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智慧101·春之卷

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韩胜男  

前言

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发扬光大,端赖我先民遗留下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而承先启后,建立此一文化基础的圣哲,尤当首推集三圣(伯夷、伊尹、柳下惠)之大成的孔子。    这位伟大的先觉,以深湛的哲理、广博的同情、不倦的精神、弘毅的魄力,发挥了至高无上的人性光辉,像日月照耀千古,到二干五百多年后的今日,仍然是修己及人、经国济世的经典。    孔子的伟大,不仅表现在他的智慧上,甚至他的见解、学问、道德与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同样替千秋万世的芸芸众生留下了完美的典型,难怪蒋介石先生要引韩愈的话赞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Ⅲ    孔子的教育贡献被尊封为“至圣先师”,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的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及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的理论,对后世教育影响既深且巨。    他曾经说过:“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斯为下矣。”人的天资禀赋虽有个别差异,但用教育仍然可以潜移默化,造就成才。除非,像孔子所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举凡一个成功的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越挫越勇,永远不会被环境所支配。正如法国英雄拿破仑所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环境屈服不了坚毅的奋斗者。管仲所提倡“尊王攘夷”政策,使齐桓公跃居“春秋五霸”之首,便是最好一例。孔子推崇管仲,感叹地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    孔子认为,人生的标杆在于安身立命,而他的“一贯”之道,经世之业,也就成于力行不辍的精神。他郑重声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甚至,在晚年回顾其自强不息的人生时,还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句话,来勾勒他的一生,证明他尊重上天所赋予的使命。    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由此可见,人的智慧高低,实与人生的阅历深浅息息相关。    孔子生长的时代,正是东周春秋新旧交替之时,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加上他少时贫困,一切杂务都要亲自处理,所以学会了很多粗俗的事。他的学生子张转达孔子的意思说:“我不为世用,闲居无事,所以学会这些技艺。”这并非子贡所推崇的天纵英明,使孔子成为大圣人,而是点点滴滴的累积。就像阿里山上的神木,两千年屹立不摇,历久弥新。    不过,孔子自谦不敢当创作新说的圣人,只想私比传述旧闻的贤人。他生平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只是传述旧闻,并非创作新说。因此,我们想要一窥孔子智慧的奥秘,解开孔子智慧的密码,非从《论语》一书下手不可。    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人人必读的书。中国几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的思想为主。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从文字方面而言,《论语》也极有文学价值,在寥寥几个字之中,常常能描绘出一个人的声音相貌来,为其他书所不及。所以我们要研究儒家的学说,不可不读《论语》。要涵咏文学的趣味,更不可不读《论语》。    《论语》一书,是孔门弟子记述孔子及应答弟子、时人的书。正如《汉书·艺文志》所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据此说法,《论语》一书就是孔子弟子听课或日常发问的笔记,或记孔子的言语行事。它共有二十篇,分上、下论:从《学而篇》(1)至《乡党篇》(10)为上论;从《先进篇》(11)至《尧日篇》(20)为下论。    记得十几年前,笔者在“教育部”会议室里以社会组第一名身份,代表“复兴中华文化论文竞赛优胜人员”,发表感言。曾以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来说明《论语》是儒家学说的最高经典,不仅是中国数千年来立身处世的圭臬,更是为政济民的“资治通鉴”,获得与会人士的共鸣,更博得陈立夫先生的赞许。    众所周知,儒家是东亚文明的共同资产,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详见《尚书》),而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便是《论语》,可以说是儒家的全体大用。    笔者对于《论语》也有一些感触:小学私塾时期,背诵《论语》——雾里看花;中学时期,应付考试——一知半解;大学时期,修习《论语》——似懂非懂;中年时期,讲授《论语》——照本宣科;老年时期,温习《论语》——温故知新。如今退休之后,年逾花甲、双鬓已白,对《论语》一书豁然开朗,不敢独享,愿以野人献曝方式与读者分享。    王国维曾将能成就大学问之人,其过程共分成三个阶段,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精进为“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通过时光隧道,宛然瞧见孔子在那智慧河边感慨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两干五百年的岁月,有如林花谢了太匆匆。希腊宇宙论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我们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只好学东坡先生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长江滚滚向东流,浪涛淘涌,冲刷尽所有的英雄人物。但愿不要冲刷掉儒家的宝典——《论语》,更不要遗忘那个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云:“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内容概要

《孔子智慧101:春之卷》由韩胜男著。孔子被称为“圣之时者”,自然是因为他的思想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迁。因此不管什么时候看孔子思想,都是“新”的,都足以作为我们生活与时代关系间的准则!《孔子智慧101:春之卷》不仅思考于时代潮流之上,而且发扬了孔子真精神,是人人都需要阅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韩胜男,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政治大学、台北商业技术学院等校任教,退休后致力于儒家典籍研究。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新解孔子的智慧 推荐序二教学相长点滴心头 推荐序三圣者之言历久弥新 自序新新儒学之孔子智慧101 第1篇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第2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3篇谤随名高,大祸临头 第4篇巧言乱德,令色鲜仁 第5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6篇推心置腹,同舟共济 第7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8篇举直错枉,选贤与能 第9篇名正言顺,恪尽职责 第10篇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第11篇中庸为德,允执厥中 第12篇温故知新,尊师重道 第13篇自我觉醒,见贤思齐 第14篇以德服人,齐之以礼 第15篇崇积德行,辨明迷惑 第16篇小人重利,君子晓义 第17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第18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19篇旁征博引,思学并重 第20篇博学多闻,君子不器 第21篇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第22篇画地自限,自甘堕落 第23篇为山九仞,功亏一箦 第24篇愿无伐善,各得其所 第25篇士志于道,不耻恶食 附录孔子年表 小常识今古文经中孔子的形象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1篇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罗素在《西洋哲学史》一书中,把“思想”看作是一个文化的核心枢纽,他说:“思想并非遗世独立的冥想,而是政治和生活的脉动,一面为其时代的产物,一面又有助于新时代的创造。” 那什么又是“文化”呢?杜威博士说得好:“人类日常生活上的联系和共同生活的条件,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称它为文化。” 居里夫妇,志趣相投,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试图提供人类更好的生活方式,夙夜匪懈,发愤忘食,经过不断的尝试,终于在1898年12月发现镭,对后世科学发展贡献甚巨。 居里夫人后来感慨地回忆道:“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而孔子毕生为了推展仁道,奋斗不懈,他的思想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枢纽。 陈立夫在《四书道贯》序文中指出:昔人以“德配天地,道古今”,誉颂孔子者,岂溢美之词哉。夫以大道一贯,至显而明,凡四书之所重者,均为可大可久之道…… 甚至在《四书道贯》总论中又说:“自汉代立学,奉孔子为先圣先师,唐、宋以降,暨乎明清,先后有大成至圣先师之尊称;其间盖二千五百余年矣……” 正如孟子所说:“有官位的君子,他那流风余韵,最少可以传续五代以上;即便是没有官位的土人,他的流风余韵,也可以超过五代。我虽不曾亲自做孔子的弟子,然而孔子的流风余韵还没断绝,我还可以从传授的人那里,间接得到他的道统……” 智慧如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者,尚且如此尊崇孔子,陋鄙无识的我们,还拒孔子的学说与思想于千里之外,岂不是入宝山空手而回吗!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道’是浑然一体,可以贯通万事万物的。”曾子连忙应道:“是的。”孔子离开后,其他弟子问曾子说:“夫子方才说的一贯之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啊?”曾子回答道:“夫子之道,说穿了,就是忠和恕两个字。” 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曾参用“忠恕”二字来作说明,是正本清源的说法,其实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仁”字,而“忠恕”则是“仁”字的着手工夫。 换句话说,“仁”是孔子确立我们理想人格的道德准则,而“忠恕之道”则是为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它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恕”是一体两面,所以,孔子才说“一”以贯之,而非“二”以贯之。 根据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的说法,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但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在《中庸》中说:“能做到忠与恕,就离中庸的大道不远了,不愿意别人施加在我身上的,就不要去施加在别人身上。”

编辑推荐

《孔子智慧101:春之卷》是韩胜男老师毕生研究孔子学说的精华。《孔子智慧101:春之卷》笔调练达,深入浅出,配上古往今来故事,演绎孔子智慧,使世人了解孔子思想的伟大,从中悟得人生的智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智慧101·春之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