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杨衒之  页数:4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洛阳伽蓝记》,向来与《水经注》一起被人们誉为中国北朝散文著作的双璧。作者杨衒之以史家的徵实态度,对北魏洛阳全城寺宇的地理分布、各城区主要寺宇的由来、建制及相关佛教活动等方面,有条不紊地加以记录,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史籍。另一方面,作者的笔触上及宫廷政变,下至里巷俗谚,对政府设施、经济景观、社会心理等作了合景式的反映,不仅体现出“博物洽闻”的史才,而且在记事中时寓褒贬之意、悲悯之怀,更颇具历史鉴戒之用。     本书为中英文对照读本,英译者为著名的华裔学者王伊同先生,中文今译者为南京大学教授曹虹女士。

书籍目录

洛阳伽蓝记原序卷一  城内卷二  城东卷三  城南卷四  城西卷五  城北附录:  注释  缩写词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卷一 城内  【原文】  身自当。”至太昌元年冬,始迎梓宫赴京师,葬帝靖陵。所作五言诗即为挽歌词。朝野闻之,莫不悲恸,百姓观者,悉皆掩涕而已。  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帝登凌云台望火,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事长孙稚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泪而去。火初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  其年五月中,有人从东莱郡来云:“见浮图于海中,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俄然雾起,浮图遂隐。”至七月中,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所挟,奔于长安。十月而京师迁邺。  【今译】  直至太昌元年(522)冬,才将庄帝尸棺接往京城,葬在靖陵。他所作的那首五言诗,就成为葬礼上的挽歌,国中人听着,无不悲痛,观看的百姓,个个掩面而哭。  永熙三年(534)二月,此寺佛塔被大火烧毁。当时孝武帝登上凌云台,察看火势,派南阳王元宝炬和录尚书事长孙稚率领羽林军一千人赶去救火,他们无不感到痛惜,流泪离去。大火最初是黎明时从第八层暴发,当时雷雨大作,天色昏暗,还夹杂着落下雪珠,百姓无论僧俗,都来观看。悲叹哀哭的声音,振动京城。当时有三位比丘,投身火中自尽。火经过三个月也不熄灭。甚至有馀火进入地下基柱,整整一年之中还有烧灼的烟气。  在那年五月里,有人从东莱郡来说:“在海中看见了这座佛塔,光辉四射,俨然如同新建造的,海边的人都亲眼看见了。一会儿有雾升起,佛塔就隐没不见了。”到了七月,平阳王元修为侍中斛斯椿所胁迫,逃往长安。十月就发生了都城迁往邺城之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洛阳伽蓝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有朋友给我推荐了林志炫翻唱的 烟花易冷。然后看了歌词,觉得爆好!于是去搜更多的信息,加上本人目前正在修佛,所以决定买这本书。长点见识。还有,偶的大学就在洛阳。亲切呀!言归正传,书翻了下,很喜欢,文言文,白话,英文对照,非常方便阅读。还好不是那种整本书前面文言文,中间全白话,后面全英文,这样看的时候还得前后翻,会影响阅读心情。现在都在同一页上或就近的地方,赞赞赞!会认真读的!感恩!
  •   书本质量佳,译文较准确,个别用词文言转白话时采用了直译,感觉欠准确,未达到其精髓。听了林志炫《烟花易冷》后深受触动才买来看的。我想说的,看完对古中国佛教历史的收获,远大与当初好奇心作祟的初衷,值得一看。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古籍,本想尝试英译,结果王先生捷足先登,译笔非凡,甘拜下风,只有躬身研读了。
  •   文章优美,译文流畅
  •   翻看一下,挺好的书,内容还没细看,需慢慢品读。
  •   书是不错,包装也好看,内容也清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