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邹逸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选编了三方面的论文,共20篇:2010年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安徽师小燕子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在芜湖联合主办的“明清长三角人文地理专题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部分论文;复旦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长三角城镇体系演变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清代地理专题研究”研究团队的部分相关成果等。本书旨在探讨长三角地区城镇的发展与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
作者简介
邹逸麟,男,1935年8月31日生于上海,1956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年秋分配至中国科学历史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57年初,随谭其骧教授来上海参加《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纂工作。1962年转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任助教,1978任讲师。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2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国家教委特批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8年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2、1997 年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第三、 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3、1998年被选为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被聘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1996年辞去研究所所长职务,同年被复旦大学聘为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首席教授。1998年继聘为首席教授。现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主编、上海社联委员、上海史志学会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副主委、复旦大学主委。《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谭其骧主编 地图出版社。 1986 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 本人为主要编审人员之一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 科学出版社 1982年。1986 年获中国科 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人为主要撰稿人之一 《千古黄河》 香港中华书局 1990年 《中国历史地理》 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11万字 《从青龙镇到外高桥》(二人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年 1999年再版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年 。1995年获首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典》 第一副主编 1996年 清胡渭《禹贡锥指》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1998年获华东地区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2000年全国图书一等奖。
书籍目录
序城镇空间与行政 清代集镇名实初探——读《清史稿-地理志》札记 略论清代长江下游市镇的兴衰消长——兼以扬州邵伯镇为例证 江南城镇的空间、形态与管理(1912一1949) 明清以来菱湖镇的空间与结构——以产业、金融与商业等为中心 城市空间的生产——近代上海江湾地区城市景观的形成 清代的城市规模与城市行政等级 俗称与重构——论安徽、江苏两省的逐渐形成交通、贸易与经济 略谈江南水乡地区桥梁的社会功能 区位与兴衰:九江关与江海关地位变迁之考察 清代前期的北新关及其商品流通 近代江淮地区铁路交通区位研究——以津浦铁路改线为中心 明代中后期高乡市镇的发展竞争——以嘉定折漕为中心 近代上海的日资企业自然环境与地域社会 由《汉志》三江沿革看皖南与长三角历史地理相关性——兼说明清江南与文化江南之地理范围 “江南水网”在城市化前夕的改造 清代江南市镇的水环境初探——以青浦朱家角镇为例 愿镪易粟:高淳、溧水的永折漕粮与东坝修筑 圩田环境与江南地域社会——以芙蓉圩地区为中心的讨论典籍与文化 《唐栖志略》稿本介绍 城市化过程中地名文化价值的量化分析试探——以上海市乡镇类地名文化保护为例
编辑推荐
邹逸麟主编的《明清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地理与环境研究》共有二十篇论文,一半以上是原创发表,已在期刊上发表过的均在篇末有注明,大体上选编了下面几方面的论文,一是有关长三角城镇的性质、规模、形态特点等问题的探讨,这是传统研究长三角地区最基础的课题;二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贸易和交通问题,这方面以往研究成果也很多,不过本论文集中收录的也有自己的特点;三是长三角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地域社会研究,特别是水环境的研究,是以往研究比较少涉及的;最后是有关长三角地区的典籍和地名文化的研究,因为提交这方面的论文较少,显得比较单薄。本文集所选编论文的内容较为分散,主题还不够突出,这正好说明我们这一团队的研究起步不久,学术水平不够成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