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朱绍侯 页数:509
Tag标签:无
前言
军功爵制是继西周五等爵制之后而出现的新制度。它产生于春秋,确立于战国,在秦汉的政治舞台上,曾起过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史记》、《汉书》、《后汉书》和秦汉时期的其他著作中,也都有所反映。解放前后出土的秦汉简牍中更有明确的记载。但是,自东汉以后,由于军功爵制除侯爵(包括列侯、关内侯、乡侯、亭侯、关中侯)之外,已逐渐失去实际作用和价值,流于形式而趋于衰亡,因此,后人对于军功爵制已不知其来龙去脉,有人甚至把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军功爵制和西周的“选建明德,以藩屏周”①的诸侯分封制混为一谈②。解放后出版的有关中国古代史论著中,虽然有的也提到由春秋、战国到秦汉时的赐爵制、军功地主和西汉初的“复故爵田宅”③等问题,然而对军功爵制的产生、发展到衰亡的全部过程;对军功爵制的阶级属性、历史作用则缺乏明确的解释和分析。日本学者西蝎定生先生的《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构造》(该书的副标题为《二十等爵制的研究》),对军功爵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探讨,但是,该书直至1992年才由武尚清先生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来,然而国内学者读到的甚少,而且西峙定生先生对军功爵制的研究。
内容概要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阐述了军功爵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脉络;下编是对军功爵制中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考证,全书遍涉先秦两汉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的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科学地诠释了军功爵制生产、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书籍目录
前言上编 军功爵制史考辨 春秋时期军功爵制的产生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军功爵制的确立 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统一后秦帝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 颁赐军功爵赏的程序及管理机构 军功爵制在秦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秦末军功爵制的衰落 西汉初期刘邦吕后时的军功爵制 汉初军功爵制与秦代的不同 文景至武帝前期的军功爵制 西汉中晚期军功爵制的轻滥 西汉末及王莽时期军功爵制的衰亡 东汉时期军功爵制的恢复与没落 综论下编 军功爵制专题论述 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计首授爵”之弊与吕不韦、尉缭在秦统一战争中的贡献 刘邦施行过楚爵制已有实证 从《奏谳书》看汉初军功爵制的几个问题 《奏谳书》新郪信案例爵制释疑 西汉初年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一 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 从《二年律令》看与军功爵制有关的三个问题——《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三 从《二年律令》看汉初二十级军功爵的价值——《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四 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 军功爵制与名田制的关系 军功爵制在西汉的变化 西汉的功劳、阀阅制度 关于汉代的吏爵与民爵问题 关内侯在汉代爵制中的地位 汉代封君衣食租税制蠡测 士伍身份考辨 从三组汉简看军功爵制的演变 秦汉简牍与军功爵制研究附录
章节摘录
必须说明,以上所介绍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也并非全是商鞅所创建,事实上秦在春秋时期已有庶长,不更等爵名,商鞅只是在已有的军功爵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故《左传》襄公十一年正义说:秦商鞅变法所建立的军功爵制,“非是商鞅尽新作也”。这个评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商鞅变法与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政治改革相比,时间是较晚的,但后来者居上,商鞅变法的成效最为显著,秦国的国势在战国七雄中很快就占了上风,特别是军功爵制在秦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如秦国进攻赵国的长平,兵力不足,于是秦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十五岁以上悉诣长平”。①秦利用军功爵制迅速地扩充兵力,振奋了士气,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李斯在狱中给秦二世的上书,其中李斯提到他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曾采取很多措施,而军功爵制所起的作用也是主要内容之一。他说:“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行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重点符号为笔者所加)按李斯的说法,军功爵制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里必须补充说明一点,即军功爵制在秦统一战争过程中,也一度成为阻力。那是由于秦国提出了“计首授爵”和“尚首功”政策,酿成秦军在战争中大屠杀的惨剧,激起山东六国的拼命抗拒,坚守不降,使秦军在统一战争中处处碰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