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县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戴庆厦  页数:288  

内容概要

景颇族是我国分布在边疆地区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包括5个支系:景颇、载瓦、勒期、浪速和波拉。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过去,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是景颇族各支系语言的本体研究,对景颇族各支系语言的使用情况则研究得很少,而且,对景颇语的研究主要以德宏州的景颇族语言为对象,对人口较少的耿马县、泸水县的景颇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及语言结构特点则没有研究。本书旨在通过课题组的调查研究,对耿马景颇语作个案处理,探讨景颇族语言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国情、语言关系,以及支系语言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具体而言全书主体分为:绪论、耿马县景颇族概况、耿马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分析、耿马县景颇族村落、城镇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耿马景颇语的主要特点及其演变、耿马景颇族青少年语言使用状况和结语,共七大部分。另外,还有材料详实的附录,包括:访谈录、景颇语水平400词测试统计表和测试记录、调查日志、照片。

作者简介

戴庆夏,福建省仙游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部级)系统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创新基地主任、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双语学会会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语言学会终身荣誉会员。主要从事汉藏语系语言和社会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近期多致力干语言国情、跨境语言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方法建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开题缘由 第二节 调查方案第二章 耿马县景颇族概况 第一节 耿马县概况 第二节 历史来源及迁徙 第三节 文化教育 第四节 习俗 宗教第三章 耿马县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分析 第一节 景颇语是耿马县景颇族聚居村寨的主要交际工具 第二节 耿马县景颇族普遍兼用汉语及其他语言 第三节 耿马县景颇族支系语言的存在与变化第四章 耿马县景颇族村落和城镇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 第一节 城镇机关景颇族家庭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 第二节 贺派乡芒抗村景颇新寨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 第三节 耿马镇弄巴村那拢组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 第四节 孟定镇景信村贺稳组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 第五节 孟定镇邱山村河边寨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 第六节 孟定镇芒艾村草坝寨语言使用情况个案分析第五章 耿马县景颇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 第一节 耿马县景颇族青少年语言生活现状 第二节 耿马县景颇族青少年的母语能力下降及其成因 第三节 少数青少年不会说母语或以母语作为第二语言
第六章 耿马景颇语的主要特点及其演变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问:您妻子是什么民族?说什么话?您有几个小孩?他们平时说什么话?  答:我妻子是汉族,她是从弄巴嫁过来的,弄巴是一个佤族聚居的村。她所在的5队是一个汉族队,全部是汉族人。她先学会汉语,后来学会佤语,嫁到我们这里又学会了景颇语。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学说话的时候,我给他们教景颇语,他们的妈妈给他们教汉语。两个孩子从小就会景颇语和汉语。儿子出生时,他妈妈的景颇语还没学会,就给儿子教汉语,所以儿子先学会汉语,没过多久又学会了景颇语。女儿是2004年出生的,现在5岁,她出生的时候,她妈妈会一些景颇语了,而且孩子跟我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多,我母亲是说景颇语的,这样女儿就先学会景颇语。女儿在学会了一些景颇语后没多久又学会了汉语。平时我跟妻子说汉语,跟孩子说景颇语。儿子跟妈妈说汉语,女儿跟妈妈有时说景颇语,有时说汉语。主要看妈妈愿意说什么话。  问:你们寨景颇族的传统文化保持得怎么样?  答:一般。过年过节才有一些集会,跳跳景颇舞、唱唱景颇歌。景颇族的一些传说、故事会讲的人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小孩一般都不知道这些故事。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有些还穿传统的景颇族服装。一些传统的饮食习惯平时不用了,但在过年过节或者一些重要的日子里还是会用到。比如,过年给老人拜年、新媳妇回门时,家里都会准备芭蕉叶包饭、水酒。  ……

编辑推荐

  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一个包括汉、傣、佤、拉祜、彝、布朗、景颇、傈僳、德昂、回、白等民族的民族自治县。景颇族是该县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在分布上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耿马县景颇族脱离景颇族聚居区已有上百年历史,形成了孤岛状态。在当前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像耿马县景颇族这样人口少且与多民族杂居的民族,其母语使用的现状如何?是否还能保存?语言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耿马县景颇族普遍兼用汉语,有的还兼用佤语、傣语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多语)和谐的状况如何?形成双语(多语)和谐的条件是什么?怎样科学地认识耿马景颇语形成的条件及其发展趋势?这些是《耿马县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所要探讨的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耿马县景颇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