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5-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李一氓 页数:133 字数:3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写诗,很简单。开始时无非读过一本《唐诗三百首》,还平仄不分,也经常走韵。中学生时代,偷懒,写什么论、什么说,总得要好几百字、上千字,为着应付语文教员,简单的一首诗,五绝不过二十个字,七绝不过二十八个字,五言律不过四十个字,七言律也不过五十六个字。有时候居然来一点灵感,写出来还真像一首诗。这就很容易在语文教员眼皮底下得到。 实际上,对于诗,我从没有去研究过,根本不懂什么初唐、晚唐,唐诗、宋词这些内容和派别。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三年写过一些新诗,后来连新诗也不写了。但偶尔也写过几首旧诗,我大量写诗,不,写词,更多的是写词,是在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以后。我记得一九四一年旧历除夕的时候,我在桂林写了一首《绛都春》,无头无尾的寄给在重庆的郭老。他一看就猜到是我写的,于是重庆的同志们都知道我安全的从皖南出来了。不知为什么,写词写得很顺手。从桂林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从上海到盐城,从盐城到泗阳,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写了不少词,当然偶尔也写几首诗。可是一九四九年以后又不大动笔了。 拿诗来说,从最古老的《诗经*到清朝末年的同光体.我实在是一不接触,二不了解,三不研究。但在大学期间,我却读了不少的宋词。跟对诗一样,我亦不大懂,可是两者比较起来,我对词的兴趣,要比对诗的兴趣大得多。甚至一九四九年以后,虽然不写什么词了,但有了买书的条件,我从《花间集》起,买了两三千本词,不少还是善本。并且,在那个上面,我也用了一点功。我写的这些词、这些诗曾经抄在一个本子上,取名《击楫集》,渡江之意耳。 文革中,怕惹麻烦,就把它烧掉了。现在由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六五年的一些诗,作为本集的前部分都是同志们帮忙从各方面搜集弄来的,真可算是零缣断简了。只有游庐山、瑞金、井冈山那几十首是完整的,因为除了转抄在那个钞本上以外,又印了一个油印本。钞本是烧了,油印本还留在某些同志手中,文革以后,他们就又送还给我。游黄山也有二三十首,没有油印过,东找西找,也只找出了三首。 现在来看,这里面恐怕算不上有什么发牢骚的东西,也找不出有什么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东西。但很奇怪,就是这几首游庐山的诗,确实变成了文革中斗批我这个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靶子。竟然说那首咏牯岭小市的诗是提倡资本主义,那首咏罗汉画像的诗是信仰阿弥陀佛。所以,挥挥手,把那个钞本烧掉了。现在想起来,虽不无追悔之情,可当时这么一烧,却省心省事,消灭了一些文字上的罪证,使他们无所藉口。 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三年没有写诗的环境。一九七三年以后到现在,凭山临水,感事怀人,又写下了一些东西,词不过两首,其它都是诗。现在就作为这个集子的后半部。当然也把不怎么样的几首删去了。 写诗,不管对不对题,大都是一些七绝,仍然采取偷懒的办法,因为,写词麻烦,写律诗也麻烦。作为一本诗集,差不多都是的绝句,也未免太单调了。那个钞本的《击楫集》已付之一炬。这个小集子,我不想再烧掉它了。没有别的什么名字好取,就让这个《击楫集》从烈火中再生吧。
书籍目录
自序上 集 由会昌回瑞金马上口占 安顺场怀古 得讯我军巳过泸定桥 悼羊枣 念奴娇 临江仙 张圩口号二首 失题 陌上花 爱园 将赴烟台赠阿英 黄山杂诗 宿天台国清寺 游雁宕大龙湫 重过东枝 钞补《东郭记》成书后 庐山杂诗十八首 赣南杂诗十六首 过肇庆题双源洞下 集 四月二十九日作 赠陈此生 陈毅同志逝世一周四首 春来 一年 废园八首 访红旗渠二首 书《孙膑兵法》后 题宋曹书卷 无题 无题 书《刻竹小言》后 寄淮阴同志 清明三首 重到哈尔滨 曾访安阳过漳河补作 无题 南罗纪行七首 偶题 题朱屺瞻太湖山水画卷 重到淮安 游宜兴怀东坡 谒雨花台过望江矶 赵画白书红楼菊咏册 重到仰光五首 水仙花二首 临江仙 为中华书局七十周年题 山东杂诗六首 题《天云山传奇》赠鲁彦周 竹园感怀 秦蜀鄂游杂诗十一首 题辽木塔文物展览 皖南事变四十周年 多丽 题叶浅予《延边长鼓图》 访日杂诗三首 偶入医院,病榻适当梦醒之邻室,共话 香港旧事,并及汉年,相与郗歔 一九八二一年秋访日本,京都井上清教授为 东道主。八四年春,井上来北京讲学,赠诗 集唐人句为四川饭店题 重到大连访旧居 怀宋裕和 岁暮 冬夜 题《石头记》钞本 重到上海三首 题画 为上海植物园题壁 重游龙华感赋 浙游杂诗六首 为阳翰笙寿 为小意大利而发的议论及其他六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