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

出版时间:2009-6-8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张荫麟  页数:29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部书的开始属草,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前二年,这部书的开始刊布,是在事变之后将近三年。现在发表一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就中国史本身的发展上看,或就中国史学的发展上看,都可说是恰当其时。就中国史本身的发展上看,我们正处于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关头,正处于朱子所谓“一齐打烂,重新造起”的局面;旧的一切瑕垢腐秽,正遭受彻底的涤荡剜割,旧的一切光晶健实,正遭受天捶海淬的锻炼,以臻于极度的精纯;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体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扎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若把读史比于登山,我们正达到分水岭的顶峰,无论回顾与前瞻,都可以得到最广阔的眼界。在这时候,把全部的民族史和它所指向道路,作一鸟瞰,最能给人以开拓心胸的历史的壮观。就中国史学的发展上看,过去的十来年可算是一新纪元中的一小段落;在这十来年间,严格的考证的崇尚,科学的发掘的开始,湮没的旧文献的新发现,新研究范围的垦辟,比较材料的增加和种种输入的史观的流播,使得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时代顿成过去;同时史界的新风气也结了不少新的,虽然有一部分还是未成熟的果。不幸这草昧初辟的园林,突遇狂风暴雹,使得我们不得不把一个万果累累的时代,期于不确定的将来了。文献的沦陷,发掘地址的沦陷,重建的研究设备的简陋和生活的动荡,使得新的史学研究工作在战时不得不暂告停滞,如其不致停顿。“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英贤,固尚有之;然而他们生产的效率和发表的机会不得不大受限制了。在这抱残守缺的时日,回顾过去十来年新的史学研究的成绩,把它们结集,把它们综合,在种种新史观的提警之下,写出一部分新的中国通史,以供一个民族在空前大转变时期的自知之助,岂不是史家应有之事吗?着手去写一部通史的人,不免劈头就碰到一个问题;以批评眼光去读一部通史的人,也不免劈头就碰到同一的问题,那就是,拿什么的“笔削”做标准?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史的事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那么,难道就凭个人涉览所及,记忆所容和兴趣所之,以为去取吗?

内容概要

本书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高中历史教材,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处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此次出版,另将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他为该书宋史部分撰写的三篇文字一并列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书籍目录

自  序初版自序再版自序《中国史纲》献辞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笫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第十章汉 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章节摘录

第三节 秦的变法秦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的秦川的东岸(今甘肃天水县境),周孝王时,赢姓的非子因替王室养马蕃息的功劳,受封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近畿的“附庸”。宣王时,秦庄公以讨伐犬戎有功受命为西垂大夫。及平王东迁,秦襄公带兵去扈卫,平王感念他的殷勤,才把他升在诸侯之列。这时畿内的丰岐一带已沦入犬戎,平王索性更做一个不用破费的人情,把这一带地方许给了秦,假如它能将犬戎驱逐。此后秦人渐渐的东向开拓,到了穆公的时代,更加猛进。穆公是春秋的霸主之一。他曾俘获了晋惠公,拿来换取晋国的河西地方;又灭梁,灭芮,都是黄河西岸与晋邻近的小国。他又潜师远出,希图灭郑,若不是郑商人弦高把恶耗发现得早,向祖国报讯得快,秦的铁手此时也许便伸入中原了。秦的东侵是晋的大忌。秦师这次由郑旋归,晋人也顾不得文公新丧,墨经兴兵,把他们拦路截击,杀个惨败。后来穆公虽报了此仇,他东向的出路到底给晋人用全力扼住了。他只得回过头去“霸西戎”,结果,“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死时(前六二一年),秦人已占有渭水流域的大部分,已奠定一个头等国的基础。但此后二百多年间,秦的内部停滞不进,而晋始终保持着霸国的地位,继续把秦人东出的路堵住。当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自前四二八年以降,四十多年间,它的政治出了常轨,大权落在乱臣手中。在这时期中,它有一个君主被迫自杀,一个太子被拒不得继位,另一个君主和母后一同被弑,沉尸深渊。魏人乘秦内乱,屡相侵伐,并且夺回穆公所得到的河西地方。穆公的霸图的追续是自献公始。他即位的次年(前三八三年)便把国都从雍(今陕西凤翔县)东迁到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他恢复君权,整饬军旅,两败魏师。但秦国更基本的改革,更长足的进展,还要等待继他位的少年新君孝公和一个来自卫国的贵族少年公孙鞅。公孙鞅原先游仕在魏。传说魏相公叔痤病到要死时,魏君(即日后的惠王)请他举荐继任的人,他便以卫鞅对。魏君默然不语。公叔痤更嘱咐道:若不用这人,必得设法把他杀掉,勿令出境。魏君答应去后,公叔痤立即唤叫卫鞅前来,把刚才的谈话告诉了他,劝他快走。他不慌不忙答道:魏君不能听你的话用我,又怎能听你的话杀我呢?后来闻得孝公即位,下令求贤,他才挟着李悝的《法经》,走去秦国。前三五九年(孝公三年),孝公用卫鞅计颁布第一次的变法令。这令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刑法的加严加密。人民以十家或五家为一组,若一家犯法,其他同组诸家得连同告发,知情不举的腰斩;告发本组以外奸恶的与斩敌首同赏,藏匿奸人的与降敌同罚。(二)是富强的新策。凡不做耕织的游民收为公家的奴隶,努力耕织多致粟帛的人民免除徭役;家有两男以上不分居的纳加倍的人口税,私相殴斗的分轻重惩罚;非有军功的人不得受爵;服饰、居室和私有的田土奴婢的限度,按爵级区别,因此没有军功的人虽富也不得享受。这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家给人足,盗贼绝踪,百姓从诅咒转而歌颂。这新法的成效更表现在卫鞅的武功,前三五二年,他亲自领兵征魏,把魏的旧都安邑也攻破了。此役后二年,卫鞅又发动第二步的改革。把国都迁到渭水边的咸阳,在那里重新筑起宏伟的城阙和宫殿;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把全国的城邑和村落归并为三十一县,每县设县令、丞(正副县长),把旧日封区的疆界一概铲平,让人民自由占耕未垦辟的土地,让国家对人民直接计田征税。第二步改革完成后,卫鞅于前三四。年又领兵征魏,把魏将公子印也虏了回来。于是孝公封卫鞅于商,为商君,后人因此称他为商鞅。但他的末日也快到了。先时第一次变法令公布后,人人观望怀疑。适值太子犯法。卫鞅便拿他做一个榜样,把他的师傅公子虔黥了。后来公子虔自己犯法,又给卫鞅劓了。前三三八年孝公死,太子继位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商鞅族诛。但商鞅的政策却继续被采用。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西周的京畿虽建在其上,文明的透入始终不深,好比一件锦衣覆着褴褛。周室东迁后,锦衣一去,便褴褛依然。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又例如秦国道地的音乐,直至战国晚年,还是“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没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没有受文明的软化。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愿意慎重的介绍这本书给两种人读,凡足高中学生愿意读到一本最好而有兴趣的中国史,请先读此书;凡是高中以上的人已经读过了别人的中国史,希望对于中国史得一新而正确的鸟瞰者,亦请再读此书。  ——陈梦家 古文字学家 考古学家他立志作第一等人,终能在史学界取得第一流的地位。他的《中国史纲》,虽仅部分完成,是他人格学问思想文章的最高表现和具体结晶。书中有真挚感人的热情,有促进社会福利的理想,有简洁优美的文字,有淹博专精的学问,有透彻通达的思想与识见。  ——贺麟 哲学家那半部书的好处,在乎能动人,文章好,而题目不多,说的透澈。  ——傅斯年 历史学家

编辑推荐

《中国史纲》是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丛书之一,由张荫麟所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史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书尚可,差评给出版社印刷厂
  •   书是正品,内容不错
  •   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
  •   好叔叔好
  •   遗憾这本书只到东汉
  •   一本历史好书!
  •   国学必读之经典著作,是学习过学的好帮手。
  •   跟大师学国学:中国史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