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商务 作者: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 页数:507 译者:陈春文
Tag标签:无
前言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统治的元素与起源》这本书的结尾谈及由极权主义的统治所导致的内在的荒芜,藉由此一荒芜,极权主义的统治以“恐怖的铁幕”创造了一种荒凉的气氛,这种荒凉感包围着每个人,并且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延展着这种荒凉感。人们会有这样的印象,她写道:“好像发明了一种能使荒漠自行延展的途径,沙暴如脱缰的野马所向披靡,在有人栖居的地球的任何地方概莫能外。”我的这本书就是要谈谈这场沙暴,并且要说清楚,这场沙暴是怎样基于人并伴随人而发威的,这些人又是怎样以革新世界的巨大热忱和自觉而为沙暴肆虐推波助澜的。1924年秋,年轻的柯尼斯堡女孩汉娜·阿伦特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来到拉恩河畔的马堡。她之所以来到马堡是为了追随一个传言,说在马堡大学有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人们在他那里能学到真正的思想。她是求知欲旺盛的女大学生,他则是哲学家中的一个反叛者。她18岁,一个精神自由的人,他35岁,已经结婚。之所以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是因为爱的激情和哲学思想的魅力。
内容概要
1924年,一个学哲学的18岁的犹太女大学生在马堡遇到一位反叛的哲学家,这位哲学家后来成为纳粹运动的思想先声。于是,在年轻的汉娜•阿伦特(1906-1975)和已婚的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之间演绎出一段激情四射的爱情故事。将近十年后,恰恰是海德格尔寄予民族“觉醒”厚望的纳粹把阿伦特这位德国犹太女性置于流亡境地。她先是逃到法国,最终流亡美国。而海德格尔在短暂出任弗赖堡大学校长一职后,又回到他的哲学中去。1950年,两位主人公久别重逢,旧情复萌,继又开始了关于这个充满破坏的世纪的论辩式对话。 作者在这部关于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双重传记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巨幅全景。她发掘新材料,向当事人求证。政治巨变及其灾难、崭新的哲学、德国的大学、阿伦特的博士导师卡尔•雅斯贝尔斯及其他重要的思想家、美国和欧洲——作者以此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最富争议的爱和思的故事。
作者简介
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1944年出生于德国德累斯顿,先后在图宾根、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和柏林学习哲学、社会学和日耳曼语言学。她在柏林自由大学读完博士,在亚琛工业大学完成任职资格论文。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国研究课程。自1998年起任奥登堡大学政治学教授。1999年,她在该校建立并领导“汉娜•阿伦特研究中心”。
她著有:《市民与革命者——格奥尔格•卢卡奇,1918-1928》,1976;《冲破内在的墙——民主德国的政治与文化》,1990;《反法西斯主义——一种德国的神律》,1993;《睡着了的自由》,1997;《抓住罪责不放》,2001;《阿伦特》,2003。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世界土崩瓦解——哲学的革命是怎样开始的 半路出家的哲学:卡尔·雅斯贝尔斯 新哲学的破晓:马丁·海德格尔 相遇: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 两对夫妇 走向哲学的途中:汉娜·阿伦特 同化文化的破裂第二章:生命中具有事件性的事件一爱情从天而降 大学生活 首次遭遇 《存在与时间》 第一批读者的反应 分手之后 海德格尔和卡西尔在达沃斯 汉娜·阿伦特和京特·施特恩 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开始默声的友谊第三章:20年代背景下德意志人与犹太人共生的失败 ——朋友变成敌人 民族同化与职业生涯的终结:汉娜·阿伦特 犹太复国主义与存在哲学 拉赫尔·瓦恩哈根的两难处境 追捕与逃亡 海德格尔:把哲学付诸实践 柏拉图学园与国家社会主义的高校改革 海德格尔与他的同事 海德格尔校长 开始撤退 汉娜·阿伦特:被抛入政治洪流第四章:逆境中的海德格尔与阿伦特发现美国 美国啊,美国 在美国与欧洲之间 在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 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陷阱 有关帝国主义的写作计划 战后时期的德国:罪责问题 美国人眼中的海德格尔 作为在美国生活的欧洲人第五章:传统断裂与重新开始——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的对位 海德格尔:为荣誉而战 海德格尔:艰难的岁月 前后一贯的思考 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友情结束之后 雅斯贝尔斯、阿伦特和海德格尔 汉娜与马丁的重逢 ……第六章:爱神蒙迪——思索浩劫之后的世界致谢注释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那么对雅斯贝尔斯来说,他的“世界观心理学”概念到底要干什么呢?“世界观心理学”“不是选择什么样的世界观,而是在对世界的直观中指向人性存在里那真实存在的无从领会过的整体。”盯这里,雅斯贝尔斯是在尝试对人的精神动向、世界图景和精神图谱做出系统化的解释,并摆在优先地位来解释。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最令人醒目的地方,是雅斯贝尔斯在心理学与哲学之间的边际区域,在范畴的构造方面所做的富有实验性质的种种努力。他的这种做法,当然不会得到那些期待明确答案的系统家们的认可。回过头来看,雅斯贝尔斯的这本书标志着以他的方式开始了生存哲学,一如八年后《存在与时间》也以自己的方式开始了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哲学。当然,两位作者是从相对应的两极来思索的:雅斯贝尔斯是从那个时代的哲学地去思的心理学出发,海德格尔则是对哲学的基础范畴递归地追问到它的基础处,他从这里奠基自己哲学的起点。两个人就连在立论的风格上也迥然不同:雅斯贝尔斯的立论方式是斟酌来考虑去,进进退退,几乎是像跳舞一样。海德格尔的立论风格完全是伐木工式的,横冲直撞,披荆斩棘地在森林里开出一条路来。今天的人们不禁要问,差异如此之大的两个人何以能如此志同道合。是因为两个人都遭遇了外在压力、缺乏被认可和被他人尖锐地批评?他们都感到了彼此的相互贴近,雅斯贝尔斯坐等一号教授的位置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海德格尔则正在全力以赴地为赢得未来在哲学上的被认可而奋斗。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在为思与在的新的相关性而辛勤地工作。
后记
汉娜·阿伦特,这是一个与复杂性相关的名字。她的学术路径很复杂,她的思想领域也很复杂;她的社会关系很复杂,她的感情关系更为复杂;她不仅身世复杂、生活经历复杂,且因为她深度卷入了20世纪的一些标志性的事件而显得更为复杂。汉娜·阿伦特,这又是一个与单纯性紧密相关的名字。她是一位思想家,不管生涯有多少周转,也不管因时因事而有多少偏离,思想以及思想的安顿始终是她不离不弃的主轴。她的炫目是因她的思想而炫目,她总能比她的同性更深些再深些,她总能以自己的深刻活跃并生长在别人的心里,她总能在第一时间就让人感到她的非同凡响,她总能在别人思想结束的地方开始。人们记住并在乎她,不仅因为她与海德格尔的恋情,更因为她在思想上所留下的痕迹。汉娜·阿伦特,这又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名字。这个女人,这位女性思想家,这位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恋人!严格说来,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但阿伦特的不可替代性更具有符号价值。不管她有多么坎坷,也不管她有多么辉煌,她唯真唯美的地方全在于她是一个在思想中安身立命的女人。她的思想是不可替代的,她与海德格尔晦暗的恋情关系无论对她还是对海德格尔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汉娜·阿伦特,这是一个幽暗的名字。她幼时的玩伴称她儿时的眸子里就透出一股幽暗的火。愤怒之火?激情之火?欲望之火?
编辑推荐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爱和思的故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