,也不懂得如何在棋盘上谦让。我把自己学到的本领都拿了出来。陈毅市长也聚精会神地思索着。他下的棋尽管在细小方面有不慎之处,但思路开阔、气势磅礴,很有一种令人叹服的大将风度。我一看陈毅市长真行,于是猛杀猛砍,步步紧逼,非要击溃对方不可。面对我的凌厉攻势,陈毅市长指挥若定,从容应战。棋势越来越紧张,顾先生看了心中暗暗着急,恼我这小鬼太不懂事,为什么如此认真:你这个陈祖德,怎么没大没小的,怎么可以赢陈毅呢?你必须输给他呀!一路上我跟你讲了那么些道理,都白说了?唉,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死脑筋!顾先生是怕我一旦优势太大,陈毅市长那边不好办。他大概又想起以前他跟段祺瑞下棋的情况了,于是连连使了几次眼色,希望我能醒悟过来。但我哪有心思注意旁观者的神情,还是一味搏杀。顾先生急了,干脆和另几位高手走到陈毅市长身边帮他出谋划策。陈毅市长的棋艺本来就相当高明。如今又有了仙人指路,便如虎添翼,不一会儿就击败了我。顾先生和几名棋手都称赞陈毅市长的棋艺。陈毅市长乐了,他说:“那不是我高明,是我的参谋高明。我这个司令如果没有参谋,就要在这个小孩面前摔跤子了。”他又抚着我的头说:“后生可畏呀!陈祖德,下一次我们再好好较量,那时我不要参谋了,看看究竟谁高明。好不好?”“好。”“你要向老前辈们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打败他们。要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点了点头。陈毅市长这么随和,这么亲切,这么磊落,又这么有风度!我已经那么喜欢他、那么崇拜他了!我从来是腼腆的、拘谨的,但他的爽朗的笑声是这么富于感染力,以至于我那紧张的心情也松弛了好多。陈毅市长和大家聊天,我听不少人都叫他陈老总,后来我才知道以前打仗时大家都这么称呼他。一会儿,要吃饭了,陈毅市长叫我:“小弟弟,过来过来,坐到我身边来。”我还是有些胆怯,慢慢地走了过去。陈毅市长拉着我的胳膊让我坐在他身旁。回想起来,这是多么幸福啊!后来,陈老总经常接见围棋手或请我们吃饭,直至1966年的最后一次,几乎每次我都和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样,愉快地坐在他的身旁。席间,陈毅市长不断地叫我多吃菜,他笑着对我说:“刚才我们在棋盘上杀个你死我活,现在可是好朋友了。”他还跟大家说:“围棋是我国发明的,现在落后于日本了。我们应当赶上去,超过他们,不这样就对不起我们的老祖宗。赶日本就要靠陈祖德这样的下一代,你们老棋手要好好培养下一代。”说到这里,他又转向我亲切地说:“陈祖德,你要把老前辈的本事都学过来,要超过他们。”饭桌上陈毅市长还向顾先生询问了我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回到家里,我就给父、母、姐、弟包围起来了。他们什么都想问个明白,譬如说,陈毅市长到底请我吃了什么菜?什么菜?我可一个也记不得了,但是陈毅市长的形象、和他的对局以及他对围棋事业和对我的关心,我能记上一辈子!后来我就习惯于和陈毅市长对局了。起初我们互有胜负,渐渐地我占了上风。我的水平提高了,也多少懂了点事。我不忍心老是我赢,我多么希望让陈毅市长多享受一些赢棋的欢乐呵!于是我就想学顾先生他们,也让上那么几着。但陈毅市长心中有数。下完棋他就说你今天让我了,你跟我下不要客气,要把我当靶子打,看到你进步我才高兴。陈毅市长要调中央工作了,临行时他又把我们接去,语重心长地嘱咐了不少。他说:“我一直是个围棋爱好者,也是个支持者。我在上海抓了围棋,到了中央还要抓的。我要争取实现和日本的围棋交流,到那时要看你们显身手了。”他还对我说:“陈祖德,要好好学习,将来属于你这样的年轻人。我下次来上海还要找你,还要和你比试一番呢。”真诚是最能打动人的。陈毅市长的话,说得我心里热呼呼的。他对我这么关心,期望这么大,就凭这一点,我也一定要把围棋下好。陈老总去中央工作后,每次回上海,总要找我和一些老棋手对局、聊天,每次都要请我们吃饭。他见到我时,总是说我水平提高了,但同时也对我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还说今后如有机会,把全国的高手集中起来,共同训练,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陈老总在战争年代总是棋具随身带,仗打到哪儿,棋也下到哪儿。在最艰苦的岁月中,他做了两个布袋,分别装着黑白子,搭在马屁股上,南北转战。他经常在戎马倥偬之际从容对局,有时战局很紧张,附近有炮弹在爆炸,头上有敌机在盘旋,但他仍然若无其事地对局。这不仅可以看出他对围棋的酷爱,也显示出他那成竹在胸的大将风度。陈老总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指挥员,他善于把打仗的规律和道理运用到围棋上去,使棋艺不断提高;也经常用围棋中的战略战术阐明军事上的道理。在他的影响下,新四军中的很多指战员都爱下围棋,后来新四军中不少老干部都为推动我国围棋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陈老总在下棋方面的好胜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局势不错的棋由于某处不慎而遭致失败,他总是相当懊恼,而且要和对手再分个高低,非要赢下一局才罢休。他下棋时兴致很高,经常下至深夜,而且越下精神越好、斗志越旺。有时为了他的健康,他的夫人张茜不得不出面干涉。据说,有时张茜同志的好言相劝也告无效,而时间实在太晚了,张茜同志只得使出最后一招,用手往棋盘上一抹,棋盘这个战场宛如遭到核武器的攻击,顿时被彻底摧毁。解放后,陈老总担任了上海市市长,在繁忙的工作同时他仍然想着怎么把围棋这份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继承下来。他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安排好老棋手的生活。当时的老棋手生活多无保障,只能靠下棋糊口饭吃,哪顾得上培养后生、推广围棋运动。陈老总多次接见了这些老棋手,问暖问寒,并指示先将一些有名望的老棋手安排在文史馆,使他们有固定的收入。在他的关心下,刘棣怀、顾水如、王幼宸、魏海鸿和汪振雄等老先生先后都当了文史馆馆员。其中魏海鸿先生进文史馆很费了些周折。当时进文史馆不但要有一技之长,还有一条严格的规定,即满60周岁以上的方有资格。而魏老当时只有56岁,相差4岁,文史馆怎么也不肯接受。陈老总为此多次提出希望给魏老以照顾,但还是遇到了困难。市委的一位干部向陈老总汇报了这个情况,陈老总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怎么这样不灵活,把他的年龄颠倒一下,写成65不就行了嘛。”魏海鸿先生终于破格,不到年岁进了文史馆。这虽是件小事,但也足以证明陈老总对老棋手的关心了。后来陈老总又多次提到要改善老棋手的生活,他经常强调老棋手应当享受教授的待遇。我曾几次听到陈老总这样说,但当时我年纪小,不懂下围棋为什么非要享受教授待遇。后来才知道一项事业的知名人士,其生活好坏对这项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在陈老总的不断关心下,老棋手们的生活日益改善,他们的工资收入增加了,住房改善了,政治地位也提高了。顾水如先生担任了上海市的政协委员,刘棣怀先生担任了市人委的参事。顾先生的住房由襄阳路搬到苏州河旁的河滨大厦,那是一套相当宽敞的高级公寓,国家对房租给予了补贴。老棋手们吃围棋这碗饭苦了多少年,如今开始扬眉吐气了。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是新中国给他们造的福;他们也清楚,这是陈老总具体关怀的结果。陈老总所以如此关心他们的生活,也是希望他们把自己的本领拿出来,为发展祖国的围棋事业做出贡献。后来这些老棋手在培养年轻棋手时都是那样的热心,那样的全心全意,几乎看不到一点保守思想。他们都希望年轻棋手迅速提高水平,打败自己。鼓励后辈超过自己、打败自己,这是棋手的最高境界。老一辈所以有这样的品格,是和陈老总的品格分不开的。我每每看到老棋手们对我的热心帮助,总要联想到陈老总。也正因为如此,我在较年轻的时候就有这么一种责任感:我也一定要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比我更年轻的围棋手,我有义务帮助他们,帮助他们总有一天打败我。在我认识了陈老总以后不久我又认识了李立三同志。头一次见到他也是由顾水如先生带去的。顾先生跟我说李立三同志是全国总工会的主席,他曾经是我党的领袖人物呢。我虽然见过陈老总,但这次免不了还有些胆怯,然而当我见到了李立三同志,我的紧张情绪很快就消失了。他的态度很和蔼,一开口就叫我小弟弟。而且我感到,他第一次见到我就很喜欢我,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加,他对我也越来越喜欢。这已经不是一位领导同志对老百姓的爱护,却好似外公对外孙的偏爱了。这次见面以后,他总是只找我一人去,不要顾先生再陪我了。他每年要到上海几回,只要一抵上海,马上就会找我,而且没有特殊情况,几乎是每天把我找去。由于我在念书,因此一般情况都在晚上找我。我感到奇怪的是不论我在哪儿,总会被他找到。一次我正在看电影,不知怎么的也被他的秘书打听到,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举了块亮着灯光的牌子把我叫了出去。李立三同志一见到我就爽朗地笑了起来,我也从心里感到热呼呼的。他跟我下棋的兴致之高在我看来是无可比拟的。我跟他下棋也毫不客气,能杀就杀,想吃就吃,经常把他老人家的棋子一块块地歼灭。可李立三同志从不懊恼,每当我歼灭了他的一些“部队”时他就哈哈大笑,我歼灭得越多,他就笑得越起劲。有时我甚至感到,房子也要被他的笑声震动了。他的这种情绪又助长了我的贪胜思想,于是我更是想方设法扩大战果,这样李立三同志就更高兴了,笑得也更来劲了。我经常被他的情绪所感染,跟着他一起笑了起来。我俩一老一少,就这么通过棋盘加深了感情。李立三同志不但跟我下棋,还经常跟我聊天,有时和我边吃饭边聊,完全是长辈对待小辈那样的爱护、亲切、循循善诱。他经常跟我讲他在战争时期下棋的一些情况。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没棋盘棋子,就找代用品,有时在地上画个棋盘,找些石子代替棋子就干了起来。令人难忘的是他跟我讲和陈老总下棋的一件趣事。那是他们赴法勤工俭学的年代,李立三同志和陈老总在一艘轮船上,两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又都爱下围棋。一次他俩在轮船的甲板上兴致勃勃地厮杀起来,正杀得难分难解,由于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两人争吵起来。两位年轻朋友好胜心都强,自尊心也不弱,越争越厉害,以至不可收拾。盛怒之下把棋盘棋子一起抛进了大海。当然,这种争吵绝不会影响同志的友谊。待到怒气一消,两人一切如故。不久,他俩下棋的兴致又上来了,但怎么也找不到棋具。冷静一想,方知已给大海留作纪念了。李立三同志讲此故事时回味无穷。像他们这样出类拔萃的革命青年为了一盘棋争吵得如此激烈,不禁使我联想到革命导师马克思在青年时代也往往为下棋而大动肝火,可见棋的魅力之大了。我跟李立三同志下的棋可多了,而且基本上都是以我中盘胜告终。可能是因为李立三同志很少和其他高手对弈的缘故,因此感到我的棋艺很了不起。他经常在一些领导同志面前宣传我这个小孩,并且不止一次地带着我和一些领导同志对弈。在我们党内有几位棋艺相当高明的领导同志,其中一位是当时中国科学院的党委书记张劲夫同志。李立三同志显然也在他的面前谈过我的情况,而且要他和我较量一番。张劲夫同志欣然同意。较量的机会终于到来了,那次正好李立三同志和张劲夫同志都出差来到上海。一天李立三同志带着我前往锦江饭店,路上他再三叮嘱我今天一定要好好下,要赢下来。我不知他今天为何对我这般要求,反正我从来也不喜欢输棋。到了锦江饭店,张劲夫同志已在那儿等着了,他比李立三同志年轻得多,一看就是个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人。他看到我也显然很高兴。我记得那天观看我们赛棋的人不少,这些观战者都知道张劲夫同志的棋艺,同时恐怕也听到李立三同志对我的宣传,因此想看看究竟谁高明。对局开始了,布局没进行多少,我就知道今天这位对手非同小可,不能掉以轻心。张劲夫同志的棋风清楚、机灵,思路也很敏捷,给了我相当威胁。但我是个很自信的人,心中想尽管你水平不错,我还是要赢你。局势始终是紧张的,一度我感到自己有些优势,然而张劲夫同志不愧是个棋艺高手,看到了我的一个破绽就乘势攻击,我招架不住,终于败下阵来。我本来就是个好胜心强的人,这么认真下的一盘棋没能拿下来心中很懊恼,不料李立三同志比我还懊恼得多。下完棋他没怎么吭气就带我回去了,我俩刚一跨上电梯他就说:“你今天怎么搞的?”说完又反反复复这么嘀咕,他那情绪就好似自己输了一局关键的棋赛。此时我感到很对不起他老人家,辜负了他的期望,心中很不是滋味。我从未看到过李立三同志自己输棋时难受,而今天却是这样的神情,使我更体会到他对我的期望和感情了。李立三同志不但关心我的棋艺,也很关心我的学习。他经常询问我学校里的情况和我的学习成绩,叫我不但要下好棋也要念好书。有时他还叫我把学校里的作业和成绩单拿给他看,当他看到成绩还过得去时就满意地微笑着。他还很关心我的衣着冷暖,尤其在较冷的季节,经常问我衣服穿够了没有?有时问了还不放心,非要亲手掀起我的外衣,把里边的衣服一件件看清楚才罢休。那神态,真像个慈祥的长辈。我十六岁那年第一次到了北京。李立三同志知道了这消息后,马上把我接到他的家中,热情地款待了我。我俩,一个十六岁,一个六十岁,各方面有那么多差别,但却通过手谈成了忘年之交。我在认识李立三同志后不久,就知道他曾经在党内犯过路线错误。那时我尚幼小,不知路线为何物?反正是他犯过错误吧,然而在我和他的一次又一次接触中,使我深信,像他这样又随和、又亲切、又真挚、又有度量的人,一定是个好人。由于学围棋,使我从小就有机会认识陈毅和李立三这样的我党的领导人。我多次受到他们的关心、爱护和教诲,这是很幸运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和他俩下了这么多棋,却未留下一局棋谱。这些年来,我时时想到,如果我保存一些和他们对局的棋谱,我定会经常把它们捧在手里,我可以通过这些珍贵的棋谱,追忆幸福的往事,加深我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从而进一步激励我的斗志。可我却连一份棋谱都没留下。想到这里,我总是痛恨自己的无知。尽管我那时年轻,但我总觉得这件事我永远都不能饶恕自己!我和他们的多次接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无疑是起了极大的作用的。每当我想到他们对围棋事业的关心,就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每当我看到围棋事业的发展,总要联想到他们这些可敬、可爱的革命前辈……

后记

当我终于写完了最后一章时,不由得长长吁了一口气。每当一次漫长而重大的比赛结束时,我也有类似的感觉,然而这一次比任何比赛都更加漫长,更加艰巨。我自知做的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我在病重时才突然想到要写这样一本书,而且执意要完成它。但这本书究竟能否完成,我心中实在不踏实。几次病危,病后虚弱不堪的身体,以及病魔是否真的被驱除,这些都是我担心的理由。因此开始写作以来,我的心上就压上了一块无形的巨石,直到现在,也仍不轻松。我担心我想写的那些内容是否都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人们看了这本书是否会有所裨益。在棋坛上我是自信的,在笔坛上我缺乏自信。我感到高兴的是,在写这本书时得到了严文井这样一位高师的指点,他自始至终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写最后一章时,他特地打来电话,从围棋的官子讲到文章的结尾,从交响乐的旋律讲到书的主题。我从这位文学界前辈身上获得的教益,非言语所能形容。我的年迈的母亲,一字一划地为我抄写书稿,有时还提出写作上的意见,她因这本书的写作又平添了华发。超越自我是我渴望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但我终究达不到。如果达到了,那么这本书也许都不用写了。

编辑推荐

《超越自我(典藏版)》:超越自我是我渴望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人类正是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弱点、缺点,从而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得以进步的。一个人拚搏的过程就是忘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超越自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2条)

 
 

  •   这么多年,关于围棋传记的书出了不少。我认为最好的还是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常昊的《我是常昊》也不错,但是没有《超越自我》深刻。也许是从80年代开始,就有听广播,看书的原因吧。又看一遍修订版,感觉好事不错。陈祖德也不容易啊,就是自己写的那样“超越自我是一种人生的心态”以前一直想了解他和邓敏之的事情,这次终于说,1989年就离婚了。下面是邓敏之的消息:郑敏之(1945~)女,广东中山人,自幼生长在上海,求学于上海静安区中心小学、培英中学,爱好乒乓球运动。1958年入选上海市队,1960年入选国家队。用横拍打削球,防守稳健,善于突击起板。1965年参加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与林慧卿、李赫男组成的女子团体获冠军,与林慧卿合作的女子双打也获冠军。是1971年和1973年第三十一届、三十二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亚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在第三十一届并与林慧卿合作获女子双打的冠军并获女子单打亚军。1974年任中国乒乓球教练。1979年获国家级教练称号。1983年至1987年任国家乒乓球队副领队兼副总教练,后任国家体委训练竞赛二司副司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1978年、1983年、1987年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任第五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四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九十年代回上海,创建敏之体育文化交流中心,资助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敏之杯”中小学乒乓球锦标赛自1994年举办第一届后,每年举行,成为上海市中小学生暑期的主要赛事之一。陈祖德(1944年2月19日-),中国围棋九段,中国棋院第一任院长,上海人。陈祖德少有棋名,1951年拜入著名棋手顾水如门下学棋,1959年入上海围棋队,同年获上海市冠军。1962年获全国亚军,被授予五段。1963年9月27日,受先战胜日本杉内雅男九段,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击败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国人。1964年、1966年、1974年三次全国个人冠军。1982年被授予九段。1980年,陈祖德患胃癌,在病中撰写自传《超越自我》,成为宣传偶像。病愈后陈祖德出任国家体委棋类管理中心主任。1992年,中国棋院成立,陈祖德出任院长,2003年退休。著有《当湖十局细解》。
  •   完完全全地看完了这本书,大概了解了围棋大师陈祖德学围棋、下围棋,以围棋为生命的一个经历,喜欢大师平易近人、对围棋新人那种平和的心态,正因为中国有这样大胸怀的人,才会有祖国围棋逐渐强大起来的今天。感谢大师为中国围棋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感谢大师在病魔侵袭的时候,写下了这本《超越自我》,让更多的人对新中国围棋兴衰沉浮的一段历史有所了解,让更多人能够投入到中国的围棋事业中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学习围棋,了解围棋。因为我的孩子在学围棋,所以买了这本陈祖德大师的《超越自我》,想让小家伙能够对大师有所了解,让他更喜爱围棋。
  •   这也是一部近代的,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围棋发展史。孩子喜欢看,我也愿意孩子多看些名人传记,励志! 佩服陈老超越自我的精神!典藏!!纪念陈老!!!
  •   很久以前听过广播里的连载《超越自我》,一下子被书中的情节深深的吸引...本来买过2004版的《超越自我》,现在又买了精装本《超越自我》以此纪念新中国第一代围棋国手陈祖德先生。
  •   超越自我的精神,一个时代的记忆。陈老师走好。
  •   好书,很好的书,读后对人启发很大,原来人可以这样努力活下去。超越自我
  •   为女儿买的一本书,自己先读了。学习陈老的超越自我的精神!
  •   超越自我的精神值得学习
  •   作者的人格令我钦佩,相当钦佩!而且文字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染我!文笔幽默、有趣,很有意思。他写出了作者对于更高境界的执着追求,强烈的信念等让我很受启发。书中所阐述的在围棋事业中的奋斗以及奋斗中所领悟的人生智慧同样也适用于整个人生。强烈推荐!
  •   我们都需要超越自我
  •   非常不错的,超越自我
  •   从书中看到了一代围棋高手的成长历程,领悟到了奋斗的艰难和意义
  •   孩子的围棋老师推荐的书,写得非常不错,值得一看
  •   孩子很喜欢,希望能陪伴孩子在围棋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   还未读,纸张不错,孩子学围棋遇到瓶颈,买来让他看看
  •   喜欢下围棋,一直想有这本书,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   从文风角度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朴实无华情真意切,陈老的为人风范也颇值得我们后辈学习。PS:了解了好多围棋轶事,唉,真可惜小时候那么喜欢下围棋没有坚持住
  •   如果你喜欢围棋,建议你看看这本书.如果你不喜欢围棋,也请你看看这本书。绝对的好书,不容错过,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那个时代的奋斗激情吧!
  •   书籍装帧精美,内容精彩,比较励志,推荐爱好围棋的朋友阅读。
  •   学围棋的小朋友值得学学,可以增强学围棋的意念,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更强烈
  •   值得尊敬,无论作为棋手还是作者
  •   不只是他的学识,更让人看到的是他的为人,棋盘见人生,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但是知识,还有人生感悟。
  •   读过电子书版的,纸印的感觉很好,有一些陈祖德先生的老照片,很意外,开心
  •   这本书是陈祖德先生在病榻上写就的,虽然讲的是先生自身的经历,却充满了励志的色彩,棋如人生,这句话在陈祖德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愿陈祖德先生一路走好~
  •   小时候在广播里听过这本书,当时很受感动。现在给学国际象棋的女儿买这本书,读起来是那么生动感人。棋后谢军说过她曾被这本书激励过。建议家长们给自己学棋的孩子买一本,确实是一本励志的好书。
  •   希望对病人有一些激励,人在遇到病痛的时候,心理很重要。只有心理强大了,一切才能正常接受,才能不那么令人害怕与痛苦。
  •   给儿子买的(今年读二年级),在放学路上就开始看了,他说很好看!昨天才收到书的,只看了三章。快递非常快。
  •   真的觉得很好的,无论从书的质量还是内容都充满了对人心的剖析的,特别喜欢,发货也慢及时的,送货师傅人也很好的
  •   人走了,思想不会
  •   详细的记述了陈祖德一生的奋斗历史,重病下顽强的抗争,
  •   全家都看了这本书,励志。为了教育孩子,也为了提醒自己,所以购买了这本书。人生的经历实在太多了,用怎样的态度面对人生,有待思考。
  •   让学棋的孩子更好地了解棋坛前辈
  •   询遍全国淘宝所有卖家。回答都是此书已经绝版,只有复印件。还好有当当。盼了一晚上总算到货。虽然没有意外,不是签名版,但也很满足了。收藏一本。算是对刚去世的陈先生的纪念。本书获得1994年人民文学奖。
  •   书很好,发货很快,我还是很满意的
  •   书很好,包装也非常漂亮!
  •   陈先生已去世,买本收藏起来以示尊敬。
  •   书很不错。不管是内容还是书本身
  •   帮朋友买的书!
  •   小时听广播,一直很敬仰其人。今天买到书,很激动。
  •   还没读!质量很好!
  •   写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
  •   没有本书的赶紧买,写的非常好,值得收藏!!!
  •   给别人买的,看起来应该不错
  •   非常好!!推荐!
  •   很好。还有陈老签名
  •   收到了,货很好。
  •   我在当当买的第一本书 喜欢 书店买不到了已经
  •   我是买来收藏的。很值呢。。。
  •   孩子看了很受启发,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力。
  •   印刷精美,值得珍藏!
  •   对了解围棋很有帮助
  •   纪念陈老。
  •   对自己,对孩子都是一本好书。
  •   大师遗作,值得收藏。很好的一本书,励志感人。
  •   大师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向大师致敬!
  •   很好的自传,是个男子汉
  •   圆背精装,值得收藏!
  •   还没有看 ,
  •   这本书我实在二十多年前“读”的,那是还是一个黄毛小孩子,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联播节目听到的。从广播里我知道了一个我从不认识的世界,我并没有因此开始学习围棋,但是我对于围棋的距离拉近了,棋者的人生经历让童年的人生多解除了一种“味道”现在有时间了“重读”的感觉又是一种滋味。
  •   不错的一本书,人生就是要不断的超越自我
  •   喜欢陈祖德和聂卫平,拜读中
  •   这本书是励志书1
  •   一本不错的书,发货也快,就是有点脏了。
  •   书不错,就是看过了,买重了
  •   这本书很好。值得收藏。
  •   书脊褪色,封套有撕口,内容很好
  •   帮朋友上初中的儿子买的~ 据说不错
  •   很惊讶,今天收到的这本书里有陈先生亲笔签名!致谢!
  •   还不错的了质量很可以
  •   帮朋友买的还不错,推荐大家读一下
  •   虽然是一本旧书,但读起来还是那么感动,当前的年轻人的毛躁不知道能不能静下心来阅读。
  •   老版就读过了,非常好,又重读了好几遍
  •   帮朋友买的 还不错 质量还行吧 觉得是典藏版
  •   书是正版的,这本书能够激励青年人,值得收藏。极力推荐。
  •   这不仅仅是本关于作者个人围棋生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新中国围棋历史的书
  •   非常好,送人的,以后还要买
  •   很喜欢,内容、纸张和印刷都非常好!
  •   书本身的质量非常好。陈老的自传虽然只到80年,但是陈老的事迹大家都知道,陈老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我们可以从陈老的顽强中学到很多很多。陈老已经去找黄龙士道策切磋去了,愿陈老走好。
  •   对于稍大些的孩子比较适合
  •   包装精美,内容详实生动,自传很感人,值得收藏
  •   中学时代听过长篇连载,很励志。终于买到新书了,现在每天给孩子念一段,希望能从中受益。
  •   一代国手成长经历的缩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