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张建安 页数:354
Tag标签:无
前言
写作此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17位已逝的文化名人来到我的面前,与我作隔世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此书或许会因为他们的介入而变得厚重一些。在讲述他们思想的时候,我尽量让他们自己的作品说话。这样,亲爱的读者,您可以看到不少精彩的文字片断,那是这些文化名人内心的独白,是他们对人世的思考。在描述他们言行的时候,我尽量在占有资料的前提下,反复对比,以了解尽可能准确的事实。所以,我参考了不少纪念文章,那多是熟悉他们的人所写的回忆录,称得上第一手资料了。我也拜访过他们的一些后人,先后向梁培宽、张钰、王浞华、陈开第、李岫、邵绡红等老师请教,并就一些细节问题请他们为我把关,以使文章内容不失真。他们都非常认真,并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我非常感谢。我也因此拜访了一些现在还健在的老人,这些老人都已经80岁以上了,且与我写的人物颇有渊源,他们的讲述使我的思绪返回到那些已流走的时光,在倾听中,我觉得自己渐渐进入了角色,似乎还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我未曾生活过的时代,感受与主人公同样的感受。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感动过许多读者,使人落泪、使人深思、使人奋发的文化类畅销图书。 王国维、弘一法师、朱生豪、闻一多、于右任、傅雷、邵洵美、李广田、翦伯赞、陈翔鹤、陈寅恪、焦菊隐、王伯祥、王芸生、赵丹、梁漱溟,这些中国近代以来响当当的文化名人,因为时代、个人处境以及思想境界的不同,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展现出最真切的自我,给后世留下了悬念、智慧、愤怒、宽容、痛苦、觉悟…… 让我们与主人公一起,解读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忧患与悲欣。 此次修订,作者对《不可不说的王国维》、《陈寅恪晚年的四次生死离别》等篇目进行大量的增删,精益求精,力求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张建安:学者,作家,编辑。曾用华村、垒月、谷雨等笔名。山西原平人,现居北京,致力于人心与人道的探讨,努力将文、史、哲打通。不断耕耘,不断收获,已出版图书二十余部,其中包括《人生本不苍凉》、《中国古代哲学》、《细说孝庄》、《解读皇帝遗嘱密码》、《宋太祖赵匡胤》、《莎士比亚传》等等。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做专题报道,曾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新华文摘》、《作家文摘》、《文摘报》、《香港文汇报》等上百家报刊推荐和转载。
书籍目录
义无再辱——不可不说的王国维弘一法师: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生死不了情——朱生豪与《莎士比亚全集》闻一多:燃烧的红烛于右任:仁者的乡愁傅雷一身傲骨离开人世邵洵美:便是那最愁伤的河流李广田:站着死去!翦伯赞的非正常死亡陈翔鹤:今人重生死,松柏发芳芬陈寅恪:晚年的四次生死离别深深的遗感——焦菊隐想留下什么王伯祥:小雅一廛辨旧学王芸生临终前的咯血长谈赵丹泪光中的苦痛梁漱溟心事已了乘鹤去难解的谜——张友鸾掀髯大笑赴新宴
章节摘录
12月18日,翦伯赞拿出笔来,要在纸上写字,但挤了好几下,钢笔里面一点墨水都没有了。翦伯赞叹一口气,对旁边的人说:“水都没了,人也该完了。”当天晚上,翦伯赞夫妇向人世告别。为了不引起守候他们的杜铨的注意,10点多钟的时候,翦伯赞特地拿出一些钱和粮票,请工人在明天早上为他买几根油条。12点多,翦伯赞夫妇从床上起来,郑重地穿上新衣新袜。杜铨此时除负有照顾他们的责任外,还被派给随时监视并提防他们自杀的任务,听到响动,也要起床。翦伯赞平静地对他说:“您不要起来了,我只是想喝点牛奶。”翦伯赞的夫人也说:“他饿了,我给他热点牛奶,火炉还好着呢,就不麻烦您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翦伯赞的夫人说道:“喝点就行了,赶快睡吧。”此后,杜铨再没有听到一点动静。第二天早晨,当杜铨推开家门进去以后,才发现翦伯赞夫妇已经服用大量的安眠药自尽了。在翦伯赞所穿的中山装口袋里有两张字条,均以竖排写三行字。一张上写着:“我实在交不去来走了这条绝路我走这条绝路杜师傅完全不知道。”另一张上写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六行字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推荐
《文化名人的最后时光(修订版)》:解读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探究生命的尊严与意义共同品尝最后的悲欣与智慧让我们与十七位已逝的先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