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罗伟鹏 页数:16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噢巴马(巴马出行全攻略)》是由罗伟鹏所著。
《噢巴马(巴马出行全攻略)》内容简介:巴马老人之所以长寿,主要是他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心理素质、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和遗传基因等,都符合了科学养生、健康长寿所需要的度!人在巴马,环境舒服,身体舒服,心里舒服。去巴马,舒服是主动,在巴马,舒服是被动的。人求舒服,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作者简介
广西电视报记者
书籍目录
舒服:去巴马享受“1”
“噢,巴马”与奥巴马
众口相传的极品长寿笑话
巴马: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氧吧
到巴马去做“赤脚大仙”
真想变成一条鱼钻进水里去
0.618:巴马是地球的“足三里”吗?
“寿”字下面有个“寸”
千金难买老来瘦
树大根多营养足。人老话多心宽阔
家和万事兴
小别胜新婚,“性福”巴马人
白切肉,不起眼的嘴上快感
你信吗P瑶族“人瑞”蓝祥活了142岁
罗美珍:一个126岁寿星的“痒门”
20世纪巴马最大的“白喜”:罗乜政无疾而终
古来稀的“定心丸”:补粮续寿
备棺增寿:“寿方”?
坚韧“土砂纸”:“命硬”巴马人
巴马百岁老人轶事
住砖瓦房好还是住水泥房好
有一种舒服叫口福
巴马火麻:全世界最为神奇的长寿食物
“巴马黄”:玉米在巴马的传奇
一方水土养一方猪:巴马香猪
正宗巴马油鱼:看你鼻子是否属“狗”,嘴巴带不带“钩”
巴马山茶油:“脾气”很好的“东方橄榄油”
当“驴”当“羊”都快活
巴马“命河”:在看“命”中认“命”
赐福湖:巴马中的巴马
百鸟岩:“六天六夜”看三个“窗口”
天下第一洞——百魔洞
水晶宫:“水晶晶”、“劲妈妈”
交乐天坑:原来做。井底之蛙”这样舒坦
外地人到巴马生活也能长寿吗?
巴马人的祖先大多效来自外地
森下敬一:使巴马从“自以为是”到“名副其实”
自古世上有候鸟今日巴马多“候人”
“候鸟人”落户巴马有故事
“候鸟人”的呼吁
行走攻略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0世纪巴马最大的“白喜”:罗乜政无疾而终 有人神秘地告知我,不少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一生基本没病,就连感冒也很少,但不病则已,一病劫数很大,谁能挺过,谁就有条件再活个十年二十年。 但竟也有不少百岁老人无疾而终。 巴马寿星罗乜政老人虽然一生无病,但在129岁高龄时也悄然离世。在民间,这么大岁数过世,人们都认为活得够本,死得其所,是白事,但更是喜事,所以有“白喜”一说。在广西不少地方,长寿老人生前用过的碗。家人都会留下一个作纪念,其他的打碎分给亲朋好友以示同喜。 罗乜政老人的无疾而终,可谓寿乡巴马最大的“白喜”。上个世纪至今,还没有人能打破她的记录。 1990年5月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一点预兆也没有,罗乜政和家人一起吃晚餐,还喝了半碗米酒,饭后也照旧与家人聊天,但就在这天夜里,老人说走就走了。像她这样的“死”法,也是大多数巴马寿星的常态。如那桃乡那敏村的何牙能,其最小的儿子何福生离家的前一天,她什么反常的状态也没有,第二天就有人向何福生报丧;寿星周牙堂、黄仕尤、韦仕春……几乎无一不是这样一夜之间仙逝的。 据《巴马县志》记载,清朝咸丰十年(1860)八月十三日,罗乜政出生于所略乡百九村巴枯屯。她年轻时身高1.68米,体重79公斤,力气比同龄人大,能挑l00公斤的石灰到燕洞圩去卖,大气都不喘。做得多故吃得多,饭量很大的她一日吃三餐,每餐满满四大碗的玉米粥。吃法也特别,一般是早晚两餐吃热食,中餐吃冷食。她坐月子时,最多的一餐可以吃1公斤米饭和1.5公斤鸡肉。干活累时或逢年过节,酒量也不错,能喝上几大碗自酿玉米酒。她一生以吃玉米为主,爱吃水果。菜类主要有南瓜苗、苦麦菜、南瓜、四季豆、豇豆、眉豆、黄豆以及山野菜;油料主要以火麻油、猪油、山茶油、南瓜子油为主。别人做的饭菜她很少吃,甚至不吃有点小洁癖。她自己做的菜一般以水煮为主,很少炒菜,吃饭时三下五除二速度快过别人。老人穿的衣服、盖的被子用的都是自己纺、织、染的黑土布从不穿其他颜色的衣物。有趣的是,她的枕头是木制硬板,长年使用后光亮如漆,中部睡成了弧形。老人也午休,但最多半个小时。 罗乜政一生都很淡定,遇事不过度悲喜。她历经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尝尽了酸甜苦辣。大哥赌博输了要她去抵债,她当了五年的长工,受尽欺侮。子女相继天折,不久又丧夫。到了1985年又有一弟一妹病故。这连串的生死离别,让人很难耐受,但却没有令她过度地悲伤,这并非她没有人情味,而是她认为“人生在世谁不死”,家人死了本来就是一种不幸,如果自己太过于悲伤,又是不幸中的不幸,她相信逝去的家人在天上总会保佑在世的人好好活下去。
后记
去年四月中旬,我第六次来到这世人瞩目的长寿之乡。“六六大顺”:一是这里的同学、朋友多,我可以随随便便找一个熟门熟路的导游;二是最近几年我来过巴马六次,积攒了“六见钟情”的缘分;三是街头巷尾、景点景区,介绍巴马的资料比比皆是;四是巴马县委宣传部大力支持,核对核实不成问题。 那时,我信心满满,恨不得今夜着笔,明朝付梓。可是,半年以后,人物采访了十多个,资料找了一大堆,正文却生不出半个字。苦煞我也! 原因是,理不出比较明朗的书名,更理不出切人书名的那个“点”。上大学时老师曾教过:“好东西一定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缺一不可。”顺着老师的思路,我打算第七次到巴马。 “七七生巧”。临行前,我约李伟东打乒乓球,推挡拉冲间,李总说出了广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启瑞“噢,巴马”的故事——我像被一记快速有力的弧圈球冲着了脑瓜,一下子“醒”了过来,也一晤”了出来:《噢,巴马》——不正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书名吗?真是踏破球鞋无觅处。我跟李伟东说:“我就想用它作书名了,如何!”他说:“成!” 我让一位在巴马做项目开发的李姓朋友开车送我。我问他:“《噢,巴马》一类的书名好,还是《巴马的‘码’》一类的书名好?”他装着不解地回答:“奥巴马当然好了,不好怎么当得了总统;巴马的马不错,巴马的香猪更好。”我又问:“巴马好在哪?”他赞叹道:“舒服啊!你才来七次,我都来了五六十次了。没事我就来,这地方睡得香吃得香,舒舒服服。” 这次,我是瞌困碰枕头,“舒服”二字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切人书名的那个“点”。 也奇了,帮我理出《噢,巴马》和“舒服”两大要素的,都是“十八子”李姓贵人。他们的思维之锋是如此利索,正如“十八子”刀具,把我思寻路上的荆棘砍个精光。 在我第九次到巴马的一年多后。我期待的是一种“九九归一,终成正果”的状态。结果,十指在键盘上欢快地敲打出一个个雀跃的“方块”。此书,一半写在巴马,一半写在南宁。我将自己融人巴马的山山水水中,融入巴马的风情风俗里。 但是,真正对“舒服”二字有发言权的还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不论是以文字陈述,还是以照片表现,当地人在天天舒心的状态下,“舒服”是他们的第一选题。 当地摄影师粱绍恩、覃兰海、黄大优、何城全,还有我的同事、报社摄影师邓明帮我拍摄了太多的好照片,同事陈朝阳也为本书配了精彩的漫画。这样,读者在阅读时会将注意力放到图画上,让我那作为“边角料”的文字偷偷地喘了口气。 喘气,是为了到巴马更大口地呼吸。巴马的一位朋友貌似正经地告诉过我,长寿的另一秘诀是: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编辑推荐
《噢,巴马》介绍了巴马出行全攻略,中国最美的小城,是最适宜人居和最佳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