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扬州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澳大利亚)安东篱  页数:331  译者:李霞,李恭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明清时期扬州的徽州盐商之兴衰及影响为核心线索,以细腻的笔触再现扬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为国外明清史、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方面的新近力作。

作者简介

安东篱(Antonia Finnane),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曾经在南京大学留学,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跟随著名华裔学者王赓武教授研习东亚史并获得博士学位(1985年)。现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16—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重点关注城市、消费、时尚、视觉文化、阶级、族群和性别关系等问题,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发表过一系列论著,在美国的中国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书籍目录

序第一部分 基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名字和一个地方    一  城市与帝国    二  城与府    三  一个中心地?第二部分 从明到清 第三章 商人之城    一  两淮盐政与明代扬州    二  西商    三  徽商    四  晚明扬州的一个徽人家族 第四章 扬州十日    一  满洲与明朝的灭亡    二  “扬州十日记”:前六日    三  另类历史之一:郑元勋    四  另类历史之二:宗灏    五  “扬州十日记”:后四日 第五章 忠义之城    一  重建和复兴    二  重写扬州    三  变迁    第三部分城市与腹地 第六章 盐务管理   一 君主与商人    二  专卖商及其财富    三  商人与制盐者    四  盐务官员    五  走私者    六城市、食盐与基础结构 第七章 水利    一  水利设施    二  治水    三  盐政与水利管理    四城市与腹地  第八章 塑造城市    一  新城的空间分化    二  扬州的园林和城外的扩张    三  园林与城市文化    四  旅游业的黄金时代    五 城市的衰落第四部分 徽城,扬城 第九章 妇女之城    一  妇女的形象    二  消费者与生产者    三  扬州及其“他者” 第十章 徽州的兴盛    一 徽州殖民地    二  同乡组织    三  慈善活动    四  城与府    五  社会边界的模糊?  …… 第十一章 一座移民城市中的故乡结语 第十二章 宛如一梦附录征引文献表格、地图和图片目录

编辑推荐

  扬州,一座曾经富冠天下的繁华都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芸芸众城”。她,兴起于大运河的开挖,也随着大运河与现代交通运输手段竞争的失败而渐趋没落,她,得益于徽商的倾力打造,也随着徽商退出时代舞台而退尽铅华……该书于2006年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18世纪后半期,扬州以活跃的旅游业而自豪,并且在其财富源泉耗尽之后的很长时间内继续吸引着众多游客。本书为国外明清史、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方面的新近力作,它以明清时期扬州的徽州盐商之兴衰及影响为核心线索,以细腻的笔触再现扬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说扬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澳大利亚学者梅尔清女史,致力于明清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尤其关注扬州这座“盐商”城市,《说扬州》一说可与梅尔清另一本大作《清初扬州文化》一同阅读。
  •   外国人治学比较严谨生动
  •   感觉挺好的,发货很快,给个好评
  •   现在在扬州,做的很多方案都要了解到扬州的一些历史,文化什么的,看看这种书有帮助的。
  •   我是扬州人,第一次看到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介绍的扬州。
    本书内容详尽,但过于学术,阅读性稍差。也许这是翻译的问题,希望将来能有英文原版引进。
  •    征引文献中“韦明铧”皆误作“伟明铧”。    个别语句也略嫌拗口,如:以至于他们在19世纪上半期消失的事实,从来没有使人不感到奇怪。 整体翻译质量还是不错的
  •   书皮有点脏。有点皱。即使是新书也保存得不够好。
  •   同类的书还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的另外两本,一本是写汉口的,还有一个是清代的扬州。老外眼中的中国隔着遥远的距离,味道很浓。
  •   送同学的,不知道内容如何,但作为一本白色的书,质量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   本书以明清时期扬州的徽州盐商之兴衰及影响为核心线索,以细腻的笔触再现扬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为国外明清史、城市史、社会文化史研究方面的新近力作。
  •     随单位去过一次扬州。记得参观个园的时候,单位的领导与扬州的导游MM争论家乡的历史有多长。看到本书说:“××于1727年,从扬州府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直隶州”。大为汗颜,为家乡领导的无知。
      本书由西人所著,所印文献之综合令人赞叹,而我更喜欢他用现代的城市理论来分析一座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将扬州的历史剥离得丝丝入扣,如入胜境。
      碰撞一:城市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记得SSW老师讲城市规划原理的时候,说到交通对一个城市的影响,举的最多的例子就是扬州。其实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有问题。扬州能够成就18世纪的繁荣,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两淮盐政中心。它的存在与繁荣完全依附于食盐专卖制度的发展。除此之外,扬州只有一些非常初级而小规模的产业,如胭脂,如腌制酱菜。鸦片战争后,食盐贸易停滞不前,扬州的衰落成为必然。直至今日,以上的初级产品仍然是扬州不变的土特产。作者说:“某种程度上说,食盐专卖制度阻碍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碰撞二:中心地理论的不适用
      “从实际情况看,市场结构虽然显示了一些集中化的迹象,但主要还是呈现为树状特征。”用这种理论来分析扬州的城与府的关系,扬州城与周边县城的空间关系,可谓十分创新。
      碰撞三:城市人口构成分析
      本书为我揭示了我从不了解的一面,即徽商对扬州这座城市的深刻影响。扬州是两淮盐政中心,吸引了无数盐商,而盐商的杰出代表则是徽商。徽州家族在扬州主导地位已是毋庸置疑。他们占据了扬州的上流社会的几乎所有席位,他们的园林接待了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他们建立了扬州的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机构和福利机构。扬州已经成了“徽州殖民地”。
      对我来说,除了以上这些碰撞的火花,这本书更是帮助我理解了江苏北部、中部与南部的发展差距的历史渊源。
  •     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文献综述范本。一个澳大利亚人写中国参考了两三百本书已经很难,其中包括一大堆至少我很少涉足且如果现在涉足已经力不从心的古代典籍就更难,最难的是还要把这两三百本书理出头绪,把明清扬州说得干净利落。所以说,文献综述就应该这样写。
      这本书写晚明到清末的扬州,大有把扬州写的活色生香的势头,像极了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扬州的这段历史更像是一个女人从秀色可餐到年老色衰的传记,一部城市史沾染了许多人气,方方面面都评点了去。或许城市史就该这么写。
      扬州从盛极一时到衰败没落,基本上说明单靠第三产业谋生的城市在那种体制下的不可行,这或多或少也解释了时至今日上海仍对放弃二产的顾虑。在书的最后,作者指向了上海,虽然没有展开,但在一定程度上都在暗示上海对于扬州的某种继承。20世纪初上海的纸醉金迷在多大程度上复制了扬州当年的穷奢极欲已不可知,但那些夜夜笙歌的百乐门舞女或多或少折射着当年大运河边为盐商献艺的歌姬。上海人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怀念并不亚于扬州人对明清扬州的追忆。如果说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取代了扬州,那么从这种角度上来说,城市的延续性并不表现为单个的城市,而是在若干城市中转移。或许上海的运气要比扬州好一点儿,至少它对政策的仰赖没有扬州那么深。
      这本书写的是说扬州,但很大一部分内容叙述的则是在扬州的流寓,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来自徽州。明清扬州的繁荣基本上都与徽商相关,扬州基本上是一个徽商殖民城市。其实可以将同时期徽州的情况与扬州进行对比。书中已经开列一些,比如徽商对于其家乡妇道建立的推崇(立即让我想到婺源入口处蜿蜒排开的七座大牌坊,套用小朱老师的话,真是恶心)和在扬州购买女子的行径(再次,真是恶心)。
      另外,这本书提到了从姓氏上甄别籍贯的问题,说明至少在清代,姓氏的分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看来铁老大对于大面积混血还是有很大的作用滴。。。根据书上的说法,张姓源自陕西临潼,我突然想到大一美术老师说我长得像秦地女子,soga……飘过……
  •     《清初扬州文化》
      译者: 朱修春
      作者: (美)梅尔清
      
      ISBN: 9787309042610
      页数: 250
      定价: 20.0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4-12
  •     看到有朋友同意我对方法论的一些看法,一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继续上来罗嗦。
      
      这一次,是关于最近看的另一部与社会文化史相关的作品——《说扬州》。借用一个朋友的观点,即此书最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典型的个案往往能够折射出丰富的社会层面,而多角度地看待某个典型问题,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扬州,无论是从经济、文化还是政治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极具特点的城市。这种集多种文化内涵于一身的独特魅力,借作者的慧眼巧识脱颖而出,又通过对材料细密的梳理,最终得以真实地再现于我们面前。
      
      当然,我说真实,只是相对的。对于扬州,我是个外行,无法做到看袁枚时的那种透彻。但是有一点是我非常在意的,即作者尽管是海外学者,但她对中国原始典籍的使用简直是得心应手:地方志、盐法志、笔记、小说、别集。。。但凡能表现扬州历史和社会风貌的材料,都得到仔细的搜罗和阅读,并加以独出心裁的全新解读。相比于王著少得可怜的三十几种原始文献,《说扬州》则至少运用了两百多种诗文别集和地方文献,其他类別的文献征引数量,也大大超过王著。有了广泛而深入的文献积累,才能够对一个社会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而窃以为,方法论的精髓,就在于通过掌握不同方法论的不同视角,去对这些文献作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换句话说,所谓方法论,关键不在于你用的是何种方法,而是人所周知的材料或社会现象,在这种方法论的使用下,是否获得了全新的生命。《说扬州》的最大意义,无非也是使得那些沉淀在地方志中的僵死的材料,通过社会学的观照,而获得了蓬勃的生机。
      
      再举一个例子,即关于田晓菲的《尘几录》。以前我对她也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想着至多是个才女。但是《尘几录》让我改变了这种印象,她让我意识到,使用纯粹的文献学的方法,如果换一个视角,也可能对文化的解读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让我对版本、校勘等等所谓的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而这分明也是一种方法论。
      
      感谢这些敏锐而聪慧的作者,她们在创造性地运用方法论的同时,也在给我以如何正确使用方法论的启迪。笔者始终坚持认为,方法论提供的只是切入的角度和观照的视野,以及运用材料、分析材料的方法,而非简单套用方法论的思维模式甚至是术语。
      
      如果各位有不同的意见,欢迎拍砖。思想的价值,总是体现在流动之中^_^。
  •   “她们在创造性地运用方法论的同时,也在给我以如何正确使用方法论的启迪。”
    我觉得这也是海外汉学家及其著述对于中国学术界的最大启迪。类似于冯友兰所说的“金手指”。
    对于田晓菲,我也有和楼主类似的印象。看来以后要找田才女的书来读读才行。
  •   最近在看这本书,书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的丰富、恰当到令很多中国学者都自叹不如。
  •   楼主指的是历史学中的方法论?希望楼主具体阐释一下所谓“方法论”。
  •   呵呵,我所用的“方法論”一詞的確比較隨意,抱歉了。我的意思,還是指利用某種研究理論、研究方法,去指導某個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至于是什麽方法、什麽理論,就因人而異了。不成熟的想法,讓您見笑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