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23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清]张潮撰,王峰评注 页数:219
Tag标签:无
前言
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是清言小品这种文体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像屠隆的《娑罗馆清言》、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吕坤的《呻吟语》、洪应明的《菜根谭》等一大批优秀之作。这类作品一般采用简洁的格言、警句、语录形式,表现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在经传、史鉴、诗文之外别立一体。张潮所著《幽梦影》也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张潮生于清顺治七年(1650),字山来,号心斋居士,又号三在道人,籍贯安徽歙县。在他出生前一年,父亲张习孔中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按察使司佥事充任山东提学。张习孔充山东提学仅数月即丁母忧而离职,自此不复仕进,经营家业。张潮是在比较优裕的环境里长大的,但家教严格。张习孔所撰《家训》中有这样的话:“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在父亲影响下,张潮自幼勤学苦读,“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弱冠补诸生,以文名大江南北”。他也曾致力于举业。《心斋聊复集•八股诗自序》说,他从十三岁开始做八股文。康熙初岁为贡生,无奈累试不第,只做过翰林孔目这样从九品的小官,不禁让张潮心灰意冷。正如他所说的:“十二年间,苦辛坎坷,境遇多违;壮志雄心,消磨殆尽。”张潮到过不少地方,曾在江苏如皋、扬州长住。他在如皋有别业,与冒襄(辟疆)为邻。从康熙十四年(1675)起,他侨寓扬州,以刻书为业。
内容概要
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是清言小品这种文体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像屠隆的《婆罗馆清言》、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吕坤的《呻吟语》、洪应明的《菜根谭》等一大批优秀之作。这类作品一般采用简洁的格言、警句、语录形式,表现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在经传、史鉴、诗文之外别立一体。张潮所著《幽梦影》也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幽梦影》主要着眼于以优雅的心胸、眼光去发现美的事物,可以说是求美的著作。书中没有强烈的、尖锐的批评,只有不失风度的冷嘲热讽。而这些不平、讽刺,其表现形式也都是温和的。《幽梦影》这样的书绝不是匕首投枪,而更像中药里的清凉散。为《幽梦影》作序的石庞说张潮此书“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张潮
书籍目录
前言幽梦影序一幽梦影序二幽梦影序三第1则第2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6则第7则第8则第9则第10则第11则第12则第13则第14则第15则第16则第17则第18则第19则第20则第21则第22则第23则第24则第25则第26则第27则第28则第29则第30则第31则第32则第33则第34则第35则第36则第37则第38则第39则第40则第41则第42则第43则第44则第45则第46则第47则第48则第49则第50则第51则第52则第53则第54则第55则第56则第57则第58则第59则第60则第61则第62则第63则第64则第65则第66则第67则第68则第69则第70则第71则第72则第73则第74则第75则第76则第77则第78则第79则第80则第81则第82则第83则第84则第85则第86则第87则第88则第89则第90则第91则第92则第93则第94则第95则第96则第97则第98则第99则第100则第101则第102则第103则第104则第105则第106则第107则第108则第109则第110则第111则第112则第113则第114则第115则第116则第117则第118则第119则第120则第121则第122则第123则第124则第125则第126则第127则第128则第129则第130则第131则第132则第133则第134则第135则第136则第137则第138则第139则第140则第141则第142则第143则第144则第145则第146则第147则第148则第149则第150则第151则第152则第153则第154则第155则第156则第157则第158则第159则第160则第161则第162则第163则第164则第165则第166则第167则第168则第169则第170则第171则第172则第173则第174则第175则第176则第177则第178则第179则第180则第181则第182则第183则第184则第185则第186则第187则第188则第189则第190则第191则第192则第193则第194则第195则第196则第197则第198则第199则第200则第201则第202则第203则第204则第205则第206则第207则第208则第209则第210则第211则第212则第213则第214则第215则第216则第217则第218则第219则幽梦影跋一幽梦影跋二幽梦影跋三
章节摘录
余穷经读史之余,好览稗官小说,自唐以来不下数百种。不但可以备考遗志,亦可以增长意识⑦。如游名山一大川者,必探断崖绝壑;玩乔松古柏者,必采秀草幽花,使耳目一新,襟情怡宕。此非头巾襁槭、章句腐儒之所知也③。故余于咏诗撰文之暇,笔录古轶事、今新闻,自少至老,杂著数十种。如《说史》、《说诗》、《党鉴》、《盈鉴》、《东山谈苑》、《汗青余语》、《砚林》、《不妄语述》、《茶史补》、《四莲花斋杂录》、《曼翁漫录》、《禅林漫录》、《读史浮白集》、《古今书字辨讹》、《秋雪丛谈》、《金陵野抄》之类。虽未雕板问世,而友人借抄,几遍东南诸郡,直可傲子云而睨君山矣④。天都张仲子心斋,家积缥缃⑤,胸罗星宿,笔花缭绕,墨渖淋漓⑥。其所著述,与余旗鼓相当,争奇斗富,如孙伯符与太史子义相遇于神亭⑦,又如石崇、王恺击碎珊瑚时也③。其《幽梦影》一书,尤多格言妙论,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展味低徊,似餐帝浆沆瀣⑨,听钧天广乐⑩,不知此身之在下方尘世矣。至如“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婢可以当奴,奴不可以当婢”、“无损于世谓之善人,有害于世谓之恶人”、“寻乐境乃学仙,避苦境乃学佛”,超超玄箸,绝胜支、许清谈。人当镂心铭腑,岂止佩韦书绅而已哉!
编辑推荐
正史精彩无限·笔记别有洞天——中华书局继“中华经典藏书”之后再度推出“读史伴侣”——中华经典随笔! 中国历代笔记内容广泛,志怪、志人、记野史、谈掌故、写人生、贪感悟、辑文献……无所不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中华经典随笔》丛书(插图本),采用双色印刷。精选历代笔记中的经典精品,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并辅以简注和点评,配以插图,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除“正史”“正统”之外的别样洞天,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丛书卖点: 一.本丛书遴选散文、小品等作品的精典篇章,每个文段加拟标题或编序号,条例清晰,便于读者阅读。 二.本丛书摒弃一般传统文化读物注释加译文的做法,采用适当注释加合理评说的方式,帮助现代读者读懂原书,并有所感悟。 三.本书采用双色印刷,装帧典雅,并选择了与书中内容相对应的图,让读者直观了解书中所载的生活图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