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化史讲义

出版时间:2008-03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李山  页数:39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先秦文化史讲义》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的多元发生与中华民族的初步凝聚、族群代兴的历史、西周分封建国,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分封制与中国文化道路、周礼对民族的教化、“国人”的历史品格、春秋战国普遍变法与两大经国理念的诞生、地域风俗与思想突破、《老子》的哲学突破及黄老思想的变异、孔子创立儒学、“往圣”的“绝学”、教化论、心性论及人性善恶之后的问题、从孔子到韩非子:“百家争鸣”的归于失败等。

作者简介

李山,1963年出生,河北新城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担任中国古代文学史、文献学和古代文化史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先后出版有《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中国文化史》《牟宗三传》等专著,在《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文化的多元发生与中华民族的初步凝聚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二、中华民族的初步凝聚第二讲  族群代兴的历史一、夏的兴起与商族的北逸二、商朝的建立与周人的自窜三、简谈夏、商文化第三讲  西周分封建国,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一、西周分封制二、与分封制相配而行的婚制变革三、政治化了的血缘关系四、宗法制:特定的社会结构法则五、分封制的特征及价值第四讲  分封制与中国文化道路一、不同的文明之路二、古老文明对后起文明的哺育三、独特的社会形态第五讲  周礼对民族的教化一、礼的基本精神:“敬”二、周礼的“教化”图景三、“曲礼”对“文明人”的细致规范四、周礼的化导群伦第六讲  “国人”的历史品格一、观察这个时代的两条线索二、“国人”历史品格三、“国人”品格与君权膨胀的关联第七讲  春秋战国普遍变法与两大经国理念的诞生一、东方各国的变法二、商鞅变法三、东西两大经国理念第八讲  地域风俗与思想突破一、泛论风俗的时代二、地域文化与三大思想系统的并起三、稷下学宫的思想交融第九讲  《老子》的哲学突破及黄老思想的变异一、关于“老聃”二、道家的史学渊源三、“敬授民时”的古代宗教:“无为”的来源四、“长生久视”与古仙术五、《老子》的突破六、黄老之学的变异第十讲  孔子创立儒学一、孔子的“人文”之道二、编修经典:寄寓文化理想第十一讲  孔子创建儒学(续)三、建构“仁”的原则第十二讲  “往圣”的“绝学”一、邓析子的职业和学问二、个人主义者杨朱三、墨家:民众权利的代言人四、后期墨家的科学和逻辑学第十三讲  教化论、心性论及人性善恶之后的问题一、教化论:儒家文化理想的核心二、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三、“大丈夫”:士人的文化主体精神第十四讲  从孔子到韩非子:“百家争鸣”的归于失败一、思想的法则与历史的法则二、早期法家的成与败三、邹衍之术:诸子学没落的征候四、荀子:走向强权的儒学第十五讲  从孔子到韩非子:“百家争鸣”的归于失败(续)五、思想的移动与原则的丢失六、术,韩非学术的中心七、《说难》、《孤愤》:士人的悲剧跋

章节摘录

第一讲 文化的多元发生与中华民族的初步凝聚上来先得“破题”:“先秦文化史”,“先”到什么时候呢?回答是:“先”到大致距今一万年左右。为什么是这样的时期呢?因为距今一万年左右,人类文明开始进入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在我国有众多的发现,做民族文化“沿波讨源”的工作,就从那时开始。上个世纪人文科学最非凡的成绩之一就是考古发现。经过考古学家们的辛勤工作,中华遍地都发现了一些远古人类生活的遗迹,证明远古中国文化是多元化的,绝非像过去所认为的是“三皇五帝”一脉单传。新石器时代延续了七八千年,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夏、商、周的历史序列,即有城市、有国家政治的“文明”时代;也就是说,多元的发生终于融会为一元发展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说到中国国情,总会想起地大、人多这两点。实际在考虑中国文化的远古“突破”时,也有相似的两点需要先加考虑:一是我们的古代文明的发生,是在一个辽阔的地域上完成的;二是族群众多,所谓“多元发生”实际就是族群众多的表现。于是,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我们的先民是如何将原先各不相属的众多族群,凝聚为一个民族,就是我们在思考这段历史时不能不常常放在心头的大问题。那么,这个文化由多元发生向一元突破一一人们称城市、国家、军队等现象的出现为“文明的突破”一一这样一个伟大的进程,其具体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章试图在某些方面做一点具体的说明。先让我们来看看多元发生的情况。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编辑推荐

《先秦文化史讲义》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先秦文化史讲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的质量很好,送的速度也 不错。
  •   表述的是“主流观点”,作为本科或研究生的教学纲要是绰绰有余。但对诸子的分析评判里明显有学派倾向,感觉某些论断有些轻率,没能全面反映诸子观点。而且似乎有点点“形而上学”的意思,历史唯物观欠缺。
  •   有深度,可读性强。
  •   说是入门,是说讲先秦的书千千万,但这本视野开阔,脉络清晰,由于是课堂讲义,语言也深入浅出。说是提高,是说这本书有作者“二十餘年的思考”所形成的独特见解,对先秦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以及道儒法墨名(管)每一家的理念都有深入的发挥,特别是关于对“国人”阶层的分析(通过与西方同时期雅典城邦的比较),对诸子百家从政治权力的角度的分类阐释(打破“家”的分界,而将诸子之学分为两大系别)等,让人很受启发。非常庆幸能读此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