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冯骥才 主编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前言
对进宝斋花样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我所从事的摹制古画的工作被视作“旧文化”而遭到制止,-度到一家工艺厂做美术设计。那家工厂里都是60年代“公私合营”中兼并进来的各类手工作坊。一些小作坊到了工厂里就成了一个个小小的生产车间,其中位于南楼二层上的“剪纸车间”引起我的兴趣。一间方方正正的小屋里,四五个人,多是中年妇女,围在一张桌案上操作。我们通常说的剪纸并不是全用剪刀来剪,也使刀来刻。这里的剪纸就是一种刻纸。薄薄一叠纸固定在一个小蜡盘上,任由手中细长的尖头小刀转来转去,花儿、草儿、虫儿、人儿随即就神气活现被雕刻出来。此前我见过的剪纸大都朴实厚重,极具乡土味儿,头一次见到这种剪纸,很小的尺寸,清新灵透;尤其阳刻的线条,简洁又精细,婉转自如,充溢着流畅的美。于是,这小小的剪纸车间常常吸引我伸头探脑地去看。直到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曾经驰名于津门的进宝斋的花样(一称伊德元剪纸)。然而,我在这工厂里只工作了几个月。由于打球膝部受伤,继而又埋头写小说,便离开这家工厂,遂与美妙又神奇的伊德元剪纸分手作别,手里却没留下一张这种剪纸。80年代,一位与我同样热爱津门民间艺术的挚友崔锦先生,送给我一本小书。书不重要,重要的是夹在书页中的十几张剪纸。崔锦郑重地告诉我:“这是进宝斋伊德元刻的。”崔锦是书画鉴赏名家。无论从他说话的口气里,还是在那些夹在书页中平整而发黄的剪纸上,都叫我感受到一种古老的文化气息。一时,我还想去十多年前工作过的那个工厂,寻访一下当年进宝斋中出名的剪纸艺人伊德元,捕捉这_过往的民间艺术的踪影。然而,我那时身在文坛热辣辣的漩涡里。80年代是文学的时代。我被数不清的文坛的事件包括我自己扰起的事件缠绕其中,以致拿不出一点时间去顾及这种剪纸了。但伊氏手中种种剪刻的形象与图案,却如同小精灵般留在我的心里。直到本世纪初,我投入民间文化的全面抢救,进宝斋剪纸才站到我的面前。可是再去打听那个工厂的剪纸车间,却早已解散。伊德元先生也早在1971年就辞世了。待知此情,大有人亡歌息和人去楼空之感,尤其是那家工厂竞没有留存一件伊德元的剪纸。历史有时有情,有时绝情,有时匆匆离去,不留下一点点可以让人依恋的凭借。然而,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缘份?就是在你苦苦寻找它时,它一定也苦苦寻找你。”一天,一个年轻的朋友送我一包剪纸。没想到居然是进宝斋的作品,竟有数百幅之多!这位朋友是有心人,曾为收集进宝斋伊德元剪纸下过很大功夫。不单各类花样一应俱全,有些称得上是伊氏的精品力作。特别珍贵的是,还有一些进宝斋的艺人们当年的手稿画样,以及贴在绣片上尚未动手来绣的剪纸,从中可以看到当年妇女绣花的工艺程序。这些至少百年以上的藏品,有的旧黯发黄,有的历久弥新。它们的出现,好像是伊氏不甘心消匿于历史而跑来求助于我们了。伊德元剪纸源自天津东城内文庙附近一家不大的剪纸铺,店主王进福,店名叫“进宝斋花样铺”。顾名思义,“进宝斋”的剪纸主要不是那种时令风俗之物,虽亦有窗花、吊钱之类,但其强项是专门供给妇女衣装鞋履绣花的底样。由于天津是大城市,市井社会强大,妇女对绣花的花样需求甚巨。昔时的衣花,除去夹缬和蓝印之外,再没有其它印花手段。所以人们从身上的衣装到日用的织物(如鞋帽、衣裙、巾带、手帕、肚兜,乃至枕顶、瓶口、鞭掖、扇套、腰串、荷包、门帘、轴水等)上边的花饰,全部依靠手绣。千姿万态的花样就全依仗着剪纸艺人的不断翻新了。伊德元,河北保定涞水人。早年入进宝斋随师学艺,学成后兑下师傅的店铺,店名依然沿用进宝斋。风格技艺上师承老店古风,也有个人的创造。由于进宝斋的剪纸主要供绣花使用,所以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民俗剪纸。无论在材料、构图、结构、选材、造型还是刀法,都要适合于衣物的装饰与刺绣工艺。首先是多用素白的宣纸,以便贴在有色的衣料上,只有用在浅色衣料的花样才用有色剪纸,这样易于分辨,便于刺绣;其次这种剪纸必须与绣品是1:1原大,所以尺寸很小,有的小如花生,但十分精致,当今看来,张张都是艺术品。在题材上,除去象征多子多福的胖娃娃,很少有历史故事和神话人物,一般多是惹人喜爱的花鸟鱼虫和吉祥图案。在构图上,讲究有姿有态,疏密有致,以求近看精美,远看明快,这也都是服饰的需要。天津是大都市,服饰图案崇尚雅致,这种城市审美便是伊德元地域风格的成因。伊德元本人天性灵巧,颇多情趣,他剪刻的形象清新灵透,意趣盈然,颇受市井大众尤其是妇女的喜爱。在刀法上,为方便刺绣,从不使用各地剪纸常用的“锯齿”和“月牙”纹,而是自创一种十分细小的镂空的纹孔,用来刻画形象生动的细节。伊德元还善于使用连结各部分的“阳线”,独出心裁地把这种功能性的线条,变成优美流畅、婉转自如的装饰性的曲线,使画面具有特殊的、生动的美感,绣在衣服上便分外优美和爽眼。伊氏的剪纸具有天津这种大城市的气质,崇尚丰富又追求雅致,特色十分鲜明,市井中人亲切地称之为“伊德元剪纸”。他的绣样还传入京城,对老北京扎花产生深远影响。应该说,伊德元剪纸是我国剪纸遗产中一枝独特的花朵。因之,我把它列入“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的抢救项目之一。经过中心研究人员长达半年时间努力地搜索、调查和挖掘,其现状却令人悲观。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化的妇女绣花已然消失,作为绣样的伊德元剪纸也随之消失。虽然上世纪中叶,有人曾试图变其功能,将其绣样改为工艺品,但终因未有强劲的市场支持而很快走向衰亡;现今伊氏的后代中已无人传承其艺,没有传人的民间艺术自然就中断了。更遗憾的是,伊德元的妹妹原是伊氏剪纸的最后一位艺人,但在此次调查前的两年也辞世而去。倘若我们动手调查早两年,许多珍贵资料便可保存下来。如今在书中一些文章提到的端午中秋的伊德元剪纸世间何处能见?而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脆弱的,因人而在也因人而去。一旦失去,顷刻间烟消云散,连口述史调查都没有对象了。姚惜云先生所说的伊德元独有的刻纸刀法——筑,显然已经世无人知,化有为无。由于社会转型太快,转瞬伊德元剪纸快要消失在地平线之下了。多年来,我国出版的各类历史剪纸资料中,从来未见伊德元剪纸的踪影。如果再不对它伸以援手,恐怕要从此绝迹于世了。于是,我们要做的是一种执意的打捞,即寻找有关伊德元的一切尚存的有价值的资料。哪怕是文字性的只言片语,一帧旧照或三两页材料,全要收罗到手。我们几乎是踏破铁鞋,把残存于世的零星的史证一点点聚敛起来。于是,这宗几乎消失的宝贵的遗产便重新有模有样了。本书将所搜集到的进宝斋花样(伊德元剪纸)选精摘苹,分类编集,同时配以当时津城妇女旧影以及各类绣件的实物图片,将遗存的绣品与当年的剪纸花样相互对照起来,以呈现出历史的面貌,并使本书具有生动的历史感。本书还辑录几篇史料性文章,都是“进宝斋时代”的亲身经历者的历史写实。作者皆为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其资料价值十分珍贵与难得。我们这项工作很像打捞一艘沉船。不是救生,而是打捞。救生是抢救生命,打捞则是打捞遗物。但打捞也是一种抢救,是最后的抢救。我们热爱前人留下的每一份遗产,我们的工作则是尽自己的全力去抢救、去打捞。因为我们知道,为了历史就是为了未来。是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将所搜集到的进宝斋花样(伊德元剪纸)选精摘萃,分类编集,同时配以当时津城妇女旧影以及各类绣件的实物图片,将遗存的绣品与当年的剪纸花样相互对照起来,以呈现出历史的面貌,并使本书具有生动的历史感。 本书还辑录几篇史料性文章,都是“进宝斋时代”的亲身经历者的历史写实。作者皆为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其资料价值十分珍贵与难得。
书籍目录
执意的打捞(代序)壹 忆进宝斋的花样贰 老城里的特种手工艺叁 图版 01 清末民初天津妇女的装束 02 清末民初天津妇女服装各绣花部位图示 03 绣品与绣样 04 工具 05 从剪纸到绣花的工序肆 追寻飞去的大鸟附录 津门剪纸旧闻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壹 忆进宝斋的花样旧时妇女自幼多随母辈或姊妹行学女红针黹,间有心灵手巧者又捻针习刺绣,亦日绣花。所谓刺绣者,不过日用之小品。与江南顾绣、苏绣之工精大幅不可比拟。所谓小品,诸如枕顶、手帕、汗巾、兜肚、荷包、扇套、瓶口(妇女用以盛钱之扁形硬质小囊,系之腰带)、靴掖(男用钱夹,从前置之于靴筒内,故名)、门帘轴水以及妇女幼儿之鞋帮、衣服领袖边缘等花花色色绣饰之物。刺绣之花样,或出自心裁,或仿人粉本以粉墨描于料幅之上,然后配以五彩丝线作绣,更多则购肆上纸刻花样以为用。当时有小贩自作坊趸来花样,盛于漆盒中,携之叫卖于里巷,妇女则购其所需。天津旧时在东门内大街文庙牌坊下路南,开设有专事经营花样之铺店,店名“进宝斋花样铺”,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具体年代不详,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即闻此铺开设历有年矣。最初的创力、人也已说不清,只知道后来店铺兑给了伊德元。伊是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人,早年跟师傅在进宝斋学徒。他接手进宝斋后,带四五个徒弟苦心经营,直到1952年,进宝斋与天津工艺美术厂合并。目前伊德元的徒弟张书奎仍在经营进宝斋刻纸。该铺有门面及退身各一问,乃前店后坊之格局。所售之花样皆自行刻制,工精细巧,品种繁多,且时有翻新,一般小贩望尘莫及。进宝斋之花样,不特用之于绣花,更有点缀端午、新年之纸刻和节令饰物及嫁女陪送嫁妆中所用之纸刻衬托二种。绣花花样以棉连纸为之,节令花样如窗花以宣纸染红为之,或有人物花鸟又多着色,吊钱与嫁妆衬纸则用红棉纸或梅红纸制之。其剞劂之法,乃以纸约二二卜张为一叠,上铺花样,固定于蜡盘之上,以小刀依迹刻之。进宝斋之精工刻线,有时纤细如发丝,尝见其彩色蝈蝈、萝卜等帘花,贴之窗上,阳光透过,红绿相映,跃然得趣,尤以马尾为虫首、为须角,更为生动。
后记
经过多半年的调查、整理,资料收集与案头研究,终于编写成书。其实这不是一册书或一本画集,而是一份文化遗产的备忘录。应该强调的是,本来它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艺中断,无人传承,连口述调查对象也找不到,现在只剩下物质性的遗存。但如果没有此次整理,这些可见的历史遗迹也会荡然无存。我中心王小明在搜集整理过程中付出很多辛苦与努力。还要特别记录对这一遗产挖掘和整理工作做出贡献的人,有伊德元剪纸提供者董达峰先生,古代服装收藏家何志华先生,摄影家王晓岩先生。此外,还有热心支持我中心这一调研工作的任秉鉴先生、王玉清先生和伊德元先生的孙女伊女士。在此一并深致谢忱。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这艘已经沉没的大船将永葬海底。由于他们的支持,这条沉船便显示出曾经的光彩。
编辑推荐
《消逝的花样:进宝斋伊德元剪纸》:此前我见过的剪纸大都朴实厚重,极具乡土味儿,头一次见到这种剪纸,很小的尺寸,清新灵透;尤其阳刻的线条,简洁又精细,婉转自如,充溢着流畅的美。于是,这小小的剪纸车间常常吸引我伸头探脑地去看,直到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曾经驰名于津门的进宝斋的花样。顾名思义,进宝斋的剪纸主要不是那种时令风俗之物,虽亦有窗花、吊钱之类,但其强项是专门供给妇女衣装鞋履绣花的底样。由于天津是大城市,市井社会强大,妇女对绣花的花样需求甚巨。昔时的衣花,除去夹额和蓝印之外,再没有其它印花手段。所以人们从身上的衣装到日甩的织物一如鞋帽、衣裙、巾带、手帕、肚兜,乃至枕顶、瓶口、鞭掖、扇套、腰串、荷包、门帘、轴水等一上边的花饰,全部依靠手绣。千姿万态的花样就全依仗着剪纸艺人的不断翻新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