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文字学会《中国文字学报》编辑部 商务印书馆 (2010-11出版) 作者:中国文字学会《中国文字学报》编辑部 编 页数:298
Tag标签:无
书籍目录
“蚌埠双墩遗址刻画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花东卜辞字形说殷墟甲骨文中的“变形声化”甲骨文考释与殷商动物研究说新、折说花东卜辞中的“状”及“服卜”仆儿钟铭文新释《上博二·容成氏》简36“怡裼”补议《上博七》释读补说(四则)《孔子见季桓子》、《吴命》字词考释二则《战国古文字典》所录陶文研究新泰陶文陈怛考说包山简中的“阳城公”楚简“丧”字补释谈秦汉文献中“所”字的一种用法敦煌《诗经》俗字考释四则指事字的认知突显探微形声字意符的表义方式及其义域分析——以“意符表事物属类”说为中心古代草书的传授和草字书简繁字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汉字行废现象琐议试说现行简化字与历代简体字的关系异写字也应是异体字——以汉魏六朝碑刻文字为例《辞源》修订本的异体字问题异体字问题再认识“异说”词语的整理规范与辞书编纂——对《现代汉语词典》“异说”词语的计量考察广义文字学研究再议——国外古文字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汉字教学的理据与策略大陆与台湾CJK汉字字形比较与研究
章节摘录
插图:双墩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丰富多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大量的螺蚌壳等,种类繁多,内涵多样,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又有大批的刻画符号和泥塑艺术品等,为探索7000年前先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大量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早在2005年11月12日至13日,在蚌埠市召开的“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就一致认定:以双墩遗址为代表的同类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这类文化遗存以双墩遗址最为典型,具有淮河流域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兼蓄南北方早中期原始文化的一些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和地域分布,具备了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要素。因此,可确定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双墩文化。此次参与刻画符号研讨会的专家们认为:双墩遗址出土的600余件种类繁多的刻画符号,就同时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是惊人的发现。这些符号大都刻画在器底部位,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等写实类,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与生活类,记事与记数类等,反映了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广泛的内涵,构成了双墩文化遗存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些符号,可分为单体符号、复合符号和组合符号,特别是不少符号反复出现,使用频率较高,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一定的表意功能和可解释性。这类刻画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表明它是一定地域范围氏族群落之间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双墩的刻画符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明显特征。正像中华文明曾经历起源、孕育、形成的长期过程,文明的因子曾如满天星斗多处散布一样,中国文字也经历了起源、孕育、形成的长期过程,文字在起源过程中也曾自不同的地方汇聚于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由于文明形成的需要,经一定程度的整合从而形成文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双墩刻画符号可以说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于探索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字起源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字学报(第3辑)》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