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徐复观 页数:5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书籍目录
自叙再版序三版自序第一章 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第一节 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第二节 孔子与音乐第三节 孔门乐教传承的典籍——《乐论》与《乐记》的若干考证第四节 音乐中的美与善第五节 仁与乐的统一第六节 音乐在政治教化上的意义第七节 音乐与人格修养第八节 音乐艺术价值的根源第九节 孔子对文学的启示第十节 孔门艺术精神的转化与没落第二章 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的再发现第一节 问题的导出第二节 道家的所谓道与艺术精神第三节 美、乐(音洛,后同)、巧等问题第四? 精神的自由解放——“遊”第五节 “遊”的基本条件——无用与和第六节 心斋与知觉活动第七节 艺术精神的主体——心斋之心与现象学的纯粹意识第八节 心斋的虚、静、明第九节 心的主客合一第十节 艺术的共感第十一节 艺术的想像第十二节 庄子的美地观照第十三节 庄子的艺术地人生观、宇宙观第十四节 庄子的艺术地生死观第十五节 庄子的艺术地政治观第十六节 庄子的艺术地创造第十七节 庄子的艺术欣赏第十八节 结论第三章 释气韵生动第一节 前言第二节 书(字)与画的关系问题第三节 玄学的推演及人伦鉴识的转换第四节 由人伦鉴识转向绘画——传神与气韵生动第五节 谢赫在画论中的地位问题第六节 气与韵应各为一义……第四章 魏晋玄学与山水画的兴起第五章 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及其画论第六章 荆浩《笔法记》的再发现第七章 逸格地位的奠定——《益州名画录》的一研究第八章 山水画创作体验的总结——郭熙的《林泉高致》第九章 宋代的文人画论第十章 环绕南北宗的诸问题附录一 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东海大学建校十周年纪念学术讲演讲稿附录二 故宫《卢鸿草堂十志图》的根本问题 附后记附录三 张大干《大风堂名迹》第四集王洗《西塞渔社图》的作者问题附录四 故宫《卢鸿草堂十志图》的根本问题补志附录五 “兰亭争论”的检讨附录六 兰千阁藏褚临兰亭的有关问题附录七 溥心畲先生的人格与画格徐复观先生学术年表徐复观与《中国艺术精神》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丧我”。而“无己”、“丧我”的真实内容便是“心斋”;“心斋”的意境,便是“坐忘”的意境。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历程,如下所述,正是美地观照的历程。而“心斋”、“坐忘”,正是美地观照得以成立的精神主体,也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达到心斋、坐忘的历程,主要是通过两条路。一是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使欲望不给心以奴役,于是心便从欲望的要挟中解放出来;这是达到无用之用的釜底抽薪的办法。因为实用的观念,实际是来自欲望。欲望解消了,“用”的观念便无处安放,精神便当下得到自由。海德格认为:“在作美地观照的心理地考察时,以主体能自由观照为其前提。站在美地态度眺望风景,观照雕刻时,心境愈自由,便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条路是与物相接时,不让心对物作知识的活动;不让由知识活动而来的是非判断给心以烦扰,于是心便从知识无穷地追逐中,得到解放,而增加精神的自由。并且在中国缺乏纯知识活动的自觉中,由知识而来的是非,常与由欲望而来的利害,纠结在一起。庄子在说心斋的地方,只说摆脱知识;在说坐忘的地方,则两者同时摆脱,精神乃能得到彻底地自由。一般人之所谓“我”,所谓“己”,实指欲望与知识的集积。庄子的“堕肢体”、“离形”,实指的是摆脱由生理而来的欲望。“黜聪明”、“去知”,实指的是摆脱普通所谓的知识活动。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精神》: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