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散论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汪荣祖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前言

传记作品在当今的书市里,仍属大宗;通俗性的名人传记,尤其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学术性的传记,虽未必畅销,却在史学著作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哲培根(Francis Bacon)认为史有三要,即时、人、事;然则,人与时、事,实鼎足而三。中华史学的主干就是纪传体,纪与传都是传记,即章学诚所谓“包举一生而为之传,史汉列传体也”①;不过,传统中国的列传,大都失之简略,几乎没有大叙事体的详传,而又往往以儒家价值观来褒贬人物。

内容概要

身为大国学家而参与政治的章太炎是近代史上一位突出人物,他不仅仅是一个学问家、思想家与革命先驱,而且具有难能可贵的书生风骨。本书在征信求实的基础上,用轻松的笔调、散文的体例,随兴之所至,从各个角度去描写章太炎,包括他的故居、婚姻、革命、学问、思想,以及与一些主要历史人物的关系等,由众多的横切面,也许更能谱成整体的真相。

作者简介

汪荣祖,著名史学家。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旌德。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1961),美国俄勒冈大学硕士(1964),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1971)。自1971年起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执教三十一年。曾任上海复旦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台湾大学兼任教授、台湾中正大学文学院院长等。现任台湾“中央大学”人文中心讲座教授、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暨总咨询委员、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荣誉教授等职。已出版《史家陈寅恪传》、《晚清变法思想论丛》、《蒋介石评传》(与李敖合著)、《史传通说》、《康章合论》、《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成同光时代》、“史学九章》、《追寻失落的圆明园》、《学林漫步》、《诗情史意》、《书窗梦笔》、Search[or Modem Nationalism:Zhang Binglin and Revolutionary China等中英文专书。

书籍目录

自序章氏仓前故居一瞥章太炎的苏杭缘花落春在话俞樾纳妾王氏与三个女儿章太炎汤国梨姻缘叙章太炎与严几道章太炎与康有为章太炎排满缘起太炎与日本所谓章太炎暗通端方的真相小过大过衍义“七被追捕三人牢狱”的大政治犯从进不进大观园看吴稚晖与章太炎章太炎与黎元洪一脉相承在气质《史量才墓志铭》跋章太炎逼蒋抗日记章太炎答某书跋章太炎的文化观章氏原经章氏史学新义章太炎的中国语言文字之学黄浦江头一夕谈大国手门下出不了大国手新出章炳麟致张学良两函年代考太炎新墓记章太炎纪念馆记    太炎语录   《追寻现代民族主义:章炳麟与革命中国》序言(译文)章炳麟与中华民国(综论)章太炎研究书目选

章节摘录

章氏仓前故居一瞥章太炎以排满著称,以仰慕张煌言名世,很容易将他与浙东挂钩。其实,他是浙西的余杭县人,出生在该县中部偏东的仓前镇。1986年夏天,我去杭州参加纪念章太炎逝世五十周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大伙儿曾乘二辆大巴士,外加二辆小轿车,浩浩荡荡向西开了十八公里到了仓前。这个乡镇大约有四十平方公里,大运河经此,地平多水,为稻米之乡,一派江南水乡的风貌。的确,此地是有名的谷仓。嘉庆年编的《余杭县志》有云:“临安便民仓在县东十里,今名其地日仓前。”这就是仓前得名的由来。县志中提到的便民仓,初设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几百年来一直是有名的粮仓。现在镇上的人口有二万三千一百七十二人。至少自章太炎的曾祖父章均(字安圃)开始,章家已住在仓前。章家的老宅坐落在全镇的中心,坐北朝南。在太平军来到之前,已建有三进房子,民国初年又增建一进。

编辑推荐

《章太炎散论》中章太炎不仅仅是一个学问家、思想家与革命先驱,而且具有难能可贵的书生风骨。他明是非、斥乡愿、破迷信、拒牵求。他不畏豪强,不怕坐牢,不和稀泥,无寸铁在手,更无组织与徒众,而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他的学问,鲜有人能偶比;他的狂狷,近人中唯有李敖可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章太炎散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果然是李敖的朋友.物以类聚
  •   刚听完汪先生的一场讲座,买他的书好好读读
  •   汪荣祖人物书系之一,专论章太炎的,章氏的文章学术之难懂是近代有名的,本书却能娓娓道来,于平易中见论断,功力不浅
  •   看了汪荣祖人物书系,大体言之,平淡无奇。
    该书对作者好友李敖大加赞美,且与章太炎相提并论。言过其实。
    作者对西方文化请有独钟,喜爱用西方文化标准来证明中国文化的正确性。在汪氏的其他书中常可见到。自说对苏俄革命为专门研究,实际上作者对红色政权的认识十分肤浅。爱发议论当是作者之爱好。
    于是综观作者言说,大略言之,作者一直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不太合理的。譬如说,作者既对蒋介石不满意,又对国父孙中山也不太满意。那么,作者究竟对谁满意?
    作者不但对政治领袖不满意,同时对学问大家也不满意,比如对钱穆大师对康、章学说的评价就不满意。
    但作者并没有真正的新见呈现给读者,总在不耐其烦的言说“康、章”学说的精深。然学界大家钱穆早就指出,康氏学说只在正统学说外徘徊,而所产生的流弊很大,且《新学伪证考》一书既有剽窃问题,又基本是怪诞。章氏学说亦然。因章氏《訄书》难读,故传播并不广,否则亦流弊更大。可汪氏全不顾这些大家定论,却极力鼓吹康章有如上帝。
    汪氏言说并不全面,如对康有为的了解就不太全面。如在汪氏所论中,就一点也没有提及康有为的欧洲游记录。其实康有为思想急剧变化与欧洲游是有一定关联的。可在汪氏的书中只字未提。可以想见,汪氏对康学研究的浅薄。
  •   纸轻不错!至《从进不进大观园看吴稚晖与章太炎》,82页第三行“一直要等到大陆向台湾当局示好以求和平统一之后”(个人不以为然),联系上下文不难理解,意思是说两岸关系渐趋缓和,有共同统一的愿望及行动。作者却“大陆向台湾当局示好”这样的用词来表述,欠妥!若以较中性、客观用词来描述,个人以为才较为妥当!!!写书固然是个人思想体悟的总结表现,指在传扬、沟通,但若其立意不公,除引发争论,误导视听,怕也不会起多好的作用!求同存异为好,有争议的词语,可先搁起来!通过全书,可大致看出,作者非常之尊崇章大师,不仅是其学术更是为其人格!(个人尊崇的,受作者影响有之)书中所述之观点、言词较亲善章氏,从其行为、性格、言论中出发,证其为“不仅仅是一个学问家、思想家与革命先驱,而且具有难能可贵的书生风骨”、“明是非、斥乡愿、破迷信、拒牵求”、“不畏豪强,不怕做牢,不和稀泥,无寸铁在手,更无组织与徒众,而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也是全书的立意和出发点,个别言语有待商榷,但整体无碍阅读,全书看之无沉重拖沓之感!
  •   下了订单,很期待。作者的实力,跟出版社的信誉,我相信都是一流的。
  •      最近讀的兩本書《百年苦夢——20世紀中國文人心態掃描》、《章太炎散論》都以比較大的篇幅講述了一位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和革命家——章太炎先生。章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不僅因為他的音韻字義方面的才學、學貫中西的學識,更是因為他是推翻滿清統治的著名革命家。
      
       章太炎先生留下了許多啟人深思的警句名言,特摘其要者與諸位探討:
      
       一、學說在開人之思想,文辭在動人之感情。
      
       二、儒家之病,在以富貴利祿為心。
      
       三、不怕有神經病,只怕富貴利祿面臨的時候,那神經病立刻好了。
      
       四、革命軍起,革命黨消;天下為公,乃克有濟。
      
       五、學術在野則盛,在朝則衰。
      
       六、今之學人有三弊焉。曰妒忌,曰秘密,曰驕傲。
      
       …… ……
      
       從上述章先生的言論中,不難發現章太炎雖然贊同排滿革命,但對孫中山提倡的暴力革命不甚贊同,這也是他與孫中山所領導的同盟會分道揚镳的根本因素之所在。一生中數次遭受囹圄之禍,章太炎在蘇報案中被捕,后來他又在袁氏當國的時候反對袁世凱稱帝而遭軟禁。與孫中山的革命黨的理念又不盡相同,反對北伐,對國民政府采取不合作的態度。晚年主張抗日,1936年6月14日因鼻窦癌卒于苏州锦帆路寓所。
      
       章先生提倡“以國粹激勵種姓,以宗教發起熱情”,并不是什么思想保守、倒退,恰恰是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發展趨勢,不能全盤西化,而要在整理國粹的基礎上學習西方,這樣才不至走入崇洋媚外的窠穴。而章先生對黃興所言“革命軍起,革命黨消”的震聾發聵的空谷足音,更是讓人折服不已。他對政黨紛爭的危害以及暴力嬗變的后果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這也是他后來不和國民政府合作的重要原因。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章炳麟,是中國的驕傲!他那激昂頓挫的聲音,將永存于神州大地……歷史的進程也許正說明了章太炎先生的預見性和洞察力,政黨的歧見和紛爭,乃至由此激化為國內戰爭的趨勢,他都有所預見。只是個人在歷史長河中所起的作用是微茫的,歷史的進程還會如何發展,文明、理性、自由、進步、博愛的國度是否是一個幻夢?是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章太炎先生用他的生命抒寫了歷史,歷史也將永遠觀照和懷念這位民族的先驅……
  •     不合于时的章疯子
      
      ---读《章太炎散论》
      
       中国近代史上像章太炎先生这样集大国学家、民国创建者、政治思想家于一身的人实不多见。
      
       汪荣祖也算是当代历史学者中的名家了,他的这本有关章太炎先生的随笔集,确系兴之所至,从各个角度向我们介绍了章太炎先生的一生。汪对章的推崇也在字里行间时有流露,或许难免有溢美之处。不过总的来说,我认为作者还是较为客观的,能够依据史实说话。
      
      章太炎师从曾国藩的二大弟子之一俞樾(另一个为李鸿章),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俞樾算得上是清末最后的士大夫了,一生著述颇丰,不过仍在旧传统的殿堂里打转。章太炎的眼光就超越了前辈,虽也提倡国故,却是从排满反清闹革命始,惹得俞老师十分生气,故章太炎先生写了有名的谢本师,表明不同的政治观念,以与老师脱清干系,不把麻烦带给老师。想不到多年后,章太炎的学生周作人出任日本人的伪职,周作人的学生仿太炎先生写了谢本师,与周作人断绝师生关系,又是不同的光景了。逝去的风云啊!
      
      章太炎搞革命,反老袁,被家人视为危险分子,家族登报与其断绝关系,划清界限。与康有为论战反对保皇派,后来既批袁世凯、又批孙中山,又反对共和代议制,而古文学问又高深莫测,如果不是详细了解他的观念,难免有人误解其为反复无常的章疯子,殊不知大师的眼光自有穿透当局的力量,直达现象的背后,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种种言论,是何等深刻。
      
       章太炎反满但不是狭隘的种族主义立场,曾经因为反满清的立场在《苏报》案中入狱三年,后在民国建立后当即致电留日的满族学生,愿与其等共建民国。章太炎早年既倡革命,又强调佛教和国粹,使得他的革命同志认为是妨碍革命。只是作为目光透过历史迷雾看到未来的学者,他是以史家的观点看待文化,自不可与他人同等而语。包括后来他所谓的反对共和代议,反对党治,反对中央集权提供地方自治,其实并不是反复无常,而是越来越中正平和。难怪从后人的眼光来看,早年激进,晚年保守。其实激进与保守只是不同时代的色调而已,底色是一样的。
      
      如汪荣祖所言:“自治如同其他理性的观念,诸如民主、自由和个人主义,无法在革命的浪漫时代存在。就章氏个人而言,他与擅长政治煽动的群众运动时代也格格不入。”确系洞彻之见。
      
      在1928年的一次演讲中,章太炎讥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实是“联外主义”、“党治主义”、“民不聊生主义”,同时批党治之恶一如1916年袁氏的僭夺民国,相当的辛辣。包括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段祺瑞、宣扬抗日都是他文化观念的反映。
      
      其实以章太炎与孙中山共创同盟会,共同缔造民国的功勋来看,完全可以与孙中山等量齐观,只是因为章太炎反对后来的激进派,谴责俄式革命以及主张保存中国文化的特色,难怪同以孙中山为政治法统泉源的国共两党都对其评价不够高了,历史的诡异也在于此。
      
      读一本书,能够大致还原一个人的真相,这就足够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