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9-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明)陈继儒,陈桥生(评注) 页数:313
Tag标签:无
前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窗户,需要经常打开心灵的窗户,看一看窗外的风景。让清风吹进来,让阳光洒进来,拂去疲倦与忧伤,照亮蒙尘染垢而迷茫的心。读一读这本《小窗幽记》,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失去色彩的心灵几许滋润。《小窗幽记》十二卷,旧题“眉公陈先生辑”,是一部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身,集晚明清言小品之大成的著作。今人更把它与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本必读书。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隐逸传》称其“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其后五十余年间,始终不仕,却常周旋于公卿缙绅之间,享盛名于天下。他隐居的小昆山、东佘山,一时成了官绅士人的“社交俱乐部”,“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而且所到之处,吸引着大批的追星族,成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其地位几可与南朝梁陶弘景的“山中宰相”相比肩。他一生著述等身,据《陈眉公先生全集》其子陈梦莲小记,其一生应景之作和代笔之稿存留十无一二,但其身后遗稿尚达七千余页,包括《陈眉公先生全集》、《皇明书画史》、《太平清话》等共约一百二十卷。前言
内容概要
《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余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为第一,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无异于醍醐灌顶,一声棒喝,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来。所以“醒”后言“情”,令千载向慕;“醒”后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后获“灵”,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后,方能悟得“素”趣,会得佳“景”,品人生之“韵”,显生命之“奇”。其“绮”也,能尽红妆翠袖之妙;其“豪”也,能为兴酣泼墨之举;其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赏“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罗立刚先生称,清醒之后,经此一番洗礼,真个是俗情涤尽,烦恼皆除,人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了出来。幽窗青灯,潜移默化,灵魂得以纯净,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种惊喜,更是超越后的清闲和孤独。
作者简介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隐逸传》称其“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余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其后五十余年间,始终不仕,却常周旋于公卿缙绅之间,享盛名于天下。他隐居的小昆山、东佘山,一时成了官绅士人的“社交俱乐部”,“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而且所到之处,吸引着大批的追星族,成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其地位几可与南朝梁陶弘景的“山中宰相”相比肩。他一生著述等身,据《陈眉公先生全集》其子陈梦莲小记,其一生应景之作和代笔之稿存留十无一二,但其身后遗稿尚达七千余页,包括《陈眉公先生全集》、《皇明书画史》、《太平清话》等共约一百二十卷。
书籍目录
卷一 醒 卷二 情卷三 峭 卷四 灵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韵卷八 奇卷九 绮卷十 豪卷十一 法卷十二 倩
章节摘录
卷一 醒食中山之酒①,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②,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③,人人解酲④。集醒第一⑤。【注释】①中山之酒:中山,春秋战国时诸侯国中山国,地处今河北定县、唐县一带。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不仅创造了四大发明等物质财富,也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凝聚了几千年来炎黄子孙的聪明和智慧。这些财富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陶冶我们的道德和情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书本着推出新、继往开来的宗旨,重新整理和编译,配以多幅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收藏价值。优雅的文笔、精致的装帧和低廉的价格是这套丛书的闪光点。
编辑推荐
《小窗幽记》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