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罗玉东 页数:73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厘金史》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一)厘金的起源与沿革,(二)税制,(三)收支概况,(四)各省厘金,(五)厘金统计资料。在厘金起源问题上,罗氏最突出的贡献在于,阐明了在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以往捐纳报效等临时筹款措施难以为继,而清代税制结构中商税明显偏弱、财政收入缺乏弹性的情况下,重在征商的厘金制度兴起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厘金的推广和延续,不仅是清朝财政的需要,还有着重农抑商传统经济思想的支撑,对于近代财政结构和税制的演变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罗玉东,生卒年不详,据学界认为,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日军轰炸去世。1934年参与组织成立“史学研究会”,主要作品有:《厘金制度之起源及其 理论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1卷第l期,1932年)、《光绪朝补救财政之方策》(《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1卷第2期,1933年) 、《中国厘金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罗玉东对晚清厘金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作品《中国厘金史》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代表性的清代财政史领域的研究著作,“该书对横行中国78年、虽病商害民却蕴含了中国现代货物税、工商税、流转税萌芽的‘厘金’制度,做 了周详而通透的研判”(摘自《12读本思索二千年税改》,《投资者报》2009年第8期)。
书籍目录
凡例中西年份对照表第一章 厘金制度之起源壹 厘金制度产生之原因贰 厘金未施行以前加征商税之拟议叁 厘金制度被采行的原因肆 厘金制度创办及普行之经过(附)厘金创议人钱江之事迹第二章 清廷对于厘金税政之措施壹 成同时期(1854-1874)贰 光绪时期(1875-1908)第三章 全国厘金税制概要壹 百货厘金的种类贰 各省厘金税率叁 各省课厘货类及免税货物肆 征收机关一 征收机关的系统及组织二 局卡及人员的统计三 征收入员的委任及待遇第四章 全国厘金税制概要(续)伍 征收制度一 官征制度(一)各省的税章及税票(二)卡厘征收手续(三)转运及分运的免厘办法(四)厘金罚款及其分配(五)坐厘征收手续(六)定期蠲免常例二 包缴制度(一)广东的认捐(二)江浙的认捐及包捐(三)认捐之利弊陆 报解及考成一 报解程序二 考成(一)比较办法及奖惩章程(二)比较办法之流弊柒 厘金的弊端一 侵蚀税收的弊端二 私索商民的弊端捌 厘金与条约之关系第五章 全国厘金收支概况壹 统计材料来源及整理方法一 统计材料的来源二 折合方法及准确程度三 材料不全及补充办法贰 全国厘金收入概况……第六章 全国厘金收支概(续)第七章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厘金第八章 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厘金第九章 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厘金(附:台湾省厘金)第十章 山东河南山西直隶四省厘金第十一章 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五省厘金第十二章 东三省及新疆四省厘金罗玉东和他的《中国厘金史》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江南北三总局之名称始确定,除金陵局于宣统二年归并于江南财政公所外,苏沪二局皆存在至于清末。咸丰末年至同治初年间,江苏抽厘的进展情形已略如上述,详情虽难考查,但据目前所得二档案,亦可以约略窥见当时苏省抽厘之普遍及繁重情形。据同治二年上谕称,富明阿(江宁将军)奏称,里下河一带,南北粮台设立捐卡,大小约有百余处,有一处而设数卡者,有一卡而设数局者。惟据《会典》载,是年江北设厘捐总局,除裁并各卡外,仅留存二十六处。此举似因江北各军粮台纷立捐局,故以设立总局及裁并各卡限制之。但裁并后,谓仅留存二十六处,则颇有疑问。据同治三年江宁将军及漕运总督覆奏遵旨裁撤厘捐局卡一折,称江北扬通,海门,靖江十三厅州县及扬镇粮台所设沿江内河各厘局,自同治二年奉旨裁撤多处后,尚存正局五十三处。据此可知《会典》所载二年裁并后留存之数不确。盖即使二十六处皆为正局,犹相差一半,况漕督等奏报之数为正局,分卡之数尚不在内。可见二年上谕所称,大小约有百余处,当系事实。同治三年,再度经漕督等裁并十三局、五十九卡后,尚余正局四十处,分卡之数不明。于此可见当时苏省抽厘之普遍。至于抽厘货类是否亦因局卡之增置而亦日见推广,今虽难言,但税额之逐渐加重,则有事实证明。
编辑推荐
《中国厘金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