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本社 编 页数:6413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实录》影印本,包括《满洲实录》、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实录,以及附印的《宣统政纪》,合计四千四百三十三卷。它是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用编年体详尽地记载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清朝十二个皇帝,有十一个编纂了实录。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位三年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仍由原修《德宗景皇帝实录》人员编纂了一部《宣统政纪》。此书虽不用实录名称,体例则与实录无异。 清朝沿袭自唐代以来的旧制,上一代皇帝死后,由新继位皇帝特命大臣开馆纂修实录。清代实录馆是一个临时机构,开馆后,从宫内调取上谕、朱批奏折,从内阁调取起居注及其它原始档案,由纂修官理清年月,按纂修凡例加以选编。因此,《清实录》是经过整理编纂而成的现存的清史原始史料,为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但在清代,实录从未刊布,只缮写若干部藏在京师(北京)、盛京(沈阳)两地的宫禁里,能够读到它的人极少。为了给清史研究者提供方便,使这部四千多卷的大书能够比较广泛地流传,现在把它影印出版,公诸于世。
书籍目录
影印说明清实录第一册 满洲实录清实录第二册 太祖高皇帝实录 太宗文皇帝实录清实录第三册 世祖章皇帝实录清实录第四册 聖祖仁皇帝实录(一)清实录第五册 聖祖仁皇帝实录(二)清实录第六册 聖祖仁皇帝实录(三)清实录第七册 世宗宪皇帝实录(一)清实录第八册 世宗宪皇帝实录(二)清实录第九册 高宗纯皇帝实录(一)清实录第一○册 高宗纯皇帝实录(二)清实录第一一册 高宗纯皇帝实录(三)清实录第一二册 高宗纯皇帝实录(四)清寅绿第一三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五)清寅绿第一四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六)清寅绿第一五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七)清寅绿第一六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八)清寅绿第一七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九)清寅绿第一八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清寅绿第一九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一)清寅绿第二○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二)清寅绿第二一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三)清寅绿第二二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四)清寅绿第二三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五)清寅绿第二四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六)清寅绿第二五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七)清寅绿第二六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八)清寅绿第二七册 高宗纯皇帝寅绿(一九)清寅绿第二八册 仁宗睿皇帝寅绿(一)清寅绿第二九册 仁宗睿皇帝寅绿(二)清寅绿第三○册 仁宗睿皇帝寅绿(三)清寅绿第三一册 仁宗睿皇帝寅绿(四)清寅绿第三二册 仁宗睿皇帝寅绿(五)清寅绿第三三册 宣示成皇帝实录(一)清寅绿第三四册 宣示成皇帝实录(二)清寅绿第三五册 宣示成皇帝实录(三) 清寅绿第三六册 宣示成皇帝实录(四)清寅绿第三七册 宣示成皇帝实录(五)清寅绿第三八册 宣示成皇帝实录(六)清寅绿第三九册 宣示成皇帝实录(七)清寅绿第四○册 文宗显皇帝实录(一)清寅绿第四一册 文宗显皇帝实录(二)清寅绿第四二册 文宗显皇帝实录(三)清寅绿第四三册 文宗显皇帝实录(四)清寅绿第四四册 文宗显皇帝实录(五)清寅绿第四五册 穆宗毅皇帝实录(一)清寅绿第四六册 穆宗毅皇帝实录(二)清寅绿第四七册 穆宗毅皇帝实录(三)清寅绿第四八册 穆宗毅皇帝实录(四)清寅绿第四九册 穆宗毅皇帝实录(五)清寅绿第五○册 穆宗毅皇帝实录(六)清寅绿第五一册 穆宗毅皇帝实录(七)清寅绿第五二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一)清寅绿第五三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二)清寅绿第五四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三)清寅绿第五五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四)清寅绿第五六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五)清寅绿第五七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六)清寅绿第五八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七)清寅绿第五九册 德宗毅皇帝实录(八)清寅绿第六○册 (附)宜统政纪
章节摘录
分册封面:插图:三为什么是《三国演义》所谓三国故事,是一个大谱系:史学有《三国志》,文学有《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为演义),艺术有三国戏(按时代发展顺序,后来又依次出现戏曲、电影、电视剧)。世人热捧的三国故事,主要来自演义。不光是汉民族,凡是入主中原或邻近汉族的少数民族如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彝族、苗族、傣族都喜欢看演义,并且改编过三国戏。中国境内以及邻国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和海外华人聚集地,都风行演义。如此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其它历史演义作品无法企及的。说到演义的作者,其实,那是一个世代相承的群体,代表人物就是罗贯中。关于他的籍贯,有人说是山西,有人说是山东,有人说是浙江,好像这个人分身有术似的。也许他是书会才人,或者是游走之人。还有说他是有志图王者,因为没能实现和朱元璋争霸天下,就把自己的理想通过三国写出来。也可能他是自比卧龙,诸葛亮一类的人物,看朱元璋的主要对手张士诚不足以成大事,才退而著书。以上种种,应该说都是有可能的。其实,把演义作者定为罗贯中,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事情。文学史家都认为,演义成于众手,罗贯中可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整理者。此后,清朝乾隆年间毛宗岗又做了系统整理校订。演义集中了民间方方面面的智慧,最后成为一部巨著。实际上,作者是罗贯中还是张贯中、李贯中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确实经过一代一代民间艺人,甚至史学家参与进去,完成这么一个影响非常广泛,而且不光在中国,可以说当年在“汉字文化圈”里面无人不知的作品。下文把包括罗贯中、毛宗岗在内所有为演义形成起过作用的人士统称“作者”。对于国人钟情三国故事,鲁迅解释道:“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确如此言,那是一个产生“史诗”的年代。说到史诗,外国有《荷马史诗》,中国有《格萨尔王传》,那是蒙古和西藏两个民族共同的史诗。史诗所展现的,是一个民族最早的智慧,还有民族英雄成长的故事。所有史诗几乎都包含这么一种主题,当然其中也混杂有神话,会给本民族以长久的启示。演义在中国的所有小说里面是最特殊的。它流传时间非常长,经过说书人的集体创造,和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息息相关。演义凝聚了众多民族所认同的相当深厚的智慧结晶,所描写的英雄人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应当的,它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融汇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来的理想和向往。人们在演义里看到的,是匡扶正义的光辉和希望,是扭转乾坤的努力和奋斗,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奈和悲壮,这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四三分·三角·三元三国故事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如果只有一方有高超的智慧,或许还不明显;竞争双方都有能人高士,势均力敌,就像看高手弈棋,迭出妙着,险象环生,精彩纷呈,才越发能显示出各方智谋的高明;而如果不是两方而是三方,那就不光是攻守易势,还加上一个未知因素混杂其中,局势就更加变幻莫测了。可惜棋类比赛都只有两方,只有跳棋例外。不过演义写的却正是三方斗智。这里面就产生出无数复杂微妙的三角关系来。三角是个奇妙的组成。从几何学上说,三点决定了一个平面,还因此派生出“三角”这门学问;物理学则认为三点是最稳定的支撑,所以照相机等支架都是三角架。用文学艺术表现人际方面三角关系的作品相当的多,从《红楼梦》到《安娜·卡列尼娜》、《雷雨》等,都是从这复杂微妙的关系中展示出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有人以为写三角恋爱是创作的不二法门,其实未必。演义就没有写什么恋爱,主要写政治上的三角关系,更见精彩。当然,现实中还有更多情况不止三角,而是四角、五角甚至十角、八角的;但在具体问题上,无论多少角,最终都可以简化。比如战国时期七雄争霸,说到底就是秦国的“连横”和六国的“合纵”。其实,三国也是“合纵”“连横”之争。曹操势大,用“连横”之术,千方百计要打破孙刘联盟;孙刘用“合纵”术,必须合力以抗强曹。俗话说:“看三国掉泪——为古人担忧”。但是,直到现今,大到国际政治,贸易格局,小到人际关系,这种或明或暗,微妙复杂的三角关系还是到处可见的。能不能处理得成功,确实需要智慧和胆略。三国的经验教训,是否还有一定的教益呢?三分天下,形成曹魏与蜀汉、蜀汉与孙吴、孙吴与曹魏的三角关系。然而,个中关系远比三角复杂。三角关系说的是国与国、政权与政权之间,至于人与人之间显然就不能用三角作比喻了。比如甲乙丙三人,甲乙时为盟友,时为仇敌,丙在其间或助甲或助乙,又非鼎立关系,这里可称之为三元关系。三元关系,意味着突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非敌即友、非忠即奸),更多呈现多元价值观。这其实是三国故事为什么能在历代演义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而且,这种三元关系,在今天看来仍然能给人以思考和借鉴。三国充满三元关系,其特点就是既对立,又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蜀汉与孙吴,既是协同对抗曹魏的联盟,又是因荆州干戈相向的仇敌;孙吴与曹魏,既是赤壁大战的冤家,又曾合力对付过蜀汉;至于曹魏与蜀汉,虽然在鼎立三分后绝无合作的可能,但在诸侯蜂起天下未定时,两个集团的头面人物也曾关系密切。毕竟,无论曹魏、孙吴与蜀汉,其前身都来自汉末剿黄巾、讨董卓的各路勤王势力,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难分是非的恩怨。下文要探讨的,首先就是曹操·刘备·关羽三人之间的三元关系。
编辑推荐
《清实录(1-60)(套装全60册)》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是研究清代历史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除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五十一卷外,其中《满洲实录》八卷、《太祖实录》十卷、《太宗实录》六十五卷、《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四卷、《圣祖实录》三百卷、《世宗实录》一百五十九卷、《高宗实录》一千五百卷、《仁宗实录》三百七十四卷、《宣宗实录》四百七十六卷、《文宗实录》三百五十六卷、《穆宗实录》一百七十四卷、《德宗实录》五百九十七卷,以及《宣统政纪》七十卷。各朝实录,篇幅不等,记事细目多寡不均,但主要类别大多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方面的内容。《清实录(1-60)(套装全60册)》是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用编年体体例记载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清实录(1-60)(套装全60册)》汇集了大量原始文件资料,是现存的清史的原始史料宝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