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刘英杰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读者对象:哲学等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内容简介:技术霸权时代,意识形态的出场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科技意识形态是西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与工业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物,是国家合法性危机的补偿程序。该书认为西方的科技意识形态理论对中国现代化有启示的作用,可以借鉴西方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克服科技意识形态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作者简介
刘英杰老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技意识形态研究”项目负责人。
书籍目录
导言 技术霸权时代,意识形态出场方式的变化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视角的转变
第一章 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性与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1.追问工业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本质
2.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
二、作为科学对立面的意识形态
1.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定位
2.科技与意识形态的对立
三、科技与意识形态在发达工业社会新的本质联系
1.发达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双重特征
2.科技成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提出
3.科技是怎样成为意识形态的
四、科技在何种层面和意义上成为意识形态
1.作为显性层面的技术统治论
2.技术“座架”与“知识/权力”关系
第二章 科学技术何以成为意识形态
一、理性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1.作为完整理性的古代理性
2.近代理性主义的内在危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
3.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与价值理性的日益萎缩
二、社会生活的逻辑
1.工业资本的逻辑:资本的无限增殖性
2.政治统治的逻辑:国家合法性危机
三、科技参与了意识形态的构造
1.科技参与了世界的构造
2.科技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存在方式
3.科技对意识形态的构造
第三章 科技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之比较
一、两种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
二、两种意识形态建立的理性基础不同
三、两种意识形态的特点不同
四、两种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不同
1.政治统治机制与技术经济机制的区别
2.意识机制与无意识机制的区别
五、两种意识形态的功能不同
六、科技意识形态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
冲击与挑战
1.冲击与挑战
2.从知识论到生存论研究视角的根本转变
第四章 科技意识形态的破解与超越
一、科技意识形态的作用
1.科技成为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 控制技术
第六章 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中国语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启蒙运动对科学的盲目乐观情绪为实证主义产生和唯科学主义思潮最终形成提供了条件。19世纪以来实证科学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实证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是工具理性扩张的理论表现形式。实证主义崇尚经验证实原则,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奉为圭臬,并用来解决一切社会和人生问题,主张用事实判断取代价值判断,或直接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价值判断,完全排除了价值、意义等形而上学问题。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用物理学语言和方法统一科学,社会现象被还原为单纯的数量关系,数学化、科学化被视为成熟和进步的标志。如果说启蒙运动提出了理性一科学一进步原则,实证主义则把这种原则深化和具体化,只有自然科学才能被称为科学。这种实证理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理性,它背离了理性的本质和完整性,工具理性逾越到了价值理性的领域。所以实证主义产生的同时,就受到了来自人本主义思潮的批判。20世纪30-40年代,哈耶克、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思想家都对实证主义方法滥用带来的负效应进行了批判,胡塞尔甚至指出实证主义是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对实证主义排除价值问题深为不满,认为实证理性不能代替价值理性。实证主义是唯科学主义的早期理论形式,所以唯科学主义在早期主要是一种科学方法万能论。但随着科学技术向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科学就具有了价值论和世界观的意义,科技参与了世界的构造,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成为意识形态,最终工具理性就代替了价值理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