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9-3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马瑞辰 页数:全三册 字数:68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十三经清人注疏:毛诗传笺通释(套装共3册)》的主要优点,首先是发挥了清代学者擅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了依声求义的方法来校勘、解释文字。诗经是羣经中产生时代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义。而且毛诗依据的文本是古文经,其中假借字比较多。作者能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以以音古义证其为互,以双声曐韵别其通借”有时一个字能处古书中找出十个以上通假的例证,并求出本字本义,从而纠正了清以前许多学者望文生义、产强附会的解释,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字义和语法,使一些疑难问题涣然冰释。
作者简介
马瑞辰马瑞辰(1782~1853),字元伯。马宗琏之子。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因事遣戌沈阳。文诚公富俊,时为吉林将军,延主白山书院,生徒中式者二人,文诚以课士有效,奏赏主事。洊擢员外郎。复遣戍黑龙江,纳赎回籍。乡居数十年,以著述自娱。闻乱,命二子团练乡兵。家人以其老,避之山中。咸丰二年,桐城陷,仲子死焉。贼兵搜山,围其宅,见一老人倨上坐,拽之起,怒诘为谁,植立大言曰:“吾前工部员外郎马某也!”劝之降,不屈,骂且厉,遂遇害。事闻,赐恤,予赐祭。著《毛诗传笺通释》三十二卷,探赜达指,或高出陈氏新疏上。王益吾收入《续经解》中。
书籍目录
毛诗传笺通释自序
毛诗传笺通释目次
毛诗传笺通释例言
卷一 杂考各说
诗人乐说
鲁诗无传辨
毛诗古训传名义考
诗谱次序考
诗谱逸文考
十五国风次序论
风雅正变说
周南召南考
卷二 周南
二南后妃夫人说
幽雅幽颂说
幽非变风说
王降为风辨
王风为鲁诗辨
邶鄘卫三国考
诗人义同字变例
郑笺多本韩诗考
毛诗古文多假借考
毛诗各家义疏名目考
魏晋宋齐传诗各家考
关雎
葛罩
卷耳
穋木
螽斯
桃夭
兔置
芣苜
漠广
汝坟
麟之趾
卷三 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苹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羞
擦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何彼禯矣
驺虞
卷四 邶风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简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卷五 鄘风
柏舟
墙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鹑之奔奔
定之方中
蝃蝀
相鼠
干旄
载驰
卷六 卫风
卷七 王风
卷八 郑风
卷九 齐风
卷十 魏风
卷十一 唐风
卷十二 秦风
卷十三 陈风
卷十四 桧风
卷十五 曹风
卷十六 豳风
卷十七 小雅(鹿鸣之什)
卷十八 小雅(南有嘉魚之什)
卷十九 小雅(鸿雁之什)
卷二十 小雅(节南山之什)
卷二十一 小雅(谷风之什)
卷二十二 小雅(甫田之什)
卷二十三 小雅(魚藻之什)
卷二十四 大雅(文王之什)
卷二十五 大雅(生民之什)
卷二十六 大雅(荡之什)
卷二十七 大雅
卷二十八 周颂
卷二十九 周颂
卷三十 周颂
卷三十一 鲁頌
卷三十二 商颂
附 广雅书局本廖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伐其条枚」,传:「枝曰条,干曰枚。」瑞辰按:条当读如终南诗「有条有梅」之条,卽尔雅「稻,山复」也,故下章又言「条肄」。 「伐其条肄」,传:「肄,余也,斩而复生曰肄。」瑞辰按:说文:「聿,习也。蒙文作肄。」训 余者,以肆为枿之假借。尔雅释话、方言并曰:「枿,余也。」枿卽橼之别体。说文作嫩,或 作蘖,云「伐木余也」,古文作不,亦作槔。肄与枬双声,故枋可假借作肆。左传襄二十九年, 蒋「而厦肄是屏」,肄亦枬之假也。肄与余亦一声之转,故肄亦可训余。 「怒作调饥」,佣:「怒,饥意也。调,朝也。」浅云:「怒,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一 思食。」瑞辰按丨丨尔雅释言:「怒,饥也。」郭注,“「怒然,饥意。」说文:「怒,饥饿也。」段玉裁曰丨,「饥饿当为饥意之讹。」古然、如字同义,传读怒如为怒然,故以为饥意也。尔雅释诂:「怒,思也。」篓读如为譬如之如,故以为思。说文怒字注“「一曰,忧也。」忧卽思也。 变义盖本韩诗。窃谓尔雅训怒为饥,特释此托「怒如调饥」,当从毛传训饥意为正。 至小诗又言「怒焉如祷」,则当训忧,若云「饥意如祷」,则不辞矣。方言:「晅、稀、灼〔一〕、怛,痛也。济、味之间谓之喑,或谓之怒。」又曰,怒,伤也。」「怒,怅也。」又曰:「怒,思也。」义并相近。释文。"「怒,本又作恳。韩诗作溺。」说文:「溺,忧儿。读与怒同。」方言;「溺,忧也。广隋之间,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髙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湿,或谓之怒。」玉篇,,「题,思也,愁也。或作溺。」是凭、搦实一字,怒与溺亦同声而通用。怒又通作文选洞箭赋率善注引苍颉篇曰「想,忧貌」,玉篇引「奴的切」,一切经音义十六云「溺,古文怒、想二形」是也。调,释文云「本又作赖」。今按明赵灵均说文钞本及五音韵谱本引诗并蜀,石经本正作躺饥,杨凝式韭花帖「鲷饥正甚」亦作鹌,惟韩诗及今说文一 一徐本作朝饥。鲷、调俱从周声。说文:「翰,且也。从轨,舟声。」周、舟古同声通用,周官考工记注;「故书舟作周。』 故朝饥可借为调与鲷也。传云「调,朝也」,正谓调为朝之假借。易林「俩如旦饥」,义本韩诗。楚词天问「胡为嗜不同味〔二〕而快鼌饱」,鼌一作朝,以朝饱为快,则知朝饥为可忧矣。「鲂鱼赖尾」,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笺云丨,「君子仕于乱世,其颜色痩病,如鱼劳则尾赤。」瑞辰按:韩诗薛君章句云:「鲂鱼劳则尾赤,君子劳苦则颜色变。」为囊义所本。惟说文、字林并云:鲂,赤尾鱼也。」据尔雅:「鲂,魅。」
编辑推荐
《毛诗传笺通释》(套装全3册)为繁体竖排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