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刘宝楠 撰,高流水 点校 页数:800 字数:486000 译者:高流水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体记训篡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礼记(小戴体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清代的经学著作还有不少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有待于今后条件许可时,按新的学科分类,选择整理出版。
作者简介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宝应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优贡生,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进士,历任文安、元氏、三河、宝坻等县知县。刘宝楠5岁即孤,由母亲乔氏教育而成。幼从家学,受业于叔父刘台拱。
早年曾在扬州、
仪征教书,主讲广陵书院,与刘文淇、梅植之、汪喜孙等人交往甚密,是“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支伟成在其《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誉刘台拱、刘宝楠、刘恭冕为“宝应刘氏三世”。刘宝楠任知县时,关心民众疾苦,勤于听讼。著作有《论语正义》、《释谷》、《殉扬录》、《宝?图经》等20余种。其中《论语正义》不仅弥补了宋人邢(日头丙底)解《论语》的疏陋不足之处,且多所阐发,成为研究《论语》指南。《宝应图经》记载了宝应地理环境的民生利病,以及历代名人事迹等,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凡例卷一 学而第一卷二 为政第二卷三 八佾第三卷四 卷五 里仁第四卷六 公治长第五卷七 雍也第六卷八 述而第七卷九 泰伯第八卷十 子罕第九卷十一 乡党第十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 先进第十一卷十五 颜洲第十二第十六 子路第十三第十七 宪问第十四第十八 衡灵公第十五第十九 季氏第十六第二十 阳货第十七第二十一 微子第十八卷二十二 子张第十九卷二十三 尧曰第二十卷二十四 何晏论语序附录 邓玄论语序逸文清史稿刘宝楠传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