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汉] 司马迁 撰 页数:全4册 译者:韩兆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的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使更广大的读者读好、读懂《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中华书局特约请当代“《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大家”韩兆琦先生等做了《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全书的原文校证和白话翻译工作。本书的翻译水准堪称国内一流,充分体现了当代翻译《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的最高水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历时久远,原文中有一些错误,很多《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点校本也未解决,韩兆琦先生多年研究《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纠正、校勘出相当数量的原文错误。
本书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为读者提供了最为方便的读本,相信广大读者在阅读《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全4册)》原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
韩兆琦,著名《史记》研究大家。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62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此后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退休,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兆琦的主要著作有:《史记笺证》、评注本《史记》、《史记通论》(获1992年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汉代散文史》、《中国文学史》、《唐诗选注汇评》、《历代诗英华》等二十几种。在台湾出版发行的著作有:《史记选注汇评》、《史记选注》、《史记博议》。
2007年,韩兆琦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开讲“史记新读”,深受观众好评。
书籍目录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史记卷三 殷本纪第三
史记卷四 周本纪第四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史记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史记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史记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史记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史记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史记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记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史记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史记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史记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史记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史记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史记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史记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史记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史记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记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记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史记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史记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记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史记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史记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史记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史记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记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记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记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史记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记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史记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史记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记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记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史记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史记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史记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史记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史记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史记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史记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史记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史记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史记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史记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史记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史记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史记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史记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史记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史记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史记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史记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史记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史记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史记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史记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史记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史记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史记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史记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史记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史记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史记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史记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史记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史记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史记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史记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史记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史记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史记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史记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史记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史记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史记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史记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史记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史记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史记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五十八年,三晋距秦。周令其相国之秦,以秦之轻也,还其行。客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急见秦王曰‘请为王听东方之变’,秦王必重公。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齐重,则固有周聚以收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秦信周。发兵攻三晋。 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摻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思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人于秦,周既不祀。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所谓“周公葬于毕”,毕在镐东南杜中。秦灭周。汉兴九十有馀载,天子将封泰山,东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十里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五十八年,赵、魏、楚三国合纵抗秦。 东周君命令他的相国到泰国去,泰国慢待周相,因此相国决定返回东周。有说客对相国说:“秦国到底对您是轻慢还是重视,现在还不能断定。现在泰国首要的是想弄清楚、魏、赵三国的真正意图。您不如紧急求见秦王,说‘请允许我为大王探听东方诸国的变化’,秦王必定看重您。看重您,就说明秦国重视周国,这样周国就已经维持了与泰国的友好关系;若有朝一日齐国占了泰国的上风,一旦需要向齐国讨好时就让周聚去办与齐国的联合:这样周国就总有大国可以依靠。”秦王相信周人,发兵攻打楚、魏、赵三国。 五十九年,秦国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恐惧,背叛秦国,与东方诸国联合抗秦,率领天下精锐部队出伊阙去攻打泰国,使泰国不能通往阳城。秦昭王发怒,派将军掺进攻西周。西周君主动到秦国投降,叩头认罪,献出三十六邑土地与三万人口。秦国接受西周的奉献,让西周君仍回王城居住。 周王赧去世,西周百姓就东逃至成周,以归附东周君。秦国夺取周国的九鼎宝器,将西周公迁徙到单狐。七年后,秦庄襄王灭亡东周。东西周都被并入秦国,周王朝的宗庙祭祀从此断绝。 太史公说:学者都说周人讨伐纣王以后居住在洛邑,我考察其实际情况,发现不是这样的。武王营建洛邑,成王命令召公占卜洛邑是否适合居住,并将九鼎迁放在那里,成王以下的整个西周时代,仍是建都于丰、镐二京。一直到犬戎打败幽王,周室才东迁到洛邑。人们所说的“周公葬在毕”,毕就在镐京东南的杜地之中。泰国灭周。汉朝兴起九十多年,天子将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向东视察到河南,访察周天子的后代。封给他的后代姬嘉三十里地,号称“周子南君”,享受的待遇与列侯相同,以供奉周朝祖先的祭祀。
编辑推荐
《史记(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套装共4册)》是是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