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游彪 页数:2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立国已经一百六十多年、创造了辉煌文明的王朝,为什么轻易就被兴起才十几年的敌国颠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士的慷慨悲歌声中,带着怎样的遗憾和深痛? 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天崩地裂的大悲剧。 是谁导致了这一场悲剧的发生?是力图救国利民、提倡新法的官场异类王安石?还是罔顾国计民生、醉生梦死的徽宗、蔡京君臣?甚或是,亡国的悲剧早就隐藏在大宋开国之初的政策基因当中? 本书通过长时段、多层面的考察,——再现北宋王朝衰亡的全景,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发人深省的思索和解答。
作者简介
游彪,男,1965年出生,四川简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撰写博士论文,200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宋辽夏金史研究,著有《末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发表论文30余篇。2001年承担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2002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宋元卷),2003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与宋代社会》。
书籍目录
自序:从郭靖杨康说起引子百万弱兵 ·燕云十六州:宋人的开国之痛 ·曹彬:北宋武将蜕变的缩影 ·种氏家族:崇文抑武政策的牺牲品变法风云 ·大变法:谁开启了靖康之变 ·党争漩涡:北宋中后期政治的恶质化末世君臣 ·徽宗:北宋王朝的掘墓人 ·蔡京:书画名家与误国奸臣兵临城下 ·开封城:铁骑满郊畿 ·太原围:血肉铸就的城池 ·靖康耻:兵临城下的屈辱 ·李纲与宗泽:时代悲剧的演绎者臣子遗恨 ·秦桧:靖康之变后遗症 ·李清照:颠沛流离的南渡词人 ·洪皓:节比苏武的南宋使臣 ·辛弃疾:壮士的恢复之声后记
章节摘录
后记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揭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块伤疤,而是想提醒人们勿忘历史,并从北宋亡国的历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任何民族在过去都可能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甚至是致命的,中华民族也不例外。我想,我们不仅需要正视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过去的失误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以避免重蹈覆辙。 其实,原本是想通过靖康之变这一发生在北宋末年的事件与整个宋王朝的历史联系起来,但这会有着很大的风险,原因在于难以恰当地整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存在着选择描述对象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孤立地看待历史上的大事件,可能会很容易,但要透彻地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却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我在书中大体上只是指出了某些被忽略或是潜在的可能性,并尽可能地将这些因素写出来,提供给读者去思考。当然,需要读者朋友谅解的一点是,这种蜻蜓点水似的勾连,难免会出现误判情形。 本书得以付梓,首先要感谢中华书局的徐卫东先生。他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从草拟提纲到书稿写作,我们通过数不清的电话交换意见,讨论与本书相关的问题。同时,宋志军先生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此外,博士生刘云军、硕士生刘志华、罗慧娴、杨甲等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2006年5月22日夜10时40分 于北京师范大学茹退居
编辑推荐
一个立国已经一百六十多年、创造了辉煌文明的王朝,为什么轻易就被兴起才十几年的敌国颠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士的慷慨悲歌声中,带着怎样的遗憾和深痛?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天崩地裂的大悲剧。是谁导致了这一场悲剧的发生?是力图救国利民、提倡新法的官场异类王安石?还是罔顾国计民生、醉生梦死的徽宗、蔡京君臣?甚或是,亡国的悲剧早就隐藏在大宋开国之初的政策基因当中?本书通过长时段、多层面的考察,——再现北宋王朝衰亡的全景,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发人深省的思索和解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