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王明珂 页数:267
Tag标签:无
前言
《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是我关于中国民族史系列研究中最新的一本著作。它与我过去的两本著作《华夏边缘》以及《羌在汉藏之间》,皆有密切关系与延续性。对《华夏边缘》来说,这本书可称是其续篇,更具理论与体系地说明华夏与其边缘区域人群经由历史互动,而形成今日中华民族格局的过程。对《羌在汉藏之间》来说,本书是其反思篇。由羌族研究中认识到“弟兄祖先历史心性”之后,我重新理解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等英雄祖先历史,视之为一种与前者不同的“英雄祖先历史心性”产物,以此解释“炎黄子孙”与“弟兄民族”的深层历史意义.《羌在汉藏之间》是化陌生为熟悉,而本书则是化熟悉为陌生,经由此过程而使得反思性新知得以重生。 因此,这本书是新的学术视野与现实关怀下的中国民族史著作,也是我所提倡的反思史学研究的一部分。反思不同于解构,反思性研究也不同于后现代研究。后现代研究因其所蕴含的现代主义观点而忽略历史的延续性,强调过去与现在间的断裂,因而也对政治社会现实常采批判与解构观点。至于解构之后如何再造社会现实,或如何促进国家、民族、阶级。
内容概要
在《羌在汉藏之间》一书中,作者是“化陌生为熟悉”。在认识到“弟兄祖先历史心性”后,在《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中,作者“化熟悉为陌生”,以“英雄祖先历史心性”解释自古流传的黄帝、炎帝、蚩尤等英雄祖先之历史,及其对华夏边缘人群造成的影响,藉此作者说明“历史”塑造华夏及当代中国人认同的历史过程。经由“化陌生为熟悉”与“化熟悉为陌生”所产生的反思性新知,作者期望《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能增进人们对历史与民族的了解。
作者简介
王明珂,1952年生于台湾,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曾在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校教授历史与人类学相关课程。1994年以来,多次到川西地区进行羌族田野调查。主要研究范围是羌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北方游牧社会之历史与人类学研究。主要著述:《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蛮子、汉人与羌族》、《羌在汉藏之间》、《寻羌——羌乡田野杂记》。
书籍目录
原序与谢词前言:中国民族起源与形成 一 中原核心、多元一体、想像社群 二 本书主旨与研究方法第一章 边缘与异例 一 边缘异例 二 弟兄祖先故事 三 历史心性第二章 英雄祖先历史与华夏意识初萌 一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土高原边缘的人类生态变迁 二 商、周王朝出现的人类生态意义 三 华夏与华夏边缘的出现 四 凝聚华夏的各种“根基历史”方案 五 黄帝与炎帝:弟兄或敌手 六 “英雄祖先历史心性”下的黄帝第三章 《史记》文本与华夏帝国情境 一 《史记》中的黄帝:血缘、空间、时间与政治权力 二 《史记》中的黄帝子孙 三 “正史”与华夏帝国:文类与社会本相第四章 蜀之华夏化与方志文类 一 典范中国史中的古蜀历史 二 被遗忘的“过去”——三星堆文化 三 历史学者对“三星堆文化”的解释 四 汉晋蜀人对“过去”的失忆 五 蜀人成为黄帝子孙 六 被遗忘的历史心性 七 “方志”文类的出现及其意义第五章 英雄徙边记:边疆史的模式化情节 一 正史中的四种“英雄徙边记”文本 二 “英雄徙边记”文本分析 三 “英雄徙边记”与华夏边缘第六章 反思英雄徙边记:朝鲜与东吴 一 反思性 二 东北边缘:箕子、朱蒙与檀君 三 神话与历史 四 高丽之本土历史建构 五 东南边缘:太伯成为本土英雄祖先第七章 反思英雄徙边记:滇与西羌 一 西南边缘:庄跻记忆被忽略及再唤起 二 沙壹与竹王 三 佛僧与祖先:《南诏图册》中的大封民国认同 四 大理王朝至明清时期的白人与九隆族 五 庄跬复出于“方志”之中 六 西北边缘:三苗与无弋爰剑受冷落第八章 北疆与南薯的英雄祖先记忆 一 汉晋以来北方华夏边缘的炎黄子孙 二 北朝、隋、唐时的炎帝子孙 三 南方的廪君、盘瓠子孙 四 盘瓠与盘王子孙——本土观点 五 南方的蚩尤祖先 六 另类历史:南方的“弟兄祖先”祖源记忆 七 黄帝子孙与南疆“汉人第九章 华夏社会边缘的英雄祖先记忆 一 家族谱系之文字记忆 二 文字谱系记忆的民间化与族谱文类之兴第十章 近代中国炎黄论述 一 国族历史建构初期的炎黄子孙记忆 二 “英雄徙边记”与近代中国边疆史 三 新文类“民族史”下的华夏边缘再造 四 英雄祖先与弟兄祖先第十一章 多重边缘交会:索土司的祖源 一 瓦寺土司的家族史 二 多种边缘之交会 三 三种土司家族史的文本解读 四 历史记忆下的个人动机、意图与情感结语 历史中的表征与本相 一 文本、表征与情境、本相 二 历史心性、文类、模式化情节 三 边缘、异例、断裂与符号 四 符号与结构之间:模仿与攀附山 五 反思与反省的历史参考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数十年间,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体质学与国族史学等,皆先后随西方及日本势力进入中国。这些学科知识之累积,都涉及必要的长期田野研究,然而即使是在20世纪4。年代之中国,各学科之田野工作仍只在起步阶段。虽然如此,当时民族史著作已大量采纳这些相当初步的学科知识,与一些新学术名词概念——这些学科知识与相关名词概念,是构成“民族史”文类的重要因素。譬如,在前面我曾提及,傅斯年等学者以考古学、体质学、神话学等,证明上古东北各部族在血缘、文化上与中国有密切关系。“人种”、“体质”、“考古文化”等概念,频繁出现在他们的论述里。又如在王桐龄之《中国民族史》中,作者称东南“吴越”民族有断发、文身之俗,与汉族在语言、血缘上都有差别。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中,作者认为“粤族”也就是“马来族”,其文化特征为文身、食人、断发、裸身等。这些由古文献或奇风异俗志中摘取的刻板知识,显示作者们已深受“民族文化”概念之影响。 也在此一时期及略晚,考古上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体质学上的“蒙古人种”,语言学的“泰掸系”、“苗儒系”等学科分类与范畴概念,都被用来与“民族”范畴相结合。因此,虽然对绝大多数的满、蒙、藏等边裔族群而言,黄帝或炎黄子孙历史记忆之意义不大,然而“蒙古人种”、“汉藏语系”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北方青铜器文化”等体质学、语言学、考古学范畴之知识建构与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广泛被用以描绘国族边缘与强化国族内部凝聚。到了2。世纪下半叶,与上半叶的早期“民族史”相比,显然语言学、体质学、民族学与考古学等之相关知识内涵增加许多;相对地,“黄帝”或“炎黄”的历史,以及太伯、庄趼等“英雄徙边记”历史,逐渐失去其重要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