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袁鼎生 页数:5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鼎生写过一些山水、环境、自然美方面的论文与著作,这于他本世纪始展开哲学意义上的生态美学研究,是一种准备。几年来,他形成了生态美学研究的系统性成果。这部《生态艺术哲学》,更有些方法与理论上的新探索。 这本《生态艺术哲学》,又回到了理论研究的新起点,形成了超循环研究。作者的《审美生态学》,以生态审美场为逻辑发展的终端,《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以生态审美场为历史进程的终点,这本《生态艺术哲学》以前述二书的结尾为开端,展开了生态审美场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行程:在艺术审美生态化中形成生态审美场;在生态审美艺术化中,发展出生态艺术审美场;在艺术审美天化中,依次生发天性、天态、天构艺术审美场,形成天化艺术审美场系列。这就形成了承接与超越自身以往研究的成果,在理论、历史、应用三大领域的关联中,系统地建设了生态美学学科。
作者简介
袁鼎生汉族,1955年6月生,广西全州县人。文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美学原理和美学史。著有《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审美生态学》、《西方古代美学主潮》、《审美场论》、《簪山带水美相依》、《天下第一美山水》等8部著述,参与合著《西方美学主潮》等6部,并主编有11部书,发表论文90余篇。先后获得13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书籍目录
前言:生态美学的三大定律第一编 艺术审美生态化 第一章 审美场 第一节 审美场生长为美学总范畴 第二节 审美场生成为美学对象 第三节 审美场的统观结构 第四节 审美场的生态运动 第二章 生态审美场 第一节 生态审美场的多维共生 第二节 生态审美场系统生发于审美场与生态场的对生 第三节 生态审美场的整生 第三章 生态美学 第一节 生态美学的由来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定位 第三节 生态美学的趋向 第四节 生态美学的逻辑生成 第四章 生态范式 第一节 学术范式与生态范式 第二节 整生范式系统 第三节 整生图式第二编 生态审美艺术化 第五章 系统生发的生态美 第一节 生态美内涵的发展 第二节 事物潜能的整生与生态美基础 第三节 主客体潜能的对生与生态美的生成与发展 第四节 人与生境潜能的自然整生跟当代生态艺术美的涌现 第六章 生态美形式的生长 第一节 生态线性有序:结构聚力性形式 第二节 生态无序:结构张力性形式 第三节 生态非线性有序:结构聚力与张力中和发展的生态艺术美形式 第四节 生态形式美的生发规律与机制 第七章 从生态和谐到艺术生境 第一节 生态和谐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生态中和构成艺术生境 第三节 生态系统自觉的中和运行 第八章 走向艺术人生 第一节 历史铸就的审美人生范式 第二节 审美人生的生态美育机制 第三节 艺术审美生态化成就审美人生 第四节 艺术人生 第九章 生存美感的诗化 第一节 美生欲求 第二节 生存美感 第三节 生存美感的诗化结构 第四节 生存美感的特性第三编 艺术审美天化 第十章 大众文化与天性艺术审美场 第一节 大众文化艺术审美化与日常生活化的对生 第二节 大众文化宜生的审美风范 第三节 大众文化美生的价值理想 第四节 大众文化的审美制式 第十一章 天态艺术审美场 第一节天态艺术生境 第二节 天态艺术人生 第三节 天态艺术审美场的生发 第十二章 天构艺术审美场 第一节 艺术人生的天化结构 第二节 艺术生境的天化结构 第三节 良性环进的天构艺术审美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生态审美场 审美场逻辑结构和历史结构的整生化,均指向生态审美场的目标。审美场也就成了生态审美场的出发点。 在个体人生领域里,生态审美场由局部性、片段性、间歇性生成走向全域性、全程性、连贯性生成。在现实世界中,它由人类各族的特殊性生成,走向人类整体的普遍性生成,最后走向全球甚或宇宙良性环行的整生性构成。在历史领域里,远古实践性、文化性生存审美场,向古代客体生态性和近代主体生态性审美场递次发展,促成现代主客耦合共生性生态审美场,共成当代和未来天人整生性生态审美场。生态审美场有着系统生成性和系统生长性。 在审美历史悠远漫长的行程中,在审美结构与生态结构双向往复的对生中,所展开的艺术审美生态化,是生态审美场生成的基本规律。其他规律或融入与属于这一基本规律,或通向与构成审美结构整生化的整体规律,共同成为生态审美场的生发机制。 艺术审美生态化,是艺术审美向生态领域拓展,实现审美场与生态场重合,形成生态审美场的过程与方法。它有远古原型的一面,有现代创新的一面,是现代向远古的螺旋式复归。它是审美历史生成的方法,结晶的方法,有着自由自然性。 第一节生态审美场的多维共生 生态审美场的多维共生,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完成,并向现实综合涌现的。 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儿子”,都是在历史中逻辑化成长的,都有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系统生成性,现当代及未来的生态审美场也不例外。它与“原型”状态的生存审美场、古代客体生态占主位的天态审美场、近代主体生态占主位的人态审美场,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家谱,秉承了“系统发育”的成果。 一、生态审美场的“原型” 生态审美场是生态活动与审美活动结合形成的审美场,是生态自由与审美自由统一生发的审美场,是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耦合并进而共生的审美场。生态审美场的前两大基本特征,在动物祖先的生态审美场中就已初步生成。也就是说,动物祖先的审美场,构成了生态审美场的最初原型,成为人类生态审美场的生物学远因。这里说的动物祖先,是就人类源出于动物界而言的,和说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同一个道理。它不专指人类直接承续的某种动物。 人类生态审美场的原型,除了动物生理生态审美场外,还有远古人类的实践性生存审美场和文化性生存审美场。三者统一,生成了后起的生态审美场的整体预构和先在规范。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