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周汝昌著 周伦玲编  页数:257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完稿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当时是作为鲁斯学者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做研究工作;也为中文系的高材生讲过中华文化和《红楼梦》的一些问题,除了这些之外,头脑里也开始思考“《红楼梦》与中华文化”这一巨大主题,应该如何讲解、讨论,一步步地提高认识水平,这实际上是我正式倡议将《红楼梦》定位于文化小说的开始,需要解说我的定位理由,这就先要梳理出一个大致的头绪和脉络。我心里知道,如有条件,在开端之后如能继续进行,那将是一部厚厚的巨著。从当时的可能性来看,我决定以先抓脉络为主,以后可以循着脉络而逐步发展、深入。于是我抓了三条脉络:一,何为“自传说”;二,对“情”与“痴”的基本定义及它们在红楼文化中的极大重要性;三,曹雪芹原著的大章法、大结构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对仗性,要想真正理解《红楼梦》的一切并破除程、高伪续的作假现象,必须由这个大对称章法结构将它揭发扫荡,使之毫无立足之地。第一,多年来,人们对“自传说”有很多评论意见,我发现反对“自传说”者大多是由于他们对这个名词的实际意义末加澄清化,而发生了误解。我指出:“自传说”虽然由胡适先生之倡导而传流于世,实则这个见解早在清代已有不少学者看清而提明,他们用的词语是“自况”、“自寓”、“夫子自道”……其实都是胡先生“自叙传”的同义语。

内容概要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的主体部分是周汝昌先生一九八六年九月至一九八七年八月在美国康斯威辛大学做鲁斯学者期间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从巴金、鲁迅的“红学观”讲起,探讨了《红楼梦》这部巨著的“三大基点”,即:“《红楼梦》的性质何属的问题;《红楼梦》的核心何在的问题;《红楼梦》的整体何似的问题。”侧重于把《红楼梦》放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大坐标上去观察思辩,既不同于一般的资料考证,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下编,专门论述《红楼梦》的结构学,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独特创见。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首次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此次重新增订出版,新增了若干讲红小文,都十分富有启发性,为我们提供了看《红楼梦》的新视角,读来既有趣味,又令人垂目深思。

作者简介

周汝昌,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1918年生,天津人。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著有《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曹雪芹小传》《献芹集》《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书籍目录

增订版自序增订版感言卷头总论《红楼梦》——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上编第一章 巴金的“红学观”第一节 由一封信引起第二节 能讲真实的意见第三节 一个名词的几面观第四节 李先生的补充第五节 李先生对我的批评第二章 “整个的进了小说”论第一节 谁创立的这一理论第二节 大观园和“幻灭”第三节 写实与新鲜第四节 “大部分”的合符第三章 写实与虚构之问的“夹空”第四章 “自况说”第一节 古人胜义第二节 一语道着第三节 归源于“文史通”第四节 一个佳例第五章 自传性的小说意义安在第六章 抒情诗与自传小说第七章 古今中外深思反省中编第一章 全书的核心第一节 其人如玉第二节 怎样的人第三节 前人的理解(上)第四节 前人的理解(下)第二章 “痴”第一节 崭新的命题第二节 雪芹“痴”意第三节 中华文化上的异彩第三章 重读《红楼》第一节 红学的高境界何处可寻第二节 宝玉的“三王”号第三节“情榜”的文化涵义补篇“大旨谈情”下编第一章 曹雪芹独特的结构学(总论)第二章 红学的重要一环:结构学(分论)第一节 几个大关目(上)第二节 几个大关目(下)第三节 图表和举例第三章 有余不尽之音补篇试从《周易》看《红楼》附录桐花风评语与探佚学卿云斓兮红楼灿兮——《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之思卷尾语附录初版自序“工人社版”序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一九八六年六月,第二次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议在哈尔滨召开时,一家重要报纸的记者前来采访。我对他谈了国际《红楼梦》会的意义和红学今后发展的前途。这篇采访记不久全文刊出,我记得大标题中有一句话,说我认为“红学”向前推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探索《红楼梦》的文化内涵。我的这种见解,如果换一个方式来表述,那就是我认为《红楼梦》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具有极大的代表性的伟著,因为我们应当从“文化小说”这个角度来重新看待它,并应当全力以赴地对这部伟著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上是从一九八六年六月说起。会后不久,我应威斯康辛大学之邀,来美国考察研究。一九八六年秋,我在周策纵教授开设的《红楼梦》专题课的班上为一群高材研究生讲了几次“红学”。他(她)们大多数来自台港。反响很是热烈。最近,我受浦安迪(Andrew Plaks)、唐德刚、夏志清三位教授兼小说研究专家的邀请,依次到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去讲了《红楼梦》(注:我所称的《红楼梦》总是专指曹雪芹原著,不指程、高伪续百二十回本)的整体结构大法则与这部小说的重大的意义之所在。听众也是以台港学人为多数。我的演讲口才并不很高,他们却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兴趣与欢喜,总要我再讲下去。在普大,讲坛设在壮思堂,讲后会餐,餐后还有不少人留下,愿再继续座谈,纷纷提出了他们内心关切的问题,想听我的看法。在纽约,设宴谈会的,也是来自台湾的文化界人士为多。——以上的种种事实和情景,使我深受感动,也使我反复思维,体会这其间的道理和意义。我又不禁忆起,早在一九八。年六月,我到威斯康辛大学参加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议时,“美国之音”的出席代表梁先生要我作广播发言,我就提出了一点,我说:《红楼梦》联系着海外千百万华人华裔同胞的民族文化感情,而这种联系的意义极为重要。凡是听到这个发言而又见到我的,都表示很赞同这一见解。与此关联的,还有事情的另一面,就是每当与西方或外国访问者晤谈时,我总是对他们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我提出的这两点,其实是一个道理的两面,合在一起,说明了我的一种基本认识:《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这话又是从何说起的呢?小说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部分。照此而言,凡属小说,皆具有文化性质——这种常识、老生常谈式的提法,太乏味了,我意自不在此。我是说,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够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大家熟知,历来对《红楼梦》的阐释之众说纷纭,蔚为大观:有的看见了政治,有的看见了史传,有的看见了家庭与社会,有的看见了明末遗民,有的看见了晋朝名士,有的看见了恋爱婚姻,有的看见了明心见性,有的看见了谶纬奇书,有的看见了金丹大道……。这种洋洋大观,也曾引起不少高明人士的讥讽,或仅以为谈助,或大笑其无聊。其实,若肯平心静气,细察深思,便能体认,其中必有一番道理在,否则的话,为什么比《红楼梦梦》更早的“四大奇书”,《三国》、《水浒》、《金瓶》、《西游》,都没有发生这样的问题,显现如此的奇致呢?正由于《红楼梦》包孕丰富,众人各见其一面,各自谓独探骊珠,因此才引发了“红学”上的那个流派纷呈、蔚为大观的现象。而这“包孕丰富”,就正是我所指的那个广博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的一种显相。近年来,流行着一种说法:从清末以来,汉学中出现了三大显学:一日“甲骨学”,二日“敦煌学”,三日“红学”。也有人认为把三者相提并论,这实在不伦不类,强拉硬扯。但是我却觉得此中亦深有意味,值得探寻。何则?“甲骨学”,其所代表的是夏商盛世的古文古史的文化之学。“敦煌学”,其所代表的是大唐盛世的艺术哲学的文化之学。而“红学”,它所代表的则是清代康乾盛世的思潮世运的文化之学。我们中华的灿烂的传统文化,分为上述三大阶段地反映为三大显学,倒实在是一个天造地设的伟大景观。思之绎之,岂不饶有意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红楼梦之所以为文化小说者,道理遂更加鲜明显著。那么,我既不把《红楼梦》叫做什么政治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性理小说等等之类,而独称之为“文化小说”,则必有不弃愚蒙而来见问者:你所谓的《红楼梦》中包孕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毕竟又是些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巨大的提问,实在应该有一部专著、巨著才行,断非区区一篇短文所能尽其万一。此处最多只能是“姑举例以明之”地略陈一一。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少说已有七千年了。这样一个民族,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个特别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自然早已不同于“说书”人,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瓶》、《西游》,都没有发生这样的问题,显现如此的奇致呢?正由于《红楼梦》包孕丰富,众人各见其一面,各自谓独探骊珠,因此才引发了“红学”上的那个流派纷呈、蔚为大观的现象。而这“包孕丰富”,就正是我所指的那个广博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的一种显相。近年来,流行着一种说法:从清末以来,汉学中出现了三大显学:一日“甲骨学”,二日“敦煌学”,三日“红学”。也有人认为把三者相提并论,这实在不伦不类,强拉硬扯。但是我却觉得此中亦深有意味,值得探寻。何则?“甲骨学”,其所代表的是夏商盛世的古文古史的文化之学。“敦煌学”,其所代表的是大唐盛世的艺术哲学的文化之学。而“红学”,它所代表的则是清代康乾盛世的思潮世运的文化之学。我们中华的灿烂的传统文化,分为上述三大阶段地反映为三大显学,倒实在是一个天造地设的伟大景观。思之绎之,岂不饶有意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红楼梦之所以为文化小说者,道理遂更加鲜明显著。那么,我既不把《红楼梦》叫做什么政治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性理小说等等之类,而独称之为“文化小说”,则必有不弃愚蒙而来见问者:你所谓的《红楼梦》中包孕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毕竟又是些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巨大的提问,实在应该有一部专著、巨著才行,断非区区一篇短文所能尽其万一。此处最多只能是“姑举例以明之”地略陈一一。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少说已有七千年了。这样一个民族,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个特别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自然早已不同于“说书”人,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

后记

一九八六年六月,我陪同父亲参加完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八月底就随他一同飞往美国。这次赴美,父亲是应美国鲁斯基金会之邀请,以鲁斯学人的身份获得威斯康辛大学之访问教授,我则以研究助理获访问学者身份一同前往。一九八六年中秋之前夕,我们到了美国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就在这座城市。麦迪逊城聚集着数不清的湖泊,一望无边,宜人的气候,宁静而迷人。威斯康辛大学周策纵教授为我们租了一间公寓,租金昂贵,离湖却很近,我和父亲每天步行到湖边消遣游玩一番,风雨无阻。尤其是冬日,大雪满地之时也要踏雪前往,坐在湖边木椅上享受一番。父亲心情很好,兴致也高,还自得其乐,他给这间寓居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讴恺轩”,讴恺是翻译oK的谐音字,也饶有意趣。周策纵先生把这座城市翻译成“陌地生”,由这“陌地生”一词,可以窥见久居海外的那种游子之心情。我们的寓所离威斯康辛大学不远,离大学图书馆尤其近,用不了几分钟即可到达。那里的书很多,且都是开架的,可以自由选取,这是当时在国内无法相比的;还可以借阅到不少港澳版书和国内珍贵不易见到的书籍,令我大开眼界。我常常自己一个人去那里为父亲借书,也顺便把我看到的“好书”借回来介绍给父亲。

编辑推荐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炎黄文化溯鸿蒙,崖下遗材灵性通。青史本殊官与彼,朱楼谁辨富还穷。小儒自满身居井,大道无名卦画宫。一不现东来真善美,晓窗帘卷旭云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周老的书,真的是有趣。有的啰啰嗦嗦,有的言简意赅,有的云山雾罩,有的直指要害。这本书,看来是因为周老以为别人认为他仅仅会考证,因此在这样一个大层面上来论述红楼梦。书是好书,看这样的书,有助于提升对红楼梦的认识。比如诗化,这一点很重要。其实红楼的很多画面,都可以还原为诗情画意,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经典的画作产生的原因。诗画本不分家。周老,很多人对他都有些微词,我感觉,他是红楼第一人。考证,无出其右,鉴赏,也没有几人能够赶上。基本上周老的书都买了,这一本是很不错的,还是值得推荐的
  •   好书,我向周老五体投地了!
  •   红楼梦是我的枕边书,周先生的见解我最赞赏,此书从文化角度阐述了与红楼梦相关的问题,虽是点到为止,但可谓博大精深。
  •   早就想买的书了,大家之作,内容自不必说!
  •   很好,书已收到,满意
  •   字里行间无不说明周老是脚踏实地的为学者,钦佩、致敬,是晚辈学习的楷模
  •   书很好~很喜欢~正在看~
  •   书是好书,周老的书是相当好的书,非常有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但是要是书能够再厚一点就好了。价格贵了点啊。不过相比市场上那么多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书,这个书的文化价值远超过了书后的价格。冲着这一点也给个满星啦。
  •   一览大师风采,犹如登泰山之顶。
  •   周老的书非常好,就是 觉得价格还是贵了一点点
  •   喜欢红楼的人,即便大家是业余的,也要看看。还要买别的周老红评系列。
  •   他的研究常人无法企及。几乎买了他所有的书。
  •   周先生这样学贯中西的大师再也没有了,英文出类拔萃,古典诗文功底深厚,让人高山仰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