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广州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田飞,李果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前言

城市是记忆,是生活,也可能是回忆,是向往,是一些断断续续的碎片。但她终究是令人熟悉的。城市的地图,城市的标志性符号会深入人心。城市甚至会融入血液,但戏剧性的是,有一天你发现这座城市对于你简直太陌生了,带着好奇竟上了瘾似的去找寻这种陌生带来的快感,找寻她你无从知晓的存在。如一次又一次地旅行,不需从长计议,带上自己就出发。就如发现之旅,也有点像考古,总能带给我们一阵阵的狂喜与惊异。空间乱了,时间乱了,线索乱了,我们跌跌撞撞地在陌生的城市中穿行。在收获中锻炼着自己的嗅觉,它似乎已超越常人,异常灵敏,忠实地把我们引向一个又一个新鲜而陌生的地方。    渐渐,漫无目的的行走已无法满足我们更加深入好奇的怪癖。游戏一旦开始,就无法戛然而止,我们不得不寻根究底。对于我们是陌生,而那些知情的老人们则在我们好奇的追问下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儿时的记忆、长辈的述说、耳熟能详的故事,从他们顿时发光的眼睛,沉湎于回忆的幸福表情,你能感知。时光竟这样轻易地回到了从前。但对于面前这座城市又是否能留住曾经呢?我们的发现少有是完整的,似人总是充满了伤痛。她们的年岁都挺老的,或被遗弃,或消失,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城市被定格在现在进行时。现在的规划、现在的建设、现在的人,谁会在乎她的曾经呢?她已被书写进了历史,但终究不会存活,如同恐龙化石和标本。这样比喻也许还不准确,化石和标本是带着血脉被固定的。城市在我们的游戏中更加快了变化的步伐,似与我们捉迷藏,我们追赶着却找不着方向。

内容概要

《寻城记广州》是由田飞、李果所著。
《寻城记广州》内容简介: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实的人文地图。从秦军的戍边筑城到南汉的大兴宫苑,从盛唐时的繁盛藩坊再到清王朝的热闹黄埔,走进广州的街巷,历史的记忆会不断涌现。越秀书院群承继的岭南文脉,深井老祠堂尚存的古风遗韵,沙面旧租界的异域风情,圣心大教堂的恢弘气派,先烈路上的民国风云,高弟街中的百姓故事……都展现了羊城厚重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民间文化。

作者简介

田飞,1972年生于重庆。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9年出版《名家典析》之《人.自然.包装》一书。2000年创办游沙部落品牌规划机构。2002年编撰并出版《平面设计》系列丛书。2005年起致力于城市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寻访成都、重庆、武汉、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2007年,《寻城记.成都》、《寻城记. 重庆》先后编撰完成并出版。现居北京。李果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199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后任教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2005年起致力于城市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寻访成都、重庆、武汉、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2007年,《寻城记.成都》、《寻城记. 重庆》先后编撰完成并出版。现居北京。

书籍目录

缘起  陌生的城市
卷首语百族聚居,尘廛市
沧海桑田见羊城
古岸碣石——几为沧海,几为桑田
五仙观——五羊衔谷,萃于楚庭
楚庭番山——羊城地名之源,筑城之始
南汉宫苑——三城之地,半为离宫
城隍庙——南汉刘皇扮城隍
广州城垣——五拓城垣,千年横亘
东濠涌——最后的护城濠
渔民新村——最后的蛋家人
六条界碑石——民国市界,跃然而出
百业尘廛市
扶胥古港——番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
蕃坊——珍异所聚,盛唐蕃市
双门底——千年古道,千年市廛
濠畔街——过于秦淮数倍,
十八甫——迷乱错杂的十八商街
黄埔口——一口通商,百夷云集
十三行——天下白银集于一口
粤海关——昔日凌驾万国,后朝西人的天下
西堤,长堤——酒店林立话外滩
大新路——手工制品次第排
大德路——五金制器,百年铜铁街
一德路——鲍参燕翅,黄花木耳
海珠南路——风雨骑楼、海味档、功夫茶
南安墟市——民国鱼虾河鲜交易市集
大策花墟——花香四溢天光墟
西出城关
光复路——比户皆织,机声盈耳 许地——广州第一家族
锦纶会馆——粤城丝织同业公会
芦荻街——众神云集,西关圣境
西关药市——草药飘香,演绎百年商肆
典当大押——森严壁垒雄峙立
至尊武者——南北大侠,精武英雄
恩宁路——粤曲悠扬十一甫
文澜书院——清濠助学的公益团体
西关大族——沉浮起宕,沧桑落幕
黄宝坚寓所——最后的石屋,最后的西关小姐
小画舫斋——白荷红荔雅集地
泮塘——荔红荷香荔枝湾
陈家祠——广东七十二县陈姓合族祠儿
岭南人文韵
横沙书香街——两百米古苍,五十间祠塾
越秀书院群——祠宇栉比,斋舍棋布
广府番禺二学宫——文运书香满羊城
文德路——诗书礼乐,风雅美地
广东贡院——一举名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简氏祖祠——南汉状元简文会
状元坊——昔日状元坊,今日潮妹街
福地巷——一门四元之福地
陈大夫祠——探花故里祭英魂
泰华楼——清末探花藏书斋
广雅书院——得风气之先
中山大学——百年经典学府
走进城中村
移民之城——寻根珠玑巷门
猎德——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
棠下——昔日试验田,今日城中村
车陂——名贤之后齐聚龙溪
南湾——曲水潆洄处,幽居傍水偎
冲口——绿溪石桥见古村
南激——天市、神祠、水埠头儿
龙潭——乐善好施,惠泽乡梓
沥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
小洲——谜一样的水乡人家
北亭南亭——昌华八景今何在
穗石——支离破碎的末时名镇
深井——广府第一原生态古民居群
逍遥河南地
潘家花园——名噪百粤,媲美王宫
伍家花园——世界首富的奢靡地
龙导尾——纵横巷陌问的龙气之地
龙导新街——仕商富户僻静栖息之所
歧兴大屋群——堪与西关相媲美
瑶溪三桥——诗意瑶溪,二十四景
朝斗台——仰望星空的美丽
基立村——肃穆幽静的基督村
天朝上国梦
古炮台——国门洞开,硝烟起
三元里——正气凛然话今昔
萧岗——歼夷战场,名绅故里
石井——百年古战场,硝烟渐散尽
沙面——绘满异域风情的沙洲小岛
刘氏家庙——刘姓合祠,以祀黑旗忠魂
长洲要塞——七大炮台巍然阵列
鱼珠炮台群——品字阵列,互为犄角
圣教首岸
西来初地——达摩尊者登岸结庐处
光孝禅寺——佛史上最经典的一场禅宗对白
大佛寺——三百年大殿,名冠岭南
怀圣寺——入华首岸,唐代真身
清真先贤古墓——至清至真的教门圣地
圣心大教堂——远东巴黎圣母院
东山教区——开东山新式建筑之始
信义总会——废弃多年的江岸德国教区
礼拜圣堂——基督六十二堂
明心书院——广州首所盲童学校
真光书院——百年女校,芳影犹存
工器之遗痕,
柯拜船坞——远东第一座石船坞
广东钱局——币通天下,大清银库
石围塘车站——羊城铁路之始
七大仓——百年仓储,十里绵延
协同和机器厂——华南最大的机器制造厂
增址水厂——饮其流,怀其源
士敏土厂——元帅府背后的水泥厂额
民国世界
惠爱直街——署衙棋布,朝政更迭
文明路——旧学之地,始开风气
东山——民初华侨村,南国模范区
先烈路一一条先烈路,半部民国史
新一军公墓——远征忠魂,无以安息
民国部分旧迹一览
后记 藏着的城市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早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统一台湾后的大清国解除海禁,开海贸易,分置江、浙、闽、粤四大海关。虽置有四口,但开海的数十年间,近九成洋船仍行至广州贸易,其他三口少见洋船踪迹。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鉴于“洪任辉事件”,规定西方商船来华贸易一律集中到粤海关办理,实施一口通商。“凡载洋货之入口外国商船,不得沿江湾停泊,必须下锚于黄埔,并不得在别地秘密将商品贩卖。”数年后再颁《防夷五事》,规定“一、禁止夷商在广州过冬;二、夷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禁止国人借外夷资本及受雇于外夷;四、割除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夷船进泊黄埔,酌拨营员弹压稽查”。自唐宋时就为中国第一大商港的广州城如今又成了大清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且延续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历时八十三年。自扶胥古港逐渐淤塞后,广州城的外港渐移至黄埔酱园码头,设“黄埔挂号口”。黄埔口为粤海关下属诸多税口之一,下设“黄埔税馆”(负责征收除关税外的船钞、引水、船规、挂号、买办等各项费用)、“夷务馆”(办理进出港及贸易方面的相关事物)、“买办馆”(负责为港内洋船提供食物等相关生活用品)、“永靖营”(负责保卫港口安全)。各国商船必在黄埔口交纳税费后方能进入广州十三行商馆区进行交易。据记载,一口通商的八十多年间,约有五千余艘外国商船进出黄埔口。各国商船铁舶桅樯林立,旗帜飘摇,舳舻相衔长达数里,蔚为壮观。美国的“中国皇后号”、俄罗斯的“希望号”、澳大利亚的“哈斯丁号”等都频繁往来于黄埔口,排队等候进港。当年的码头上,四处都是高鼻凹眼的外国船员和商人,如今在码头附近还散落着一些客死他乡的夷人墓地。 黄埔四大家 一个小小的村落,因黄埔口的设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千人的市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洋人商船打过交道,或充通事买办、或为漆工铁匠、或以搬运装卸为生,他们在累积财富的同时也大大开拓了眼界,催生了大批精明的行商买办(据说仅清末就有四十多人为洋行买办),也成就了曾显赫一时的黄埔四大家族。罗氏家族:今天的黄埔村,依旧是个古旧的村子,市集石巷交错陈横,老宅家塾接栋连檐,仅前后数进,高墙大脊的氏族祠堂就多达十余处(据说鼎盛时,黄埔有祠九十九座)。黄埔古称“黄圃”,有东南西北四约,分为“凤埔”、“磐龙”、“澄碧”、“凰洲”。 族有梁、胡、罗、冯四大姓及关、卫、陈、黄诸小姓,而罗氏据说则是黄埔最早的移民。早在北宋年间,罗氏家族迁居至此,围垄耕垦,繁衍生息,逐渐成为黄埔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如今村中仅存一“罗氏宗祠”,过去曾作幼儿园多年,祠内陈设布置自也是五彩斑斓,可爱得厉害。 冯氏家族:黄埔村中现存祠堂最多的,当数这冯家了,什么“化隆冯公祠”、“主山冯公祠”、“云隐冯公祠”、“容川冯公祠”、“宣义冯公祠”……多达八九处。冯家早年开有洋行,在广州城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豪门世族。族中子孙冯肇宪早年追随孙中山,出任永丰舰舰长、广东海军司令,被誉为“民国海将之护法三忠”之一,只可惜27岁时就英年早逝;比他小三岁的冯锐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出任广州农林局局长,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乃岭南糖业之先驱。

后记

初涉一地,我们往往有一种新鲜的感受。其风土人情,经过一番独特的内心体味,便有了初悟,活泼泼的,只是还不太具体。倘能小住几日,行游一番,感觉自然会细腻些:民风怎样、建筑特色如何、历史文脉是否传承有序……其中大体,或不难领会的。此刻,如初试佳茗,尚未品味入微,虽得唇齿留香,到底浅淡了些。    一座优美的、深具文化积淀的城市,是岁月的佳构,值得细细品读,且须颇费些时日才能读懂。    人说,居住越久越能懂这城市,此话有理。但细究,不尽然的。常见有人h居地数十载,阅尽沧桑却“熟视无睹”,成了久住的过客,到底没有主人的心情。他们于这城市,很难说真懂的。那么,怎样才能悟得三昧呢?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曾言,观山须“静”,游山须“情”,方能得山之“神”。体悟山水的神气与品味城市的内韵,颇有相合之处,就在“情”“静”二字。    本书的作者,对这点深有领悟。他们和许多人‘样,在一座城市生活了数十年,所不同的,正是他们兼有静心与真情。心静才能洞察幽微,有情才能物我两忘,与这城市神会。他们常感叹,这城市变化太快,快得那样匆忙,以至于岁月所精心雕琢的细节正迅速地消逝,零落成泥碾作尘,不多时,便泯灭无痕了。好在城市的文脉是极富生机的,尤其是这样历经岁月陶铸的古都!她将自己的“神”蕴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为此,他们寻踪觅迹,开始了历时多年充满叹息与惊喜的寻城之旅。一口枯井、一块老匾、一道残垣、一所教堂、一座古庙……他们在每一个细节恭听岁月的消息,他们的心绪,随那些故物的境遇或喜或忧。

编辑推荐

《寻城记•广州》编辑推荐:居住于此,你是否真的了解这座城市?匆匆游客,要看怎样的风景? 在城市中考古,在行走中惊喜。 古岸碣石·南汉宫苑·横沙书香街·硝烟古炮台·濠畔街·福地巷·光孝禅寺·西关药市·协同和机器厂·新一军公墓·粤海关·朝斗台。 《寻城记•广州》可能是最好的城市人文旅行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城记·广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能够在了解广州各地方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广州城的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作者能够从历史地角度纵向地分析广州,是名副其实的“寻城记”,我身为广州人和一名建筑学的学生也被此深深地触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寻城记这个系列每本都很好看,这次特价实在太划算了,真开心
  •   身为广州人都未必知晓的故事,活在这个城市直到今天,发现它对自己而言依然陌生。
  •   在广州生活了将近4年,走过了市区大大小小的巷陌,却发现未知的路还有许多。沉淀着不同历史的小巷总是让人无限沉思,这本书正能帮助我继续寻找广州。这是本深度的指南书,也是本城市的文化史志。期待这个系列出更多的城市。
  •   图文并茂,从人文的角度出发认识广州,回顾广州的历史,很不错的一本书。
  •   希望大家对我地自己广州既本土文化多多关注以及保护.今日既记录就系明天既历史啊!
  •   还没开始看,随手翻了一下,感觉很好,可以带着这本书去探寻广州
  •   超棒的书,作为广州人其实都不怎么了解广州。有机会一定好好按照书上的走一回。~
  •   开阔了视野,在熟悉的环境中,经蕴藏这那么多的玄机
  •   喜欢图文并茂的记录历史,书也非常有质感
  •   新书味道有点大,但还是超级喜欢,内容很丰富,图片都是彩图,很值得收藏
  •   用人文笔法写旅游景点,有深度有厚重感
  •   还没看,不过看了同系列的书,还不错~~~~很期待哟~~~~
  •   读过再说吧。
  •   veygoodveygoodveygoodveygoodveygoodveygood
  •   可是当当送的时候压坏了,气死我了,我很喜欢这本书啊
  •   幾好的一本書,對廣州有咗更深嘎認識了,(*^__^*) 嘻嘻……
  •   内容很丰富,图文并茂,印刷质量也不错,但如果是使用胶版纸或铜版纸印刷的话可能图片的表现力会更具扩张力。只是书里面的内容稍稍有点落后了,这本今年7月第一版的书,在介绍广州城隍庙时候,使用的全是好多年前的图,说城隍庙至今还在闲置。但事实上早在2010年城隍庙就已经完成重建并已经重光,正式对外开放了。如果作者是生活在广州的人士,一定不会漏过这个信息点的。信息量颇大,但对于单一一个地方场景的文字描述则稍微薄弱了。但总体而言都算不错的了。:)
  •   深层次解释广州的文化,可以了解广州
  •   还不错,送给朋友的,好评
  •   但是排版挺差的,看得有点费神
  •   还在广州的时候买来了解广州的。
    然后发现真想了解,不如多参加些豆瓣的同城活动,毕竟这些客观的记录太过冷冰冰,容易让人失去兴趣。
  •   非老广的角度看广州。
  •   老公要的书,我翻了一下,印刷不太好,内容还可以
  •   之前对广州的印象是繁华与喧嚣、生活化与物质化,匆匆的几次旅途所见,无非是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直到无意中翻到这本书。我马上意识到,印象中的那个羊城只是浮云。广州不但是座古城,而且是自秦朝的“任嚣城”起已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连城市中心都未变动的古老城市。广州的文脉悠远绵长,一贡院,三学宫,八大书院,数百试馆家塾,遥想当年的琅琅读书声,寻访旧朝的大夫祠、状元第,恍若隔世,心生敬意,方知广东历史上取得如此商业成就之下的厚重人文基础。看此书前确实对广州的认识太浅,许多地方都闻所未闻。越秀路上二十七中所在地原是简氏祖祠,南汉出过状元郎,民国出过华侨巨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大名如雷贯耳,是民族产业的先驱。荔湾区芳村的明心书院,原是广州第一所盲童学校,那座当年专为盲童所造的红砖大楼,处处体现“无障碍”的关怀,竟是民国初年的创制。天河区濂泉路的服装市场、菜市场,竟是在印缅抗战天下闻名的“新一军”的公墓所在。仅仅过了六十多年,纪念两万七千名烈士英魂的纪念塔,早随着市场的喧哗淹没无声了。这样令人触动的地方真是太多了。看来认识一座城市,要读历史,要访旧迹,更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或可把握住城市历史精神气质的一二真谛。
  •   很喜欢这本书~里面藏着许多关于这个城市的秘密~让我每天都捧着尝试发现一些在自己身边却不知道的故事~不过文字排版与图片排版太过密集~看起来感觉很压抑~
  •   这是我读过关于广州历史的最好书,绝对值得购买
  •   作者不是广州人,但,如题……我是广州长大的。
  •   真的,认真有诚意的一本书。不过,与旅游无关。想把此书当攻略或向导的同学可以移步了......
  •   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但是一直借不到,真是居家必备
  •   不错,很喜欢,有很多都是身为广州人的我居然不知道的历史,以及很多地方都没去过。很值得一看。风景图片也很美,不过装订就有点问题,这书不能折,一折就散。
  •   引发读者重新发现广州。通俗易懂的好书!!!
  •   图片质感差劲,字体是歪的,介绍的非常随心所欲,完全没有条理,你赢了!
  •   很不错的一本书~书上写了很多关于旧广州的点点滴滴~~有些甚至是我们父母亲辈也不知道的小故事~~看完这书,就觉得广州越来越没有文化底蕴~本来很多有故事有价值的建筑,因为建高楼都被推倒重建~~有些小时候的回忆,如今已经不复存在~~这本书可以让爱广州的人更好地了解广州~~
  •   里面有广州一地的彩绘地图,不错
  •   能了解很多广州的历史 不错
  •   满意,是自己要买的的书,送货及时,质量可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