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瞿同祖 页数:374 字数:27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讲授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的讲义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最早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实施情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本书的特色一是在研究法律制度演变过程的同时,重视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研究;二是注重家族、阶级、宗教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比较法家和儒家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揭示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过程。本书版本采用中华书局2003年版。
作者简介
瞿同祖(1910~),湖南长沙人,著名法制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家族 第一节 家族范围 第二节 父权 第三节 刑法与家族主义 一 亲属间的侵犯 杀伤罪 奸非罪 窃盗罪 二 容隐 三 代刑 四 缓刑免刑 第四节 亲属复仇 第五节 行政法与家族主义第二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的意义 第二节 婚姻的禁忌 一 族内婚 二 姻亲 三 娶亲属妻妾 第三节 婚姻的缔结 第四节 妻的地位 第五节 夫家 第六节 婚姻的解除 一 七出 二 义绝 三 协离 第七节 妾第三章 阶级 第一节 生活方式 饮食 衣饰 房舍 舆马 第二节 婚姻 一 阶级内婚 二 婚姻仪式的阶级性 第三节 丧葬 第四节 祭祀第四章 阶级(续) 第一节 贵族的法律 第二节 法律特权 一 贵族及官吏 二 贵族及官吏的家属 第三节 良贱间的不平等 一 良贱 杀伤罪 奸非罪 二 主奴间 杀伤罪 奸非罪 第四节 种族间的不平等第五章 巫术与宗教 第一节 神判 第二节 福报 第三节 刑忌 第四节 巫蛊第六章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第一节 礼与法 第二节 德与刑 第三节 以礼入法结论附录 中国法律之儒家化
章节摘录
窃盗罪亲属间的窃盗罪不同于凡人相盗,罪名是与亲等成反例的,关系愈亲则罪刑愈轻,关系愈疏则罪刑愈重。唐、宋律盗缌麻、小功财物减凡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亲减三等,元律同,但盗者准凡盗论。明、清的法律将无服亲亦并人计算,得减一等,于是依次递减,缌麻减二等,小功减三等,大功减四等,期亲得减五等。又犯窃盗罪本须刺字,亲属相盗则得免刺,亦为优待之一种。亲属相奸,加凡治罪,亲属相殴,卑幼亦重处分,何以独于亲属相盗则不论尊卑长幼俱减凡人治罪,其实是有其立法原因的,目的都在维护家族的和睦和亲爱,两者的目的殊途而同归,并不冲突。亲属本以亲爱和睦为主,所以禁亲属间的斗殴。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凡属同宗亲属,不论亲疏远近,道义上都有患难相助的义务,理当周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