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马未都  页数:201  字数:1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过程是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此套10共五册,分为家具篇、陶瓷篇(上)、陶瓷篇(下)、玉器篇、杂项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时受时间限制,内容不尽完整。此为全本,未做删节。全套图书,从当今百姓喜爱的传统文化人手,试图解释文明成因,展现文化魅力。只要你对文物乃至文化有兴趣,读此书就一定会乐趣无穷。这个乐趣是你熟知的文化惜给你的,而不是我。

内容概要

本书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杂项的11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1章,详细介绍了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3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此外,他还撰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专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漆艺之光 曲水流觞——早期漆器第二讲  粉饰生活 千文万华——唐至清代漆器第三讲  捉刀代笔 科罗曼多——雕刻漆器第四讲  含英咀华 百宝争辉——镶嵌艺术第五讲  雕镂精湛 妙趣横生——竹雕艺术第六讲  文玩珍赏 游刃有余——名贵材质雕刻第七讲  炉火纯青 铸造精湛——明清铜器第八讲  掐丝填彩 繁缛华丽——景泰蓝第九讲  方寸之间 别有洞天——鼻烟壶(上)第十讲  秋水盈光 掌中乾坤——鼻烟壶(下)第十一讲  文明积累 受用清福——文化的力量后记

章节摘录

第八讲 掐丝填彩 繁缛华丽——景泰蓝中国的古代工艺中,绝大部分都是官民共享。比如瓷器,有官窑也有民窑;玉器,宫廷和民间都有制作。只有一种独特的工艺,在清末同光中兴之前是宫廷独享,没有走入民间。这就是俗称的景泰蓝,学名叫做掐丝珐琅。景泰蓝的由来先来介绍什么叫掐丝珐琅。掐丝,指在铜胎上用细的铜片掐成图形。请注意,掐丝珐琅首先不是用铜丝,是用铜片,形成立墙后才能填彩。掐出图案,填上各种色料,再经过烧制、磨制,最后成为成品,这就是掐丝珐琅。掐丝珐琅是一个外来物种,不是中国的东西。今天大家都认为景泰蓝理所当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外来文化,是元朝时从阿拉伯地区传进中国的。这跟我们的想象有差距。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大食窑”条目下记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明初曹昭关于文物的记载非常多,这条关于景泰蓝的记载也很明确。“大食”,是过去对阿拉伯地区的一个统称。“鬼国窑”则是一种蔑称。中国人的面目都是比较平和的,面部起伏没有阿拉伯人大。阿拉伯人的典型特征就是高鼻色目黑髯,鼻子比我们突出,眼睛带色儿,比我们眍,胡须比我们重,所以中国人看着像鬼,叫“鬼国窑”。元代景泰蓝传入中国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实物阶段,通过贸易,把景泰蓝实物直接传入中国,让中国人看到这样一种异国文化。中国过去没有这类东西,看着非常新奇。第二是技术阶段,技术进入中国。中国人喜欢这类商品以后,开始学这门技术,自己来烧。我多次说过,古代的运输成本非常大,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成本问题,所以引进成品不如引进技术。今天运输成本在商品总成本中的比例相对就非常低。关于这段历史,可以在南宋的古籍中找到蛛丝马迹。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中记载:“予得一瓶,以铜为胚胎,傅之以革,外为觚棱,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却似琉璃,极其工巧,不知为何物。”这段记载说得非常清楚,通过对这件东西的描述,我们能想象它就是景泰蓝的一个雏形。南宋时的人还不知其为何物,也没有名字。景泰蓝的名字不管什么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它就一定要起个中国名字。掐丝珐琅也不例外,也有个中国名字:景泰蓝。明代很多工艺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这些名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一般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比如我讲过的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这些都是当朝出现并流行的。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现,而是在元代就进入了中国。到了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使它发扬光大,声名鹊起,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景泰蓝的叫法非常晚,并不是景泰年间开始叫的,甚至整个明朝都不叫。清朝雍正年间有一条记载,雍正六年的造办处《活计档》:“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是关于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录。但是,这段记录的读法不同,意思也不同。是“景泰 蓝珐琅瓶”还是“景泰蓝 珐琅瓶”呢?中国过去的文字中没有标点符号,要靠前后的意思和你读书的能力去判断。那么从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判断掐丝珐琅是否在雍正时期就被称为“景泰蓝”了。晚清陈浏的《陶雅》记载得最明确:“范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填彩釉,昔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陈浏认为这类工艺品过去称景泰蓝,今天称珐琅。他实际上给说反了,应该是过去称珐琅,现在称景泰蓝。这条记载说明,至少在清后期,景泰蓝的名字就蔓延开来,社会接受了这个通俗易懂的名字。那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它为什么叫景泰蓝,而不叫景泰绿、景泰红、景泰黄呢?这是因为掐丝珐琅以蓝色基调为主。景泰蓝是一个外来文化,从中东阿拉伯地区传进中国,阿拉伯文化的主色调崇尚蓝色。大家有机会去阿拉伯国家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的建筑中,蓝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色调。元政府注重手工业元代有其特殊性,它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统治时期。游牧民族跟传统的农耕民族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比如游牧民族注重贸易,它的贸易能力非常强。过去总说“十个商人九个回”,回人是游牧民族,就愿意经商。游牧民族不种粮食,必须通过交换换得基本的生活物品。农耕民族则注重自给自足。上学时老师一定教过你:农耕民族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就是自己生产、自己使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都注重手工业生产,但目的不同。游牧民族手工业生产的目的,更多的是把产品作为商品去交换,去换粮食,或者换来钱去买其他需要的东西。所以,游牧民族的产品都是作为贸易的一个直接手段。农耕民族的手工业产品则基本是自己消费,自己做,自己用。很多年前,我曾经跟一个意大利鞋商聊过。那个鞋商说:“我来中国之前算过一笔账,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每年就买一双鞋,也是个不得了的市场。”我说:“你不知道,过去的中国人都是自个儿做鞋穿,不买你鞋厂的鞋。”自己做鞋,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残留的痕迹。今天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但仅在二三十年前,中国绝大部分农村还是自己做鞋。这段历史距离今天并不远,我甚至还穿过我姥姥给我做的鞋。元政府当时对手工业工匠的态度跟宋政府有很大区别。我们对这段比较残酷的历史都有所了解,元朝当时是风卷残云般地席卷整个国土。建立政权以后,政府对手工业兴趣浓厚,需要许多手工业工人为其服务,所以大批俘虏有本事的工匠。从某种意义上讲,元政府对工匠的态度还算不错,甚至还高看手工业工匠一等。元代景泰蓝过去有个误解,一直认为景泰蓝是景泰年间创造的,或者是从明代才有的。通过这些年查阅古籍,类比研究,我们终于知道元代就有景泰蓝,从而也对以前有结论的文物进行重新定位。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足尊,底下刻着“大明景泰年制”双龙款。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件三足尊的上部去掉,把底下去掉,只剩中间这一截,跟元青花罐的典型器做个对比,它们之间从图案到造型非常相似。而三足尊的上部、足部的釉面与中间部分明显不同。因为有相应的瓷器做比较,可以断定这件东西的中间部分为元代掐丝珐琅罐,后为明代改制。这就是文物类比的一个优势。由于故宫这件景泰蓝三足尊的提醒,就有大量元代景泰蓝被剥离出来,比如玉壶春瓶式的景泰蓝瓶。我讲过玉壶春瓶,元代非常流行,从造型上可以进行类推。再有就是簋式炉、鼎式炉,这些造型都可以跟当时的龙泉青瓷做横向比较。现在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元代已经有大量景泰蓝面世,都是由中国工匠制造的。景泰蓝的款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比较特殊,跟瓷器不一样。瓷器烧造完成,一旦瓷化以后不得逆转,也没有办法逆转。你不能说这个瓷器烧的造型不好,搁家里用水泡着,泡软了重新烧,肯定不行。但景泰蓝是铜胎,铜就可以逆转了。铜胎可以改造,比如这儿去掉一点儿,那儿焊接一块儿,都可能办到。这样一来,景泰蓝就给了作伪者很多改造的机会。比如景泰蓝的伪款、后添款等改款现象非常严重。北京故宫博物院三足尊的“大明景泰年制”双龙款,就是明代的后添款。过去底下没有款,添款一定要添名气最大的时期,所以添了“大明景泰年制”款。从16世纪开始,一直到乾隆中期,对景泰蓝的改造一直不断。所以我们今天对景泰蓝的分类、断代非常困难,要一点一滴地去比对,跟当时横向的所有工艺品比对,这个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由于景泰蓝的名气,历朝历代落“景泰”款的风气始终不绝。今天通过统计可以看到,景泰蓝上落“景泰年制”、“大明景泰年制”款的式样多达30多种。对于底款的式样,宫廷过去都有固定制式,不管做什么工艺品,都是下一个单子,工匠按照单子写的去制作。所以像瓷器底款的变化都是有依据的,而景泰蓝没有依据,都是工匠谁想刻成什么样,就刻成什么样。这样一来,给我们后人区分哪件才是真正景泰年间制作的景泰蓝,提高了很大的难度。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景泰蓝西番莲纹盒,底下左行阴刻“大明景泰年制”款。全世界的专家公认为这是一件无可争议的大明景泰年间制造的景泰蓝。这件景泰蓝在全世界很多重要的博物馆都展览过,也曾经多次被收录到书中。我们看书的时候就要非常认真,要记住它的书写方式。景泰蓝是刻款,跟瓷器中大部分的写款不一样,它是在铜上直接刻出来,不允许修改。在铜上刻字是需要功力的,首先要有极强的技巧,能够在铜这样坚硬的材质上刻出字;其次还要把字刻出韵味,这非常难。所以,在景泰蓝上刻款不可能逮着谁谁刻,一定有专人刻。这样一来,在鉴定中就可以有比较了。打了眼儿的花觚这些年来有大量文物回流,我就碰见过一件景泰蓝花觚。这件花觚早年流落海外,曾经被人改成台灯,为了走线,底部被打了一个眼儿。原本花觚的底部有“景泰年制”四字款,由于被钻了一个眼儿,四个字里有两个字残缺不全了。“景”和“制”是完整的,“泰”和“年”各缺了半个字。我就看着仅存的两个整字、两个半字,跟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景泰蓝盒底的款作了个比较,一模一样,恨不得就是一个人刻的。我当时看到这件东西非常激动,尽管它残了,但残有一个好处,价钱也便宜了。在收藏中一定要有个好的心态,要正视现实,你碰见什么样的东西,都得忍着。你不能说看见这个花觚底下有个眼儿,就不能忍,气得要死,说:“谁给打的眼儿啊?谁这么无知啊?!”五百多年来,无知的人多了,打一个眼儿很正常。那么,仅以现在的这个状态来看,这件花觚从纹饰、造型、分量、款识,跟公认的景泰年间的盒非常接近,所以我当时非常兴奋,跟人家讨价还价,就把它买了,现在观复博物馆的工艺馆里展出。现在的修复技术非常高,本来可以将它底下的眼儿补上,但我没有补。我觉得历史留下的痕迹就让它留下吧,这样后人也能知道历史上曾经的无知。当时的人如果知道这一个眼儿打下去,多少钱就丢了,打死他也不会打。明代的景泰蓝晚明有个人叫金嗣孙,他在《崇祯宫词》中有这么两句:“赐来谷雨新茶白,景泰盘承宣德瓯。”说的是景泰蓝的盘子上搁着一件宣德的瓷器,用来喝茶,这是晚明宫廷生活的写照。瓯,本义指盆状的瓦器,过去地位比较低,但“宣德瓯”一下子就提得比较高了。晚明的宫廷生活和市民生活相对比较富足,宣德青花和景泰蓝盘子都是价值连城,这两件东西凑在一起端上来,就为了喝一杯茶,真是奢侈啊!瓯这个字今天不怎么用了,容器中也基本没有瓯的概念了。过去有一段故事,说有一次乾隆跟纪晓岚聊天吃饭,看到桌子上有两盘豆子,皇上就说:“我出一个上联,你能不能对?” 纪晓岚说:“臣可以对。”皇上就出了个上联:“两碟豆。”就是桌子上有两碟豆子。纪晓岚张口就说:“一瓯油。”皇上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的是‘两蝶斗’,是指两只蝴蝶上下翻飞。”纪晓岚反应快啊,说:“我说的‘一鸥游’是一只鸥鸟在缓慢地飞翔。”乾隆一听,不服气:“那我还能添字,叫‘林中两蝶斗’。”纪晓岚马上说:“江上一鸥游。”对得非常美。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非常优美机智的地方,通过一个瓯也能体现出来。晚明时期,景泰蓝品种在增加,但质量在下降,砂眼明显增多。景泰蓝填完彩料以后一定要用火烧制,如果质量不能控制,砂眼就要增多。另外,当时景泰蓝的审美趣味跟瓷器有异曲同工之妙,纹饰都比较繁缛。当时中央政府也非常注重景泰蓝的制造,比如做了非常漂亮的景泰蓝多穆壶,明确带有礼品的意味。多穆壶是蒙、藏少数民族用来喝奶茶或者搁酥油的容器,用景泰蓝这么名贵的材料做,显然有跟少数民族沟通的意思。中央政府当时把这些名贵礼品大量发往西藏、蒙古,跟少数民族保持良好的关系。明末的古玩市场明末清初人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若奇珍异宝进入尚方者,咸于内市萃之。至内造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于内市重价购之。”这段记载非常有意思,描绘了一个买卖古玩的大市场。各种奇珍异宝要想进宫,先要在北京的内市云集。内市在哪儿呢?紫禁城的北门在明代叫玄武门,到了清代因为要避康熙皇帝的讳,改为神武门。今天的神武门外正对着景山正门的那块广场,就是过去的内市。内市里汇集了宣德之铜器,就是宣德炉;成化之窑器,显然是成化杯;永乐果园厂之髹器,就是永乐漆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就是景泰蓝。这些名贵的东西都云集到内市,大家挑选,好的就进宫了。那么其他喜欢这些古董的人,也都跑到这个地方去买。当时的北京除了这一狭小的内市外,还有外市,散布在北京各处的古董商摊都属于外市。跟今天比较起来,内市有点儿像拍卖公司,外市多少有点儿像潘家园。外市的东西相对来说等级比较低。对古董的需求是社会富足的一个表现,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精神,而非物质。收藏一开始很容易物质化,我喜欢,是因为有一个物质实实在在摆在眼前,但实际需求的是围绕着物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你喜欢一个宣德瓯,那就是一个瓷碗。你要喝茶,拿普通的白瓷碗喝和宣德瓯喝都差不多。问题是,宣德瓯具有极大的精神层面的内涵,这一点是白瓷碗所不具备的。清初景泰蓝入清以后,康熙朝迅速恢复生产。康熙十九年,武英殿、养心殿设立造办处。康熙五十七年,武英殿的珐琅作改归养心殿,从等级上提高了。康熙皇帝对欧洲传教士带来的珐琅非常感兴趣,想尽办法把画珐琅的技术引入宫廷。我讲《陶瓷篇》珐琅彩时讲过,铜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这三种画珐琅器都是康熙一朝创烧的。《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里记载,康熙三十年,康熙皇帝曾说:“朕新制法蓝碗,因思先帝时未尝得用,亦特择其嘉者,供奉陵寝。”过去一直讲要尊重祖宗,尊重历史,这个尊重一定要有具体事件。康熙三十年,珐琅碗试烧成功,皇上就说:“我的父亲没有用过这个新东西,我要挑最好的供奉在他的陵寝。”一国之君尚且如此,今天每一个人就更应该表示这种对祖宗的孝心,不仅仅是对你自己家的祖宗,更是对中华民族的祖宗。由于康熙的重视,珐琅彩开始普及,但掐丝珐琅在康熙一朝烧造的并不多。很可能是因为瓷胎画珐琅、铜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影响了掐丝珐琅的制造。到了雍正一朝,掐丝珐琅明显增加,史料也在增加。雍正十年,有记载说做了一组景泰蓝的炉瓶烛台,俗称“五供”。什么是五供呢?一般在寺庙或祠堂里要供五件用具,中间一个炉,左右两个花瓶,两个烛台,俗称“五供”。大家有机会去清西陵,还能看到陵寝前面的石五供,非常巨大,搬都搬不动。蜡炬成灰泪始干五供由于是五件,非常容易失群。所谓失群,是专业术语,指历史上的一组东西被分散了。我有一个朋友,从国外买了一对乾隆的景泰蓝烛台,失群的,所以买得比较便宜。他一回来就跟我炫耀:“马先生,来看看我的这对烛台,欧洲买的,便宜,漂亮着呢!”我一看,东西确实不错。我就跟他开玩笑说:“你不是买得便宜吗?加点儿钱,匀给我吧。”他说:“那哪儿能啊!我不赚这钱,我自个儿回去摆着。再说过两天是我的结婚纪念日,我还要用呢。”等结婚纪念日过了以后,他回来跟我说:“出了点儿事儿。”我问:“什么事儿啊?”他说:“结婚纪念日那天,我想让老婆高兴,就把这对烛台拿出来,买了两根大红蜡。我想着把蜡烛插上去,一点上,显得屋里有个气氛。乾隆年间的景泰蓝烛台,宫廷所用,我今儿结婚纪念日点上,多美!问题是这个蜡烛插不上烛台的钎子,我使劲儿一插,蜡两半了。那天晚上算瞎了,这蜡没点成。这是怎么回事啊?”这时该我炫耀了,我跟他说:“你把这东西匀给我,我就告诉你是怎么回事。”我跟他卖了一个关子,先念了首诗。李商隐著名的爱情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很好理解,见过蚕吐丝的人都明白,蚕是作茧自缚,它吐完丝后就在茧里面休眠了。“丝”在李商隐的文学含义中代表思念、相思,是爱情的象征。但问题是下面这句“蜡炬成灰”不好理解。蜡炬,就是蜡烛。我问他:“你什么时候见过蜡烛烧成灰?”他想了想说:“可不,蜡烛烧完了哪儿来的灰啊?”古代的蜡烧完是有灰的,因为它的蜡芯不是今天见到的棉线,而是一根芦苇。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蜡烛插不进烛台的原因。今天使的是清末时候才进来的洋蜡,中间是一根棉线,实心的,又硬,你使劲往钎子上插,嘎巴就裂开了。而过去的蜡中间是一根芦苇,有的还缠有布,芦苇是空心的,才能插到烛台上。所以,烛台上的蜡钎子基本跟芦苇芯一般粗,就是这个道理。这种蜡烛烧尽后都会留有残灰。中国古代的灯与烛有本质区别。灯是燃液体的,燃油;烛是燃固体的,燃蜡。蜡烛的发明比油灯要晚很多,所以到了唐代,蜡烛还是非常贵重的商品。过去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洞房花烛夜里,点燃的蜡烛可不仅仅是一根红烛,上面还有很多纹饰。我还收藏有这样的蜡烛,非常漂亮。乾隆朝景泰蓝乾隆以后,景泰蓝的工艺越来越成熟,做得非常精细,器型也越来越大。我曾经在德国买过一个大号的景泰蓝花鸟纹大瓶,80多公分高,两只鎏金的耳,现在观复博物馆的工艺馆内展出。从这个瓶子的纹饰及造型上看,乾隆时期的典型特征全部在它身上体现了。我们讲了这么多课,完全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了。比如把乾隆官窑瓷器跟这件景泰蓝做横向比较,看看差异有多大。我们能发现,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门类的工艺品有时在造型、纹饰、细节上几乎没有差异,这就是文物横向比较的好处。我买这件景泰蓝的时候,卖家跟我说:“这瓶子早年就是八国联军从你们那儿弄回去的。”我说:“那就该着我们把它带回来。”德国人知道东西的来历,是因为他们有记录。西方人有很好的档案习惯,很多事情都要记录。所以有时一查,就能查到这东西一百年前在谁的手里,中间经过几个人,都很清楚。这种80多公分高的器物,对景泰蓝来说非常大了。但在乾隆盛世期间,景泰蓝还能做得更大。乾隆四十七年,乾隆皇帝下旨:造掐丝珐琅佛塔六座。其中有一件蓝地缠枝莲八宝纹宫殿亭式塔,高达239公分,比我伸起手来还要高,今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雨花阁内收藏着。晚清民国景泰蓝乾隆以后,景泰蓝急剧衰退,为什么呢?国家的经济衰退直接体现在奢侈品上。景泰蓝在所有工艺品中成本最高,它以铜做胎。铜在历史上是制钱的原材料,使多少铜,就等于使多少钱。也就是说,抛开它复杂工艺所带来的成本,仅是原材料成本就非常高。所以清代中叶以后,景泰蓝迅速衰退。晚清到民国时期,景泰蓝开始走入民间。此时北京、扬州、广州等地都有一些民间作坊生产景泰蓝。经营景泰蓝的商号有老天利、德兴成、宝华生、静远堂等等,都非常有名。晚清至民国时期景泰蓝的特征非常明显,它的胎一般都非常薄,一掂,很轻。老的景泰蓝则很重。但是,此时的掐丝掐得非常细腻,这是用工艺来弥补材料的不足。不可能使那么多铜了,但可以用细腻的纹饰来弥补。晚清到民国时期正是第四次收藏热,大量西方人来搜集中国的文物。西方人对景泰蓝的认识颇高,认为这是代表中国宫廷文化或者说贵族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大量景泰蓝都流往欧洲。受此影响,当时古玩店里不摆几件景泰蓝,显得档次低。换句话说,有品位的买家一看你店里连景泰蓝都没有,转身就出来了。西方人为什么知道景泰蓝重要呢?西方人进入紫禁城一看,凡是重要的大殿里摆的全都是景泰蓝,有成对的鼎式大香炉、大仙鹤、太平有象等等,还都是大件的景泰蓝。而当时清宫确实有严格规定,对景泰蓝非常重视。比如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宫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只有皇上的御宴桌上几乎都是景泰蓝的餐具,底下的陪宴桌全部都是瓷器和银器的餐具。由此可见,景泰蓝在当时宫廷中的崇高地位。我们对景泰蓝的误解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反而对景泰蓝的认识偏低。虽然我们承认它的贵重,但不认为它在审美上有多高。这种认识源于文人,文人认为景泰蓝太花哨了,不含蓄,所以对其评价一直不高。曹昭就说它俗得要死,“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由于过去文人的这个态度,我们一直对景泰蓝的认识不高,导致其大量流往欧洲。解放后,对景泰蓝不加重视的态度变得更严重。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叫《景泰蓝的制作》。这叫什么?这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大力宣传,但应该宣传艺术,而不应宣传工艺。工艺本身是保密的,但中国人过去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所以就把秘密给散出去了。整个制作工艺被写进一篇文章,谁逮着谁做,哥儿几个弄一个小窑就开始烧景泰蓝了,拿这事儿不当事儿。我曾经有一次还在电视上看见教怎么做景泰蓝,好像只要家里开一个小灶,就能做了。由于毫无计划与节制地普及,把这个过去中国最典型的宫廷文化一下子降低了。没有制约,没有控制,导致今天景泰蓝的名气与质量几乎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今天的单位发个奖,到街上一看,什么便宜?景泰蓝瓶子便宜,还挺唬人,得,买俩发奖吧。我还看到很多旅游纪念品市场中,堆放着大量质量低劣的景泰蓝,很便宜。这些现象,导致景泰蓝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就是廉价品的概念。回想历史上景泰蓝的辉煌与地位,真让人寒心!全国收藏景泰蓝最多的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外除了南京博物院、西藏博物馆,其他重要的博物馆里几乎都没有大的收藏。西藏博物馆中所藏的景泰蓝,都是当年中央政府赠送给西藏的。当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就有意识地开始收藏。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观复博物馆从世界各地征集了几百件景泰蓝。将来博物馆里会有一个专门的景泰蓝馆,供大家欣赏这些非常重要的文物。景泰蓝虽然是一个外来艺术,但经过元明清三朝皇家的推崇,再加上工匠的不懈努力,使它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但由于中国文人不推崇这种繁缛华丽的艺术,导致后人不大重视,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浅薄。这是因为我们不注重文化史观。什么是文化史观呢?历史上所有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尊重它。景泰蓝这朵奇葩,反过来被西方人认可。在西方人心目中,华美的景泰蓝代表着中国灿烂的文明。那么,下一讲内容,是由西方人带给中国的一门艺术,最后由中国人发扬光大,那就是鼻烟壶。

后记

我试图以通俗的方式来讲述历史,颂扬文明。《百家讲坛》给了我机会,并提供这样一个极为广阔的平台,使我得以展现个人近三十年的积累。中华文明的魅力很难用语言来表现,无论是谁,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我仍努力去做了。这要感谢《百家讲坛》的魏淑青主任、制片人万卫先生,他们的肯定,给了我信心;还要感谢编导马琳、那尔苏、张佳彬、林屹屹,他们的具体工作使讲座增色。感谢中华书局的顾青先生和责任编辑梁彦先生、孙文颖女士,在本书的出版编辑过程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我还要感谢为文明火炬传递不计荣誉的每一个人,正是他们,使我们灿烂的文明得以延续。

编辑推荐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看点:1.“百家讲坛”图书,拥有广泛而稳定的读者群。2.马未都本人的传奇经历,近三十年的收藏经验。3.近300幅精心选配的图片,引领读者走进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的世界。4.作者收藏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故事,情节跌宕,可读性极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4条)

 
 

  •   马老的传奇经历,近三十年的收藏经验。近300幅精心选配的图片,引领读者走进漆器、镶嵌艺术、竹雕艺术、名贵材质雕刻、明清铜器、景泰蓝、鼻烟壶的世界。收藏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故事,情节跌宕,可读性极强。
  •   《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是马先生说收藏系列图书之终结版,读完此书,对马先生的崇拜、崇敬之情更加“严重”。让我对古代的漆器、鼻烟壶、景泰蓝……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认识。感受到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光辉灿烂,我们的先人是多么的聪慧、创造了一系列令世界、世人震惊的杰作,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拜读马先生的第一本着作是「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这是第二本,每一本都是受益良多,拜读第一本书时觉得这家伙怎么这么臭屁,但渐渐了解马先生对中国文学的深厚基础后让我觉得他臭屁的有理,阅读他的书让我对中国文学更加感兴趣,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声再这个时代能有像马先生一样的前辈在前头引领着我们。在这本书中让我多认识了「景泰蓝」与「鼻烟壶」,更近一步更新了我对雕刻、镶嵌的知识,就像马先生一直在书中重复提到的,我非常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所拥有的悠久历史文化绝对不是一个包袱而是一份超极珍贵的礼物,我们之我们从何而来,更希望能传承下去让我们之我将走向何方?
  •   自2008年四月购得《马未都说收藏》系列丛书第一篇——家具篇,至今日读毕最后一篇——杂项篇。在这近一年时间,让我认识一位大师,以及认知了一种文化……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在北京图书大厦,拿起那本《马未都说收藏家居篇》后,付款、印章的种种情形,也能能回忆起在北京回来的动车组上,整整八个小时将书读完的畅快感觉。正如马先生在书序中所言“读此书就一定会乐趣无穷。这乐趣是你熟知的文化带给你的,而不是我”。在我看来是马先生过于谦逊了,中国文化,在这之前我也从其他地方了解颇多,不论是游走中,还是书本上,但是我从未有这般畅快的感情。而今的畅快确实为马先生给我带来的,文化就是闲情雅致,就是休闲之极的产物,如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那首要的便是温饱,文化自然会抛出千里之外。而之前我所接触之文化,多为说教般苦涩乏味,完全没有半点闲情雅致,让我听之既忘之,没有感觉,更无感情……马先生之所以让我能从新拾起文化带给我的乐趣关键在于其用庄重中带着幽默的风格激发了我的兴趣,使我开始对这门知识关注,并主动认知,最终产生感情,这个过程才是我所认为最重要的地方。文物之于我其实非常遥远,马先生带给我的是以文物为媒阐释文化的价值。我感谢我生在这个拥有璀璨文化的国度,我更感谢马先生让我认知它们……http://blog.sina.com.cn/yougusiwei
  •   《马未都说收藏》到这本就以是尾声了。读完这五本书真是受益匪浅!我说过我本没有任何收藏,但看完这本书学到了很多知识,看到了很多藏品!不也是很快乐的嘛。我也算是马扎中的一员,真的很佩服马先生的学识阅历!本书从镶嵌,雕刻,珐琅,鼻烟壶等入手延续了马先生依旧的风格!大量的文物图片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虽比不上看实物,但相比而言这些挑选出的图片也堪称为代表,精品了。本人推荐此书!
  •   如果按照出书顺序购买和阅读的话,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不止是作为普通书籍来看了,而是收藏,虽然不是文物,但却是值得放入书架,慢慢回味、反复阅读。有时觉得这套书里的每本书就像是一个个引子,总是吸引着你不断看下去,不断买下去,不断收入书架中。将《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收入囊中,将是为这套书画上了一个完美的终结,无论是意义上的、实用上的、还是观赏上的。
  •   马未都说收藏从家具篇开始,到杂项篇收官,没有一处不风流,好书,值得典藏。
  •   之前买过一套马未都说收藏的,当时没看到杂项篇,还是没有出这本就不大清楚了。算补买的,书不错。纸张印刷都还可以。
  •   马未都说杂项这本书,我等它出版很久了。现在终于可以买到了,书拿到的那刻心里有种喜滋滋的感觉。因为先在央视里看过马未都说杂项的节目,对里面的内容并不陌生,只不过像是收藏古董一样又有收藏了一本好书,可以在自己的沙发里慢慢的细细品味。丁皎冬2009.03.12
  •   马未都,算是一个有心又幸运的人吧。都说在昌平年代才会玩收藏,君不见电视台各种鉴宝、寻宝节目那个受欢迎的程度,变成全民娱乐,寓教于乐,不亦快哉。当年若不是马先生有心、肯学肯钻研、舍得银子,也不会终于办成了一个私人收藏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留下老祖宗那么些好东西给后人凭吊、赏玩。这些书通过一个个小物件,传递给我们一种历史、文化的信息,最终通过一系列细节,让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从哪儿来,又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将来要往哪儿去,路上要带些什么?文物研究,学问大了去了,但像马先生一样把枯燥的文物讲得有趣,把历史知识普及给我们这些文(物)盲,告诉我们老祖宗那些玩意儿还真有说头,我们的文化还真有品头,为自己生在中国而心生自豪,马未都可真是不遗余力做了大贡献,就为这,我也要投马先生一票。
  •   《马未都说收藏》的最后一本终于读完了,但是感觉还不够,还想看。我从小就喜欢收藏,小时候收集烟标,收集树叶标本,收集剪纸,收集邮票,收集篆字(那时候没有篆字字典,就把从各个地方看到的篆字都抄下来),收集宋词,收集糖纸,收集剪报……还有好多东西都忘记了,不过记得中学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盘点,自己小时候收集的总数能有三十多种。这也和我父亲有关吧,他就喜欢收藏邮票,还有剪报,剪纸等等,好多我都是从他那继承下来的。到现在只有邮票因为值钱所以保留了下来。虽然几乎没有一样坚持到现在,不过收藏这个爱好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现在除了藏书,还有收藏地图,收藏书签,收藏购书袋,这些都是平时带着弄的,真正算是标准的收藏还是今年收藏硬币开始的。说道硬币,其实是在榆林小学领着学生办收藏博物馆的时候,孩子们拿来了那么多漂亮的各个国家的硬币,让我看了很眼馋。不过因为没有地方去买,当时也就是喜欢,没想过收藏。到北台以后去年继续领着孩子们建了一个网络博物馆,其中世界各国的硬币还是主要的内容。其中富盛策带来的他父亲收藏的一个硬币册,里面的硬币是按国家排列的,一个国家一个,前面带一个国旗,是在外地买的一整本的各国硬币,当时就打动了我。后来我在网络中发现淘宝上就有很多很多买硬币的,就在网络中开通了自己的账户,办理了银行卡,在网络中开始买硬币,很方便。短短半年多的时间,自己的硬币从一册到现在的四册,已经有近100个国家的500多种了。从经济的角度讲,传统的陶瓷、木器、玉器等等,工薪阶层是无法问津的。硬币的门槛比较低,还可以接受。虽然和马未都介绍的收藏相比,收藏硬币要容易得多,但是给我带来的快乐却是相同的。
  •   杂项篇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的还行,但没有前面讲的好,有点逞强,但还是不错的。
  •   漆器、镶嵌、竹雕、铜器、景泰蓝、鼻烟壶。以收藏开题讲文化,以文化看历史,不一样的文物,一样的马氏幽默。有趣的学习,一点也不枯燥。
  •   读书有一种情结,开始读时兴趣盎然,等到投入后心痒难耐,特想知道其后的内容,但等到全部读完以后兴奋之余却又是依依不舍。自从读了马先生的《家居篇》之后对文物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等到《杂项篇》读完以后,在丰富知识,领略文化的同时,更多的是依依不舍。马先生的书语言生动,例子活泼,图文并茂,更重要的是马先生在讲文物的同时更多的是讲文化,讲做人的道理,深入浅出的将读者领进一个绚烂多姿的文化世界,并告诉大家:收藏并不一定意味着拥有;收藏只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行为。古代文化、处世哲学,爱国情怀皆在其书中体现出来,读他的书,让我领悟了许多道理......由于马先生的书所引发的对文化的兴趣,我还买了多本有关文化和文物的书,相比而言,马先生的书更多的是言语可亲,平易近人,作为启蒙读物非常合适。因为任何知识,专业的文章都是比较枯燥的,这就需要像《说收藏》系列这样的科普读物来激发大家的兴趣,在学的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明白道理,这是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也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读物。即使再不舍,《说收藏》系列也已经结束了,文物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很遥远,但是文化很近,就像马先生说的一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文化中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文化带给我们的乐趣......
  •   漆器、铜器、竹雕、景泰蓝,都是好玩意儿呀!只是都未成大气候,所以屈居“杂项”了。从中国文人情怀的角度,确实能体会到为何瓷器、木家具、玉佩饰会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成为主流,中国是个讲究圆润、清雅、含蓄的国度,兼容并蓄之下,自有坚固的传统。

    本书中涉及的诸多器物,足可称漂亮、华丽,聚在一起便是这般琳琅满目。但若真的设想一格书屋,却真的不太会选它们入室。有个词叫做“玩物丧志”,其实人与物品之间更多的是“以物言志抒怀”。

    于是纵观今日之林林种种奢侈品,“杂项”也。
  •   书的外壳有一条小的印痕,影响不大。确认收货晚了,这次买的书包装得都很好,马未都先生的《马未都说收藏》现在都集齐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书,看见评论里有的人说这本书不值,或者说马先生这本书很烂之类的,我只想说,他们对于马先生出这个系列的初衷根本不了解。个人认为马先生的目的在于为老百姓普及关于文物收藏的基本常识,宣扬文物文化,与读者分享他眼中的收藏和其真实的阅历、感受及知识。这并非专业的收藏、鉴定类书籍,望个别读者不要吹毛求疵了。带着感受文化之美的态度去阅读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货。
  •   马未都的这一系列书都挺值得看的,做为对文物不太了解的人来说,比较浅显易懂。但是就像马先生自己说的,他的书不是让你开始文物的收藏,也不是收藏的参考书,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个我从书中是有学到了,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过的,不知道的知识。很棒!
  •   在百家讲坛里认识马未都先生,使得我们对收藏有了由浅入深的认识,这本书能扩宽知识面。
  •   我是给12岁儿子买的,他是看了百家讲谈马未都说收藏觉得不尽兴所以又给他买了一套,呵呵,是一本受益非浅的书。
  •   马老师的书以介绍文物的形式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然丰富了我们的文物知识,也加深了我们对文物背后多代表的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马未都说收藏系列我都买了,书的印刷质量和书的内容都是非常出色和吸引人的,希望能看到马老师更多的好书!
  •   这是马未都说收藏说收藏的最后一本书,从书中可以看出马未都对自己只是的炫耀和自信,字里行间也透露出马未都做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   一下子买了七本马未都的书,来不及看完,所以评论尚无处下手。但是凭我平时对马未都的了解以及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表现,可以说他的书应该写的不错。仅从这些书的内容就可以看出,马未都先生知识渊博,博览百科,而且文笔顺畅,笔下生花。我非常欣赏!
  •   马未都的此类书不一定是收藏才要看,其实里面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包括历史的内容,看书和听讲课感觉不是太一样,其需要的条件相对简单,我是在先听了感觉不错的情况下才选择买书的,推荐有兴趣的各位不妨一读。
  •   《马未都说收藏》我要买全。我不收藏。我学其中的文化,了解古人的思想及社会细节。
  •   这是一套正版书,《马未都说收藏》其它四本我在几年前买了,看了不止一遍,现在把这套书补齐。
  •   我已经把《马未都说收藏》系列书买全了,对收藏有帮助,还可以学到收藏之外的东西。
  •   马未都的书都插不多买齐了。原来漆器,竹器,鼻咽瓶都有那么多的讲究。图片精美,文字流畅易懂。不错的阅读享受!
  •   和其他几本《马未都说收藏》一样经典~~
  •   有马氏风格,诙谐幽默,引经据典,朴实无华。给人心灵的愉悦的同时又长了见识,以前看过马先生的陶瓷篇,也看过《马未都说马未都》。都不错,很过瘾,准备买玉器篇和《马未都说》系列了。继续过瘾!
  •   马未都让我对收藏渐渐产生了兴趣,并不是为收藏品的“价格”,而是从艺术品的角度了解到我们的先辈们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   马未都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能学到很多知识,值得收藏爱好者好好看
  •   2009年9月18日,我利用在北京出差的机会,去了观复博物馆。路好远啊,我住在四路通,早上7点15走的,坐公交换地铁再做公交,花了2个小时到达观复博物馆,有点朝拜的意思啊。绿荫掩映下的观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尤其增加了座上宾馆和“合”馆,让人大开眼界。祝愿观复博物馆能有越来越多的展品,不断开辟新的展厅。祝马未都先生身体健康。谢谢那位不知名的漂亮的女馆员帮我照相留念。唯一遗憾的是买书的时候“观复”的印章坏了,没有盖上章。有一个建议,应该留出一个小厅,摆上一些“宝贝”,供参观者照相留念,毕竟外地人去一次不容易啊,呵呵。
  •   马先生说收藏系列,为我们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收藏文化,这个杂项篇从很多细小的生活物件入手,看后叹为观止,感慨古人啊!
  •   语言诙谐有趣,很喜欢,之前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完了这一系列的其他几本,唯独没找到杂项篇,就来到当当上买了,这本说收藏的书也很适合收藏。
  •   一直很喜欢马未都,他说的东西 易懂 有趣 能记。。。真的是掌握了很多知识啊。
  •   马未都的书适合枕边读,娓娓道来的语气,浅显易懂的道理,精美的图片印刷。
  •   马未都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愿意买藏品的专家 所以他的书绝对是有读的必要的
  •   一直是马先生的忠实读者,终于等到这本杂项篇(完结篇)的出版了,很高兴收藏.下一波古玩热点从本书中可以窥见一斑!
  •   特别喜欢马未都老师的这套书,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增长知识。
  •   马未都唤醒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   个人觉得马未都的书,知识丰富,容易懂,水分少,里面会有些小故事读起来生动好玩。
  •   整套就缺这一本,马未都的书大家都知道,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印刷质量很好。喜欢。
  •   马未都的语言文字既幽默,又有知识性,轻松的阅读中长见识了
  •   是一本杂项收藏的入门读本,图文并茂,可读性比较强,但对于发烧友来说,就不够味。
  •   马未都的系列书都很不错,是初学收藏者的最好的读物。很值得购买
  •   自从马未都先生出了这个系列的第一本书后,每本都买,而且每一本都看得津津有味不仅我喜欢,而且老婆也喜欢看。不枉买此书
  •   还没看,不过翻了几页,发现内容还是丰富的,以前在电视上看过马未都讲,很有趣的人,所以买这个书。应该不错。
  •   马未都的书还是很好的。
  •   买这书就是喜欢马未都的东西。
  •   马未都的书喜欢,有思想有见地。
  •   马未都的书,既好看又有知识、典故,还有人生哲理,值得一看!!!
  •   书是金贵东西!太糟践了!马未都老师是高人啊!
  •   深入浅出,知道了许多杂项收藏知识
  •   喜欢马未都的风格~
  •   喜欢马未都的幽默风趣及渊博的知识面,读起来很轻松
  •   一直喜欢马未都,终于下决心买了,非常不错!信任当当!
  •   长知识!喜欢马未都
  •   比看电视上的马未都过瘾。
  •   杂项以前压根不了解,一套书里也是最后才看这本,没想到反而成了点睛之笔,读完发现收藏世界之大,之杂,算是长了见识,即使不喜欢收藏的朋友,也能从中获取不少生活道理,茶余饭后,赏心悦目。
  •   看了马老的家具篇非常喜欢,决定把这个系列都买了,就陶瓷篇这两本有点皱。玉器和杂项还不错~送货慢,预计20号的 还是没到!
  •   在收藏里面,我更喜欢杂项这本书里面的知识很多
  •   马先生的这套《说收藏》全部看完了。通过马先生朴实的讲解,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实物上的具体体现,再通过实物反作用于文化。收获多多呀!书的质量在纸张、装订方面很好!内容,文字加精美图片让我这个古董门外汉也长了不少知识,比如对玉器、瓷器、家具、木材等方面多少都有所认识了。
  •   最爱的杂项是漆器,可惜已经渐行渐远,难得近玩焉。
  •   以前一直不知道什么是漆器。这书讲解的很通俗。还有很多作者的小故事在里面。很引人入胜哦。值得一看。是初学收藏的同学的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
  •   他的百家讲坛系列都看过了。是在讲收藏吗?其实是在讲文化,讲历史,讲人。现金有很多所谓搞收藏的人和很多向往收藏的人,内心只是想“今天花50元,明天就是10000元”。而在这系列树立我看到的是平和,看到文化,看到历史,很少看到利。这些珍宝在做的时候不是为了钱或利,工匠们或是大师们在用心血在做,是在传承文化,开拓创新。这一系列书的宗旨也是在讲文化,也是努力在为现在变味的收藏做一点正本清源的工作。学习了。
  •   杂项是经常被大家忽视的,但是很多又是离我们最近的,所以说马先生给我们补了一课,好!
  •   很喜欢前面有位书友的评论,说收藏不收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的了解,始终觉得不是做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有某种利益或是目的才做的,作为平时生活的一个兴趣和一个增广见闻的方式来看,这书再次呈现了我国历史上的高超技艺,让没有机会见到如此多国宝的人,也有机会认识到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   我是买了全套的,很好看,建议大家都能去看一下;不是为了去学收藏而是对中国文化又多了些了解。原来我们有那么丰厚的文化,做一中国人真自豪。现在有些人从不关心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明,真是遗憾啊!所以我很喜欢这马先生这套说收藏的书,很长见识!
  •   这是马先生说收藏系列最后一本,我本本都在第一时间收藏回家。我不是一个爱好收藏的人,但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述说了一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这就是我收藏的原因,在一件件藏品身上去感受别样的历史!
  •   杂项篇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娓娓道来,很不错。
  •   喜欢古玩和收藏的朋友们值得一看,尤其适合咱们基层群众看。很有指导意义,比所谓的“央视鉴宝专家”的书有用,毕竟马先生是自己练就的眼力,收藏心态也对头,不是错误的为了投资(一己之见)。同样值得一看的还有王世襄、张德祥邓先生的著述。可读性好,价格也不贵。但我从当当收到的这本书的裁切有点问题,有几页纸没裁好,伸在外头,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点烦人。
  •   这本写的杂项,种类也比较多。保持了这套书一贯的风格,在讲东西的时候讲文化。
  •   各种鉴宝节目大火荧屏,我等实在不懂,也没实力投资艺术品,花了点小钱了解一下文物,听老马说说收藏检漏错失等等故事,就是给孩子看看也是扩大知识面的很好选择。正好赶上本人出水痘,打吊针的时候一天一本的看了,感叹古代人的生活一点不枯燥啊,闲情逸致的很纳。我们很难有那种功致精巧的耐力喽
  •   已经买过陶瓷和家具篇,这个看过百家讲坛,所以也买了
  •   一如既往地喜欢,一如既往地睡前读物。至此买齐了马先生的说收藏。
  •   杂项?!呵呵,读了这本书,终于弄明白了。
  •   终于等到最后一集了,心情无比激动。马先生的书还是那么好看!比起电视,书本似乎有不一样的感觉。如果你是马先生的粉丝,强烈建议您来购买全套《说收藏》——他们真的值得收藏!
  •   同时买了好基本书,再三犹豫最后决定先读这本。
    印刷很好,彩图很清新。文字那叫一个忍俊不禁啊。主要是马先生的思路很好,对于漆器的历史,各时期的特点,文化背景等都做了介绍,读起来很轻松。要是教科书都能写成这样,中国对诺贝尔奖估计都不稀罕了。
  •   开篇就讲了我很喜欢的漆器,插图也漂亮。看来马老师对鼻烟壶情有独钟,之前的了解太少,不得不赞叹人类智慧的伟大。感觉我们有点越活越回去了,反倒没了古人的奇思妙想。
  •   阅读过程就像跟马老师喝茶闲聊,轻松愉悦。对于像我这样对收藏感兴趣又不想专业的人闲来无事时随手翻翻,收获大大。强烈推荐!
  •   马先生的这本书不错!浅显易懂,就算是不搞收藏的人,也可以拿来看一看。让你在了解了那些古董的同时,也了解了它背后的中华文化和历史。
  •   马先生写的这一系列的书是我这几年看过的书中,最值得收藏的书!强烈推荐!!
  •   这个领域也是收藏的一个大项不知今后有没有说字画的计划不然太遗憾了
  •   买这本书时,我是受一些爱收藏的朋友影响.想了解一下古玩.看完了这本书,我就毫不犹豫地把其它的也全买了!真的是一本好书,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中国的文化.也了解到很多自己从未接触到的领域!让我这只井底之蛙大开眼界,收益匪浅!
  •   马先生的这一套书很好啊,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我在图书馆都看完了,现在当当上买回来收藏!书包装得很好,很干净!
  •   这一整套书都非常喜欢,有空就拿出来读,喜欢马先生的讲话方式,喜欢听他收藏的故事.
  •   马先生的书我非常喜欢,他的书我都已经收藏。但当当网这次送的书保护的非常不好,好象是被人已经看过,象是旧书,对我这个非常喜欢马先生书的人感到非常遗憾。
  •   我几年前在书店买的前玉器家具还有瓷器,内容很好,很喜欢马先生的书,看他的书,提高了对文化的兴趣,有很多枯燥的东西,经马先生的讲诉会觉得很生动。怎么说呢,我自己的学历并不高,但是我就是喜欢马先生的书,其实我并不怎么喜欢看书。觉得幽默,生动,有意思。还关注他的博客。
  •   一向很喜欢马先生的书,所以这一本一出就买了,还是马先生一向的风格,幽默,与其说马先生在讲收藏,还不如说他在讲历史,他把那些枯燥的文物讲活了,虽然我们这些都是收藏的门外汉,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瞧的,而且瞧一遍不够,适合放在枕边,每天瞧上一眼
  •   其实以前已经看过了,可就看一遍实在不过瘾,所以买回来,可以随时看。深入浅出讲收藏,对于专业人士或者做收藏的肯定不够,可对于我这样仅仅满足于欣赏的爱好者就非常适合
  •   看马先生讲收藏,收益的不仅仅是古物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器物已作古,把玩器物的同时,器物后面的精彩故事,更值慢慢品味。
  •   我不是马扎!也不是文物收藏爱好者!但对于他的书,我也极其喜欢,喜欢他的叙述风格,看着他的书,猜想这个人一定十分聪明。看到他讲自己的“淘宝”小故事,也会觉得他十分有趣。在市面上看到他的书出版,都会忍不住翻阅,如果喜欢就在当当网上订一本。读他的书时,心里会很平静,会沉淀下来......
  •   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收藏文化的细节
  •   闲暇时阅读很不错,了解一些收藏
  •   收藏是门大学问,光研究某一项就特别花心力,何况是各式古玩,这本书专门将收藏类比较冷门的归纳在一起,让我很是受益,即使不去收藏,光是长见识就很好了。
  •   适合古董收藏爱好者学习的书
  •   非常值得收藏的书,印刷精美,赏心悦目
  •   帮朋友购买,可才交到她手上,就被她的朋友抢走。看来喜欢的人蛮多。值得收藏。
  •   很棒的收藏类书籍,丰富的知识让人大开眼界。
  •   虽然不收藏古玩,但是通过这本书能学到很多知识,了解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