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对非艺术

出版时间:2009-0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以】齐安·亚菲塔  页数:667  译者:王祖哲  
Tag标签:无  

前言

  机会非常偶然,或许也非常必然,我认识了以色列霍伦理工学院的艺术与文化哲学教授齐安·亚菲塔(Tsion Avital)。通过电子邮件,我告诉他我对诸如“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起源”、“艺术与语言的关系”、“艺术与文化和人性的关系”之类的问题深有兴趣,他立刻回复说,剑桥大学出版社刚出版了他的一本书,相信我在该书当中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个星期之后,我就得到了读者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大体翻了一下这本书,我就决定把这书翻译出来,其时我还没有和可敬的商务印书馆签订任何合同。这是很冒险的;但是,我拿定了主意:即便此书的中文版没有问世的机会,我自娱自乐也是值得的。  翻译这么一本大书,第一稿仅仅花费了我四个多月,那当然是蜜月般的四个月,我每天都工作十几小时。翻译的过程,也是我和亚菲塔教授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在这四个月中,我们的电子邮件往来频繁;我拿定主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生误解的机会。亚菲塔教授警告过我第五章或许是很难理解的;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对读者友好,行文异常清晰,逻辑相当严密,从来不故弄玄虚;作者的好友英译者约翰·哈里斯(John G.Harries)显然忠实地传达了原意。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章节不同,目的也不同。上卷包含前四章,旨在强化读者对现代艺术创造了一种新艺术这一假说所持的怀疑态度,或者使他们产生出这种态度。这一卷,语言相当朴素;不怎么需要事先有艺术和哲学知识;理解它,常识足够了。    下卷包括其余四章,意在解释为什么现代主义艺术不是艺术。这比起单单指出现代主义艺术的缺陷来,要麻烦得无可估量,因此,从性质上说,这一卷的主题要比上一卷难。然而,在这里,太多的哲学和艺术背景也并不必要,如果读者习惯于这个或那个领域里的概念思维,并且也有愿望和好奇心来理解为什么现代主义艺术不是艺术,这就足以理解呈现在这几章里的观念。    在上卷中,第一章试图表明,现代主义中毫无限制的多元局面,仅仅在于掩盖这么一个事实:艺术正遭受着艺术史上第一次范式危机的剧痛。但是,因为这种危机在艺术中是第一次,本领域中大多数艺术史家和理论家,还不曾把这种情况认定为一个范式危机。不仅如此,那些在艺术市场和艺术机构里靠现代主义艺术混饭的人,已经不遗余力地为现代主义艺术构造了一种形象,好像它就是正常的艺术。但是,在生活中,所有这些人不可能总是自欺欺人,如今这种范式危机的症状也太多了,再也掩盖不住了。在一个艺术没有范式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当然就会把艺术还原为艺术的这个或那个侧面。

书籍目录

前言导言二十世纪:非艺术的时代上卷 幻灭 第一章 艺术在范式危机中    国王必须死    艺术与文化转变    形象艺术已经踏上了不归路    范式危机的症状    划界问题    现代主义:热的和冷的    结语 第二章 现代艺术与作伪逻辑    作伪:生存的普遍原则    杜桑综合症:作为还原论的现代主义    把艺术还原为感动和印象    一堆还原    还原品对理念品    结语 第三章 抽象艺术中有抽象吗?    抽象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    抽象:一个双向过程    概念抽象对图画抽象    形象艺术中的抽象对抽象艺术中的抽象    抽象对简化    利希滕斯坦的母牛变成抽象的了吗?    抽象对物性和客体化    把含糊当·抽象    抽象是一种感情吗?    抽象艺术是神秘主义的一种形式吗?    艺术中的抽象有什么目的? 第四章 为粗鄙服务的美学    美学的贫困    通过不定义艺术来定义艺术    丹图:关于艺术定义的惯例论    迪基:行为主义美学    定义与对艺术的特征描述下卷 心灵与艺术 第五章 心印:心灵一现实的结构性影像?    心灵,心印,以及艺术和文化的起源    心印和艺术    形象艺术对抽象艺术:联结性的不同层次 第六章 二十世纪艺术的等级性的崩溃及其对现在与未来    艺术的含义 第七章 形象呈现是武断的吗?对惯例论艺术观及其对非再现    艺术的寓意的再考察 第八章 对称性:艺术的联结原则尾声 病树前头万木春附录 形象艺术对抽象艺术:总结表注释参考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于是,照片趋向于拥有高度的语义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但它的抽象层次总是极度低下。由于这个原因,留给摄影的主要功能,记录性质的多于艺术的和比喻性质的。今日的摄影师们,拼命抓着摄影不撒手,把它当艺术,而不把它当记录工具,单凭直觉也能感到这一让他们扫兴的真相。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相当正确地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以便减少照片的细节量和清晰度,目的是把照片变成关于物件的一个不怎么具体的图画呈现品。把照片的细节减少一些,再把它搞得模糊一些,这在很大程度上等于提升照片的抽象层次,把它提升到一幅画的那种抽象层次上。在画家们悉心于这种抽象长达四万年之久的今天,问题只是:摄影是否能为视觉艺术提供一种重要的创新,或者说,摄影能不能为我们的文化贡献点东西。  在对概念抽象和图画抽象之间的比较做总结的时候,应该强调的是,西方文化为概念抽象层次的上升所付出的代价真不算少。概念思维的发展,就事物的本性而言,导致了对视觉思维的疏远;这种疏远,起码在开始的阶段,导致了整体观的丧失,而整体观是视觉思维的特点。与此相伴而生的是,概念思维怂恿片断性的思维,这东西的破坏性牵涉西方文化的许多领域。与此同时,最近几十年中,概念思维和形式思维似乎达到了充分成熟的地步,这就允许向一种整体观点和系统观点的复归;这种复归,在联结性的层次上,要比在视觉思维中可能的那种整体的、系统的观点高得多。这种变化的最清楚的迹象,一方面是学科间的、跨学科的以及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的繁荣昌盛,以便努力把知识统一在越来越抽象的共同基础之上。

编辑推荐

  《艺术对非艺术》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艺术对非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作者以古典艺术为标准,把艺术定义为形象的艺术,从而指斥现代主义非具象艺术为欺世盗名的一地鸡毛,纵然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几十万言,但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明现代艺术为什么不是艺术。现代艺术喧响之后的空无是现代主义自身逻辑的必然发展,但人类智力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的勇气,永远激励着后人。
  •   这是一本艺术思想殿堂的入场券.
    我想凡是想要理解艺术方面学说的都该读这书.
    理论而不生涩;全面而不铺张;深入浅出.
    好书!
  •   时下对于艺术定义的讨论是美学的一个热点,不知这本书是不是从这方面进行的。
  •   看这本书要有耐心,有繁杂罗嗦之嫌
  •     上半部分是一本完美的结构主义艺术学著作,简直无可挑剔,除去对现代主义以来的结论外,其余对形象再现艺术的结论几乎不可推翻。结构主义分析极其扎实。绝对的教科书标准,即便作为结构主义分析的典范也值得推荐。
      
      下半部分的论证部分没有问题,但是结论部分根本错了——作者根本没弄懂现代主义以来的艺术在干吗——他根本不懂。再次证明了懂哲学甚至懂美学的人不一定会评价作品。
      
      事实上根据他在前半部分的推导方法,恰恰证明了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仍然和形象艺术中最核心的价值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翻译,还是很扎实的,顺畅、清晰。但是很多著名的、已经达成共识的艺术方面的词汇在翻译上有出入,比如纽约的<感性>展翻译成感觉,维米尔翻译成佛梅尔等等。
      
      最后是,这书写的太罗嗦了,精简压缩一下基本上五分之二的篇幅就足够,断断续续两年才看完,真尼玛累啊!!!有木有人看完啊!!!
  •   自本年3月份买回来,看了一半,挺吃力的。 但是对于翻译书来说,这本算是翻译得很不错的了,看得不费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