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钱南扬 页数:335 字数:24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宋元戏文,一些明人是不大看得起的,任其散佚。到了清朝,简直不大有人知道这个剧种了。在辛亥(一九一一)革命前后,王国维先生《宋元戏曲考》、姚华先生《菉漪室曲话》相继问世,重新提到湮晦已久的戏文,开辟了以乾嘉学者治经史之法治曲的道路;而吴梅先生更以戏曲一科搬上了大学讲座;过去鄙薄戏曲为小道之风,扫除净尽,这对后来的影响很大。就戏文而说,他们收获虽不甚多,然筚路篮缕之功,不可泯没。我留意宋元戏文,始于一九二四年。直至一九三四年,《宋元南戏百一录》(《燕京学报》专号之几)才出版,时间虽长,收获甚少,很觉惭愧。所可喜者,赵景深先生之《宋元戏文本事》也于是年出版,深感吾道不孤,有了共同研究的伴侣。次年,北京忽然发现了一部《九宫正始》,骤然增加了一大批戏文的新资料。陆侃如、冯沅君两先生据此写了一部《南戏拾遗》,于一九三六年出版。此抗战前的研究情况,偏重于辑佚工作。解放以来,在党的文化政策指导下,我的认识有所提高;而且罕见的书大量出版,给研究工作以极大的方便。首先,我觉得过去对戏文的辑佚工作,有总结一下的必要,于是在一九五六年,出版了《宋元戏文辑佚》;接着,把五种保持真面目的戏文加以校注,在一九六五年,出版了《元本琵琶记校注》,今年完成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只有成化本《白兔记》尚在编写中;而这部《戏文概论》,则企图将戏文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说明。
内容概要
钱南扬(1899--1987),名绍箕,字南扬,以字行,浙江平湖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中文科,师从许之衡、钱玄同、刘毓盘、吴梅等著名学者。1925年大学毕业后,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与学术研究,曾先后任教于宁波省立四中、临海省立六中、杭州省立一中、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州师范学校、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等;1959年起,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先生专研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戏曲史,尤其在南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成就卓著,深受海内外学人的瞩目与推重。 我们此次出版钱南扬先生的著作,除收有《谜史》、《宋元戏文辑佚》、《戏文概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南柯梦记校注》等专著外,另将钱先生的散篇论文汇辑为《汉上宦文存》,单独出版。
书籍目录
戏文概论 前言 引论第一 第一章 名称 第二章 时代背景与经济条件 第三章 戏文以前的古剧 源委第二 第一章 戏文的发生 第二章 戏文的发展 第一节 在斗争中成长 第二节 地域的扩展 第三节 本身的壮大 第三章 元明戏文的隆衰 第四章 三大声腔的变化 第一节 一个变化的实例 第二节 海盐腔到昆山腔 第三节 余姚腔到青阳腔 第四节 弋阳腔及其支裔剧本第三 第一章 一篇总帐 第二章 存佚概况 第一节 流传者 第二节 失传者 第三章 明剧本概况内容第四 第一章 概观 第二章 戏文三种 第一节 张协状元 第二节 错立身和小孙屠 第三章 琵琶记 第四章 荆、刘、拜、杀形式第五 第一章 结构 第一节 题目 第二节 段落 第三节 开场与场次 第二章 格律 第一节 宫调 第二节 曲牌上——引子、冲场曲 第三节 曲牌中——过曲 第四节 曲牌下——尾声 第五节 套数演唱第六 第一章 书会与剧团 第一节 书会及其作用 第二节 剧团和演员……谜史
章节摘录
为卫,而廛井环匝,为一方雄镇;今仅有空城,民居寥寥矣。今不如昔,不但弋阳,海盐未尝不如此。我们固不应根据清代情况,去衡量它们的过去。第三章戏文以前的古剧我国戏剧萌芽很早,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如晋之优施,楚之优孟。这里远的不谈,姑从唐朝谈起。我们晓得在阶级社会里,一定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文化,戏剧当然不能例外。戏剧到了唐朝,已经相当进步,这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果实。惟历来文人,以戏剧为小道;尤其是对民间戏剧,更因其俚俗,不屑加以记载。使后来研究者,感到一鳞半爪,文献无征。即如唐朝民间戏剧的情况,就知道得很少,《唐会要》卷三十四《杂录》云:其年(开元二年、七一四)十月六日敕:散乐巡村,特宜禁断。如有犯者,并容止主人及村正,决三十,所由官附考奏;其散乐人仍递送本贯,入重役。又《论乐》载开元二年八月七日,曾下敕禁女乐,云:“伤风害政,莫斯为甚。既违令式,尤宜禁断。”“可见当时确有散乐,在村坊间巡回演唱;而且还有女演员参与其间。至于在都市演唱,供市民阶层娱乐的散乐,则有固定的戏场。惟当时所演,一定有百戏杂技参杂其间,分工不会象后世那样明确。
编辑推荐
《戏文概论·谜史》:钱南扬文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