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 合办 页数:19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分特稿、语音、方言、语法语用、词汇认知等几个部分,共有《论天津话的源流》(曾晓渝)、《汉语北京话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王萍,石锋)等24篇稿子。
作者简介
主编马庆株、石锋。马庆株,南开大学教授,博士导师。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学术委员,《汉语学报》、《汉语学习》、《东方语言学》编委,《现代语文》、《语言应用研究与教学》顾问,多所高校客座或兼职教授等职。石锋,南开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会理事,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曾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世界汉语教学中心列为中国当代语言学家。现在应聘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为大学院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特稿 论天津话的源流语音 汉语北京话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 “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再探 普通话两字组的音量比分析 英语母语者汉语单字调和音段成分产出的发展模式研: 汉语“合”与朝鲜语“**”的比较方言 遵义话儿化韵与儿尾及发展阶段初探 从郴州话的“小称”看语言的“更新” 吴语太湖片曾梗摄字的读音及其演变 山西方言的特指问句语法 语用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A又A” “会过日子”和“不会过日子” 试论汉语中的姓名面称 宾语前置结构的句法分析 由“当”构成的“把”字句 “们”的竞争演变过程:汉语语法的词汇扩散 三身代词的外部换指研究词汇 认知 “给”的意义的认知模式分析 ERP与语言研究 韩国语不同来源的词语在义类上的分布 专有名词“张三”的泛指用法 敦煌解梦书校释五则 20世纪汉语新词语构词法发展演变初探 百年宗师 一代巨匠——深切怀念吴宗济先生 稿约 Abstracts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2 观点之二:天津话的底层是冀鲁官话,后受北京、东北、胶辽官话影响王临惠、蒋宗霞、唐爱华最近(2009:45-50)认为“天津方言来自淮北平原的宿州、固镇一带的方言的说法证据不足”,作者通过安徽宿州、固镇方言的田野调查并与天津话语音进行比较,同时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得出结论:“天津方言的底层是冀鲁官话,但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的影响。”文章的具体理由如下(王临惠等,2009:46-50):(1)天津话的声调格局与宿州话没有血缘关系;(2)天津话知系声母读音老派同东北话官话和固镇方言,新派属东北官话的长春型;(3)天津话宕江摄入声字的文白异读与冀鲁官话、北京官话的同步发展,其底层不可能是淮北平原的方言;(4)明初洪武年间安徽淮北一带人口稀少,根本就没有向外移民的条件;永乐初天津三卫戍卒的来源并无文献记载。就基本研究方法而言,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都是经过历史文献的考察、天津话与安徽宿州话语音的比较而得出来的,但是结论却相对立,问题在哪里呢?第一种观点“天津话源自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淮北方言”(李世瑜、韩根东,1991)发表时间较早,影响比较大。但是,用以支撑文章观点的明初人口、来源等理由仅是依据传说,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再者,作者仅凭语感认为天津话与宿州话是同一方言,缺乏细致的语言分析,且未提及天津话与宿州话的入声归派规律明显不同等差异,而这是源流问题讨论不能回避的。因此,不少学者对此观点存有疑虑。第二种观点“天津话的底层是冀鲁官话,后受北京、东北、胶辽官话影响”(王临惠等,2009)的论证从语音特点的比较入手,强调天津话与冀鲁、北京、东北、胶辽官话的相同点,列出了一些微观现象。但是,作者未对天津话与宿州、固镇话声调的接近作出解释,亦未解释为什么天津话在周边方言里显得“另类”的问题,文中的文献考察分析及所得观点尚可商榷。总之,提出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的文章均有不少值得肯定借鉴的学术价值,为天津话来源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过,近代天津移民的来源究竟如何考察,天津方言特点中哪些是源哪些是流,两篇文章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分歧和较多的补充空间,这也是导致各自得出不同结论的因素。
编辑推荐
《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第2期·总第16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