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史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龙榆生  页数:3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著名词学家龙榆生教授的《中国韵文史》在1934年问世。此书最早作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丛书》出版,是词人在上海国立音专的讲义。因其简明扼要,又富史识,遂被视为讨论韵文的权威著作。  《中国韵文史》附录二收入词人的三篇论文。《我对韵文之见解》发表在1934-年郑振铎、傅惜华所编《我与文学》一书中,可以说是《中国韵文史》的补充说明。《女性与诗歌》及《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传统来创作民族形式的新体诗》二文,分别发表于1944年和1956年,可见词人在不同时期对韵文的一些理解。  此外,《苜蓿生涯过廿年》是词人中年时所写的回忆录,或许可以有助于我们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公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著有《中国韵文史》、《东坡乐府笺》、《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唐宋词格律》、《词曲概论》等书行世。

书籍目录

编辑凡例上篇诗歌第一章 四言诗之发展与《三百篇》之结集第二章 《楚辞》之兴起第三章 伟大诗人之出现第四章 乐府诗之发展第五章 五七言诗之发展第六章 五言诗之极盛第七章 律诗之进展第八章 唐诗之复古运动第九章 诗歌之黄金时代第十章 诗圣杜甫第十一章 唐音之剧变第十二章 新乐府之发展第十三章 新乐府之极盛第十四章 律诗之极盛第十五章 晚唐诗第十六章 西崑体及其反动第十七章 元祐体与江西宗派第十八章 宋诗之转变第十九章 金元诗第二十章 明诗之衰敝第二十一章清诗之复盛第二十二章清诗之转变下篇词曲第一章 词曲与音乐之关系第二章 燕乐杂曲词之兴起第三章 杂曲子词在民间之发展第四章 唐诗人对于令词之尝试第五章 令词在西蜀之发展第六章 令词在南唐之发展第七章 令词之极盛第八章 慢词之发展第九章 词体之解放第十章 正宗词派之建立第十一章 民族词人之兴起第十二章 南宋词之典雅化第十三章 南宋咏物词之特盛第十四章 豪放词派在金朝之发展第十五章 南北小令套曲之兴起第十六章 元人散曲之豪放派第十七章 元人散曲之清丽派第十八章 元代散曲作家之盛第十九章 元明词之就衰第二十章 明散曲之北调作家第二十一章 明散曲之南调作家第二十二章昆腔盛行后之散曲第二十三章 清词之复盛第二十四章 浙西词派之构成及其流变第二十五章 散曲之衰敝第二十六章 常州派之兴起与道咸以来词风第二十七章 清词之结局附录一中国韵文简要书目附录二我对韵文之见解女性与诗歌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传统来创作民族形式的新体诗苜蓿生涯过廿年龙榆生先生学术年表繁花似锦韵在花中——中国诗词曲的流变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厥后至坐伎部琵琶曲盛流于时,匪直汉氏上林乐府缦乐,不应经法而已。宋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自后因旧曲创新声,转加流丽。”燕乐以琵琶为主,而张炎言协音之法,亦取正于哑筚篥(详《词源》下);筚篥亦出胡中,而为燕乐中之主要乐器;故谓词为依“燕乐杂曲”之声而成,可无疑也。西域乐流行既久,渐染华风,所谓“因旧曲创新声”,不免流于靡曼。金元崛兴沙塞,所用纯粹胡乐,嘈杂缓急之间,旧词至不能按;乃更造新声,而北曲大备(参用吴梅说);所谓“以吹笳鸣角之雄风,汰金粉靡丽之末俗”(《词馀讲义》)是也。明王骥德叙南北曲之渊源流变云;“入宋而词始大振,署日‘诗馀’,于今曲益近,周待制、柳屯田其最也;而单词只韵,歌止一阕,又不尽其变;而金章宗时,渐更为北词;如世所传董解元《西厢记》者,其声犹未纯也。入元而益漫衍,其制栉调比声,‘北曲’遂擅盛一代;顾未免滞于弦索,且多染胡语,其声近噍以杀,南人不习也。迨季世入我明,又变而为‘南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于是美善兼至,极声调之致。始犹南北画地相角,迩年以来,燕赵之歌童舞女,咸弃其捍拨,尽效南声,而北词几废。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银纽丝》、《打枣竿》;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而各有其致。”(《曲律》)据王氏所言,南北曲之不得不随音乐关系为转变,又可知矣。

编辑推荐

《中国韵文史》是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韵文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质量很高,都是各学界的经典著作,导读也是大家所作,作为课余的休闲读读也很好。
  •   还没开始读,龙榆生的书应该很不错
  •   中华韵文,史诗传世……
  •   还没看完,需要好好学习一下。
  •   这套书都很不错,龙先生是词学大师,他的著作值得一读!
  •   龙的著作,值得一看。
  •   喜欢,这套书都不错,已经买了几本了
  •   比较泛,也薄,内容深度不够。
  •   短小精悍 叙述到位 读后很有收获,纸质也挺好的 很好
  •   这套书的好是不用说的,正在收集中!
  •   但上古这个版本装订不好,很容易开胶。
  •   感觉老调长谈,老观点,没有新意。
  •   龙榆生,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公。1902年4月26日出生于江西万载,1966年11月8日病逝于上海。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本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 阅读更多
  •     本来没什么好说的,大家之作读起来往往轻松愉悦,可伴上枕也可入厕,半吊子才喜作艰深状,聱牙诘曲,换在兵法里叫空城记,把读者当司马懿。蜀可不是败亡了么。
      因为某日下午要听市内某局领导的报告,大家纷纷搜罗读物挟带入场,热烈欢迎的巴掌拍过,便从包里摸出这本来。
      果然阅读是要用年纪来换取。就好比年轻时谈恋爱总是昏头昏脑,爱也疯狂,恨也激烈,到了荷尔蒙大幅度减少的中年,才开始知道怜惜:对自己,也对过去的那些人。才知道,有真诚相对的每分每秒是多么好,多么少。不过蒋捷已经把这些总结过了,少年,壮岁,老来,听到的雨声都是不一样的。在书里重见曾经看到过无数次的句子,竟然心里潮热起来,古中国的诗歌,有多激烈就有多隐忍,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全是镇定面孔下的惊涛骇浪,外面镇定,里面重锤一下一下地敲,有节奏,有声韵,让痛来得婉转,只有自己知道,在瞬间,已经从一个传奇中走过一回了。
      平淡的人生,就是比戏台上更深刻的传奇。欢喜悲伤,老病生死,无非这样。人心是天地不仁中最残忍的造物,情动于中,言之叹之,歌之咏之,舞之蹈之。所以有了共鸣,千古流传。这就是“禀气怀灵,理或无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魏晋人最明白这道理,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卫洗马淡漠得像块玉,也有苟未免有情的叹息。以前读魏晋诗,最喜欢刘琨,英雄末路,志士的悲歌,似最能激荡年轻的胸怀,被莫名的浪漫英雄主义和悲剧美感动。“时哉不我予,去乎若云浮”,现在想想,真是要心态还年轻的时候,才能有此不甘。而心老了,对于自我的关注,就常只剩下半声叹息,眼风掠过,便不再提。咦,这个辛弃疾也总结过了。所以说太阳底下无新事,但每年每年的人,总是新的,所以文艺总没有退场的时候。对这一点,我深抱乐观的态度。不过乐观不乐观也无所谓,许多的心事,自己以为就好。
      当年纪大了以后,观照的目光,总是会由自我转向他人,转向广漠的社会空间。这也是理想向现实的过渡。写诗的人总说我我我,终是会让人厌烦的,于是知道了向他者寻找更多更新自我,读诗的人也便有福了。
      这些,王国维又说过很多了。果然是,太阳底下无新事,只有诗,是可以常读常新的。
      先看到的是这两句,曾经忽略到天边的:“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新序·节士篇)”就这两句,在主席台时好时坏的麦克风中传来的滔滔废话声中,突然撞进眼里,撞得心中痛彻。生与死的距离,一个人死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连亲人的悲戚也被时间冲刷,渐成了必须要忘却的一点血痕。一个人灰飞烟灭了,像从未在这世上出现过,活生生的现实不过是张脆薄的纸,翻过来,便是虚无。这是生而为人的定局,可是,怎么会呢,有另一个人,另一个脆弱的生命,记得他,走过来,在坟头留下一柄心爱的贵重的宝剑。那柄剑,刺穿了死亡,刺破了虚空,牢牢插在厚重的大地上。它赋予了坟内坟外,两个轻飘飘生命以意义,再也不能被时间消亡。那是情感的重量,是人类意识困兽犹斗的一场胜战。几千年过去了,它仍然插在那里。
      而这样的句式,读起来是滞郁的,只有中间的两个兮,让这滞郁变得往复跌宕起来,于是一遍一遍,欲罢不能,直到那痛苦,把人锤打得如百炼钢,锻造成又一柄剑,锋芒藏在鞘里,如火潜行在地底。
      可这又是多么私人的感受,一首诗,在瞬间,在此时此地,只能击中一个人的心。说到底,读诗的人,读得只是自己罢了。向人言,全是笑柄。
      接着惊到的是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一篇叙事诗能有多长,几百字而已,但情感浓烈凄怆,是展开后无穷无尽的生民画卷,是再出色的演员也难以演出的爱恨交缠。你知道了传说中的孟姜女为什么有那么多眼泪,因为面对时代的命运,她只能哭,只有哭,除了无休止的痛哭,无能再有语言。她的命运,是诗中人将要面对的命运。写诗的人是旁观者,这是写诗人的幸运,也是诗的幸运。否则,后代能听到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嚎哭——并不诗意,更不美好。
      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读诗,但所有的人都绝不会爱听无穷尽的痛哭声。面对那样的哭声,要么,掩住耳朵,要么,只有抹杀哭者的生命。
      我不愿意听哭声,也不高兴标榜冷漠无情,所以,只能读诗。(注:不包含中国当代诗歌,我等着它们跟当代的这个中国一起消逝。)
  •   LZ说以年龄换阅读,很赞成~~~但是以阅历换阅读或许更贴切呀!
  •   不包含中国当代诗歌,我等着它们跟当代的这个中国一起消逝。+1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