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十六讲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樊树志  页数:29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从作者自己的读史心得中提炼出来,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    作者的原则是绝对不能面面俱到,必须选择重点,讲深讲透,讲出个所以然。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他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现在看来,作者的抉择是成功的。    因此,作者有信心把作者在复旦大学课堂上的讲义,贡献给社会大众共享,奉献给没有机会进入复旦堂听课而对此又心向往之的读者。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2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尤以江南市镇研究蜚声史坛。代表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3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发表于日本四篇、韩国一篇。

书籍目录

修打版引言第一讲 从“大同”到“小康” 1.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 ——“夏娃理论”质疑 2.农业革命: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3.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 4.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第二讲 夏商周: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 1.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 2.殷墟与甲骨文 3.“制礼作乐”与礼乐文明 4.解读“封建”的本意第三讲 老子、孔子与诸子百家 1.老子与《道德经》、道家 2.孔子与儒、儒家 3.墨家与法家 4.士与百家争鸣第四讲 秦汉:中华帝国的初建 1.秦始皇:皇帝制度与帝国体制 2.刘邦:庶民皇帝,布衣将相 3.汉武帝:大汉帝国的威仪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第五讲 经学、谶纬、清议、玄学 1.古文经学与王莽“托古改制” 2.光武中兴与谶纬 3.东汉的清议与太学生运动 4.魏晋风度与玄学第六讲 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 1.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胡互化 2.汉化色彩浓烈的北魏改革 3.门阀政治的东晋南朝 4.隋:统一帝国的再建第七讲 唐:充满活力的世界性帝国 1.从李世民到武则天 2.盛唐气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3.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长安 4.佛经的翻译与佛教宗派的繁荣第八讲 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1.开元、天宝时期的由盛转衰 2.安史之乱 3.藩镇、宦官、党争 4.五代更迭,十国割据第九讲 宋: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 1.官僚政治与体制内改革 2.传统农业的新发展与商业革命 3.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4.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第十讲 儒学的新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1.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 2.阳明心学与异端思想 3.儒学熏陶下的孝义之家:“义门” 4.修身齐家:家训与家规的魅力第十一讲 骑马民族驰骋的时代 1.契丹、党项(羌)、女真在北中国的统治 2.混一亚欧的大蒙古国 3.盛极一时的东西方交往 4.有蒙古特色的元朝面面观第十二讲 明帝国的专制政治 1.朱元璋:“以重典驭臣下” ——胡蓝党案及其他 2.靖难之役与建文帝生死之谜 3.严嵩严世蕃父子 4.张居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第十三讲 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 1.东林书院:“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 2.东林非党论 3.魏忠贤与“阉党”专政 4.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复社的兴衰第十四讲 面向海洋的时代 1.辉煌与迷惘——郑和下西洋 2.“海禁”与“倭寇” 3.晚明的历史大变局 ——“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 4.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第十五讲 清:中华帝国的末代王朝 1.明清鼎革之际的政局 2.奏销案、科场案、哭庙案 3.帝国的政治体制 4.文化专制与文字狱第十六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康熙的文治 2.雍正的嗣位与政绩 3.闭关自锁的“天朝” 4.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附录:原版引言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讲从“大同”到“小康”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夏娃理论”质疑人类的起源,是史前史首先要探讨的重大问题。神话和传说,宗教和科学,对它有五花八门的解释。中国古代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在人类出现之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混沌。某一天,盘古醒来用大板斧开天辟地,他的气息化作风和云,声音变成雷电,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胡子化作星星。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荒无人烟,天神女娲在清澈的水池边用黄泥做成泥娃娃,泥娃娃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这位人类之母还为男人、女人建立婚姻关系,生儿育女。在西方,基督教的《圣经》宣称,上帝创造了人类,即亚当和夏娃。还说,上帝创造了人类以后,都讲同一种语言,人们通力合作,在巴比伦平原建造“通天塔”。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很可怕,于是使用压力把人类分散于世界各地,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阻止他们互相沟通。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昌明,人们终于明白,人类是由一种古猿演变而成的。人类从古猿分化出来,大约经历了一千万年的时间。距今25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能人——出现在非洲。它的化石,是由英国籍的肯尼亚考古学与古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louisSey.mourBazett1eakey,1903——1972)和他的夫人玛丽?利基,20世纪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瓦峡谷发现的,被命名为“东非能人”。其体质形态比南方古猿显得进步,能用两脚直立行走,并能制作石器工具,因此判定为最早的人类——能人。此后,利基夫妇的次子理查德?利基又发现了距今180万年和160万年的直立人骨架、头盖骨。这些发现引导人们推论,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于是国际学术界就有了“非洲起源说”。“非洲起源说”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张全世界的现代人类都起源于非洲,也就是说,目前地球各个人种都是某一个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这个非洲女性祖先被称为“夏娃”,这一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夏娃”的后代离开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而欧洲和亚洲原有的早期智人陆续灭绝了,他们与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非洲起源说(夏娃理论)最早由Protsch和Howells在1970年代中期提出,他们认为,现在世界各地的(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不是由当地的古人类直接进化而来,而是10——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共同祖先。这个祖先的后代向各大洲扩散,先后取代了当地的古人类。1987年,有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线粒体夏娃”理论,认为现代人的共同祖先是一个14.3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性。也有一些西方学者言之凿凿地说,所有现存男性的最后一位共同祖先,生活在8.9万年前的非洲,第一批现代人类于6.6万年前离开了非洲。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其全球合作伙伴,200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披露他们对12000条染色体的研究成果,在东亚人身上发现了7.9万年前非洲人特有的遗传标记。这一课题组的负责人金力认为,这是目前支持“东亚人非洲起源说”最有力的证据,它进一步表明,来源于非洲的人群完全取代了原来居住在亚洲的古人类。他们推论,东亚人的祖先大约是在6万年前从非洲到达东南亚一带,然后向北迁移至中国。“非洲起源说”在西方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类起源的主流观点。但是反对的意见也很强烈,质疑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人类起源,究竟有多大的可靠性?他们提出了“多区起源论”与之商榷。这种学说认为,地球上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各地区的早期智人进化而来的。1984年美国学者Wo1poff和中国学者吴新智等,根据来自东亚地区的化石证据,提出了多地区连续演化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现代人类是由欧、亚、非三大洲距今一百万年至几十万年间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演化而来;现代中国人、大洋州人乃至欧洲人,都分别类似于本地区的古人类,而并不类似非洲古人类。更重要的是,在地球的每一个大洲,都已经找到了现代人类和该地区古人类之间的联系。当今世界各人类群体DNA水平的高度一致性和体质特征的多样性,是基因交流和选择性适应相互平衡的结果。连续进化使得现代四大人种保持各自特色,也使得各地区的人类在进化一百多万年后仍能保持在一个物种之内。该学说的主要证据是来自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以及对化石的体质人类学分析和年代测定。最近也有少数分子人类学家从分子水平论证了该学说的合理性。确实,“夏娃理论”无法解释中国境内已被考古证明的完整的古人类进化链,即:以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为代表的直立人;以大荔人、金牛山人、丁村人、许家窑人、马坝人为代表的早期智人;以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为代表的晚期智人(现代人类)。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指出,在中国大地上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现代人类(晚期智人)的化石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连续进化,东亚的蒙古人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非来自非洲。此外,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的旧石器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前后连续性,根本没有出现过由于人类灭绝而导致的文化中断,根本不存在外来文化大规模取代原有文化的迹象。因此,说非洲人取代中国大地上的早期智人而成为中国人祖先的推论,是难以成立的。研究人类的起源,考古发现的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2002年,中国科学家对具有解剖学意义现代人类特征的柳江人化石进行重新测定,得到的结论是:柳江人生活在距今约7-13万年之间的华南地区。这个年代测定数据,是有颠覆性意义的,它用有力盼证据反驳了中国现代人类是距今6万年前由非洲迁移而来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指出,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进化的过程,无论如何都是间接的,而来自化石的证据才是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7-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已经生活在华南地区,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200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列榜首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这是距今8-10万年前的完整头盖骨,专家们的初步研究表明,“许昌人”与“北京人”的信息含量有很大的一致性,而且出土的石器、骨器都是本土文化,少见外来因素的影响。2008年1月24日上海《东方早报》在报道这一新闻时,用了“‘许昌人’早于山顶洞人,破‘非洲起源说’”的标题,是很有眼光的。当然,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美国Newsweek(《新闻周刊》)2007年8月号,刊登学者莎伦?贝格利的文章《揭示人类进化的新证据》,观点鲜明地宣扬“非洲起源说”,并且画出了一幅地图,来显示人类是如何“走出非洲”的。其路线图大体是这样的:15万年前智人在非洲出现,10万年以前到达中东,4.5-5万年以前到达中亚,3-4万年以前到达欧洲,1.5-2万年以前到达美洲。一个大众化的新闻杂志,用5页的篇幅刊登这样的文章,至少表明,在编辑心目中这个话题是很有“新闻”价值的。确实,这一话题新闻界一直高度关注,经常有最新消息在报端披露,并且配上夺人眼球的标题。2002年7月12日的《文汇报》以引人注目的标题报道:“人类祖先在乍得?——最新发现的头骨化石可能揭示谜底”。该文写道,在非洲中部的乍得,发现了被命名为“图迈”的头骨化石,科学家断定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权威的《自然》杂志对此有这样的评论:一千万年前地球上有很多猿类,五百万年前有了原始人的留世记录;距今一千万年至五百万年之间,人类的始祖与猿分离,这一演进过程的物证少之又少。“图迈”的发现,弥补了“缺失的一环”。但是也有科学家持不同看法:“图迈”不仅不能弥补“缺失的一环”,反而说明原始人类演进的多样化;人类的进化并非只是一个单向的阶梯,而可能展示出“茂密的图谱”。有意思的是,2002年10月9日《文汇报》报道“我国科学家运用先进方法测定柳江人生存年代”的消息,用了醒目的标题:“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这一结论使现代东亚人‘非洲起源’说受到挑战”。该报道援引中国科学家的判断,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二百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在中国出土的各时期的古人类化石都有共同特征,如铲形门齿、长方形眼眶、扁平脸等,表明至少二百万年以来,中国人的进化是连续不断的。新闻界的密切注视与频繁报道,使得这个离我们遥远而枯燥的话题,透露出鲜活的生气。历史诱人的魅力,以这样的方式向人们招手,我们真的需要对历史刮目相看了。

编辑推荐

《国史十六讲(修订版)》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读书报》2006年度佳图书,国家图书馆第三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本读者自已选出的深入浅出的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史十六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9条)

 
 

  •   国史十六讲是写给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学生的教学用书,看了这本书后,可以对中国的历史有个粗略的了解,但是5000年的历史,又有谁能说真正的精通和了解呢?
  •   第一次接触到樊树志先生是在金波主持的《文化中国》中,实际上先生讲的明史比起当年明月来说算不上是精彩,但是细听下来文化气息更浓,思维也更加的严谨,比起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讲述更加的连贯,也更能让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初看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在此之前其实早就听说了这本书,其实除了复旦之外同时还有许多学校把先生的这本书当做教材,可是遗憾的是我们学校并非如此。书的精炼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多年的古代历史就浓缩在了这几百页纸当中,对于任何的学者编这样的书都需要勇气,因为编的好是应该的可要是编的不好就有被骂的危险。
    先生在书中秉承了一贯的严谨和连贯,虽然先生是明清史的专家但是在这本书中没有侧重于自己的方向,在行文上比较平衡,另外生动浅显的语言也让普通的读者都能理解。作为一本教材或者说是作为一本普及历史基础知识的读物是非常不错的!!!
    为先生鼓掌!!!
  •   每一讲都紧紧围绕某个历史时期的一个主题,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观点中肯平和,虽然引经据典不少,但并不让人感到复杂枯燥,是一本帮助开阔历史视野的好书!
    得知这本书的原稿是作者课堂上的讲义,不禁让人羡慕复旦大学的学生。现在的中国,只有多一些这样的老师,大学才有希望成为大学啊!
  •   七天读完了《国史十六讲》,感觉到痛快流畅!是的,泱泱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在短短7天的时间里密集地流过,没有感觉到枯燥和乏味,而是强烈的思想冲击和隽永的意蕴深长。一本好书,不但在深度上给人认识,也在广度上给人视野,它加深我对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认识,丰富了我对胡汉相互浸化的影响,也在更宽广的视野上看待15-18世纪的中国,樊多方引证说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正是中国!等等,不一而足,给我以启迪和兴趣。中国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典籍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对之有个概括而不浮浅的认识?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十六讲国史,把中国统一于十六个专题里,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使我认识到讲历史的话,一定要主线鲜明,即使再讲细节,也是以故事、典故的形式,增加兴趣至盎然。
  •   这本书属于严肃的历史研究读物,却一点也不像普通的历史读物那样枯燥乏味。它撇除了环环相扣和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谈。它只在历史的大节点上选择了深入研讨。让读者能粗略感受到历史深处血气相通的主脉。用旅游来打个比方的话,它不是欧洲十国十日游,而是意法德三国十五日深度游。十六讲传神细节给人以国史概貌,很吸引人。我是一口气连读三天将它读完。让人一下就爱上了历史这门课!
  •   潜下心来读这部国史,能发现大师就是大师,能耐得住寂寞好好写史,呈现给读者中华民族的灿烂和消沉,比现下浮躁的所谓写这个野史那个正史的作者们要高明无数倍!
  •   国史十六讲,重在一个讲字上,讲的细致大气,不可不读!
  •   《国史十六讲》言简意赅,对中国古代史的不同时期阶段特点作了清晰的叙述。突出了主干知识。如果能够更注重细节,讲求一下生动性就更好了。
  •   十六讲勾勒出中华文明的轨迹,新颖的观点如醍醐灌顶,干净清爽的文字娓娓道来,真的不一般。
  •   用十六条线索将中国历史串联起来,无论对学生还是成人都是非常值得读的一本书!
  •   这本书讲解深入浅出,通过16讲的解说将中国历史的发展阐述的淋漓尽致,实乃一本好书
  •   所讲内容即宏观又具体.既专业又生动.
    可以作为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大学教材.
    推荐购买.
  •   作者通过一本书,就让读者大概的了解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着重每个朝代的兴衰,以时间,文化的历程为主线,只是有些事情的观点阐述的有些模糊。总之'很适合喜欢历史的读者阅读。
  •   近年来,也看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这本书是很好的一本,对于个时代的评价有新意,而且对于各派专家的看法提及后引发思考。已经读了三天了,能细致的再读几遍,希望有更多的收获。
  •   深入浅出的讲了从史前社会到近现代的历史,很好。
  •   感觉不到是在读书,就像和作者在聊天。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让作者高度浓缩,轻松道来。有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有作者独特的评论。了解中国历史此书不可错过!
  •   樊树志的名作,没有做深入的探讨,对于大略了解中国之历史确有益处。
  •   樊教授的历史见解新颖,令人对历史重新思考,历史应该有历史的解读,我们需要这样的解读。
  •   对中国历史的独特梳理。好多独到的见解。很期待继续阅读作者其他的历史书籍
  •   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每次读历史都会让我感动 在我生活着的这片土地上 曾发生过这么多让人激动 感慨 痛心和美好的事
  •   不错,把历史讲的这么有趣
  •   该书很有价值,读来引人入胜,旁征博引,给人以史的冲击,哲的思隧,美的享受
  •   学生时代读历史,只有框架没有肉,觉得索然无味。那个时代的历史,以农民起义为主线,中国历史似乎是一部起义推动历史进展的历史。这部书更客观地、有选择的写了各朝代的典型事件,能帮你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之目的,中年人适宜看,董历史的人能从中吸取新信息。读历史时,常感叹:要是不……就好了,但历史不可能有“后悔药”的,关键是今后少走弯路,尤其是历史上已经犯的错误。
  •   国学史的经典!
  •   讲得非常好,增长了许多知识,既可以作为专业用书,也可以闲暇时看,不至于枯燥无味。
  •   作者开课的讲稿,讨论了古代史上几个重要的问题。
  •   对我来说,这本书跟《中国大历史》一样,是从宏观角度写的中国史。
  •   樊教授用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收获了无数的读者,这本书自从买回来,一直就在教室里流转,而至今我还未一睹,很期待想看看樊教授是怎么用语言把学生都吸引到历史中去了……
  •   以前看过这本书,这次还是决定自己买一本慢慢再看几遍,樊树志的书确实很好。
  •   就像书评所说的,这本大学教科书能让步喜欢历史的人喜欢历史,就是一种伟大。好书,值得一看。提出小小建议,书面最好改一下,否则没买书的人误解太多
  •   刚收到,还没来得及看,就看了作者的序便已然爱不释手了
  •   对研究中国历史挺有帮助的,挺不错的书
  •   作为一本教材式的中国通史,写的诙谐幽默,浅显易懂。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部非常好的启蒙读物,能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完整的框架性的认识。
  •   这本书里的内容填补我一些史学空白,让我对学历史更多了些兴趣,建议高中生阅读
  •   用精彩的语言描述历史,适合专业和业余历史爱好者,赞一个
  •   书很好,樊教授高屋建瓴!以前买过第一版,通读后受益匪浅,闲来无事经常翻阅。后来,送给好友作参考书,所以又买了修订版。这一版,图片略有增益。总之,值得收藏!
  •   读点历史,很好的
  •   书写的很明快!历史可以这么读,很轻松!
  •   挺不错的书,前面很好的阐释了历朝历代的交替兴衰,也对中国的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后面写的有点草率,不过总体非常不错
  •   作为通史类书籍 他还算是不错 不是很深奥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值得一读
  •   同事的推荐让我有幸读到了这么优秀的史学足作品,即通俗又有一定的深度和新的观点,可以解放大多数人的传统史学观。棒棒棒!
  •   者是我们历史老师推荐给我们的!语言没有消毒水的味道,没有那么多专业术语,能对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很不错哦!
  •   一个人,必须得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
  •   适合高中生高中老师大学文科
  •   历史老师强力推荐给我们,希望看了这本书后能对我们以后学文科的同学有所帮助。
  •   原先不太爱看历史,这本书却看的很带劲。
  •   替同学买的。估计是班级上很多人要。于是一次性买了9本,当当价格也比较实惠,而且是修订版。送货速度也快。总之他们很满意。
  •   特么还没看哪来心得?
  •   老师介绍我们的,比课本上的历史更有意思
  •   老师推荐看的,挺好的一本史书,适合高中加一选历史的看
  •   老师推荐的,写了很多历史故事,还可以把。只看了目录,还没看内容。
  •   历史要多看几个人的书才会有更好的认识,好书。
  •   写的不错,别具一格,有思想,适合喜欢历史的人
  •   历史老师推荐的书买了以后觉得挺好的!
  •   有关历史的书,内容很好,浅显易懂,老师推荐的
  •   简单易懂的一本历史教材。
  •   樊老的书对历史的理解很透彻,简易,平实,更接近历史!!!
  •   对历史很好
  •   文字流畅自然,里面并没有那种日常听到无数遍的陈旧观点,并且能够给人以一定的启发,虽然由于篇幅有限,有很多东西只能略略带过,甚至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提及,但终究还是一本很不错的历史普及书。它是偏向于论述的著作而非普通的陈述史实。
  •   书的质量很好,孩子喜欢看历史书~
  •   分析独特,很好的历史辅导书籍!
  •   不错的历史类书籍
  •   和小时候学的历史有点不一样,这才是历史书!
  •   让不爱看历史书的我,喜欢上了看历史书,这个假期还要好好研读!
  •   对历史的把握,行云流水!
  •   老先生写的中规中矩,像他说的,他只是如是说出历史,理解与评论都是大家自己的事情了。
  •   以前在图书馆看过这本书,不过是之前印刷的,现在买的是比较新的,不过内容都一样精彩就是了,值得仔细阅读
  •   读史可以明智,我期待这这本书给我的智慧。谢谢当当!
  •   书大量引用国外研究成果,开阔普通读者的视野.
  •   还没读呢,读后评
  •   百度好友推荐,我觉得值得一读
  •   尚未开始读,看样子不错,学习了再评价
  •   都是些国学精品,值得一读
  •   读来很容易懂。不像一般的教科书一样死板。深入浅出
  •   最近准备读
  •   应该好好读的书
  •   刚入手,大略翻了一下,印刷质量很好,内容要仔细读过才知道
  •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   我认为内容有点偏向财政、人文方向。很有条理、系统,是我的国学老师推荐的教材。因为内容包含的多,有点难读完,反正我是看了很久。也可作为工具书收藏查阅,我认为很有收藏价值。
  •   老师推荐学生买的,就给孩子买了。
  •   就是封面有点皱了 大概是包装问题
  •   书没有问题 很好的 呼呼
  •   看起来很好的样子,赞一个
  •   比想象中的要好,很不错的一本书!
  •   各方面都很不错,刚刚拿到手,目测是本好书,细细品读中
  •   书很好,价格合适,装帧设计不错,内容看了十多页,很好,不想一般教科书。单就正文第一段中“神话和传说,宗教和科学,对它有五花八门的解释”,这句,我就喜欢上了。
  •   很好的一本书,建议大家看看。
  •   这本书是学姐推荐我看的~
  •   当时是看烽火的小说推荐的这本书,果然啊,没有让我失望
  •   记得易中天曾经说过,对他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一本是
  •   收益匪浅,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同事也很喜欢
  •   很好的一本书,详细但不复杂。最喜欢的是纸张,怀旧的淡黄色,让看书成为惬意的事
  •   很赞。喜欢。每天睡前看点点,舒服呢~~
  •   还没看完哦,比较闷。希望我可以坚持
  •   書不錯,是正版!
  •   还不错呢,很好的运速完美的服务。。
  •   好书一本 值得拥有
  •   好看,但是太厚了,看了半年哪
  •   一级棒一级棒
  •   这次在当当网上买书真是没有想到的好。一共买了七本,书很好,正版,价格还实惠。关键是物流太给力了。我前一天下午快下班时下的单,第二天中午就送到了,真是惊喜呀!太好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