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风琴·看听读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马慧元  页数:239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又是老话题:音乐可以写吗?这个话题在我眼里瞬间分裂成几个小问题:音乐之外,有什么可写?什么叫做“可写”?如果可写,是在什么程度上可写?我自己的回答是:凡是感官感受,无论视觉听觉嗅觉,原则上都不可写,因为一写就错,因为感官感受不是文字。甚至连文字本身也不可写,因为一旦转述,就不复是原来的文字。当然,这又难免扯到语言的牢笼——就此打住。很多人会认为,具象、有画面的东西,是相对可写的。我想这大约是因为,画面、事件之类,跟文字的思维模式更近似,所以亲缘较近,但跟听觉、嗅觉一样,作品要复制一个“场”,让人在其中体验作者意图的感受,而这前提是需要审美者有类似经验,从这一点说,美术、戏剧跟音乐相比,没有质的区别。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继《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之后又一本谈音乐的书,让人惊喜的是,内容更为丰富且颇具价值。开篇第一部分当然还是作者的练琴笔记和对作品、音乐家的札记。这些文字是作者学琴、练琴、演奏、读书、听音乐会、看DVD中的真实感受,用她特有的细腻而丰富的语言描绘出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编译的一些音乐家的评论和分析文字,如兰多芙斯卡谈音乐,让我们可以看到大师是怎样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在音乐之外,本书第三部分还特别的讲述了管风琴的简史,并附有大量的管风琴照片。如果说教堂建筑是欧洲建筑的代表,那么管风琴就是教堂建筑的精华。这些照片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管风琴建筑艺术的华美与辉煌。

作者简介

马慧元,作家。现定居加拿大。曾出版音乐随笔集《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作者学习钢琴、管风琴多年,是国内多家报刊杂志的撰稿人,常以“管风气”署名在网络上发表音乐随笔。在国内关注音乐的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她的文字流畅、丰富,又有着同龄人中少有的成

书籍目录

Chapte 1 琴音笔记 钢琴节上的西蒙 钢琴节花絮 哈罗尔的独奏会 弹琴小记 弹琴碎想几则 上课小记 讲课小记 向弗朗克致敬 消失的声音 管风琴之旅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好在哪里 小议几则 全集时代 磁带 舒伯特的四手联弹 写给作曲家的音乐 音乐碎想 由B小调弥撒生出的乱想 The Art of Piano The Art of Violin 钢琴上的庆典 DVD:巴赫管风琴作品集萃 DVD两题 “Great Composers:Bach”——读片杂感 阿兰谈阿兰 加德纳·康塔塔 那些温泉一样的康塔塔 布克斯特胡德、帕勒斯特里纳合唱小记 所克洛夫 齐弗拉 怀尔德,怀尔德 贾尼斯 喜欢帕格尼尼 闲话古尔德 赫威特的巴赫 莱恩哈特的《伟大的巴赫管风琴作品集》 当代音乐识小 养狼的女钢琴家 消失的天才 温哥华早期音乐节小记 絮语格里高利圣咏 从一本《巴赫》说起 巴赫的孩子们Chapte 2 旧书拾小 兰多芙斯卡谈音乐和音乐风格  法国风格对巴赫键盘音乐的影响  关于教学  怎样练习  倾听的艺术  作为一个诠释者  我们和过去的伟大音乐  关于批评  我的自由演奏  巴赫的平均律  巴赫的托卡塔  柴科夫斯基和库泊兰  巴赫的键盘组曲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附记 史怀哲谈音乐  我的第一位管风琴老师  巴赫作品中的众赞歌  巴赫作品中的象征主义  巴赫——自学而成的大师 布索尼谈音乐  给卡斯纳先生的公开信  《李斯特练习曲》序言  关于莫扎特 《赋格的艺术》1752年出版序言 巴赫的遗产和责任  巴赫的遗产  我们的责任Chapte 3 管风琴简史 古希腊至中世纪前(公元前300年至公元900年)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500年  公元500年后  附记:音乐/艺术史背景 中世纪管风琴历史(公元9世纪至  16世纪)  管风琴在西罗马  东罗马帝国的管风琴  阿拉伯世界的管风琴  总论  附记:音乐/艺术史背景 文艺复兴时期及早中期巴洛克(至巴赫之前)  的管风琴(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  德语地区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西班牙  附记:音乐/艺术史背景 巴赫管风琴音乐综述  众赞歌  前奏曲和赋格  奏鸣曲和改编曲

章节摘录

插图:我恍然大悟,其实自己的和声感觉确实不好,在弹这种比较不正常的和声的时候,就完全靠读来弹,没有正确的和声习惯。老师说了些话,让我觉得很受益——在任何事情上——弹琴要慢,一个个分别搞对,养成正确习惯。但是,无论你怎样努力,都千万不要指望一步达标。也就是说,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觉得自己已经做到最好,第二天坏习惯又回来了,这时不要失望,要从头改起。第三天还要做同样的事情。但肯定一天比一天容易。这几句话虽然简单,也并非只有音乐家才说得出,但确实非常鼓舞我。多少事情,我们在自以为尽力之后,因为没有马上获得期待的结果就失望和放弃了。成功的道路是曲折——只有接受不断失败的事实,才能慢慢走向成功。往往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此。管风琴的演奏在很多地方比钢琴训练更加科学和刻板,充满逻辑和条理,不太依赖人的个性。

编辑推荐

《管风琴 看听读》的管风琴和管风琴音乐,只是普通生活里的温暖而已,然而,在音乐激发的幻觉中,世界奇迹般地伸展开来。所谓的高雅艺术不骄傲,不高贵,不冷漠,它来自生活中最艰难的坚持,最诚恳的关怀。而那些最细致的手艺,背后都是卑微的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管风琴·看听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5条)

 
 

  •   还没有看完, 以前并没有听说过作者, 内容还是不错的。 琴音笔记钢琴节上的西蒙
     钢琴节花絮
     哈罗尔的独奏会
     弹琴小记
     弹琴碎想几则
     上课小记
     讲课小记
     向弗朗克致敬
     消失的声音
     管风琴之旅
     为什么听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好在哪里
     小议几则
     全集时代......

    每个小标题的内容都不错
  •   喜欢管风琴,也喜欢对音乐执著热爱的人。
  •   本书谈巴赫和管风琴的章节最多,正适合我的口味。
  •   读马慧元的散文时,我常常心生赞叹。音乐本就是不可言说的艺术,而把自己的音乐观感,用语言描述出来,就几乎成了不能完成的任务。但偏偏,马慧元就做到了这一点。心情烦躁的时候,读着她的文字,真有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坐看浮云,宠辱皆忘之感。喜欢她笔下那些古典音乐的大师们,尽管有着这样那样不为人所理解的怪癖,但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为我们创造了美好而辉煌的音乐。也许大师们是寂寞的,是孤独的,是渴望为人所了解的,而了解他们的人,正是马慧元这样别有灵性的女子,而她凭着一支生花妙笔,将音乐的曼妙,用文字传递给我们这些同样雅好音乐之人。而在看过她的描述之后,再重新听那些她笔下曾经描述过的古典音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同的形式真的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   因为马慧元,巴赫成了我古典音乐盘子的最爱,也因为马慧元,我沉迷于各种版本C大调卡农...音乐有靡靡之风,而马慧元的语言,也带有让人莫名期盼的希望.音乐与文字都是活着的意义的张显,那么一旦他们结合得如此完美和谐,我们不能不主动接近它,触摸它,感受它.然后发现,生命有如此之多可想,可念,可叹!淡淡的又带有个人色彩的描述,往往不经意间就触动我心里那根弦,一阵风吹来,满心都是平和的喜悦.....
  •   是我喜欢的类型。内容涉及音乐知识、演奏技术、人生思考、聆听感受。对文字的把握恰到好处,描述起来总是那么original。就算是临睡前看,也会越看越激动,欲罢不能。
  •   马慧元写音乐,当然要买!
  •   深入的音乐理解加深厚的文学功底下写的文字,真是我想要的
  •   读来受益匪浅... 之前买过,觉得很不错,赠送了对音乐喜爱的朋友~
  •   对于纯粹音乐爱好者而已,这本书是介于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一座桥梁!
    很喜欢这本书!
  •   马慧元的每本书都值得一读
  •   用文字表达的音乐感受,如此精微,如此优雅,令人神往。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文笔很棒,之前买了一本,看着不错,于是把其他的几本也买回来了。
  •   一本好书,在当当网上订到了,还便宜,很高兴!
  •   在《爱乐》杂志上看到这本书,被里面一段话所感动,当即下决心买了这本书。
    怎样面对音乐,也许是我现在最需要面对的问题吧。感谢这本书给我在音乐鉴赏尤其是管风琴鉴赏方面一个很好的启蒙。
    PS:由于学校就在书店附近,所以前一天晚上11点确认的订单第二天下午就到了呢。真是快捷啊!!
  •   象我这样一个古典音乐的半调子,通常不喜欢过于个人的音乐评论,因为夹杂了过多的语焉不详的文字,看了就象没看一样. 初读马慧元,还以为是个男的,后面看了照片才发现是个女的,很吃惊,因为她的文笔太中性了,没有女性通常的敏感和矫揉造作,而且感受表达的非常清晰,真不错!
  •   马慧元的书必看,可是书的封面拿来都破破烂烂的,太失望了啊
  •   如果自觉的一种感动,能给人带来感动;如果自觉的一种喜爱,能给人带来启发;这样的分享无异于布道,我感受到了,并享受着这样的启发,您呢?
  •   如果对音乐,特别是对乐器陌生或没有兴趣的读者,不要靠近这本书。很小众的读物。
  •   真是生气,送的也太慢了。客服投诉也没有人回复。
  •   看这个书还是得涉猎多一些的音乐,以及演奏家之类的,否则觉得很平淡。纸张、装帧都算好
  •   对于门外汉来讲,还是挺能引起兴趣的吧,还好,总能读出点新东西。
  •   非常好! 包装好 书很好
  •   内容是我喜欢的 作者用很简单的语言写出了他对各种曲子的理解 还有各个音乐家的故事值得一看。
  •   在图书馆看完的书,很喜欢就买下了。作者的文笔很好,此书谈的是演奏 音乐 音乐家不甚了解古典音乐的我也折服了。
  •   比较独特的一本书,内容丰富。应该是她的音乐书中最好的一本。
  •   她的书基本上呈梯度下减,因为太喜欢她的第一本《北方人的巴赫》所以一直对她的书很期待。但是到了这一本基本还是那些老调调,挺失望的。
  •   我最先看的其实是这一本,也是最新出版的,我觉得她变得更成熟了许多
  •      刚翻看的时候,就感觉会是一本情投意合的书。
      
       书若论好,太多了。丰富是好、文采是好、未知是好、晦涩和矫情有时都是极好的。若论缘,书架枕边,也各自缘浅缘深。
      
      
      
       但情投意合不易。小喜欢、小灵犀、小欣赏、小愉悦各种情绪四面八方的汇集,但觉心领神会、相看不厌、秀色可餐。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可能会本能地保持距离,离得远些更宜欣赏和保留好感。但是对于书,不吝喜爱。读几篇下来,英华于口,也于心。
      
      
      
       可是这书看了好久了,进度还是在头几篇。刚到手的时候,读几页就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忙杂事去了、抢睡觉去了,书一直没舍得合上,经常看,都翻旧了。但是每读,也不过忧心忡忡怨念不已地目下几行就担心过了午夜睡不着明晨起不来怎么办?于是铅墨不掩、书页不合地压到枕下,也不见书香入梦。
      
       光阴灿然的时候,读的也少。如今其实分外惜时,可时间越来越美走得也很急,晨光、日光、暮光、灯光如蒙太奇般快进不已,便总觉浪掷,懊恼得想戒这戒那,比如午觉、比如微博。自问了很多次,没事上什么网微什么博呢?知道钓鱼岛开始打水枪了,知道杨表哥落马了,知道王护士长对不起组织了,知道杨坤和丁丁被地下情了,知道韩寒“前女友”浮出水面了……有意思吗?
      
      
      
       真没意思。远不如一个下午,对着流淌轻风与琴音的文字有趣。音乐如水、淙淙流响,我其实分辨不出悦耳与动听之间差别几许,但是,这写音乐的文字,夹着灵动和清脆、慵散和风情,以水银珠落、风吹斜苇的姿态与面目呈现的时候,阅读的喜悦开始“突然镀上颜色似的,闪闪光发”。
      
       马慧元的文字,有直截了当的自我和修养蕴育的清高,并不锋芒毕露,但个性丰沛,笔底文心骄傲并细碎、脱俗且烟火,只文风是一以贯之的清丽和灵慧,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无限喜欢。她这样描述音乐:“录音里的管风琴声轻柔地滚动,像饱满的露珠一样生鲜……”、“那声音多么温存清凉,好像被恒温保存的草莓……这样被时间保鲜的巴洛克音乐其实很多。听上去,它们素净得孤立,离这个世界好远好远……”
      
       像清晨饱满的露珠一样,甘冽、流丽、生鲜。以此描述她的文字与意象,似乎也很准确。
      
      
      
       独自走路或发呆的沉默时候,常常出神,心游万仞、神游八方。而往往那时候,会对自己的脑海和心绪充满了佩服,觉灵感的吉光片羽翩翩起舞,思与想何其自由地闪着细细碎碎的光,我不止一次地遐想和莞尔过,如果有一种打印机直接和大脑相通,心神游骛的时候,某些乍现的慧质灵思若能及时、即时的被捕捉和打印出来,不被忘却和松驰轻易放过,哇,那该多好,那将是一番如何真实、传神的感觉与表达呢?
      
       马慧元的文字之妙,让我在想她是不是部分实现了这个假想?
      
      
      
       阅读于我,大约是最实际、最低门槛的一种快乐和温暖吧,可是,却常常不能领略其中风光。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短促的浮华和蜂拥的花色让人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也许很多人都缺少“一段坚硬的耐心”,去体验一次和下一次的沉浸、专注与涵蓄。
      
      
      
       读了很久的《管风琴·看听读》,依然字音袅袅、读而未完,遗憾得有些自嘲和自责。就想,或许人真是需要一种仪式或记录吧,来收拾和打点起专心与愿意,过一段自认美好和正确的时光,也用点儿“坚硬的耐心”,寻觅和凝视理想与现实间迢遥的情投意合。
      
      
  •     因为如今高手车载斗量,简直遍地都是把李斯特弹得天昏地暗的人。可是在Graf这种完美的音乐家面前,我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许多奇迹,你在遇见之前可能无法想象。活着是为了少错过一些奇迹,就怎么简单。
      
      面对练琴,很多演奏者都会心怀绝望,好比在地狱里挣扎。不过大家也会有激动的快乐,比如听到别人弹琴的时候。录音里的管风琴声轻柔地波动,象饱满的露珠一样生鲜;它有时又庄严而骄傲,说服人相信,它配得上那份骄傲,并且也配得上你的谦卑的努力和奉献。
      
      对我来说艺术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俗事儿的一部分,所谓的高雅艺术不骄傲不高贵不冷漠,他来自生活中最艰难的坚持,最诚恳的关怀。而那些最细致的手艺,背后都是卑微的生活。
      
      有些古老的音乐,因为太骄傲,故不肯让你轻易理解。…这听起来又非常傲慢,但我不得不这样说。
      
      不要奢谈什么苦难是艺术的源泉之类,也不要去统计艺术家中有多少人经历超常的患难。在我眼中只有这样简单的事实:艺术家中有人得意,有人不顺,各种命运塑造了各种艺术家;艺术面对苦难无力反抗,它只是担当,在挤压中能活多久活多久,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没有谁能拯救谁。幻灭是简单的,从来都是如此。
      
      此外,怀尔德是同性恋。我想这样的人可能经历过刻骨的孤独,在很多时候跟整个世界作对,繁华生命荣耀都不能帮忙。
      
      此刻我爱她超过李斯特。
      
      
      PS:不愿意加注释,很多东西是许多年以后才慢慢地如月出云般浮现在心间或者是某次弹奏中突然领悟的。妄加评论注释只能显示自己的无知。只是上面的文字看到有种被击中的感觉,最近在图书馆看的关于classical music的书也不少,这本随记最得我心。
      管风琴 看听读
      
  •     谁动了你的巴赫?
      
      如果不幸喜欢上古典音乐,崇洋是一定的。有得选吗?
      不说音乐本身,就说谈古典音乐的书,中文作者也是寥如晨星。所以凡有这类书,都会留意一下,尽量找来读读。晨星当中有陈丹青,有辛丰年,甚至李欧梵。不一定赞同他们的所有观点,但了解一下人家怎么看莫扎特,看霍洛维茨,进而多了解一点作者,知道:“原来他这么理解巴赫......”也蛮好。
      
      晨星中还有一颗叫马慧元,写过《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管风琴看听读》,写得实在不错看。(台风太劲,我口风也有点歪了)
      
      喜欢她的字,一因巴赫。巴赫是我至爱之一。二因她的笔触不刻意讲究,所谓“娓娓”、“循循”,拉家常式,但也不乏洞见。顺便说,随笔《磁带》写得真是赞!三因她由爱乐者进化到操琴人,练钢琴、练管风琴,读谱听音乐,真是由爱成痴而“控”,令人佩服。
      
      四因,容我稍稍打个岔。
      有个海外朋友,难得谋面。远洋归来,未及寒喧,他一把亲热地搂住我脖子,咬耳朵:“哎,告诉你一个秘密啊,你别告诉别人......”我对那个随着痒痒的耳边小风吹过来的“秘密”其实没什么兴趣,但是觉得他的腔调动作非常地Q,好古典啊,时下真是鲜少有人这样子动手的。
      
      我喜欢读马慧元,皆因她也有这种Q。如,她实在是太喜欢评点音乐家的外貌了,几乎谁都不放过。刚读完《管风琴看听读》,录几段:
      
      Abbey Simon:85岁的老家伙走上台。他真矮。我距离他最近的时候,看清过他脸上的老年斑。
      Andrew Brownell:小朋友年轻英俊得让人不放心。
      Lynn Harrell:老头白发秃顶,神气朴拙,挺可亲的一个老爷子。
      Jannette Fishnell:她金发,瘦高,比老师还高,比照片上漂亮,一身黑衣,讲话声音柔和优雅,总之简直是林徽因那流人物,看上去完美得让人嫉妒。
      Cipa Dichter:鹰钩鼻,清瘦,大眼睛,一点不笑,从侧面看显得刻板,而且紧张得象小学生。
      Ton Koopman:原来老头是这样一个家伙,跟我的猜测出入很大,不过,倒还真是想象中的荷兰人样子,轮廓有点像凡高,须发短短,脸部线条很硬,有几分朴厚。
      还有“又老又胖、披着长发的阿格里奇”。
      
      是不是每一段对外貌的描述都很必要呢?这是一个问题。
      比如,“比老师还高”,你老师高或不高,关读者什么事啊?比如,“一个年轻然而谢顶的男高音出镜若干次”,他年轻然而谢顶,跟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但没有关系。马慧元就是马慧元,我爱看她这样子写,写别人,也写她的个性。
      
      之所以要评点一下马慧元,是因为最近听说她“怒”了。(由朋友的博文得来的线索)
      因为阿城说了巴赫的坏话,还全盘否定了莫扎特,只把海顿高高捧起。马的大意是说,文人们评音乐,经常信口胡说。
      
      我就笑了。你怒什么怒呢?谁动了你的巴赫?那只是阿城以为的巴赫,阿城不欣赏的莫扎特,阿城钟爱的海顿。这三位现居天上的神,会因阿城的几句言辞黯然失色或增光吗?现在的读者有那么愚蠢,会全盘接受阿城的评价?抑或读者不幸都那么蠢,都被洗了脑,那你急还有何用?更可以省心,多花点时间弹管风琴了。
      毕竟还是性子急,按捺不住,跳出来要做“巴卫兵”。
      
      换我,一桌子菜上来,有人不爱吃臭豆腐,要批评几句,我怒什么怒?窃喜还来不及呢:您慢慢说,我美滋滋地吃。有必要跳起来扇他耳光,不准他说,或勒令他只能说臭豆腐香,把臭豆腐塞他嘴里吗?
      我不就少吃几块了?何苦来哉。爱乐是多么私人和主观的事。
      
      既然动了笔,不妨就势多说几句。爱读马之文章,但以为远非篇篇是美文,虽然网上一片叫好,几乎没有批评。
      
      文中甚至有些重要的观念值得细细探讨。
      因为她是“技术控”,深信读谱更识、更近音乐,自己也习钢琴,管风琴、一般而言,在专业方面的认为较常人深刻。但,有没有“知识障”、“技术障”这一说呢?
      她认为:
      “古典音乐的交流几乎都是单向的,演奏家作曲家在非专业听者面前是绝对的专家和暴君,听者插不上嘴或者一说就错。要想参与,要么你自己也作曲,要么你就演奏,这样的感受,才勉强搭得上界。”
      
      或许以下一段,是她对阿城评乐略动小“怒”的原因。
      
      “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欢经典,是没有能力喜欢。
      还有些品质,我以为不是“各有所好”,而是“能力”之别,对你一时不能接受的东西,怎样评价。有人从根本上否定一时没有吸引自己的东西,想象不出如果经过努力,自己的感受会不会改变,也想象不出以世界之大,人群之多样化,别人喜欢一个东西,有没有他们的理由。”
      
      关键词是“能力”。也许努力、认真的爱乐者马慧元,对混迹江湖的老狐狸阿城不满的根子在这里?
      
      但真说到能力,又复杂了。如在文章中被马慧元小小贬损过的傅聪,论钢琴的造诣,远胜N个马慧元吧?傅认为不能忍受、矫揉造作的拉赫玛尼诺夫,在马慧元的心中却“是至高无上的”。那傅聪该怎么评价马慧元呢?
      
      拉赫玛尼诺夫在古典音乐史上作为作典家和演奏家,当然远超傅聪,那么,拉氏地下或天上有知,又怎么看傅聪对他的评价呢?
      
      马慧元对“浪漫派”颇有微辞,不惜刻薄如斯:
      “85岁的老头微喘着然而也许是自豪地慢慢下了台。他真的好矮。
      这些人到底怎么忍受这么张狂的音乐的啊。从年轻high到年老。
      只能这么说,这些弹浪漫到80岁的钢琴家,好比共产党员--他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话虽俏皮,但用她自己论及能力的一段,请君入瓮,丝丝入扣。既由得你指摘大师,也得容忍阿城攻击一下巴赫呀。
      
      所以嘛,还是回归各有所好,你啃你的香饽饽,他吃他的臭豆腐。感动人的音乐,一定是听者肉体或精神上哪一部分,和作曲家、演奏者恰好有了共振。除了技术,我们还有本能。像二泉映月这样的曲子,很小时,根本不识谱,也会听得心里难受。或者说马勒交响曲中的某些片段,我并没有读谱,但就是会在听的时候掉泪。技术能帮助人加深理解,那是音乐“器”的一面;但也有不可名状,只传递能量、情绪的一面,用条分缕析的技术可能难以胜任,只能说作曲家在曲中施了魔法。这两者都要平衡,不可把它推向钟摆的两端,“技术控”“科学迷”们非常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太顶真。
      
      另外,可爱的马慧元有时候写得也太琐碎了一些。如谈到有一次弹管风琴:
      
      “同学杰森要来弹,这时蒂姆过来对我说,我来踩吧。我当时竟然小吃一惊。这话在别人来说,其实完全不会引起我的注意,可是杰森最近跟蒂姆关系密切,让人难免嘀嘀咕咕......他们常常两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不跟任何人讲话,开车也是两个人。两个家伙都胖乎乎圆滚滚。当时我在想:打气如同翻谱,没有任何情感和技术含量,难道打气也要让某人来,以显示亲密么......”
      
      这一段实在信息丰富,太有趣了。一个八卦、絮叨的马慧元跃然纸上。又想说怀疑两位同学是同性恋,又不想直接地点明,那种心中的煎熬啊,难为她了。
      
      “胖乎乎圆滚滚”,手忙脚乱时仍然不忘描一描外形,真象泥泞中奋力扑救的守门员,尽责。
      
      翻谱、打气(管风琴),固然可以做得没有技术含量;但谁乐意为谁翻谱、打气,是可以有情感含量,并且可以流动、传递的。两人关系要好,当然干什么都是兴趣盎然的,包括讲废话傻话。
      
      马慧元看来需要多谈几次恋爱啊,我期待她的下一本书。
      
      bach,是小溪,也是大海。是洋人的bach,是大陆同胞的巴赫,是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巴哈。怎么评说都没有关系,他一直在那里。
      
  •      如题。
       一个学计算机的,能把古典音乐写得这么生动、有趣甚至可亲,委实不易。不论内容,单是文笔,许多专业舞文弄墨的人都达不到。
       当然,古典乐评这种书关键是要自己去读,当然,对古典音乐要有爱好的才行。
       “管风琴和管风琴音乐,只是普通生活里的温暖而已。——在音乐激发的幻觉中,世界奇迹般地伸展开来,生命里的谦卑和骄傲都展示了真实的面孔,种种坚执、顺服和虚怀若谷,也在世上纷纷各就各位。”
      
  •     读《管风琴看听读》
      老实讲,我是一个不怎么懂音乐的人。偶尔听听流行歌曲而己。多年前网上就有一个叫管风琴的,在几个知名论坛谈音乐,谈巴赫,就此知道这个人和这门乐器。她还谈计算机,灌水,灌得非常专业。对电脑我更是门外汉,我楼下有个电脑维修站,个把月就要上门给我整一下电脑,有时也就是中毒了重装个系统。管风琴自己说她是搞计算机里弹管风琴弹的最好的,我就想我要是教公共课里玩电脑玩得最好的那会有多满足啊,那上网看电影、打游戏、翻墙,就无所顾忌了。我对网上的这个管风琴有着莫名其妙的羡妒和傻头傻脑的猜想。
      管风琴的真名叫马慧元。这几年马慧元出了好几本书。这本〈管风琴看听读〉在书店里看到一下就买了两本(一本留着签名嘛)。买回来后几天每天都看一点,体味一下管风琴的音乐世界。书中管风琴用极其流畅纯净的语言写下了自己对音乐的所看、所听、所想。管风琴是严肃高雅音乐的爱好研究者,但就像她自己所说,听严肃音乐于她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俗事,“管风琴和管风琴音乐,只是普通生活里的温暖而己……”;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上给人的感悟应是相通的,在管风琴的笔下,音乐投射出的文字时而富有灵性,隽永而令人回味,时而就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柴、米、油、盐;无论是听音乐或是弹乐曲,对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细节的文字表述,都是那么的详尽、精细、妥贴,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书中还不乏有使人忍不住发笑的泠幽默:“古尔德每天弹琴到半夜四点,一个人默默地练习,在别人眼里的孤独生活中,经历着据说的‘狂喜’。”也许正如她所说,音乐驱散了一部分孤独,又带来了更多的孤独。
      我现在也开始听一点严肃高雅音乐。就像我一个星期七天天天在食堂喝稀饭豆桨,偶尔也会有一天步行10分钟到菜市场附近的一家早餐店喝一碗酸辣汤一样,换换口味嘛,何况早晨走步有益身体健康。
      
  •     我是老马的粉丝,而且极为有幸地,听了她的现场演奏会。这是我第二次现场听管风琴,距上次在厦门管风琴博物馆,数来已有五年。
      
      那次见识了管风琴的威力,被深深震撼,无可救药喜欢上这庞然乐器。令人喜出望外,这次演奏会,老马采用了讲解加演奏的方式——我最喜欢这种方式了——既有乐器的知识,也有乐曲的结构分析,甚至还听到一些趣闻,正如《管风琴 看听读》一样。面对管风琴,老马像对着伴侣又像是对着自己的小孩,除了珍惜,疼爱乃至溺爱,甚至我觉得还有怜惜的成分。..
      
      怜惜,这个词是突然蹦到我脑子里的。一时间我明白了,老马的书,和现场演奏会选择的方式,都是由此而起。里面隐含了太多因素,对音乐的热爱,对管风琴艺术的执着,还有,这件乐器的小众。因为热爱,所以投入;因为投入,对音乐和那些乐器们的体会和认识就越发地深刻,所以执着。我们所挚爱的事物,欣赏愈深,对其藏在深闺也就越容易感到不平。常年累月浸淫其中,由物观照己身,也便深谙其中的寂寞,这是极为认真的人才有的感慨。面对永无止境的寂寞,所以为之感动。
      
      我看到有人对此书的不满在于“动不动就感动得不得了”。曾经我以为感动只有量的不同,如今我清楚地体会到感动与感动之间是有质的区别。我只能说,热爱古典音乐不是清高,同样小众并不等于装逼,这不是那些不问青红皂白自以为反装逼份子所能理解的。
      
  •     帮别人在网上定的书,正好别人休假了,于是我没事时翻着看。对我这个音乐白痴来说,其实一直没有概念“管风琴”到底是什么样的音色,只是看了书中的插图后才恍然大悟,欧洲教堂中的那些巨大无比的家伙原来就是管风琴啊。刚翻开就被第一章的前言吸引了:“所谓的高雅艺术,不骄傲,不高贵,不冷漠,它来自生活中最艰难的坚持,最诚恳的关怀。而那些最细致的手艺,背后都是卑微的生活”细想从古到今,从中到西,可不都是如此吗?
      我不太懂音乐,她提到的那些曲子让我这么想我也想不出曲调,可是我喜欢她的形容词,比如她形容“野蜂飞舞”(这是我知道的曲子),说道“干净的如同砍瓜切菜,音符则如金属屑般四处飞”,非常好玩又形象的文字。第一次让人觉得原来音乐也是能用文字绘声绘色的描摹出来的。
      如果会弹琴的人来看这本书,相信更好。
      一杯茶,一段巴赫的音乐,一本能让人静静看的书,一个闲散的下午。。。
  •     生日的早上没有巴赫听。
      空空的办公室,上午9点,我的面前只有一本马慧元的<管风琴看听读>。
      
      在我心里马慧元是个神奇的人,又做科学又懂音乐,科学是艰涩的计算机,音乐是艰涩的管风琴。似乎她做什么都要做得到位,抓住自己独有的点发散下去。高三大一的时候一度抓着马慧元的第一本书<北方人的巴赫>爱不释手,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生活化又专门说巴赫的书,就算为了感她所感,也要再多听一点巴赫。我十分羡慕马慧元的深度,想来任何爱好不都是像谈恋爱一样的么,如果对于所爱不能说上个十天八天点点滴滴天天相伴,又怎么算得上是资深呢?听古典也许不算孤寂,但"玩"古典就必然孤寂了,如果"玩"的是古典中也算得上冷门的管风琴、古乐、羽管键琴,那么这群人如马慧元所说,就是和蜘蛛一样孤独了。深度就是孤独,这一点放之四海皆准吧。
      
      然而马慧元的语调又是亲切的。说起西蒙这样的钢琴大师就如同说起邻居家的大爷,说起他慢热,受过伤的手弹琴让人心中无限怜惜伤感,说起他渐入佳境,简直是成仙成精,马慧元的文字也忽然激动轻飘起来了。说起弹管风琴的经验,娓娓道来,连未入门者都能弄得明白。说起幸运地看见一个大师,有些花痴的腔调也毫不突兀。有时候简直怀疑这样充满了音乐的生活是否真的存在,被突如其来的一段旋律或是一个版本的演奏方式触动的时候我也是有的,但若如马慧元这样的感动法,应该是超越我辈敏感程度许多的吧。她是否也会偶尔担心感动的能力忽然消失不见呢?
      
      没有巴赫的时候看马慧元也是好的。生日的早上某个瞬间也被她感动了,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就如同听到了一段震感人心的音乐一样。这样验证了她在前言中说的话,文字和音乐一样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那么好的文字描述音乐,应该也能和音乐本身一样,直抵人心吧。
  •     内容涉及音乐知识、演奏技术、人生思考、聆听感受。对文字的把握恰到好处,描述起来总是那么original。就算是临睡前看,也会越看越激动,欲罢不能。
      
      读起来,有时笑,有时想掉眼泪。
  •     
      马慧元就是管风琴吗?而且是中华书局的"管风琴".
      这是一本近年来少有的好书.类似的读书冲动只是在读郑老先生的那本书才有过.是一本内行人写的进入音乐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安静的能进入你的灵魂的书
  •   楼主加油!
  •   有用4,没用8,8人推荐——这是怎么回事啊
  •   哈,我不认为武断。也许因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   嗯,楼主第一句不够严谨,应该说:如果不幸喜欢上“西方”古典音乐……
    不过貌似一般说“古典”音乐都约定俗成指西方古典音乐撒
  •   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欢经典,是没有能力喜欢
    --
    这句话我很同意。 早好几年我听肖邦的夜曲, 感觉好像一口气被堵住,郁闷, 走投无路。 前几个月胆战心惊再坑出老片子来听, 竟然没有那样可怕的感觉了,而且还很喜欢。
  •   喜欢古典音乐的土包子飘过~~
  •   楼上的飘痕鼓励了我,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也喜欢中国古典音乐的人飘过……
  •   好的音乐不分中西,更不论土洋。喜欢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   好归好,分还是得分的。
  •   ls你真不容易, 这么庞大敦实的体积, 还能飘来飘去。
  •   ls我更佩服你,唱歌唱得这么灵动。
  •   管风琴不喜欢傅聪吗? 我最近在看傅雷家书, 看着看着就对傅聪之后的艺术造纸很感兴趣啊!
  •   艺术造纸?鄙视不肯改错别字的人。逃走去吃饭。
  •   说实在的,马慧元的书真的一本不如一本啊。
  •   好过你楼上写书评。
  •   写的真有意思。我想未必是造诣和技术上的对等,而是知识系统和感知力相当。因此世上才有两种不同职业,艺术家和批评家。
  •   喜欢她的《北方人的巴赫》!
    技术控也正常啦,一般自己弹琴的人,都不免想比对分析。
  •   巴赫真不是誰都能哲欣賞的
  •   我決定去讀馬的書了··
  •   胡说八道的人, 大家一起无视他/她/它
  •   LZ不但小众而且不等于装逼,也很招人怜惜
  •   面对管风琴,在孤独的午夜,老马体验着一种据说的狂喜。。。
  •   感觉管风琴是属于教堂的,是带有神性的声音。宏大、宽广、纯粹。
  •   哇!我也听说了马老师的那场演奏会。竟然还有讲解!真想知道搭配着讲解的演奏是如何的,想知道马老师的讲解是怎样的……:)
    (怎么不好奇人家的演奏是怎样的……)
  •   楼主。我也是深圳的。
    很久之前就加了你。
    有没有兴趣 2.26 一起去香港听超技管风琴?前提是你有签证咯
    http://www.hk.artsfestival.org/tc/prog/19/
    我有两张票,请你看也行。因为找不到同行的。
    我QQ是:16625766
  •   见识管风琴的威力是从phantom of the opera 里那段开始
  •   也好,可以找些共同语言。共同语言不是凭空而来的,也需要做些努力。你对于音乐可以说是乐痴,如同钓鱼于我而言;你愿意花时间让自己对不了解的东西感兴趣,也许我也可以尝试:)
  •   看了你的描述,我也很想看看了
  •   前两周,我也买了一本,原来是在网上读“管风琴”女士的文字,很是喜欢。后来又读她的《北方人的巴赫》。
    读“”管风琴的文字心静,真是能直抵人心。更重要的是她的感觉不光是来自听,更多的是看(观看大师们的演奏)、读(读书、读乐谱),以及自己的练习····
    最后一点很要命,让我陷于无比的沮丧之中,看来我是不能通过自己的练习来加深对音乐的感悟了。
    顺便说一句,马女士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他关于计算机、数学的文字也很有意思呢。
    这是一个活得很自在的人
  •   如果对于所爱不能说上个十天八天点点滴滴天天相伴,又怎么算得上是资深呢? 
  •   铁杆粉丝
  •   谢谢你喜欢 也谢谢你喜欢巴赫~~~
  •   嗯,喜欢巴赫是一定的,谢谢的是发现我们居然聚在一起~
  •   好书不厌百回读~~
  •   我常常看得晚上睡不着。。。原来有人跟我一样
  •   的确。她的文章正是"从内心出发,能到达内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